陶泉年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默斋拾遗》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10000053
颗粒名称: 陶泉年谱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9
页码: 115-143
摘要: 本文记述陶泉年谱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至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俞德渊的人物事迹。
关键词: 宁夏 俞氏族谱 年谱

内容

编著者附记:俞德渊在任上病故,生前没有时间和精力将自己的生平回顾于案牍之上并留给后人,以至于我们对这一人物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依据现有史料将其有生之年的活动情况,以时间为线索缀成这篇年谱载于书中,让读者对俞德渊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在整理史料中发现:宁夏、西安、兰州、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海南,成了形成以俞德渊为核心的翰渊廉政文化链条上的一个个结点。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戊戌年。农历十一月初九日(公历12月26日)亥时,俞德渊出生于甘肃宁夏府宁夏县镇河堡。字原培,号陶泉,晚号默斋。祖籍安徽省无为州(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俞马村。先祖于明朝出游陕西为官,辗转来到甘肃宁夏。父俞世隆(字盛初),时年35岁,家甚贫,服贾;生母赫氏时年22岁;异母姐①芳龄失考;静庵长兄德涵时年5岁。祖母杜太淑人得次孙欢颜。
  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两江总督陶澍在湖南省长沙府安化县出生。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己亥年。渊1岁。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庚子年。渊2岁。始见“正闸堡”之称。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辛丑年。渊3岁。友人大学士赵盛奎出生于河北深州。嘉庆丁丑科会试座师官曹振镛参加辛丑科会试,中进士。是年,河北任丘人邢士端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
  壬寅年。渊4岁。四月二十四日,陕甘乡试座师官卓海帆(字秉恬)出生于四川省华阳县。是年,河南省固始县人曾力行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
  癸卯年。渊5岁。与异母姐(芳龄失考)、静庵长兄德涵跟随父母和祖母杜太淑人,全家六人自宁夏县镇河堡,迁居平罗县头闸镇正闸堡俞家庄,购买陈姓田若干亩,将其中筑宅和立茔的三十亩土地立为公田。是年,口源县人黄恩彝、山西省兴县人陈喜新先后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甲辰年。渊6岁。三月十七日,鉴塘三弟德源出生。蒋攸铦参加甲辰科会试中进士。友人甘熙在江苏省江宁县出生;友人谢元淮在湖北省松滋县出生。是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王世治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乾隆五十年(1785年)
  乙巳年。渊7岁。二月初八日,贺长龄在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市)出生;七月二十六日,林则徐在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鼓东街出生;十月七日,姚莹在安徽省桐城县出生;路德在陕西省周至县出生。是年,镶黄旗人富珠隆阿任平罗县守备。(《平罗县志》)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
  丙午年。渊8岁。入平罗县头闸关帝庙读私塾。十二月十九日,两江总督琦善出生。是年,忠录任平罗县参将。(《平罗县志》)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丁未年。渊9岁。入塾嗜读甚勤,盛初公喜曰:“是必能大吾门!”顾督课益严。塾中所诵书,归必复背,一字讹必夏楚①。先后跟随赵、聂二位先生读书。八月,少泉四弟德洵出生。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戊申年。渊10岁。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己酉年。渊11岁。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庚戌年。渊12岁。是年,山西省山阴县人王德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
  辛亥年。渊13岁。十二月十八日,少隐五弟德清出生。是年,满州人达楷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壬子年。渊14岁。是年,江苏省海宁县人朱锦昌、满州人成顺先后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癸丑年。渊15岁。两江总督魏元煜参加癸丑科会试,中进士。是年,江苏省江宁县人汪鸣、河北省平定州人李培荣先后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
  甲寅年。渊16岁。三月二十四日,友人魏源在湖南省邵阳县(今属隆回县)出生。是年,九十(人名)任平罗县参将;马俊任平罗县守备。(《平罗县志》)
  乾隆六十年(1795年)
  乙卯年。渊17岁。学习大有进步。愈勉于学,家亦愈贫,旦起拾菌壅田。始入塾,饔飧不继,忍饥而读。夜无膏油,则烛香默诵,以九烛为限。邻有垦地者,天甫明已闻府君读书声也。其父俞世隆为支持他去参加乡试,将家中的房子拆掉,变卖为考资。是年,河南省汲县人张炳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嘉庆元年(1796年)
  丙辰年。渊18岁。弱冠。之前先后就读于平罗县头闸“留馀堂”、头闸观音庙私塾、平罗学馆(后更名为兴平书院、又新书院),学成考中秀才,娶平罗县头闸红岗堡处士安金鳌长女安氏为妻。是年户部尚书王鼎参加丙辰科会试,中进士。是年,河北省蔚州人李棠荫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嘉庆二年(1797年)
  丁巳年。渊19岁。入平罗县学,为廪生。
  嘉庆三年(1798年)
  戊午年。渊20岁。是年,江西省新建县人赵质彬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嘉庆四年(1799年)
  己未年。渊21岁。会试座师官姚文田参加己未科会试,中状元,赐进士及第。
  嘉庆五年(1800年)
  庚申年。渊22岁。试优等食饩。
  嘉庆六年(1801年)
  辛酉年。渊23岁。是年,江苏省无锡人邓炳纲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嘉庆七年(1802年)
  壬戌年。渊24岁。友人陶澍、梁章钜、乡试座师官卓海帆(字秉恬)、恩师王楚堂(字云榭)参加壬戌科会试中进士。
  嘉庆八年(1803年)
  癸亥年。渊25岁。六月十七日,集生大侄思益在平罗县头闸留馀堂出生。父母始得孙,如获珍宝,爱之有加。
  嘉庆九年(1804年)
  甲子年。渊26岁。父盛初公有田产数十亩歉收,食指众遂。家穷无法参加考试,在乡当教书先生,挣肉干养活自己。父拆房卖木料换钱筹备费用,支持渊到陕西省城参加乡试考试,但没有中榜。
  嘉庆十年(1805年)
  乙丑年。渊27岁。静庵长兄德涵经商做生意从新疆归来。东生妻杨孺人出生,即与其父莫逆友杨培林约为婚姻,时犹未有子。是年,浙江省钱塘籍(《平罗县志》作仁和县)侍郎王楚堂(字云榭)任平罗县知县;和保任平罗县参将;刘国琳任平罗县守备。(《平罗县志》)
  嘉庆十一年(1806年)
  丙寅年。渊28岁。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已能熟读诸子百家和程朱理学。知县王楚堂(字云榭)阅其文,发现是位奇才,鼓励参加下一年陕甘乡试考试。静庵长兄德涵复往新疆贸易。
  嘉庆十二年(1807年)
  丁卯年。渊29岁。得知县王楚堂资助,前往西安参加陕甘秋闱丁卯科乡试,通过八月初九日至十五日的三场考试,中式第60名举人;与陕西周至县人路德、宁夏中卫县人马腾霄约为同年;别家人赴京赶考,备考戊辰科会试。王楚堂《云翁自订年谱》载:“丁卯月课,有马生光祖、俞生登渊为能文士。七月举宾兴礼,赴乡闱者十八人。是年应科举者较盛,榜发,俞生登渊(更名德渊)得中,后成丁丑进士,由庶常出宰吴中,有政声,荐升至两淮运使,实为一县人文之冠。”(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31册第589页)七月十五日,鉴塘三弟德源次子东生二侄思震出生。
  嘉庆十三年(1808年)
  戊辰年。渊30岁。春三月初九日至十五日参加三场京师会试考试未中,父命从学于瞿昂①滞留京师。同入戊辰科会试考场的友人董国华、贺长龄、林培厚、姚莹、张作楠中进士。三月二十三日,鉴塘三弟德源之原配杜氏在籍卒,时年24岁,葬于先祖妣杜太淑人墓右。遗子集生大侄思益6岁失母,赖渊生母赫太淑人抚育之。遂母愿将东生二侄入嗣立为长子,官名思震,以莫逆交杨培林女妻之,遂定姻焉!父命鉴塘三弟德源前往西域(新疆)寻静庵长兄德涵返里。
  嘉庆十四年(1809年)
  己巳年。渊31岁。妻安氏生次子梅生,取官名葆素,派名思履。长兄嫂胡氏生晓帆四侄思晋,静庵长兄德涵三赴西域。少泉四弟德洵22岁入宁夏县学。友人路德、保先烈参加会试中进士。是年,满州人国兴任平罗县知县;福敏布任平罗县守备。(《平罗县志》)
  嘉庆十五年(1810年)
  庚午年。渊32岁。春,少泉四弟德洵设教于头闸,大侄思益从学。九月,父盛初公赴宁夏县镇河堡祖籍议祭田租,十月三十日病故于张镇堡异母姐王家。十一月运柩归葬于祖母杜太淑人墓左第一穴。
  嘉庆十六年(1811年)
  辛未年。渊33岁。夏,自京闻讣归。丁忧。九月,赴甘肃省兰山书院修习课业,受邀在狄道州(今甘肃临洮县)赵宜暄(江西南丰人)刺史“洮阳书院”设帐教书。是年友人林则徐、李彦章、潘锡恩参加辛未科会试中进士。是年,陕西省朝邑县人霍树清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嘉庆十七年(1812年)
  壬申年。渊34岁。在赵宜暄宅患重病,鉴塘三弟德源前往操心起居饮食和疾病治疗 ,一个多月没有懈怠,幸服参剂就痊。静庵长兄德涵闻讣亦由西域归,与陶乐五堆 子人桂文斗在头闸西街开设“双和文店”。是年,广西临桂县人许宁、四川富顺县 人郭廷光先后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嘉庆十八年(1813年)
  癸酉年。渊35岁。平罗县出现大饥荒,物价飞涨,斗米值千钱。冬自甘肃省城归家 。十月底服阕,本拟上京参加甲戌科会试,但因川资无措未果行。
  嘉庆十九年(1814年)
  甲戌年。渊36岁。九月,鉴塘三弟德源继配朱太恭人来归。静庵长兄嫂生书田五侄 ,出嗣少泉四弟德洵。是年,江西省崇仁县人黄廷绂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渊受聘主讲平罗又新书院,集生大侄思益随少泉四弟德洵前往书院受教。
  嘉庆二十年(1815年)
  乙亥年。渊37岁。少泉四弟德洵设馆于平罗交济堡胡家庙,集生大侄思益、东生长 子、梅生次子、晓帆四侄均从学焉!是年,安徽省广德县人沈上清任平罗县知县。 (《平罗县志》)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丙子年。渊38岁。九月,再赴礼闱参加会试。
  十一月初七日,孙玉庭署理两江总督。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丁丑年。渊39岁。是年春再逢会试开考,自二月初九日始,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 院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共考三场。初九日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 场,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经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等手续,中式第 210名贡士。曹振镛、戴均元、姚文田、秀堃四人为座师官,李远烈为房师官,友人 陶澍担任此次会试内监视官。三月初九日接旨于十三日大考翰詹。十三日卯刻在紫 禁城乾清宫参加皇上亲自御殿的殿试复试,皇帝命题《澄海楼赋》,以故观于海者 难为水为韵,以义制事、以礼制心论,赋得炉烟添柳重,得“烟”字五言八韵。十四日午后张榜公布考试等第名单,俞德渊以“登渊”名被择为朝考殿试二甲第58名进士,皇帝释褐授官。五月庚戌日,新科进士俞德渊由大臣引导入见嘉庆皇帝(《大清仁宗睿皇帝(嘉庆朝)实录39》),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由后开始了在京师庶常馆的学习深造。八月中旬,甘肃丁卯解元张锦芳①出补教谕,欲为祖母制铭立碑,邀请兰州府皋兰县儒学生员李欣荣撰写《张太君孺人墓志铭》碑文,邀请乡试同年友俞德渊书丹②。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篇署名俞登渊的书法碑记。九月十八日为甘肃名医胡廷光著《伤科汇纂》作序。是年,满洲正黄旗人札坤珠任平罗县参将。(《平罗县志》)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
  戊寅年。渊40岁。鉴塘三弟德源在籍留馀堂老院前造书室,集生大侄思益、长子东生、次子梅生、四侄晓帆拜平罗县廪生、头闸西永惠堡人田树本①(字砚农)为师继续读书。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卯年。渊41岁。闰四月初八日(阳历5月31日),皇上从圆明园归来,引见策试天下贡士费庚吉等224名丁丑散馆人员于保和殿。时“以大学士托津、章煦、礼部尚书汪廷珍、吏部左侍郎王鼎、右侍郎周系英、户部右侍郎姚文田、刑部左侍郎帅承瀛、工部右侍郎陆以庄为殿试读卷官”。俞德渊获朝考二等第三名,著以知县即用(原载《清实录嘉庆朝实录》135),选授安徽省广德州建平县知县。闰四月,好友谢元淮任荆溪县典史,秋抵县衙曰:“冷若僧舍,而处之晏如。”(《养默山房诗稿》)八月二十七日,俞德渊具文:“臣俞德渊,甘肃宁夏府平罗县进士,年四十二岁,由庶吉士散馆引见奉旨以知县即用,今掣签安徽广德州建平县知县缺,敬缮履历,恭呈御览。”(《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25册第409页)。另载:“俞德渊,甘肃宁夏府平罗县进士,年四十二岁,由庶吉士散馆引见,奉旨以知县即用,今掣签安徽广德州建平县知县缺。”(《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25册第406页)。九月引见,奉旨调补江苏荆溪县(今江苏宜兴市)知县,十一月间抵县衙(到任),接替闻时霈知县职务,县衙冷若僧舍,而处之晏如。典史谢元淮称:“岁暮……俞德渊(陶泉)任荆溪知县后,狱讼稀少,政绩斐然,与陶泉甚为相得,争戴使君如父母,转称僚吏亦神仙”。作诗祝贺。荆溪之民悬匾于厅,事之堂,用《大学》语曰:“民之父母”。《续纂宜荆县志·宦绩传》载:“俞德渊……甫莅任,有疑狱立决之,邑民服其明断,由是狱讼稀少。捐廉奉、设义仓,于邑士之贫而有学有守者,必厚给之。去之日,邑士民遮道送者数十里不绝。”俞德渊还与同来任职的阳湖县知县张作楠在南京结为好友,相约迎养自己的父母。俞德渊的母亲赫太淑人以路途遥远为由,不愿意到俞德渊的身边接受迎养,令静庵长兄德涵偕鉴塘三弟德源到荆溪任所视察。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庚辰年。渊42岁。在江苏省荆溪县知县任上。撰《谕荆溪县绅耆》文。属下魏源之父魏邦鲁①时任荆溪县张渚司巡检司②,廉勤有为,颇有政绩,尤为有名。渊称赞之曰:“尤加意矜重名节,故于邑士之贫而有学有守者,必厚周给之。”四月,抵衙典史谢元淮补官邳州。七月二十五日,嘉庆帝颙琰在热河避暑山庄驾崩。八月,谢元淮至苏州,俞德渊与黄中理(梧厓)、杨敷(兰谷)、黄萼荣(春敷)等齐聚南京董湖深柳堂送行。受谢元淮邀请,俞德渊与包世臣、唐仲冕、石韫玉、付玉书、兰传玉、许乔林等为其撰著的《养默山房诗稿》作序。俞德渊序称:“灵思浚发,皆能自出机杼,成一家言,卓乎入古作者之室。”八月二十七日,皇太子旻宁继位,以明年为道光元年。十月初八日,礼部兼户部尚书黄越主持铸行道光钱。孙玉庭任两江总督。三弟德源由荆溪归。十二月,集生大侄思益与安恭人完婚。
  是年,山西省洪洞县人张培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道光元年(1821年)
  辛巳年。渊43岁。在任荆溪县知县。五月二十一日军机大臣处奉上谕:“据孙玉庭等奏,会同保举俞德渊等六员,准于江苏本省遇有府缺调补。”六月初七日,帝命两江总督孙玉庭整饬漕政。俞德渊破获三官寺僧被杀案:是年冬,有三官寺僧被杀。一日,隶系三人至供谋杀,甚确指一人血衣为据。俞德渊疑:既谋杀,岂肯自露血衣?引至密室询之,则屠猪者,县役诬,获逼供耳!释之。未几,得正凶。有吴姓冒占坟茔一案历任未结,得其罅漏处一鞠而服,了结了历任未结之吴姓冒占坟茔案。任内修建卢忠肃公、王忠烈公祠;选拔门下士子朱丽宣、沈云骧、任泰(荆溪人)等中举;静庵长兄德涵自荆溪归里;少泉四弟德洵赴荆溪任所;东生长媳杨孺人至荆溪并归籍。
  道光二年(1822年)
  壬午年。渊44岁。正月十六日。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孙玉庭、江苏巡抚魏元煜奏《为省会要缺知县需员恭折》:长洲县知县李景峄升补苏州府太湖同知,所遗员缺系“冲、繁、疲、难”四项相兼最要之缺,必得精明强干之员方足以资治理。查有荆溪县知县俞德渊守洁才优,精明朴实,到任以来留心捕务,缉匪安良,于一切词讼案件听断详明,民情极为爱戴。任内亦无违碍处分,调补长洲县知县实堪胜任,历俸未满三年与例稍有未符,但人地实在相需,仰恳皇上俯准以俞德渊调补长洲县知县,于省会要缺有裨,臣等亦得收指臂之助。正月三十日上谕:“孙玉庭等奏《调补省会要缺知县》一折著照所请,江苏省长洲县知县准以俞德渊调补。”荆溪之民悬匾于厅,事之堂用大学语曰:“此之谓:‘民之父母’。”六月初一日到任长洲县知县。长洲为省会首县,事剧难治,府君不废酬应而日坐堂皇,决断庶狱,恒以片言解两造纷故,随断随结无株累者。县署近鸟雀桥,居民奉断石为木,居士牲醴甚盛,府君舆而过,遽下舆举足蹴石,命投诸河,香火乃绝。《续纂宜荆县志·宦绩传》(道光二十年纂)载:“俞德渊,甘肃平罗人,嘉庆二十四年任荆溪知县,甫莅任,有疑狱立决之,邑民服其明断,由是狱讼稀少。捐廉奉设义仓,于邑士之贫而有学有守者,必后给之,去之日,邑士民遮道(拦路)送者数十里不绝。”所遗荆溪县知县由周遐福接任。好友张作楠再次提出迎养父母,俞德渊以江南地势低洼潮湿为由,不敢再强行迎养母亲。于是,与张作楠互相告诫:“一定要做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吏。”七月初三日,帝命禁银两出洋,革除淮商积弊。是年,张国相任平罗县参将。(《平罗县志》)
  道光三年(1823年)
  癸未年。渊45岁。正月,林则徐任江苏按察使。自五月至七月,江苏连降暴雨,苏州和松州两地发生大水受灾,长洲灾情严重。俞德渊向总督和巡抚大人报请按例给予赈济,将府库里的钱借了出来买成粮食,用船运至灾区,平抑粮价。疏浚三江水利。此时林则徐奉命筹办三江水利以艰去;贺长龄继任江苏按察使,委托俞德渊司局务,疏浚黄埔江上游各地淤塞。冬逢阳湖县知县张作楠(1772—1850年)的母亲七十大寿,俞德渊写了题为《楠母……七十寿序》的祝寿文章相送,并参加了祝寿活动。是年,少隐五弟德清赴长洲任所;十一月初三日,六侄思谦出生;江西南丰县人周庆云、口祥县人刘诗钟先后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道光四年(1824年)
  甲申年。渊46岁。因癸未年连降暴雨致江苏31县重灾而歉收,甚至颗粒无收,许多人都被活活饿死,出现了殓尸的棺材还未来得及下葬就被大水漂走的惨状。俞德渊碾仓谷平粜,在城中城外分设粥厂,出私钱屑面为饼给妇女幼稚之不能赴厂者,严惩吏胥卖荒之弊。仿照南宋江东提点史弥巩的“厘户五等之法”,劝说每户想办法自救和救济邻里。长洲县的人们都说:“是年灾黎,大府安全之,而实惠及民则使君活我也!”两江总督孙玉庭、江苏巡抚韩文绮、按察使林则徐都特别器重俞德渊,每一件事情都必须要向他咨询。俞德渊办赈出力,大计卓异。十月撰《长洲县规定机户织席赴行投卖该行代客收席出入钱文概用足串制钱不得掺和沙壳禁钱碑》碑文。十一月初三日,上谕:“长洲县知县俞德渊著赏加知州衔。”古人尊老成风,长寿便是一种光荣,老人荣耀,儿孙更为自豪。十一月初六日,俞德渊在知县升为知州的重要时刻,高兴地迎来了母亲赫太夫人的七十岁生日。他与少泉四弟、少隐五弟在长洲县署为母赫太淑人祝70大寿,阖省官绅同僚俱馈以屏幛、对联、诗文,其颂扬语句各本诸心,无一不切德政而称美。其中,好友阳湖县知县张作楠作《俞母赫太夫人七十寿序》相送(据推测俞德渊著《芸馆诗赋钞》可能为此时成稿,“芸馆”可能是陶泉公长洲县署书室名)。选拔马学易等士子。是年,东升长子与杨孺人结为伉俪(完婚);筠如七侄暨长孙光昱出生。浙江归安人徐保字时任平罗县知县;蒋世荣时任平罗县守备。(《平罗县志》)
  道光五年(1825年)
  乙酉年。渊47岁。在苏州府督粮同知任上。二月初五日,帝命江浙再筹海运。撰呈《呈蒋励堂节相论苏郡三邑漕务书》即《呈蒋励堂节相》一文。四月,林则徐为俞德渊撰《持家为本联》曰:“勤俭持家,惜分阴而崇啬宝;耕读为本,熟谷种以继书香。”五月二十二日,山东巡抚琦善调任两江总督,陶澍调任江苏巡抚。由水路运往京城的粮食因京杭大运河河道淤塞而耽搁,六月初二日督办漕运大学士孙玉庭以编修休致(退休);漕运总督颜检降二级(降至三品)休致;署两江总督魏元煜降四级留任。六月初五日,两江总督魏元煜、江苏巡抚张师诚原衔具奏:为验收江震等县水利要工如式完竣恭折计开:“知州衔长洲知县俞德渊,该员专管水利总局,经理得宜,劳绩昭著。”(原载陈銮撰《重浚江南水利全书》/《四库未收书辑刊》第7辑第9册第51页)。六月十一日,陶澍奏河海并运策,参加并组织沙船1562只,在上海、天津往返两次,运米163万余石。江苏试行海运米船共900余艘,运米112.2万石。海船卸米后,往奉天买豆南运。七月二十日,江苏巡抚陶澍上呈《奏疏请升要缺同知折》奏称:苏州府督粮同知福隆阿患病回旗开缺在案,所遗苏州府督粮同知员缺系“冲、繁、难”兼三要缺,该同知驻扎苏州城外枫桥地方有准理商贾控诉事件,弹压染坊踹匠之责最为繁剧,非精明干练之员不足以资治理。据苏州藩司贺长龄会同署江苏臬司梁章钜详称,俞德渊奏调长洲县知县三年大计卓异,兴办三江水利勘估工程咨部展限,又因查办赈务出力奏奉上谕赏加知州衔。该员通达治体,器识远大,历俸已满三年,惟尚有接征道光二年(1822年)漕项未完一分以上,降职一级戴罪征收;又前在荆溪县任内经征道光元年(1821年)漕项未完二分以上,降职二级戴罪征收。两案与升补之例稍有未符,但员缺紧要人地实在相需,仰肯圣恩俯准现任长洲县知县俞德渊升补苏州府督粮同知,于省会要缺洵有裨益。七月二十三日,两江总督琦善、江苏巡抚陶澍具奏:“为复堪黄浦一路水利工程查验如式,并将办公各员复核定议折:专司总局之知州衔长洲县知县,现升补苏州府督粮同知。俞德渊实心实力,经理尤为得宜,应请旨交部从优议叙。”(陈銮等撰《重浚江南水利全书》第52页《四库未收书辑刊》第7辑第9册)。八月初一日琦善折:“专司总局之知州衔长洲县知县现任苏州府督粮同知俞德渊经理均属得宜,俱著交部从优议叙。”八月十三日内阁奏奉上谕:琦善等奏拣员升补要缺同知一折,著照所请江苏苏州府督粮同知准其以俞德渊升补。八月二十九日此奉到部,皇上当日朱批:“另有旨。”十月二十九日上谕“俞德渊由长洲知县升为苏州督粮同知”,奉委与江苏川沙厅同知李景峄在上海主办漕粮海运事,确定邹锡淳、河库道李湘臣、泰州知州王有庆为委员,前往天津随船交米。撰《酌拟交兑新运事宜》文。在荆溪时,经始义仓创修,当地士绅邮书来苏,合邑士绅将勒石以垂永久,撰《宜荆两邑在城义仓碑纪》。疏浚黄浦上游各淤,条陈海运事宜章程。十二月九日两江总督琦善奏称:“苏州府督粮同知俞德渊暂缓请咨,俟海运事竣再行请咨赴部引见。”(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明清史料档案登录号129688—001)。
  六月十六日,大侄思益媳生光暐孙。少泉、少隐两弟由江苏任所归。九月,大侄思益之在籍业师田砚农选拔贡生。知平罗知县徐保字在籍改设书院,寄助三百金,书示生童:“立志大、植品正、察理明、定见确、防己严、程功密、取法高、着力进。”胞兄俞德涵在籍响应知县徐保字号召捐义粮200石被传为佳话。徐保字在《道光平罗纪略》中写道:“为阖邑冠,无一粒勒索百姓,无一毫假手吏胥。”生母赫太淑人因泰宁侄、太平侄、舜华侄女、白玉侄女均患喉疯症相继殇,悲痛伤肝得气痛病,于十月二十四日卒于籍。
  道光六年(1826年)
  丙戌年。渊48岁。正月初一日撰《致潘太守》文。江苏初行海运业务总揽其役,亲手制定章程,工作成绩出色。同月,爱女思萱出生。二月,参加陶澍主持的海运初发仪式。门下士子任泰①中进士。在苏闻讣知生母在籍已卒数月并完祭,坐草席,枕土块,早晚请安祭奠。百日后到江苏云间书院邀请董国华撰写了《盛初公暨赫太淑人墓志铭》,江苏按察使署布政使林则徐赠《挽俞德渊母联》,督抚《题报江苏长洲县知县俞德渊之母在籍病故该员例应丁忧日期事》(奏折原文未找到),按时制奉讳归里,解职丁忧。军民攀恋不忍舍,平翰②录联赠曰:“至性至情,得天者厚;实心实政,感人也深”,贺长龄曰:“此人不愧斯语也。”六月旋里,在籍丁忧,举办丧葬事宜。同月十七日上谕:“俞德渊赏加知府衔遇缺升用,俟服阙引见后,遇缺升用上海县知县。”九月,合葬先母赫太淑人于先父盛初公墓,在墓旁搭建小屋守墓三年。是年,皇上大赦天下,恰逢平罗县专祀文昌帝君,广东海丰县人李于沆在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应邀撰写《重修平罗文昌阁碑纪》碑文,以示纪念。
  道光七年(1827年)
  丁亥年。渊49岁。五月初八日,蒋攸铦为两江总督。是年,渊称:“长洲、元和、吴县漕米折价长短不齐,长价至四两而止,皆系贫民小户;短价自二两以外,至三两上下不等,俱系富绅巨族,衿监捐职亦在其中,门户愈大,完米愈多,而价愈短。”(原载周健撰《嘉道年间江南的漕弊》)。是年,在籍守制丁忧,诸侄有缘受教。集生思益从学于县廪生宋西樵①先生。宁夏府城西门外,唐渠坝下张宅后葬坟九冢,相传即安徽宦游之祖墓,自高曾以下先茔体魄所在,德渊公恐墓前地被他人侵占,买张姓垄畔地作为坟前余地,种柳立石为界,宁夏县东乡镇河堡,南北庄中有祖坟三处,买左右族人粮田若干亩,并将本祖遗田九亩半作为祭田,批人耕种,按亩收钱,以供扫墓和祠堂祭祀之费。是年,口祥县人刘诗钟任平罗县知县;金和任平罗县参将。(《平罗县志》)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道光八年(1828年)
  戊子年。渊50岁。十月守制期满服阕引见奉旨:“仍发江苏原省以知府补用”,少泉四弟德洵随往。徐保字称:“俞陶泉同年时方起复,常于渠次①过从,相得甚欢②。”十月二十八日,大学士两江总督蒋攸铦、江苏巡抚陶澍奏称:九月二十九日奉上谕:苏松督粮道额腾伊督押帮船回苏交卸,加道衔苏州府知府陈銮才品兼优,勤明干练,历经委护道篆,办理裕如,堪以护理粮道。所遗苏州府印务查有知府衔、前任苏州府督粮同知俞德渊服满赴部引见,奉旨发往原省以应升之缺升用,现已到省。该员有守有为,官声素著,堪以署理。皇上朱批:“另有旨!”十一月摄苏州府,清厘积滞八十余案。撰《禁添设茶馆示》文。同月十五日,蒋攸铦奏奉上谕:“补授俞德渊为常州府知府”。十二月擢常州府知府,未任,调江宁府。十二月到任,任内支持乾、嘉、道三朝元老潘世恩长子潘曾沂③试行区种法。据潘曾沂撰《小浮山人年谱④》载:“府君常言:人生一日不能废五谷,则不能轻弃其田。田制之坏,田价之贱,土之瘠,农之惰,租之薄,赋之重,莫甚于吾吴,患尤在今日。惟区田之法行而后民有余谷,而后可以讲积储考储。古昔证诸见闻,信以为必可行,遂试种于娄郊,果大获丰收。时俞陶泉太守德渊亲赴迎春所、柳仙堂奖赏田农,插花饮酒,一时传为盛事。属王椒畦丈作《区田观获图》。”是年,巡抚陶澍、布政使梁章钜购张姓房屋建江南名宦祠,俞德渊、陈銮、王有庆、李景峄、陈经、王锡蒲、杨承湛、熊传栗、石韫玉、韩山封、尤兴诗、吴廷琛12人主其议(《沧浪亭志》)。俞德渊作联曰:“志笃胶庠襄礼乐,功存桑梓著文章”。(顾震涛《吴门表隐·附录二》369页,原文为“俞郡尊德渊赠联云:志笃胶庠襄礼乐,功存桑梓著文章。”)是年,宋西樵先生赴陕参加乡试,集生大侄思益从学于甘肃武威张仰山。浙江归安人徐保字复任平罗县知县;张作友任平罗县参将;甘肃皋兰人李国秀任平罗县守备。(《平罗县志》)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道光九年(1829年)
  己丑年。渊51岁。年初撰《呈蒋励堂节相》文。四月十六日,大学士两江总督蒋攸铦、江苏巡抚陶澍奏称:江宁府知府余霈元升署徐州道,钦奉上谕查有常州府知府俞德渊奉旨赏加知州衔,奏陛苏州府督粮同知,委办海运事竣,赏加知府衔,因丁忧回籍服满赴部引见奉旨加一级升补同知,该员到省后委署苏州府知府篆务,旋奉上谕常州府知府员缺著俞德渊补授。该员老成明练,为守兼优,调补江宁府知府实堪胜任,惟因署篆苏州府尚未到常州府,臣等往返札商意见相同合无。仰恳圣恩俯准以俞德渊调补江宁府知府。该员系现任知府,调补知府衔缺相当,毋庸送部引见,所遗常州府知府员缺遵旨即以陈肇补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皇上朱批:“另有旨!”四月二十八日上谕蒋攸铦奏“准俞德渊调补江宁府知府”,令知江宁府。五月七日,蒋攸铦奉上谕:“奏遴员调补省会首府要缺一折著照所请,江宁府知府员缺准其以俞德渊调补,所遗常州府知府员缺著即以陈肇补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明清史料档案登录号129882—001)。南京上新河久塞,绅士禀请挑浚,俞德渊到任后招集绅商劝捐,旬日间得金三万余两,其事举行,民咸称便。建议疏浚省城内外水利,先自洪桥至北河口,次自石头城至草鞋夹,次及秦淮青溪、运渎、城壕。省中有凤池书院废矣!买隙地倡建贡院,久未修葺,土坏木腐,试日天雨泥水没股际。府君奉大府檄,捐廉募资、扶仆易朽、浚深为沟、平砥为道,溷圊之所皆甃以石,又买民地,墙屋一新,并增广号舍1109间,计工一载,可垂久远。应试之士谓:“非委使君督办,恐无此周固也!”是年陪同蒋攸铦、林则徐等游览沧浪区复旧祠,即兴赋联。修建上新河张、许二公祠。应绅士所请,在聚宝门八祠外,春秋增祀于清端(成龙)、于襄勤曹公、方公诸祠。于普济育婴等堂,既核实办理,又于民捐民办之恤婺同。善堂查核积年入出,详复始创章程,遴选公正董事二人总理,每年另派二人轮值稽查,年终按账结算,揭榜晓示补恤。城中赌风大炽,开场者不下十处,公廉得其实,按名逮究,其风顿戢。撰《禁赌博示》。童生肄业、凤池书院逢课时谆谆训励,亲为批阅,以其地狭隘,捐奉购旧内孙氏五亩园,改建而恢拓之。学使案临唱名时,生童拥挤陋习已久,时为提调严申约束,两栅栏各悬灯树帜,序立名牌,鱼贯而入,士气为之一肃。凡遇考试及书院月课,诸生童甚严,有善奖之,有过饬之,有争讼平之,有困乏给之,诸生童感其化,皆能力学敦行。是年撰《致同年某公》《谕江宁府诸生》。谕内阁、琦善等奏、覆勘水利工程查验如式。并将办工各员覆核定议一折。江苏兴办太湖水利。前据魏元煜等奏、验收黄浦一路。挑工完竣。请将办工各员分别留工议处议叙。降旨交琦善等覆核具奏。兹据该督等查验各工。并无偷减虚糜情弊。访查承办各员尚属认真。惟所办工程。较原估只四分之一。工段无多。所有苏州府知府额腾伊、前任松江府知府杨树基、前署青浦县李宗颖、前署华亭县王青莲、及随同办工之嘉定县县丞姚大成、均著毋庸议叙。至总催工程之苏州府总捕同知范博文、专司总局之知州衔长洲县知县现任苏州府督粮同知俞德渊经理均属得宜,俱著交部从优议叙。(原载《大清宣宗成皇帝道光朝实录》12)。苏州娄门一带有许多名人轶事。茅成从徐达攻娄门,张士诚兵突出,中叉死于郛。娄门人刘敩(字典生)有文名起义事被执,与次子洪鹰(字一柱)不屈被杀,长子洪席(字为城)自焚死,祔祀复旧祠。移居娄门顾充永(字长发)因不屈受刃死,其子凤山(字鸣岐)冒锋镝寻父尸得血衣,葬三乡庙侧,终生庐墓,哀感行人。知府俞德渊赠“父忠子孝”匾,联云:“惟全受斯克全归,餐刃饴甘,慷慨杀身成志士;非此父不生此子,抱衣血染,艰难营葬恸孤儿。”后追旌其闾,郡绅石韫玉、何桂馨撰传。(《苏州市志》之《吴门表隐》)
  是年,鉴塘三弟德源送陶泉妻安淑人并长子东生、次子葆素、金廉(字汝砺)婿、女儿思萱、长媳杨孺人、次媳赵安人、长孙光昱、外孙金士迈赴任所。大侄思益应宁夏县童子试,县试第一名、府试第二名、院试入学第一名;四侄晓帆应平罗县童子试,县试第三名、府试第一名、院试入学第九名,复试第一名。次子葆素媳赵安人在江宁府署生光晫孙。十一月,思益媳生光昺孙。玺和任平罗县参将;甘肃临夏人蒋世荣任平罗县守备。(《平罗县志》)
  道光十年(1830年)
  庚寅年。渊52岁。在江宁府知府任内。为严禁私铸小钱,拿办摊赌各犯,设立夜巡条规,究惩讹诈土棍。撰《禁行用私小钱文示》。正月二十日,以两淮盐务弊坏已极,私贩众多,引滞课亏,帝命湖广、江西、河南、两江督抚严禁私盐。四月十二日禁运铜、铅船只夹带私盐。两淮私盐巨商黄玉林贿结巡役,串通官府,私自贩盐,连樯成帮,器械林立,辘轳转运,长江千里,呼吸相通。闰四月初一日,命密速掩捕杀。六月,宣宗以两淮盐务混乱授陶澍为两江总督。初四日撰《酌改施药事宜示》文。三四月间撰《禁捏控示》《札各属》文。九月,前督蒋攸铦卒。翰林同年吴名坦卒,其子幼孤,鸠千金恤之。是年冬,皇上派使臣户部尚书王鼎、侍郎宝兴赴江宁,与两江总督陶澍商量盐政改革事宜。使臣等想要停止官商盐,使盐归盐场或盐户,按盐场或盐户征税。应陶澍之命,俞德渊被邀陈述自己的主张,列举事实,发表见解(见《俞德渊传》)悉被采纳。十二月二十一日奏定《两淮盐务章程》。任内撰《禁赌博示》《禁机匠匪徒人等聚集滋事示》文。
  闰四月,鉴塘三弟德源自江苏任所归。秋,集生大侄思益偕侄媳安恭人、晓帆四侄、光暐孙、光昺孙赴江宁任所,十月抵署,思益大侄偕次子葆素、晓帆四侄从学于温翰初①先生。是年,镶白旗人讷恩登额任平罗县知县;云南人刘紫玉任平罗县参将。(《平罗县志》)
  道光十一年(1831年)
  辛卯年。渊53岁。杨振麟由广东道员升调两淮盐运使至今尚未来江。陶澍接奉谕旨:将平素深知者酌保一员奏请。陶澍查有江宁府知府俞德渊清淳练达,猷守兼优。虽于盐务向非熟习,观其平日办事有体有用,条理分明,堪胜两淮之任。惟查运使一缺例由俸深道府升补,俞德渊在知府任内例俸未满三年,可否升补抑或暂行升署伏候圣裁。皇上朱批:“另有旨!”正月二十七日奉上谕:“两淮盐运使员缺著俞德渊升署。”(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明清史料档案登录号132514—001)。俞德渊二月到任两淮盐运使兼护盐漕察院,集生大侄思益随送眷属至扬州任所,但见署中戏台联云:“新声谱出扬州慢,明月听来水调歌。”同月,两江总督陶澍受命兼理两淮盐政。是月俞德渊撰《甄别孝廉示》;撰《复陆心兰方伯》。三月初二日辛卯开纲。撰《禁各役及杂色人等需索示》,建议淮北推行票盐,陶澍博采众论。三月初八日,两江总督两淮盐政陶澍撰呈《据情代奏恭谢天恩事》一折称:新任升署两淮盐运使俞德渊禀称:“窃德渊甘省下士仰沐国恩,由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选授安徽建平县知县,奉旨调补江苏荆溪县知县,荐升江宁府知府。本年(1831年)二月接奉檄行。二月初十日奉上谕:‘两淮盐运使员缺著俞德渊升署。钦此。’奉饬即赴新任等因,德渊遵于二月十三日交卸江宁府事,十六日行抵扬州,接受运司篆务。伏查近年以来,两淮鹾务盐引滞销,致亏国课,前奉会同钦差大臣议奏:‘删浮费以轻成本,减盐价以冀畅销。’现当立法之初,均须厘定,德渊自顾庸愚,深以不克胜任为惧,惟有竭尽愚忱,事事力加整顿,随时随事禀商奏办,以仰报高厚鸿慈于万一,所有感激下忱伏乞据情转奏。臣谨循例恭折代奏,叩谢天恩,伏乞皇上圣鉴。”皇上朱批:“知道了!”三月初十日,两江总督陶澍奏奉:“江宁府知府俞德渊升署两淮盐运使,所遗员缺查有扬州府知府黄在厚堪以暂行调署,所遗扬州府知府员缺查有遗缺知府恩龄堪以暂行署理。”朱批:“知道了!”(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明清史料档案登录号239948—001)。三四月间撰《复陆心兰方伯》;五月间撰《呈贺耦耕师》文。五月初四日奏称:“官盐滞销,民间既无官盐,不得不向民贩购买;灶丁积有余盐,亦不能不卖与民贩。著淮北畅岸,仍归商运;其余滞岸即照山东、浙江票引兼行之法,分设行店听民购买,运往售卖设立税局,给以票照,酌量试行。”提出淮北于来年推行票盐法。是年扬州水灾,俞德渊或出私钱散给饼饵,或请公项分设粥厂,或倡捐输,俾穷黎自冬徂春,均资接济生全甚众,在人耳目。任内撰《致王竹屿》《谕淮商》文。
  是年,山东德州人田元春任平罗县知县;正蓝旗人双录任平罗县参将。(《平罗县志》)
  道光十二年(1832年)
  壬辰年。渊54岁。正月壬申日(即阳历2月24日),就陶澍奏降调道员委令会办淮鹾一折,皇帝谕内阁:“淮北盐引滞销各岸,前据该督奏准于海州所属之中正、板浦、临兴、三场要隘设局抽税及贩运价值给票事宜,必需熟悉鹾务之员责成经理,以期行之有济。江苏降调淮扬道邹锡淳著准其前往淮北。”(原载《清实录道光朝实录》93)。二月十六日奉宫保尚书陶澍命,与前淮扬道邹锡淳分路查勘淮北诸盐场及运道,筹议设局收税章程,合著《筹议设卡防私章程》。二月,梁章钜奉命护理江苏巡抚,曰:“江省吏才最盛,余历任所荐举守令不下数十辈,皆执弟子礼甚恭。如俞陶泉德渊、李石舟国瑞两都转,皆实不愧循卓之称,尤往来于余心不释云。”(原载梁章钜《归田顼记·卷八》之《退庵自订年谱》)三月二十四日,林则徐在河南归河厅查验料垛之际,接补授江苏巡抚谕令。四月二十六日,宫保尚书陶澍偕林则徐、梁章钜、张井、俞德渊、邹锡淳、李湘苣、陶廷杰、李彦章、谢元淮等巡视海州,登云台山(花果山)华严阁,作“印心石屋”诗会。(原载《连云港市道教大事记》)是日,陶澍作《蟠龙丈人歌》题《蟠龙丈人碑》;作《陶云汀登东海云台山》七律四首,和者数百人,俞德渊作《次韵〈陶云汀登东海云台山〉》四首相和,后来被同行者谢元淮收录于《云台新志》。此次魏源同登云台山。七月五日,林则徐接任江苏巡抚;下旬赴江宁监临江南乡试秋闱,整饬科举考试弊端,常延请俞德渊、魏源等商议兴利除弊事宜。八、九月间谕内阁陶澍奏降调道员委令会办淮鹾等语。淮北盐引滞销各岸,前据该督奏准于海州所属之中正、板浦、临兴三场要隘设局抽税,及贩运价值,给票事宜,必需熟悉鹾务之员责成经理,以期行之有济。江苏降调淮扬道邹锡淳著准其前往淮北,督同监掣分司各员察勘情形,会同地方官确细筹办。其一切给票抽税章程,仍与该署运司俞德渊会议妥办。(原载《大清宣宗成皇帝道光朝实录》29)。十月,俞德渊兼护盐政印月余。是年撰《复贺耦耕师书》《复赵菊言方伯》文。任内撰《禁江船夹带示》文。
  正月,温翰初先生启程赴都参加会试。是年,少泉四弟德洵携思益大侄及次子葆素、晓帆四侄赴陕参加乡试;东生长子思震回籍参加岁试,五月抵陕。八月,集生大侄思益同次子葆素、晓帆四侄入乡闱均未中式,十月抵家。十二月十八日卯时,东生长子思震卒于籍,时长媳东生妻杨孺人随侍两淮都转任所,闻讣一恸,几不欲生。慰谕:“凡为妇者,夫既亡当以代夫抚孤为重,不以从夫殉节为能!”
  是年,北京大兴县人萧国本任平罗县知县;甘肃临夏人蒋世荣任平罗县参将;宁夏县人李殿元任平罗县守备。(《平罗县志》)
  道光十三年(1833年)
  癸巳年。渊55岁。二月十二日,两江总督管理盐务臣陶澍奏称:两淮盐务事体繁重,运使一缺尤难得人。江宁府知府俞德渊堪以胜任,惟历俸未满年限,或补或署恭候圣裁。该署司到任二月内两年期满,查该署司品著端方,心存诚正,自抵任莅事正值盐务疲敝已极,与无可措施之中设法招徕,竭力筹运,两载以来,纲食盐引运销渐畅,前因淮北商运不前,另筹详请试行票盐,数月之内已运过二十万三千一百余引,于年额应销之数全完,加带之数亦竣,且于年纲加带之外,尚有溢运之盐数万引,是年淮北鹾务业已著有成效,淮南亦颇行起色,督理得宜,实属称职之员。兹署运使俞德渊由知府升任,系属衔小缺大,应以两年为限,援例专折具奏,仰恳圣慈将升署两淮盐运使俞德渊加恩俯准实授。如蒙俞允,该员感激鸿施,固应倍加捐糜,而臣亦藉收指臂之助,于鹾务实有裨益。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皇上朱批:“另有旨!”二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陶澍奏升署运使两年任满恳恩俯准实授一折升署两淮盐运使俞德渊,自任事以来设法招徕,竭力筹运,办理尚属认真,俞德渊著加恩准其实授”。四月,与陶澍、林则徐议禁鸦片、铸银币事。九月十一日夜,徐保字开船行至扬州患虐,陶泉都转留榻于题襟馆中延医治虐,至二十六日启程①。扬属数患水,俞德渊倡捐巨万,日煮糜粥数十锅,肩于市以食饿夫。撰《禁盐厮质押官件示》文。秋滨江溢,洲圩沉没,知县郑祖经(字西峰,浙江人,道光十一年莅官)采纳县人华汝仁募捐修圩之议,劝捐筑滨江圩岸,请于盐运使俞德渊、知府豫益集款万余金,俾各洲领款修圩,以工代赈。道光十四年(1834年)更借帑修筑瓜洲圩堤,秋大熟。(原载政协扬州市江都区《江都历史文化(中篇邑境史话部分)》《清代江都县知县简记》一文)。
  七月,徐培琛撰文:措资捐复,处分以俸满截职。知府引见奉旨仍回原衙门行走,上意盖恕往愚之最口后此之,更能献可替否以答圣明也。因离家已久请假修墓挈眷难旋,决计复我旧庐,将卜一丘一壑聊以永年,故作卜宅诗云:“数竿修竹好为邻,更欲茅庐傍水滨;携杖寻春过桥去,万山青处一闲人。”又绘成一图以写其趣,盖鸟倦知还翔而后集之意,然未知何日能遂此愿,上出口之后托钵而行,途中知交谬相许,可解囊相助,遂得不窘。行至扬州,都转俞陶泉同年雅意留宾遣子就学,告之制军陶云汀恩师延主讲,糜凡宅宇、厨灶以及床榻帘几无一不备,且馈问之使不绝于道,宾至如归。未足,喻其恳至也。
  是年秋,同年进士徐培深因在朝廷获罪,罚俸离京返回故里,路过扬州时身无分文,俞德渊挽留其教儿子读书,并禀报两江总督陶澍,使徐培深及时解除了危难。
  是年,少泉四弟德洵偕葆素姑母庄孺人、次子葆素、晓帆四侄、庄文荣外甥及甥媳贺氏赴两淮运司任所。十月,四弟德洵归里,陶泉撰《致张介侯大人》信札讬交西安青门玉溪同年转至介侯大人。集生大侄思益在籍参加岁考获一等第三名,补食廪饩。少隐五弟德清次子思泰出生。浙江省会稽县人邵煜任平罗县知县;青海省西宁人高俊任平罗县参将;宁夏府宁朔县人邵蕙任平罗县守备(《平罗县志》)。是年,知县邵煜等人资助前任知县徐保字印制《平罗纪略》100册,得以四方流传。
  道光十四年(1834年)
  甲午年。渊56岁。年初撰《札淮南监掣厅》一文。二月十七日与赵盛奎(字菊言)、赵廷熙(赵友兰)在林则徐舟中共进晚餐(《林则徐日记》)。十八日,邀林则徐到舟中共进晚餐(《林则徐日记》)。十九日,与赵菊言、杨簧到林则徐舟中共进早餐(《林则徐日记》)。四月二十四日,前两淮盐运使王凤生(字竹屿)在金陵作古。五月初十日,为《许淑慧三十六湖楼图》题跋。七月二十九日,与邹锡淳、李彦章在林则徐舟中共进早餐,在新开河舟中话别(《林则徐日记》)。九月二十一日,与李彦章及扬州守、令、丞、倅等,过江来见林则徐,受李彦章之邀,陪林则徐共进晚餐,三更至丹阳闸话别(《林则徐日记》)。十一月十五日,与扬州府、江防厅官员见面,一起面见林则徐,在少穆寓中同饭,李彦章、豫莲塘均在(《林则徐日记》)。十六日,邀林则徐、李彦章在舟中共进晚餐至二更(《林则徐日记》)。是年,按察使李彦章、郡绅石韫玉、吴廷琛、顾沅在定慧禅寺后盖亭奉碑倡建苏公祠,俞德渊率部属捐廉俸银鼎力相助,总督陶澍、巡抚林则徐、织造豫堃、布政使陈銮、按察使怡良同率捐,各界名流积极响应(《苏州定慧寺沿革》),江南人称俞德渊为淮南盐业史上41个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是年撰《谕灶户》文。
  春,鉴塘三弟德源由扬州两淮运司任所归。五月命集生大侄思益赴扬州任所。七月,集生大侄思益奉命赴扬州任所。八月,集生大侄思益路过陕西省入闱乡试未中式,十月抵扬州官署命管家务,先后与陶澍、林则徐、梁章钜、贺长龄相识,援筹备例,报捐布库大使。是年,正白旗人西拉通阿任平罗县参将;甘肃张掖人刘玉得任平罗县守备。(《平罗县志》)
  道光十五年(1835年)
  乙未年。渊57岁。
  一月二十九日,渡江前往丹徒镇,等待与林则徐会面,受赠林则徐书法作品(《林则徐日记》)。
  二月初一日,晨,林则徐泊舟都天庙前入庙行香。俞德渊与李彦章分别到林则徐舟中,送去了招待用的食品,林则徐留与同饭,因第二天(初二日)要对书院进行审核,晚饭后别去(《林则徐日记》)。初二日,甄别书院。二月初三日,遣人给林则徐送去邸抄,告知会试座师官曹振镛师特谥“文正”,邸抄于午后在丹阳程中送达(《林则徐日记》)。二月十八日,苏公祠建成。黎明,林则徐前往苏州城隍庙致祭完毕,又至定慧寺祭苏文忠公祠(《林则徐日记》)。渊陪林则徐、陶澍、李彦章等相聚于祠中啸轩。陶澍题匾额:“心境奇绝”,赠联曰:“吃惠州饭,和渊明诗,陶云吾云,书就一篇归去好;判维摩赁,到东坡界,人相我相,笑看二士往来同!”林则徐就墨挥毫:“岭海答传书,七百年佛地因缘,不仅高楼领白傅;岷峨回远梦,四千里仙迹游戏,尚留名剎配黄州。”按察使李彦章作联曰:“江海宿缘深,片石犹留古吴郡;轩楹遗址拓,瓣香长溯旧苏斋!”画家黄均(谷源)作《雅集图》。渊撰联合和,惜今不可得!
  四月初八日,受林则徐邀,与李彦章一起渡江前往少穆舟中共进晚餐(《林则徐日记》)。初九日立夏,江苏巡抚林则徐赴镇江,俞德渊邀请李彦章陪林则徐游焦山十六房头诸景,历游自然庵、海西庵(巨超住)、水晶庵(有张文贞字)、海云庵、海若庵、观音崖(山后)、别峰庵(山顶)、香林庵(有宝相花)、石壁庵(有张樗寮《金刚经》石刻)、海门庵(竹多而佳)、松寥阁等胜景。友竹庵、文殊阁、碧山庵、云深庵、玉峰庵五处景点因坍塌无僧未至。在松寥阁饮宴后于上灯时候送林则徐归。林则徐非常谦虚地说:“余谓陶泉、兰卿文字之乐当让若辈(你们)矣!”(《林则徐日记》)。
  四月初十日,李彦章邀陪林则徐游金山十二房头,在帆影江声楼上用早饭。饭罢天阴,申刻雷雨数阵,未得即归。因林则徐去方丈处观坡公玉带附录:水月楼、慈云阁、浴日楼、壮观楼、精法楼、佛印山房、印月楼、西来阁、友月楼、华藏楼、大士楼、海岳楼。
  四月十一日,晨,雨,前往金山寺内龙王庙拈香申谢,李彦章复邀至楼上吃素面,回舟后与林则徐话别(《林则徐日记》)。
  六月,奏销甲午纲后,深虑楚西积引未销,商力将乏,请以乙未纲盐分十年带运,撰呈《详陶制军宫保》一文。
  七月二十七日,与李彦章一起到丹阳,陪林则徐去张家渡视察闸工、石料、椿木,遂在李彦章舟中吃饭。(《林则徐日记》)。撰《致前徐州守张丹邨》文。夏间,取唐代诗人王维(699—759年)诗词语意,命画工作《水穷云起图》。
  九月十七日,渊由扬州赴江宁谒见江南主考官卓海帆(嘉庆丁卯陕甘乡试俞德渊座师官)。林则徐赴江宁府署见新举人、饮鹿鸣宴,两主司(林则徐、署江苏巡抚杨簧)、制府(两江总督陶澍)、方伯(福建布政使贺长龄)、提调、监试(卓海帆)、两观察(江安督粮道唐鉴、署江苏按察使江宁盐巡道积拉明阿)及首府皆在座,林则徐邀俞德渊入座,观剧三部至亥刻。
  九月十九日,林则徐题卓海帆《沧浪话别图》。受陶制府邀,陪林则徐、两主司宴饮,贺长龄(耦耕)方伯到福建赴任,刚刚绕道来江宁府署,一起用宴,观剧三部。(《林则徐日记》)。撰《再呈贺耦耕师》文。
  九月二十日,黎明,陪林则徐赴贡院邀卓秉恬、单懋谦整日游,出南门,登报恩寺塔,又同至雨花台,出水西门至莫愁湖,陶澍、贺长龄先后亦至,在湖屋吃早饭后,陶、贺各欲他往。渊与两主司陪林则徐由水西门外沿城行,入旱西门至清涼山,登翠微亭远眺,又至随园小坐,复过小桃源,风日晴暖,游人皆忘登顿之劳,酉刻席设妙相庵,陶澍、贺长龄二公皆至,夜饮至三更散。
  九月二十二日,林则徐赴督署辞行。中午到瞻园与杨簧(号竹圃)同作主人,演剧两部,设筵四席,客有七人:两主司、制府、贺方伯、俞都转、唐(唐鉴)、积(积拉明阿)二观察各欲聚谈,仅坐两席,行酒颇密,三更散行(《林则徐日记》)。
  九月,无锡县知县谢元淮抵金陵将赴无锡本任,两淮盐运使俞都转亦在会垣(省城),陶澍谕以淮北票务时与两淮北盐运使商定,令谢元淮仍赴板浦。谢元淮深知,票引之盛,莫盛于道光十三、十四两年,而奉行者未能悉臻尽善,利兴而弊亦潜滋,遂多次请辞,但不为采纳,旋奉檄署理海州分司,于十一月十六日接任童廉为海州分司运判。海州分司是两淮盐运使下属的一个机构,代盐运司直接管辖盐场之盐政并负纠察之责。各盐场设场大使一人,执掌场课收纳、产收缉私等。
  十月,俞德渊因感风寒由江宁返回扬州两淮盐运使府署。
  十一月初三日,俞德渊的三弟鉴塘公德源在籍病卒,少泉公、葆素、思晋等家人从甘肃平罗头闸老家出发前往江苏扬州报信。
  十一月中旬,俞德渊疾病复发,陶澍见而忧之。
  十一月十一日,两江总督陶澍出发进京入觐,江苏巡抚林则徐奉旨署理两江总督。陶澍浦上临行,俞德渊呈《详陶制军宫保》一文。在赴京入觐途中,陶澍贻书劝以息心节养,渊感公意笃而未忍决。
  十一月十三日(1836年1月1日),林则徐在苏州写信向李彦章了解俞德渊的病情说:“日来陶泉之病闻稍轻减,未知果否?究须代理否?甚以为念。”(林则徐《致李兰卿书》)。
  十一月十五日,林则徐赴江宁第一次接署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
  十一月二十八日(1836年1月16日),林则徐接俞德渊禀报:“于十月内偶患外感发为寒热,尚能照常办公,今一月有余寒热虽止,而精神渐觉萎顿,恐致因病误公,禀请给假两月遴员代理,俾得加意调治。”是日,俞德渊撰《呈护制军林少穆师》一文。
  十一月二十九日,晨,林则徐为陶澍57周岁祝寿后,接“俞陶泉都转请病假两月,委姚莹(字石甫)代理”书(《林则徐日记》)。是日,陶澍已在京觐见。陶澍说:“蒙恩奖励有加,至再至三。连日垂询一切,谆谆如家人父子。请假一月修墓已蒙恩准。”陶公展觐荐曰:“其才可大用。”
  十二月初三日,陶澍得俞德渊书信,回信曰:“知尊体日愈,仍以姚莹暂行代理一、二月,自更调养速痊也。”陶澍在京承蒙皇上先后五次召见,期间陶澍将俞德渊的病情向皇上作了禀报,皇上不止一次地念叨说:“俞某做官甚好,朕所素知。盐务也办得甚好。”陶澍回皇上说:“俞某系地方好官,若论盐务,却是掯了他的。”皇上面带微笑地说:“这也没法,不得已掯住他的。”
  十二月初四日(1836年1月21日),陶澍得御书“印心石屋”匾额(拟于初五日晨具折谢恩)。是日,俞德渊交卸盐运使职务,林则徐即委交卸淮南监掣同知尚未起程赴部引见的姚莹代理。俞德渊服药调理,病情稍觉轻减。
  十二月初七日(1836年1月24日),林则徐上呈《查明江苏各官署俱无买食鸦片烟折》奏报:“兹届道光十五年年终奏报之期,据署江苏按察使积拉明阿、两淮盐运使俞德渊先后详报,文武各署查明并无买食鸦片烟情事,呈请具奏前来。臣复查无异。所有臣署内亲属、幕友以及长随、书役(吏)人等均无前项情弊。即各关监督并兼管之盐务,专辖之营员各衙署,亦无阳奉阴违之事。”奏请皇上恩准。(《林则徐全集》第671页。据考证这是俞德渊生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也是林则徐关于俞德渊禁烟问题的唯一一件奏折)。当日(1836年1月24日),林则徐在《盐运使俞德渊病假委姚莹代理片》中称:“臣查俞德渊平日办事,无论巨细悉出亲裁。道光三、四年间,臣任江苏藩臬,俞德渊为长洲首县,办理灾赈,竭尽心力,民情十分爱戴,至今州县无出其右。洊升运司以来,值鹾务极难之际,该司刻苦勤劳,未尝一日稍懈,实为不可多得之员。此次力疾办公,经督臣陶澍进京过扬目睹情形,与臣札商委员代理俾资静养。兹据禀寒热虽愈,而精神渐觉萎顿,显因用心太过之故,自应仰恳圣恩俯准给假两月,俾该司安心静摄,以期迅速就痊。其运司篆务查有升署淮南监掣同知姚莹于请升及保举案内应并案赴部引见,现已交卸监掣之任,尚未起程。该员才守兼优,盐务熟悉,堪以暂委代理。所有运司患病请假委员暂行代理缘由谨会同护理江苏巡抚臣陈銮合词具奏。”当日(1836年1月24日),林则徐奏《密陈司道府考语折》中道:“余出具切实考语恭呈御览:两淮盐运使俞德渊,甘肃进士,年五十八岁。心正品端,识周虑密,勤劳刻苦,一力筹公,实为不可多得之员。现在患病请假,已委员暂行代理。”
  十二月十四日,吏部稽察房接林则徐《盐运使俞德渊病假委姚莹代理片》。
  十二月十五日,俞德渊忽患泄泻,弥留之际指着卧室里悬挂的王文成公画像念念有词:“文成年止五十八,吾正与之同岁,是为不孝也!”赋诗曰:“四大皆空,一丝不挂,解却尘缘,乘云潇洒,去来之际,若有神悟者。”
  十二月十六日,皇上最后一次召见陶澍,皇上再次说:“俞某做官甚好,若因他盐务办得好,就把他掯住了不能升动,也不是道理。但实在无可换之人,没奈何。你说他现在患病,必须调养速愈才好也。”陶澍感慨道:“圣意肫肫如此,足征天鉴之昭明,迥出千古圣神之上,令人感激无地也。”是日,陶澍辞谢皇上,准备返回假归修墓。
  十二月二十日,皇上看到吏部转来林则徐十四日为俞德渊奏奉请假片后,朱批“依议!钦此。”(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明清史料档案登录号211686—001)。俞德渊医治弗效,于当日(1836年2月6日)酉刻(17~19时)在扬州两淮盐运使任所疾终。除集生大侄思益外,兄弟子侄俱未在署,长孙(尚幼)光昱承受丧祭重任,内外事皆由思益经理。林则徐当即委托姚莹全权代理管理俞德渊家人,负责操办丧殓事宜。
  是年,少泉四弟德洵复率葆素、晓帆由扬州赴陕西参加乡试,均未中式。书田五侄在籍入宁夏县学。山东菏泽县人马兆图时任平罗县知县(《平罗县志》)。
  俞德渊逝世后发生的事情
  道光十五年(1835年)
  陶澍先于十一月十一日已起程出京,计划于正月底、二月初抵家修墓,端午节前后返回江宁。十二月二十二日林则徐在江宁接姚莹书信,知俞陶泉都转于二十日酉刻出缺,十分惋惜,长叹了一口气。他在致姚莹的一封信中深情地说:“顷忽闻陶泉之变,悲悼痛惜,大难为怀。弟十余年前在吴门与陶泉同办地方事,心折久之。此数年中,邗上鹾纲非斯人安能搘拄?弟方惜其仅效此官,不克立乎其大,谁知竟以此终乎!人才难得,窃为之挥涕不止,不知云翁闻之,又何以为情也。陶泉身后布置,想在盛心规画之中,兹不多及”(林则徐《致姚石甫书》)。林则徐作挽联“拯溺日同心,才德兼资,如此循良曾有几?筹鹾今尽瘁,设施未竟,毕生怀抱向谁开”(梁章钜《楹联续话》)悼之。
  十二月二十六日,林则徐呈《盐运使俞德渊出缺请旨简放折》奏称:前因运司俞德渊患病,奏恳圣恩给假两月调治,其运司篆务暂委升署淮南盐掣同知姚莹代理在案。兹据姚莹禀称“俞德渊于十二月初四日交卸后,服药调理稍觉轻减,迨至望间忽患泄泻医治无效,于二十日酉刻出缺”等情,臣查该司俞德渊在任五载,于盐务一切事宜刻苦勤劳,未尝稍懈,前因患病恳请给假,原期安心调摄迅速就痊。讵意心气大亏,调治未能见效,遽尔出缺。当此整饬鹾务之际,所遗两淮运司员缺,钩稽课饷,综核转运事宜尤关紧要,相应请旨迅赐简员补放以专责成。其新任运司未到以前,即以代理之姚莹护理不致贻误。理合会同护理江苏巡抚臣陈銮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
  十二月二十七日,报信家人日夜兼程56天后赶到扬州任所,思益方知父亲鉴塘公亦已疾终,亲人罹遭两处大故。俞德渊的遗孤安淑人和长孙俞光昱恳请恰在兰州藩署的甘肃布政使梁章钜,速将讣讯转递平罗家乡,梁章钜“忽接陶泉之讣,为之涕如绠縻”,当即手挥一联:“殚心力以报所知,一代长才出甘陇;处脂膏而不自润,千秋遗爱满邗江”,派人飞章入告。惋曰:“惜其用心太苦,精力骤衰,位不称才,年不副德。”
  十二月二十九日,陶澍返程行抵北京丰台长辛店,因在途次不能及时知晓俞德渊病故消息的陶澍,写信告慰俞德渊:“专心调养,计正月即可痊愈,接由印篆。”
  道光十六年(1836年)
  正月初八日,陶澍旅次河南郑州。忽接姚莹来函“惊悉陶泉做古,不胜骇痛之至,真梦想所不到也。”陶澍多年不归,幸得请假南旋,闻此噩耗,诚恐鹾事稍有跌驳,不得不赶回商酌,妥切办理。
  正月初九日,陶澍奏呈《为途次闻运司出缺折回江省请旨简放折》称:臣由两江述职入觐,陈下情乞假回籍修墓并顺道阅兵一路南行,正月初八日旅次郑州,护理两淮盐运司、淮南监掣同知姚莹专差急禀:“盐运使俞德渊因患病暂假调养仍念念在公,口讲指画日夜不息,至十二月二十日痰壅气喘出缺。”伏查:俞德渊由庶吉士散馆改知县,蒙恩荐擢今职,循良笃实,官声最优,在两淮五年适当疲弊之后殚精竭力,刻苦支持,以致积劳成疾,竟至一病不起。该员有亲子已回甘肃应试,仅有幼孙在署,身后萧然,姚莹现为照料。惟是两江盐务经该员一手料理,甫经得有头绪,正拟疏新导滞,愈期起色。臣于淮鹾因阻隔长江,且所管较繁,仅总大纲未及,细为经理。兹该员既逝,主持乏人,实恐甫经扶起之局又有顿蹶。悼惜之余转增焦灼。因思告假修墓,臣子之私情在圣主体恤下情无微不至,得荷恩施格外而公务紧要,情形朝夕不同,在臣职又当权量缓急先公而后私计。臣顺道回籍阅兵,两省周历须至半年之久。臣于陛辞之际仰蒙垂厪谆谆。计算路程谕以为时较久,两江各务能否放心?臣敬聆之下钦钦在抱,旋于直隶境内接奉廷寄,始知汉岸缺盐之语,兼闻冬令久晴,徒阳乏水,漕兑紧迫,海塘方修,诸务纷乘,署、都、护、抚诸臣日不暇给,忽又运司出缺,鹾务綦难。臣再四思维,此时公务为重,应即由汴梁改道归德至临淮,抵江宁省城不过十余日即到,赶回本任筹商料理一切,所有江西及安徽南路奉命阅兵,臣应俟盐务得人料理粗遂,并催送全漕渡黄后,臣即赶趁秋凉前往校阅,届期仍恳乞天恩准臣于江西事竣送印,交江苏巡抚暂行兼署。臣即顺路回家省墓,由水路回江月余可到,不致稍有耽延,合并陈明所有。臣现在途次,折回缘由并两淮盐运使缺关系紧要,谨缮折具奏请旨简放以重职守。皇上朱批:“另有旨片留览。”是日,陶澍从河南省中牟县改道东行,由汴梁、归德赴南宿州,约计正月二十二日折回江宁。
  正月初十日,皇上见到林则徐呈《盐运使俞德渊出缺请旨简放折》,朱批:“钦此”。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一月十五日,林则徐奉旨赴江宁第一次接署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道光十六年(1836年)二月林则徐回任江苏巡抚,七月再署两江总督,林则徐共在任3个月,上折11篇,涉及俞德渊的3篇。期间,林则徐撰《中议大夫两淮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平罗俞公墓志铭》表彰俞德渊平生注意经济,“大有济于当世”,为俞德渊因处理两淮盐政“焦劳刻苦,以殒其生,不得展平生之蕴抱”而感到“可慨”。在题俞德渊《水流云起遗照》诗中,还以“霖雨施未竟,江河流不废,呜呼图中人,留此志遗爱”等诗句,表示对这位能员的深切怀念。(《云左山房诗钞》)。
  三月俞德渊眷柩起程,六月俞德渊眷柩抵家。先葬鉴塘公于杜太淑人墓。
  七月,前广东巡抚朱桂桢等23人联名详陈陶泉公举荐名宦事,上元县知县保先烈向江宁府转呈《陶泉公入名宦祠详文并事实册》称:“前任江宁府知府、升授两淮盐运使司、已故俞讳德渊著籍平罗,起家词馆,文能吐凤,才更飞枭,甫诠次于皖江,旋调补于吴。会圣明特简,牧令频迁,早朗镜之高悬,靡覆盆之弗照,律人律己冀无愧于青天,以宽以严悉有裨于赤子,通水利则五湖顺流,筹海运则万艘鼓楫,最后移守江宁,理繁治剧,救弊扶偏,罪游博以保淳黎,惩私铸而崇国宝。市无好勇斗狠之徒,家有乐业安居之庆,讲堂锁院各极经营,小子成人咸归教育,而且延访桐乡之祀,永其馨香讵徒疏浚,竹格之津通其利济,虽监司之遽擢,寔攀辙之同殷,星忽亡韩民犹思,寇太史春官之册礼,有明文秦淮钟阜之区庙,宜崇祀所有已故知府:俞宦实堪举入名宦理合公同,开具事实册结吁请申详,请题入祀江宁省城名宦祠!上元县知县保先烈核看得已故俞宦籍本平罗,举由科第,先登词馆,出宰临津。居官以植品为先,行政惟爱民是务;历任繁区,平反有神明之颂;荐升首郡,公廉留治绩之良;忧田畴则分疏水利,念灾眚则广设义仓;振兴学校,鼓舞一郡之儒风;崇祀贤良,章明千秋之令典。尤异者六年煮海国有盈余;难忘者两袖清风家无私积。凡此口碑所载,正堪顶祝不迁。署江宁府知府王用宾核看得已故前任江宁府、升授两淮运司俞德渊,经史罗胸,圭璋粹品律己,则四知三畏?清俭可风居官,则铁面冰心。刚方共仰,出自翰苑,膺民社而秩晋黄堂,擢总鹾纲,裕国课而功垂青史。障狂澜而平巨狱群号神明,建讲院而设义仓民歌遗爱。宜光殂豆昭祀典之褒荣,用佩名臣慰舆情之感戴。江藩司核看得已故两淮运司俞德渊持躬正直,著绩循良,有守有为,克勤克俭。分疏水利,田家免荒歉之虞;教育人材,多士乐甄陶之化;施猷为于守郡,俗美风淳;布经济于两朝,行廉志洁;宜邀殂豆之馨香,久与明禋之祀典。兹据该府县取进事实册结,详送前来相应加看具文详报,伏候宪台会核,具题除详抚宪、学宪外,仰候抚部院会核,具题仍候学部院批示缴册结存。”
  七月初七日,江藩司接到《陶泉公入名宦祠详文并事实册》。
  七月十四日呈督宪审核后报朝廷诰授“中议大夫”。
  九月俞德渊灵柩归葬于陶泉公墓。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上半年,俞德渊孤子俞思履(字葆素、梅生)去往江苏扬州料理陶泉公入祀江南名宦祠事宜,在江苏举行俞德渊入祀江南名宦祠仪式。
  六月初八日,俞德渊的妻子安淑人在头闸镇俞家庄因病去世,当时梅生尚未返里,长孙俞光昱承重,俞德渊的弟弟俞德清率同妥料丧殓之事。
  十一月,梅生闻讣归,葬母于陶泉公墓。
  后来,魏源在其所撰《两淮都转盐运使婺源王君①墓表》一文中称:“今天子御极②以来,江浙之名吏以平罗俞君、婺源王君称最。二君皆任两淮盐运使,大吏③方借其力以自翼,而相先后卒,上下重有怆④焉,故既为俞君铭其幽⑤,而王君之子复求表其墓。”(原载《魏源集》)

附注

注释: ①异母姐:俞世隆与前妣氏唐生长女王俞氏;29岁时与17岁赫氏婚配;30岁时与18岁赫氏生俞德涵;41岁时与28岁赫氏生俞德源;胞妹张俞氏、庄俞氏芳龄失考;44岁时与31岁赫氏生俞德洵;47岁时与35岁赫氏生俞德清。 注释: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①瞿昂:字子皋,详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 注释: ①张锦芳:字文圃,清甘肃皋兰县(现属榆中县)人。嘉庆十二年(1807年)陕甘乡试解元。历任清水县训导、华州学正、平凉县教谕,升任凉州府教授,倡修并主讲青城书院(《皋兰人物传略》。②书丹:碑刻术语。此处指书写墓志铭。 注释: ①田树本:字砚农,号芝畻[chéng],平罗县廪贡生。田会蓝之曾孙、田登年次孙。《宁夏俞氏族谱·集生年谱》记载:道光五年(1825年)九月选为拔贡生。《宁夏平罗田氏族谱》记载:道光六年(1826年)朝考一等,入陕甘乡试荐卷,场闭间游街衢,适本省匪徒外号“大豹子”等聚党百余人,诱静处陡然群起,砚农支身(独立)护持,拳伤数十人。适海查官巡捕拿获,悉行斩除首级。沿徒隘号令军民感德,刁风遂绝。三元知县张馈额曰:“选拔英奇”悬于厅堂。可谓“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併删(合并在)《平罗纪略》。例授文林郎(散官名,清朝正七品文官所授的散官名。散官用来定级别,就好比现在说“行政几级”一样),吏部候铨州判(从七品)。新修《田氏家族族谱》认为砚农先生是参加徐保字纂修道光《平罗纪略》的纂修人之一。人物生卒年月不详。 注释: ①魏邦鲁:魏源之父,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②巡检司:元明清三代县级衙门底下的基层组织,通常为管辖人烟稀少地方的非常设组织,其功能以军事为主。晚清中国人口大增,相对应的县衙数量并无增多,于是次县级的巡检司在数量上与功能上日渐增多,也多有通判等官职设置。 注释: ①羊王庙:在今苏州市姑苏区南园镇,始建无考。雍正十一年(1733年),知县沈光曾重建。俞德渊任长洲知县时再次重建。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太平军战火,同治十三年(1874年),署县事顾思贤重建。殿宇20余间,占地约600平方米,供奉神像十几尊。(原载周京文撰《羊流文脉——羊祜故里诗文选注》序) 注释: ①任泰:字阶平,荆溪人,俞德渊门下士子。道光六年中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相国英和器之,荐修国史。上问之为启运孙曰:“任启运固非尧舜,不陈者宜其有后。”淡于宦情,不赴散馆(《清实录·道光朝》:道光九年四月二十二日丙戌科散馆无任泰)。历主钟山、尊经书院十余年。②平翰:字岳生,号樾峰(海上墨林作越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道光九(1829年)年任上海知县,官至贵州遵义知府。工书,行书学褚遂良,兼采颜、米,有秀劲姿。草书法十七帖,颇有逸趣。所刻有《求青阁》帖行世。所书白太傅祠楹帖,精妙无匹。著《黔輶吟》。(《寄心盦诗话》《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 注释: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①宋西樵:举人,丁酉拔贡,后为俞光暐伯岳丈。 注释: ①渠次:指平罗唐徕渠。②原载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39册徐保字撰《阮邻自订年谱》第169页。③潘曾沂:乾嘉道三朝元老潘世恩长子。④原载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45册潘曾沂撰《小浮山人年谱》第546—547页。 注释: ①温翰初:名肇江,字翰初,江苏南京上元县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壬辰科进士,官至户部主事,曾绘《江亭展禊图》,山水师沈周,得苍古之致。户部右侍郎、太子少保温葆深之兄。 注释: ①原载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39册徐保字撰《阮邻自订年谱》第173页。 注释: ①王君:指王凤生。②御极:登基即位。③大吏:指陶澍和林则徐。④怆[chuàng]:悲伤。⑤幽:阴间。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默斋拾遗》

出版者: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从乾隆九年有明确记载开始,上溯至事件肇发年代,下限至213年12月31日对俞德渊研究的史料和所撰稿件,书中对文言文进行了标点、断句、分段,全部采用简化字,并对原稿跌生僻字、古地名以及有重要影响历史人物等作了注释。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和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