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俞氏族谱祠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默斋拾遗》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10000045
颗粒名称: 宁夏俞氏族谱祠规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032-033
摘要: 《宁夏俞氏族谱祠规》是清代俞思益为俞氏家族所写祠规。
关键词: 宁夏 俞氏族谱 祠规

内容

——宁夏县东乡镇河堡①,分南、北二庄。南庄,先世长房子孙居宅;北庄,益先世生祖居宅。南、北庄中有祖坟三处,每年清明节前,凡我平邑子孙先期至,择日传集南、北二庄子孙祭扫。道光七年,陶泉公买三处祖坟左右族人粮田若干亩,并将本祖遗田九亩半作为祭田,批人耕种,按亩收钱若干,共收钱若干,以供扫墓并祠堂祭祀之费。宜查明永远遵守勿替。
  ——先祖盛初公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由宁夏县镇河堡迁居平邑东乡(头闸)正闸堡,买陈姓田若干亩,内有筑宅、立茔田三十亩作为公田,差粮归祠堂公项完纳,其田永远不准五房子孙侵占,其余田亩按五房公分,差粮各自完纳,年清年款,不得抗欠致违祖规。
  ——道光十七年(1837年),在五房少隐公园中建修宗祠一所,坐艮向坤。头进大门居中,两傍东西小门,大门内戏台一座,两边厢房各四间,为有事坐客之所,戏台前是天井。二进平排五间,居中三间供奉祖先神主,两傍各一间,收藏书籍、字画、楹联,东西廊房各三间,摆列执事,兵燹之变窗格门扇俱被损失,继续修葺完固。
  ——修建宗祠之项系道光十五年(1835年)陶泉公故后,两江总督陶澍、江苏巡抚林则徐及地方盐务同僚、盐商公送奠金共银六万两(清代库平一两折合现银37克——编著者注),内提银五千两为建祠之用,少隐公经手承修。
  ——陶泉公置铺屋若干间,祭田若干亩,每年共收铺租、田租钱若干串,均作为每年祭祀置办供品并延请西席②先生脩金③之用。兹铺屋被毁无租可收,益拟筹款将铺屋修整完全,仍将租钱作为祭祀祖先、延请先生之用,永远遵行。
  ——祠堂祭祀、仲春扫墓,以及延请西席先生等事,每届年终,子孙预为议定诚实可靠之人,以便下年接管,免致临时推委有伤和睦。(原载《宁夏俞氏族谱·宁夏本》)
  ——头闸街置房若干间,每年共收租钱若干串,作为祭祀并子孙辈紧急之用。兹遭兵燹之变,祠堂暨街面铺屋若干间尽被烧毁,租钱全无。(原载《宁夏俞氏族谱·宁夏本》)
  ——祠堂应由五房子孙轮流经管,必须正副二人方资经理。正者,每年按房轮当;副者,择子孙内有知礼晓事者一人充当。所有祠堂收支各数目务须设立总部一本随时登记。每逢春、秋二祭,管理正副者,即将总部会同大众清算一次,以示清白无私。副管事之人,如本年长房为正管,即在二房内择一人为副管,每年均由此递推,周而复始,永以为例。
  ——祠堂供奉神主牌位,中一间高、曾祖考、妣分昭穆安放;左右两间“思”字辈以下。祭日各房归各房自备,不得动用铺租。每年春季清明日、秋季中元日④为大祭,其余忌辰日为小祭。遇大祭日,五房男女大小均准在祠内享胙⑤;小祭日,五房各赴一人享胙,妇女不与至。遇年节日,均须齐集祠堂行礼以昭雍穆⑥。
  ——五房子孙有择业不端,自处下流,如为仆役、皂隶⑦、优伶⑧及与此等结亲者,均不准入祠。
  ——五房子孙无后者,应以昭穆相当者承继为嗣,如无昭穆相当者立爱,亦可抱养异姓螟蛉之子⑨,不准入祠。
  ——五房子孙有犯奸淫、邪盗、乱伦、败常、忤逆不孝者,送官治罪,不准入祠。
  ——五房子孙中应以辈尊年高有德者为家长。凡五房子孙遇有争端大小事务,告知家长秉公处断。如偏执己见不遵教者,当众责以家法俾知改悔。
  ——每逢祭日,供品各项均须先期备办洁净,各房子孙亦须衣冠整齐,先一时齐集不得违误。大祭日及三世以上忌辰,长房静庵公子孙主祭,其余各房子孙俱按次序站立行礼,毋得攒越以昭诚敬。至四世以下忌辰,各以各房长门子孙主祭,永远奉行。
  ——每年春、秋二大祭,置办供品香烛等项,每祭准动用租钱贰拾千文,小祭日每祭准动用租钱贰千文,永以为例。
  ——五房子孙内有孝子贤妇以及贞节妇女矢志靡他者,如贫苦不堪,准在祠堂租项内按月给养赡钱壹千文。
  ——五房子孙有考试入学贫苦不堪者,准在祠堂租项内每名给复试印金钱拾千文。——五房子孙读书,如力能延请西席各随其便;如无力者,准往祠堂内附读,每年公请品学兼优先生一位,脩脯⑩及一切费用约壹百千文左右,均在租项内提用,不得过壹百千之数,永远遵行。

附注

注释: ①镇河堡:在今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②西席:旧时家塾教师或幕友的代称。③脩金:送给教师的酬金。④中元日:农历七月十五日。⑤享胙:分食祭祀后留下的肉。⑥雍穆:和睦;融洽。⑦皂隶:旧衙门的差役。⑧优伶:古时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后指戏曲演员。⑨螟蛉之子:封建社会指养子或过继儿子。⑩脩脯:旧时送给老师的礼物或酬金。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默斋拾遗》

出版者: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从乾隆九年有明确记载开始,上溯至事件肇发年代,下限至213年12月31日对俞德渊研究的史料和所撰稿件,书中对文言文进行了标点、断句、分段,全部采用简化字,并对原稿跌生僻字、古地名以及有重要影响历史人物等作了注释。

阅读

相关人物

俞思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