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现减“三公”承诺给权力涂上防腐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忠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220020220007109
颗粒名称: 兑现减“三公”承诺给权力涂上防腐剂
分类号: C916
摘要: 4月 18日,中央部门集体晒出 2014年部门预算。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背景下,记者注意到中央部委中开支最大的国家税务总局,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比去年预算数和执行数分别压减 15.2%和 10.2%,两位数压缩力度备受关注。
关键词: 政治制度 国家制度

内容

4月 18日,中央部门集体晒出 2014年部门预算。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背景下,记者注意到中央部委中开支最大的国家税务总局,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比去年预算数和执行数分别压减 15.2%和 10.2%,两位数压缩力度备受关注。
  中央不断重申,各级政府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包括“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毫无疑问,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各部门如何兑现减“三公”承诺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
  压减“三公”经费,是本届政府兑现“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承诺的体现,也是推进政府转变政风和做好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但要想让人民群众更好监督政府,除了对“三公”经费做减法,还要更大力度做细账,把政府开支尽可能细化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促进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有识之士指出,要减少此类“支出搬家”游戏,关键之举还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让阳光照进政府支出的每个角落,让各种腐败浪费行为“无处藏身”。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不乏细化新举措,如将各部门公车购置费和运行费分别单列公开,新增“三公”经费预算表对今年预算数、去年预算数和去年执行数进行全面对比,规定凡是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都要向社会公开等,这些举措无异于为政府权力涂上一层防腐剂。
  管好权、看好钱是防治腐败的关键。面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今年一季度中央财政收入再现单月负增长,财政收支矛盾不容忽视 。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政府要主动压缩开支、细化公开,另一方面也要严格执行已出台的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约束政府花钱的规章制度,同时还应从制度层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包括加快推进公车改革等,从根本上把权力关在制度笼子里。

知识出处

吴忠日报

《吴忠日报》

出版者:吴忠日报社

出版地:吴忠市

《吴忠日报》是中共宁夏吴忠市委的机关报。前身《银南报》,1989年9月试刊,1990年12月5 日正式创刊。《吴忠日报》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性质,面向千家万户,力求雅俗共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