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 又见赵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忠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220020220006881
颗粒名称: 这个春天 又见赵峰
分类号: K811
摘要: 赵峰,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 王兰花,一名社区志愿者。 这是两名最基层的共产党员,踏实苦干,任劳任怨。 他们用高昂的热情和干劲,全心全意服务群众,始终如一,在平凡的岗位上 ,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他们让鲜红的党旗在社区生辉,他们用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共产党员应该怎样保持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 今天,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本报开设“延伸赵峰精神,争当兰花好人”专栏,挖掘和弘扬像赵峰和王兰花一样的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记录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感人故事。用他们的精神正能量,激励和感召广大干部群众。 让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延伸赵峰精神,争当兰花好人。
关键词: 传记 人物 赵峰

内容

又是一年春来到。新绿枝头,桃花吴忠。
  三月的阳光,暖暖地洒向吴忠的大街小巷,洋溢着春的气息。在利通区金星镇金塔社区,裹满阳光的办公楼下,“延伸赵峰精神、争当兰花好人”两行标语大字十分醒目,给小区的春天增添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
  4 月 9 日上午 9 点,纪念赵峰一周年演讲座谈会在金塔社区举办。
  赵峰生前是金塔社区党支部书记。
  “三月里个来呀,桃呀么桃花红,我给大家啊,唱呀么唱赵峰。”音乐响起,一曲《唱赵峰》,让赵峰的身影和赵峰的故事不由自主地又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
  社区小广场,数百名干部群众围坐一起,静静聆听着演讲。
  年轻的社区干部们,正用他们的心灵和感动,讲述那一个个赵峰的故事。
  “赵峰书记的故事一直感染着我,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 ,完成了一件又一件平凡又不平凡的事情。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动力和一种正能量。他这样的社区党员干部 ,让社区居民真切地感受到了温暖,社区也因此而和谐。”金花园社区干部马媛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着社区干部的心声。
  “赵峰书记就像一位老大哥,激励着我不断进步。我要向他学习,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做好居民的贴心人。”去年刚到金塔社区工作的陈晓敏的演讲动情。
  ……一个个感人故事 ,一段段真情流露 ,那座精神丰碑永远矗立在了人们的心里。忆赵峰,说精神。赵峰仿佛又回到了社区,赵峰精神已经在社区干部心中植下了根。
  人们讲述着这位情系社区的党支部书记的真实故事,那个社区居民心中的赵憨憨、赵盯盯,为居民而忙碌的一幕幕。
  赵峰 ,11 年间 ,踏遍了金塔社区辖区内的每一个角落,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关爱着那里的每一位居民。
  赵峰 ,11 年间 ,早出晚归 ,忘我付出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赵峰,仿佛还活着,活在社区居民和干部的心里,他代表了一种永恒的精神,真实而生动。
  4 月 9 日上午 9 点 。 白红艳,一个赵峰生前帮助过的回族妇女。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她就将赵书记生前的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记者看到她的时候,她正静静站在赵峰生前办公室门口,手背上还贴着胶布。
  “我这几天感冒了,可心里惦记着,早上早早去输完液体就赶来了。”“ 赵书记可真是个好人啊!这一年来,我每天都来打扫他的办公室,好像感觉他还在里面办公。社区干部学习赵峰,也和他一样关心我,我真宽慰啊!”白红艳说,自己在丈夫去世后拉扯着两个孩子,为了陪聋哑的大儿子上学,从同心搬到吴忠。是赵峰帮她们一家人办了低保,给她申请了社区公益岗位。
  “ 打心底里怀念和感谢他!他的真心帮助,我们不会忘记。虽然人不在了,好人的形象却永远在老百姓心里。”说起赵峰生前帮他解决低保等生活困难,银塔小区 68 岁的曹雄老人感慨万千。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啊!”赵峰的父亲用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朴实的情感,“他只是做了分内的事情,却得到大家如此高的评价!我也是一名老党员,从儿子身上,我深深体会到,只要党员干部心里装着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在心里记着你啊!”赵峰精神 ,成为了一面旗帜!“赵峰书记用真心换来了老百姓的诚心 。 我越来越明白和理解他是为了什么 。”金星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军是赵峰一手带出来的社区干部 。 他决心要像赵峰书记一样,做一部对社区工作了如指掌的活字典。
  刚刚担任金塔社区党支部书记的马小东表达了自己的信心:“以赵峰为镜子,发扬赵峰精神,让赵峰精神成为我们做好工作的标杆!”赵峰精神 ,植根在人们心中!4 月 9 日下午,利通区材机社区。42岁的王玉兰,一个赵峰式的社区书记。到今年为止,她已经在材机社区工作了12年。
  5 点钟 ,王玉兰把社区老饭桌的臊子面做好后,放下手头的工作,提着装好的饭盒,急匆匆地又来到社区 82 岁的老人吴淑琴家里。吃着王玉兰端给自己的香喷喷的面条,生病在床的吴淑琴流泪了:“一个人生病在家,子女都不在身边,社区干部一天两顿饭送到我床头,他们对我真好啊!”王玉兰宽慰吴淑琴老人说:“谁家没个困难,尽最大努力帮助你,是人之常情,更是我们社区干部应该做的。”快 6 点了 ,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社区干部马晓娟一路小跑来到了牛振浦和曹淑珍老两口家里,把饭盛到了两位老人的碗里 。75 岁的牛振浦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你们真是亲如儿女啊!我们自己做,也不一定能吃上这么好的饭。”了解到社区有 6 位老人行动不便,王玉兰就带领 7 位社区干部轮流去送饭,这一坚持就是 8 个多月。而开办社区老饭桌,解决空巢老人吃饭问题,只是王玉兰带领社区干部真情帮助居民的一件小事。
  “把居民的事当自己的事,居民才会认同你、支持你,咱也对得起自己的岗位。”王玉兰心里想得很清楚。
  “赵峰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他做的每一件好事,都蕴含了社区干部太多的辛劳和真情。”张丽,一名 80 后女干部,做社区工作已有 10 年,担任 3000 多户、7500 多人的裕西社区党支部书记有 3 年了。居民的大事小事,她总牵挂心头。居民提出没有读报点,她立即在社区设立了读报点。居民希望能用上天然气,她积极协调争取,让30 多栋居民楼通上了天然气。这几天,老党员张尽忠提出让独居孤寡老人出去看看吴忠的城市变化,她正在想办法满足老人们的这个心愿。张丽说:“居民有事来找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怎么能让他们失望!”这个春天,又见赵峰。又见那些赵峰的身影。
  利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燕告诉记者,利通区已组建了“发扬赵峰精神、践行群众路线 ”文艺宣传队 ,在利通区100 多个村巡演,并将开展赵峰式干部评选活动。
  群众利益无小事,点点滴滴见深情。
  这是一种朴实的感情,是党和群众的鱼水深情。鱼水深情中永远挺立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赵峰,更激励着许多像赵峰一样的党员干部,秉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勤政为民,把这种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赵峰精神永存!

知识出处

吴忠日报

《吴忠日报》

出版者:吴忠日报社

出版地:吴忠市

《吴忠日报》是中共宁夏吴忠市委的机关报。前身《银南报》,1989年9月试刊,1990年12月5 日正式创刊。《吴忠日报》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性质,面向千家万户,力求雅俗共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