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忠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220020220002254
颗粒名称: 记忆深处
分类号: I
摘要: 山坳上,几孔窑洞依稀可见,被雨水冲刷成沟沟壕壕的崖畔,坍塌的崖面,堵住了大半个窑洞口,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 昔日的窑洞已经面目全非、破败不堪,记忆却是如此清晰,思绪的闸门一旦打开,往事如潮水一般涌现。
关键词: 文学概论 文学

内容

山坳上,几孔窑洞依稀可见,被雨水冲刷成沟沟壕壕的崖畔,坍塌的崖面,堵住了大半个窑洞口,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 昔日的窑洞已经面目全非、破败不堪,记忆却是如此清晰,思绪的闸门一旦打开,往事如潮水一般涌现。
  那时我们在窑洞学校上学,好像没有家庭作业。崖畔顶上有一棵树,树下是一个打粮食用的场。每天放学后,第一站不是回家,而是和年龄相当的侄子、侄女到这个场子的边上,整一个所谓的“停车场”,把鞋脱了,里面装满土,用手推来推去“开汽车”。常常玩得忘乎所以,直到太阳压山边,鸟雀归巢,耳畔传来妈妈拉得长长的声音,叫着一个个的乳名,这才惊慌失措、争先恐后地往家跑。
  家里没有电,点的是煤油灯。十五前后月亮将圆半圆时节,月上三竿,皎洁的月光柔柔地照着这个环山的农家小院。
  在院子里放一张小方桌,上面是热腾腾的饭菜,借着月光,一家老小席地而坐。吃完饭后,爷爷总是拿出长长的旱烟袋,装上旱烟,翘着山羊胡子,吧嗒吧嗒地抽着,和爸爸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我们这些孩子三下五除二扒拉完碗里的饭菜,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利用猪圈墙、羊圈窑做掩护,玩起了捉迷藏。少年不知愁滋味,爽朗的笑声、叫喊声此起彼伏……玩累了,大人们都回屋睡觉了,我们这才一个个意犹未尽地回家了,夜里伴随梦乡的还有对面山上狐狸的叫声,以及山沟里猫头鹰和不知名的禽类的啾啾声……现在想起来,这种自给自足、刀耕火种、类似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功名利禄的纠结。书上说的世外桃源,无非也就这样吧。
  如今,家乡人大部分都搬到了平地,盖起了漂亮的房子,但仍有少数人家散居在山沟里。每次回去,眺望远处沟沟坎坎里隐隐约约闪烁的灯光,充满神秘和诱惑,寂寞而又温馨。
  回首过去,只是人生中的一个时光驿站,无情的时光带走了美好的童年,我们没有黯然神伤,沉沦于昨日的得与失、是与非中。又一个起点,又一轮朝阳,我们将策马扬鞭,奔向下一个辉煌!

知识出处

吴忠日报

《吴忠日报》

出版者:吴忠日报社

出版地:吴忠市

《吴忠日报》是中共宁夏吴忠市委的机关报。前身《银南报》,1989年9月试刊,1990年12月5 日正式创刊。《吴忠日报》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性质,面向千家万户,力求雅俗共赏。

阅读

相关人物

饶文晓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