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村将成为记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忠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220020220002042
颗粒名称: 金星村将成为记忆
分类号: F29
摘要: 在城市逐渐包围农村的今天,每个城市都有很多“城中村”,它们一个个被伟岸的城市建筑屏蔽,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12 月4日,我们来到利通区古城镇金星村三组——该村仅剩的一处村落。站在村口向北望去,一座座陈旧的房屋,与马路对面的住宅小区形成鲜明对比。路旁的一个院子前,几位村民正在聊天,不远处,挖掘机、推土机正在紧张地工作,将石块、杂物装进车里,准备运出去。 “如今,我们金星村三组就只剩下这一半的村……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城市经济

内容

在城市逐渐包围农村的今天,每个城市都有很多“城中村”,它们一个个被伟岸的城市建筑屏蔽,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12 月4日,我们来到利通区古城镇金星村三组——该村仅剩的一处村落。站在村口向北望去,一座座陈旧的房屋,与马路对面的住宅小区形成鲜明对比。路旁的一个院子前,几位村民正在聊天,不远处,挖掘机、推土机正在紧张地工作,将石块、杂物装进车里,准备运出去。 “如今,我们金星村三组就只剩下这一半的村庄了。”该村支部书记杜佃生说,这一片村庄从年初便开始拆迁,路南的村庄已经拆迁完毕,路北的村庄也将于明年开始拆迁。“过去,金星村所占的面积比相邻村要大许多。”该村村民杨占华说。杨占华是土生土长的金星村人。他告诉我们,金星村的村名,源于解放前居住在这里的金姓人家建的一座寨子,名为金家大寨,新中国成立后,大家便将称这里为金星。“金星村原属古城公社左营大队,1962 年分出金星大队,1984 年改为行政村,辖 7个村民小组(现有 6 个)。”杜佃生说,金星村村民勤劳、朴实,除了种植粮食外,还有从事运输、建筑、饮食、服务等专业的个体户,村民的生活都不差。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加快了旧城改造的速度。1998 年,金星村四组、二组开始拆迁,村民们成为最早一批住上楼房的农村人。随后的几年,一组、五组、六组都完成了拆迁,分别安置在金星花园、绿地园、金星小区等小区,村民们不仅完成了平房到楼房的改变,也逐渐由农民向工人转变。
  卸下的门板、推倒的砖墙、杂陈的断木条横亘在路边,无序与凌乱充斥着视野。新修的马路要来了,新建的小区也要来了……曾经生活多年的村庄即将消失,金星村三组的村民在掰着手指头算着最后离开的日子,他们的新房子就在马路对面的北湖花园。 “尽管村民们都还有些舍不得,但是大家盼望着以后还是能住一块儿,一起生活,一起劳动,我们生活一样可以过得很滋润。”谈到未来,杨占华言语间充满憧憬。

知识出处

吴忠日报

《吴忠日报》

出版者:吴忠日报社

出版地:吴忠市

《吴忠日报》是中共宁夏吴忠市委的机关报。前身《银南报》,1989年9月试刊,1990年12月5 日正式创刊。《吴忠日报》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性质,面向千家万户,力求雅俗共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