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生育政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忠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220020220001877
颗粒名称: 中国古代生育政策
分类号: R169.4
摘要: 春秋越国生育有奖励战国初期我国总人口才 1000 多万,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全国人口翻了一倍。 东周王室衰微,诸侯国争霸, 战争连连,死亡巨大,可人口不减反增,就是当时各诸侯国实行鼓励多生的“计生”政策的结果。比如吴越之战, 越国战败,勾践卧薪尝胆,实施强国战略,其中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鼓励生育,增加国内人口。 从《周礼·地官·大司徒》 的记载来看,可认为西周时的中国政府已相当重视人口保养了。所谓“……
关键词: 计划生育 方法

内容

春秋越国生育有奖励战国初期我国总人口才 1000 多万,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全国人口翻了一倍。 东周王室衰微,诸侯国争霸, 战争连连,死亡巨大,可人口不减反增,就是当时各诸侯国实行鼓励多生的“计生”政策的结果。比如吴越之战, 越国战败,勾践卧薪尝胆,实施强国战略,其中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鼓励生育,增加国内人口。 从《周礼·地官·大司徒》 的记载来看,可认为西周时的中国政府已相当重视人口保养了。所谓“以保息六,养万民 ”中 ,第一条就是“ 慈幼”。郑玄的注释是:“慈幼,谓爱幼少也,产子三人与之母,二人与之饩。”春秋时越国的制度是,妇女快分娩时得报告官府,由官府派医生守护,生男孩的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的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个子女的, 由官府派给乳母哺育(《国语·越语》)。汉朝适婚女子不出嫁罚金相当于一年口粮在汉初刘盈(惠帝)当皇帝时期(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便有明确的“罚款” 方案惩罚那些违反计生政策的人。据《汉书·惠帝纪》记载,在公元前 189 年,刘盈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这“国策”用今天的话来解读是这样:年龄在15 至30岁之间的适婚女子如果不出嫁,将被罚款,罚款的金额是“五算”。“算”是当时计征人头税的一种计量单位,是开国皇帝刘邦在建国后第四年定下的税收办法。15岁以上、 56岁以下的国民,都要缴纳人头税,每人税款金额是120钱, 称为“一算”。 对于西汉“五算”的罚款标准,在当时并不算低,以整个西汉的粮食均价每石100钱上下的标准来算,720钱可以买到七八石粮食,至少是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 担心“人满”之患宋代提出少生、不生在古代中国,也有一些学者意识到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严重问题,担心 “人满”之患,于是提出了少生甚至不生的口号,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是唐代的王梵志。 王梵志是唐初民间通俗诗人,生平坎坷,饱经忧患,50岁后皈依佛门。他反对“多生”, 提出重视人口素质教育的思想,以当时最流行的诗歌形式, 用大白话写出了不少计生“标语”。最有名的一条是其《大皮装大树》一诗中的一句“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 到了宋代,有学者估算中国人口总数首次过亿。在这种背景下,宋末著名学者、 《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正式提出了“少生”、“优生”、重视人口质量和整体素质的“计生”理论。

知识出处

吴忠日报

《吴忠日报》

出版者:吴忠日报社

出版地:吴忠市

《吴忠日报》是中共宁夏吴忠市委的机关报。前身《银南报》,1989年9月试刊,1990年12月5 日正式创刊。《吴忠日报》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性质,面向千家万户,力求雅俗共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