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忠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220020220001859
颗粒名称: 家乡美食
分类号: TS971.1
摘要: 说起过年,让我想起了家乡的一种食品 —— 米面馍馍 ,只是过年才有,我说的是过去过年才有,现在没人做了。将糜子用石碾子碾成黄米,再将黄米碾成面粉,千万不能用石磨子磨 。 经过发酵后,把黄米面放在蒸屉上蒸熟,做法和白面馒头差不多,样子比白面馒头好看多了,面皮微黄,顶上一个三角形的大裂口, 像一朵花。味道特别甜, 沙沙的,吃的时候要用两只手捧着。 记得最后一次吃米面馍馍是在1986年春节的前一天。那天……
关键词: 美食学 食品感官评价

内容

说起过年,让我想起了家乡的一种食品 —— 米面馍馍 ,只是过年才有,我说的是过去过年才有,现在没人做了。将糜子用石碾子碾成黄米,再将黄米碾成面粉,千万不能用石磨子磨 。 经过发酵后,把黄米面放在蒸屉上蒸熟,做法和白面馒头差不多,样子比白面馒头好看多了,面皮微黄,顶上一个三角形的大裂口, 像一朵花。味道特别甜, 沙沙的,吃的时候要用两只手捧着。 记得最后一次吃米面馍馍是在1986年春节的前一天。那天,和四叔、堂哥、侄子共五个人去给祖先上坟,路过五妈家时,五妈端出一盘年食,有油饼、 麻花、翻果果,其中就有两个米面馍馍。馍馍上面的花开得特别漂亮,顺着花瓣分成六份,四叔是长辈, 多分了一份 。 吃完了还要,五妈不给,我们说五妈小气 。 五妈说四爸小看人,大过年的让人家拿米面馍馍招待客人。五妈骂我们穷命,放着这么好的油饼、馓子不吃,偏要吃低标准时人们才吃的东西。 嘴里虽然嘟囔着,但五妈还是从箩筐里拿出几个来。我们有些不好意思, 只好又分吃了两个。现在还想吃,但是小脚老太太基本都过世了 ,没人会做。碾子也没有人用了, 想吃,确实有些困难了。 虽然,黄米还有。 还有一种食品——地软软包子。城里的早市上偶尔还有卖的,味道没有家乡的好。片小且薄,嘴里嚼着 ,吃不出土香味来。春雨过后就有,秋天最多,也最好。村前村后、 坟圈子里,只要是生地,羊到不了的地方都有。一片一片的,如同黑色的银元, 四边卷了起来,像木耳。 脚踩上去,滑人。一张张从地上捡起来,拿回家,用清水淘洗干净,要是有羊油等经过提炼剩下的油渣,掺在里面加点盐和葱花拌匀,起面包成包子,蒸熟,趁热吃最香。 豌豆面烙饼也吃过, 黄黄的,好看,味道也不错,就是吃了肚子胀。 还有荞面窝窝、荞面角角、搅团、燕麦炒面、窝窝头、油炸年糕、羊奶稀饭、蒸南瓜……在城里,这些都是稀罕物。在我的家乡,随时都可以吃,只要愿意做,米面馍馍除外。

知识出处

吴忠日报

《吴忠日报》

出版者:吴忠日报社

出版地:吴忠市

《吴忠日报》是中共宁夏吴忠市委的机关报。前身《银南报》,1989年9月试刊,1990年12月5 日正式创刊。《吴忠日报》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性质,面向千家万户,力求雅俗共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