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一线无怨无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忠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220020220001837
颗粒名称: 扎根一线无怨无悔
分类号: C916.2
摘要: 11 月 13 日上午 9 点半,阴沉的天气带着阵阵寒意,熬了整晚夜班的潘丹丹略带倦容。每有车经过时,她又立即打起精神面带笑容,转身向窗口外的司机说:“您好,这里是盐池收费站,请出示您的通行卡……”话语间,划卡、收钱、找零整个动作过程潘丹丹一气呵成,用时仅十几秒。 从事公路收费工作 13年来,潘丹丹每天的工作都是这样单调、枯燥。从 2008年 4月至今,在收费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经 80后女生潘丹丹手的 2978万元通行费中,没有一张假币,没有找错一次钱,创造了宁夏公路收费行业零差错的最高纪录。 每个新纪录的诞生,其背后必然有着不平凡的坚守与付出。肩扛着宁夏好人候选人、 宁夏公路管理系统十佳收费员、巾帼建功能手、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等众多荣誉头衔,潘丹丹朴实地一笑:“荣誉是组织给的,可工作是大家做的,荣誉应归功于大家。作为收费员群体的一个普通代表,希望通过我个人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到收费员工作的酸甜苦辣。”
关键词: 公共服务 社会工作

内容

收费员是坚守在一个3 到5平方米的空间里,听着喇叭声、刹车声、警报声、司乘人员的抱怨声等混合在一起的“交响乐”,吸着尾气、灰尘,面对显示器、键盘、读卡器、人民币,重复着 “您好”“请交通行费×元” “再见”等语言的枯燥岗位, 工作机械且单调。同时,岗位纪律也要求收费员不得做诸如拨打和接听电话、看书、听音乐等与收费工作无关的事。 盐池收费站副站长赵俊文说,因盐池收费站交通流量大、工作任务重,待遇与其他站没有什么区别,不少收费员都先后辞职 、换站,可潘丹丹却主动留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多年。工作多年来,潘丹丹回家过节的机会少得可怜,连续8年没有回家过过春节。潘丹丹说:“不能经常照顾家庭这让我有些内疚,但我不觉得委屈。” 收费员除了要面对枯燥重复的工作外,最难面对的莫过于个别不肯缴费还恶语伤人的驾驶员。在此情况下 ,她们仍要微笑服务。2007年9月的一天,一辆经常往返于盐池收费站的大客车车主死磨硬缠要求少缴费。潘丹丹耐心地给他解释 ,车主不但不理会,反而肆意辱骂,甚至还将一口吐沫恶狠狠地吐在了她的脸上。令人作呕的感觉难以言表,受辱的泪水顿时在她的眼眶里打转,她极力克制着情绪,始终做到骂不还口。在车辆交费后离开的那一刻,她那伤心、 委屈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每当提起这一幕,潘丹丹说:“我们这里几乎每个姑娘都被骂哭过,为了树立窗口形象,常常是泪珠在眼眶里打转,还要强装笑脸、 文明服务。这其中的滋味, 只有收费员才知道……”环境再艰苦、工作再单调、委屈再多,潘丹丹依然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无怨无悔。

知识出处

吴忠日报

《吴忠日报》

出版者:吴忠日报社

出版地:吴忠市

《吴忠日报》是中共宁夏吴忠市委的机关报。前身《银南报》,1989年9月试刊,1990年12月5 日正式创刊。《吴忠日报》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性质,面向千家万户,力求雅俗共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