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堡农信社为地方经济输血健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忠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220020220001811
颗粒名称: 红寺堡农信社为地方经济输血健体
分类号: C913
摘要: 黄占军是红寺堡区南川乡红阳村的村民。2004年,他同家人一起从泾源县大湾乡搬到了这里。如今, 7 年时间过去了,黄占军和他的婆姨马志梅在红阳村可是名人。养牛养出了门道,乡亲们在养牛中遇到什么问题,都爱找他俩询问。 “养牛收入好,我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今年,我准备贷点钱,再养30头牛,往后这日子会越来越好。”黄占军满怀信心地说。在他的带领下,移民到这里的乡亲们也都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全村 600 ……
关键词: 贫困问题 社会福利

内容

黄占军是红寺堡区南川乡红阳村的村民。2004年,他同家人一起从泾源县大湾乡搬到了这里。如今, 7 年时间过去了,黄占军和他的婆姨马志梅在红阳村可是名人。养牛养出了门道,乡亲们在养牛中遇到什么问题,都爱找他俩询问。 “养牛收入好,我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今年,我准备贷点钱,再养30头牛,往后这日子会越来越好。”黄占军满怀信心地说。在他的带领下,移民到这里的乡亲们也都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全村 600 户人家,如今平均每户都养着三五头牛。 “黄占军夫妇养牛创业脱贫致富,是农村信用社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让群众受益的真实写照。”南川乡副乡长段立栓说,有了小额担保贷款的支持,许多农民通过特色种植、 养殖,走上了致富路。农用车变铲车,摩托车变小轿车,昔日的贫困村,如今的小车村…… 红寺堡区农村信用社理事长徐海云介绍,红寺堡区属移民地区,基础薄弱,且以农业为主,小额种植、养殖贷款是最基本和最传统的业务。为促进农民增收,红寺堡区农村信用社从解决农民贷款难入手,大力提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两个贷款品牌,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以灵活的贷款方式,对农民和涉农企业予以重点扶持,走出了一条信贷支农的新路子。“这种金融服务模式,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这一模式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实现了扶贫与微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红寺堡区副区长郑亚亮说。 据统计,自 2010 年以来, 红寺堡区农村信用社共累计投放各项贷款 30.5 亿元, 3 年共累计投放贷款户 50592 户 (次)。郑亚亮说:“我们将继续发挥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优势,以促进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为目标 ,有效解决‘ 三农 ’ 中至为关键的发展问题 ,从而实现面向广大农村的‘金融惠普’,使更多农民群众得到贷款支持,走上致富路。”

知识出处

吴忠日报

《吴忠日报》

出版者:吴忠日报社

出版地:吴忠市

《吴忠日报》是中共宁夏吴忠市委的机关报。前身《银南报》,1989年9月试刊,1990年12月5 日正式创刊。《吴忠日报》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性质,面向千家万户,力求雅俗共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