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舞起非耕地农业技术及产业化龙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忠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220020220001785
颗粒名称: 我市舞起非耕地农业技术及产业化龙头
分类号: F303.2
摘要: 本报讯(记者雨轩)11月 30日至 12月 1日,西北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及产业化项目 2013年总结会在我市召开。副市长何旭东及西北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及产业化示范项目技术人员 1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何旭东就我市农业发展情况作了介绍。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家及自治区实施各项惠农政策的机遇, 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打造农业“ 十大基地 ”“ 四条现代农业示范带”,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农业发展

内容

11月 30日至 12月 1日,西北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及产业化项目 2013年总结会在我市召开。副市长何旭东及西北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及产业化示范项目技术人员 1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何旭东就我市农业发展情况作了介绍。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家及自治区实施各项惠农政策的机遇, 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打造农业“ 十大基地 ”“ 四条现代农业示范带”,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设施农业、奶产业、优质粮食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全区乃至全国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优质蔬菜、优质奶、优质稻米产业。 目前 ,全市共发展设施农业 17.44万亩,奶牛存栏 17.3万头,优质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 100万亩以上。今年,全市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 97亿元,同比增长 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7134元, 同比增长 12%。 会前,参会人员一行来到孙家滩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实地观摩了西北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示范基地。 (紧接一版)经过一个月的勘测选点,在离干渠较近且流动沙丘集中的区域,用麦草扎草方格来固沙,再种上沙蒿、拧条、花棒等耐旱草籽。为了保证草籽浇灌, 干脆在沙丘上搭一个简易棚住下,不分昼夜地抽水。戈壁荒滩的夜晚漆黑寒冷,他总是把最难熬的一班安排给自己,还总是有意延长换班时间。当换班的同志眼睛一睁,天已大亮,他还在沙地里忙碌。 同事高利兵说 ,曹君同志有三宝:铁锹、胶鞋和小药包。 每年光用坏的锹把就要好几支,穿破的胶鞋好几双。数九寒天,曹君带领职工在零下三十几度的野外安装水泥桩、刺丝围栏,一干就到深夜。沙地车辆进不去,他就和党团员打头阵,人挑肩扛,硬是把几百个水泥桩抬进现场。许多同志的手被刺丝挂出了一道道血口, 衣袖衣襟都被水泥桩磨烂了, 他就从随身带着的小药包里, 给他们敷药包扎。时间长了, 小药包成了百宝箱。 夜枕风声入眠,昼与荒漠为伴。两年的艰苦治理,一片一片的沙丘终于披上绿装,一颗颗沙枣、杨树茁壮挺立,渠道旁形成了 500亩防沙草障林带,1600亩的荒漠绿洲,和蜿蜒几十公里的绿色长廊。每年仅道路清沙就节约资金 1万多元,节约渠道清淤资金20多万多元。 选好一个干部 ,就能团结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哪个泵站工作落在了全处后面, 处领导信任的目光总会最先落在曹君的身上。 如家泵站里的温暖女儿常问曹君 :“爸爸 ,你怎么经常不回家呀?”他告诉女儿说:“爸爸有两个家,一个是小家,一个是大家,小家是咱们家,大家就是爸爸的泵站,小家要温暖,大家也要温暖。”正是带着爱家的感情,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泵站的各项工作。 2003年春灌 ,泵站一节渡槽止水橡胶破裂,渡槽里的水喷涌而出 ,顷刻之间 ,渡槽支架地面就被冲了个大坑 ,如不及时堵住就会把渡槽基础冲垮引起渡槽垮塌的事故 。 险情就是命令 ,他带领职工迅速赶到漏水地点进行抢险 。 纤维袋装上沙石扔下去堵 ,很快就被湍急的水流冲走 。 情急之下 ,他找来钢管和木棍卡在渡槽护栏上用绳子绑住自己和一名职工的腰, 跳进近 2米的水里 ,嘴里含上通气管钻入没顶的水中封堵漏水口 ,一次 、两次 …… 十几分钟后 ,终于堵住了漏水 ,上来时 ,曹君的嘴里 、鼻孔里灌满了泥沙 。 由于他严谨的工作作风 ,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多年来泵站没有发生一次事故,两次被管理处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为了发展单位经济 ,增加职工收入,曹君把自己的房产证拿出来做抵押,为泵站贷款搞综合经营,带领职工在开垦平整出的 100多亩农田 ,种玉米、小麦,育树苗,挖鱼池,买来羊只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发展肉羊育肥,还积极承揽小型工程和设备维修,使泵站综合经营产值达到 55万元。有了这些资金,先后为泵站购置了电视机、 电冰箱 、洗衣机 ,安装了淋浴器、电视接收器等,极大地方便了职工的物质生活。泵站综合经营发展走在了全处基层单位的前列,他本人被评为水利厅综合经营先进个人。 外表憨厚朴实的曹君有一套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的本领,拿他的话说,就是“心贴心才能交真情”。泵站职工上下班困难,他掏出腰包买了辆二手车免费接送,职工生病了就亲自开车护送到医院,谁家有个大事小事都要去问一问帮一把 。 想方设法建起了职工阅览室,为每个职工办理图书证。搞菜篮子工程,带领职工种各种蔬菜 ,自给自足 ,解决了职工吃菜难的问题 。 种花种草,把泵站营造成一座美丽的花园 。 优美的生活环境 , 职工们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舒心、安心。 选好一个干部 ,就能团结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哪个泵站工作落在了全处后面, 处领导信任的目光总会最先落在曹君的身上 。 参加工作 24年里 ,管理处的 12个泵站 , 他就待过 8个。在每一个新的工作单位 ,他扑下身子抓安全 ,一门心思谋管理 ,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泵站被评为文明单位,各项工作一年上一个台阶。去年初,组织上又调他到老大难的四泵站工作 。 到任后他与职工交流探讨,结合泵站实际情况,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经验不足,查找泵站工作的弱环节 ,使安全生产 、管理有了新的起色,泵站面貌焕然一新。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工作,能坚守岗位、把本职工作干好,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坚守不褪色的梦想今年中秋节放假期间 ,曹君主动留下来与另一名值班人员维修水毁渠道。中午,检查值班工作的处领导巡查时, 在四泵站和五泵站交接处的渠道抢修现场碰到了曹君,他正满身泥水的和职工一起施工。管理处领导深受感动,李克文处长动情地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工作 ,能坚守岗位 、把本职工作干好 ,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从 1990年参加工作开始 ,曹君在基层泵站一干就是 23年 。 从 4月初春灌开始 ,到 11月冬灌结束的行水期 ,他和同事要在站里待上 200多天 。 职工实行“ 三九 ” 倒班制 ,他却常常为家里有事的同事顶班 ,一个多月才能休息一次 。 有一年 ,夏灌工作紧张 , 泵站人手不够,他一连三个多月没有回家,妻子只好带上女儿在五一假期来看望 。 当善解人意的妻子看到他瘦了一圈 、满脸胡茬时 ,心疼得忍不住扑在他怀里泣不成声 。 而当妻子看到泵站周围的巨大变化后,又鼓励他说:“你好好干,家里的事我一定操心好。” 戈壁荒滩团聚的七天,是最幸福的时光。 今年七月 ,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在填报志愿时,毅然选择了河海大学水利专业。女儿说,父亲教会她做人,更教会她怎样选择事业和人生。曹君出生在黄河岸边的宁夏灵武市大泉乡,黄河滋养了童年 ,也深深浸染了他的心灵。欢腾在渠道里的黄河水, 是老区人焦渴的期盼,更是幸福的泪水。曹君说:“水,是流动粮食。”2004年正处于治沙工作的关键时刻,66岁的母亲因患严重的心脏病需要住院治疗,家里连续十多次通知他回家 ,曹君却穿上胶鞋 ,扛上铁锹,走进春季造林工地。因为愧疚,他留下了无声的泪水,并深深地责备自己:我是个不孝的儿子呀!直到造林结束后, 他才风风火火踏上去西安的列车看望母亲。一进医院,曹君跪在老人家床前,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善良的母亲摸着他的头说:“你是农民的孩子, 组织把你从职工培养成到站长,你干的是给群众输送黄河水的大事,要好好给单位干,不能给公家丢脸。” 管理处党委书记李小龙说,盐环定扬水工程把甘甜的黄河水引上祖国西北缺水最严重、地方病发病率高的贫困地区 ,成为革命老区的生命工程、幸福工程,作为盐环定扬水人的优秀代表,曹君身上集中体现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盐环定精神。乡亲们说:黄河水最甜,共产党最亲。对于曹君和他的同事来讲,这就是最好的褒奖。 因工作成绩突出 ,曹君多次被评为水利厅 、管理处先进工作者 ,先后荣获水利厅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 、第四届宁夏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 、入选团中央我身边最感动的人候选人、水利厅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为宁夏创造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光荣地当选为宁夏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如今,43岁的他正一步一个脚印,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向奉献扬水、造福老区的人生梦想迈进。

知识出处

吴忠日报

《吴忠日报》

出版者:吴忠日报社

出版地:吴忠市

《吴忠日报》是中共宁夏吴忠市委的机关报。前身《银南报》,1989年9月试刊,1990年12月5 日正式创刊。《吴忠日报》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性质,面向千家万户,力求雅俗共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