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盐环定扬水管理处四泵站站长曹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忠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220020220001781
颗粒名称: 记盐环定扬水管理处四泵站站长曹君
分类号: X2
摘要: “一个神话,从黄河唱响;一条巨龙,向戈壁奔去;引黄上山泽旱塬,亘古荒漠变良田……”这首诗出自宁夏盐环定扬水管理处的水利职工。他们用如火的激情描述了这个亚洲最大人饮工程给陕甘宁这片红色革命圣地带来的巨变。 弹指间,二十多年的韶华在指缝间悄悄地流逝。二十多年来,曹君和他的同事扎根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守护着老区人民的“生命工程”,将一颗颗滚烫的执著之心献给了基层水利事业,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关键词: 城市地质环境 城市环境

内容

夜枕风声入眠 ,昼与荒漠为伴 。 两年的艰苦治理 ,曹君终于让一片片沙丘披上了绿装 。
  绿洲在沙漠里延伸深秋的塞外,稻浪金黄,瓜果飘香,灌区丰收的田野织就一幅幅醉人的风景画卷。离开吴忠市利通区九公里镇,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呈现在了面前。起伏的山坡上石砾遍布,广袤的沙地上蓬蓬松松长着沙蒿和其他不知名的野草 。
  管理处办公室人员介绍说,今年雨水好,加上近年来生态环境改善,野草盖住了地面。视野尽头的一大片黄褐色就是毛乌素沙漠。
  盐环定扬水工程 123.8 公里长的渡槽、卧管、渠道,在毛乌素沙漠深处连接成一条巨龙,12 个泵站周围绿树环抱,花草葱茏,成为一个个赏心悦目的小小绿洲。然而,建站初期,这里却是风沙滚滚 ,沙丘连绵。同事马向阳回忆说:“当时泵站附近不长一棵树,早上起来,室内的地上总会积满硬币厚的一层细沙。”1996 年 ,曹君被组织上派到最艰苦的六泵站担任站长。
  在这里工作,他所面临的最大难关就是治沙。几场风沙后,几乎所有的生产道路都被沙子掩埋,渠道里淤积的沙子比渠堤还高,职工们饭碗里吃沙子是家常便饭 。 面对恶劣的环境,他在职工大会上立下“军令状”:一定要将站区周边沙子治住!他相信,只要拧成一股绳,精神不倒,一定要将站区周边沙子治住。于是,曹君带着职工人拉车运,清理渠道积沙,一连几天,甚至十几天,带着馒头和水壶奋战。一年下来的清沙量少则几千方 ,多的达几万方。每个人都磨破了手套、使坏了铁锹,双手上结满厚厚的老茧。由于清理及时,保证了正常的生产供水和灌区的适时灌溉。
  治标先要治本 ,他率先在全处开始了生物治沙。隔三岔五地刮风,风吹起的沙子漫天飞舞,肆虐的风沙打在脸上隐隐作痛,连挣眼都很困难,呛得人气都喘不过来。他和职工戴着防风眼镜和口罩,在弥漫的风沙中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
  为了观察掌握沙丘流动规律,风向变化,走遍了泵站周边的大小山峁

知识出处

吴忠日报

《吴忠日报》

出版者:吴忠日报社

出版地:吴忠市

《吴忠日报》是中共宁夏吴忠市委的机关报。前身《银南报》,1989年9月试刊,1990年12月5 日正式创刊。《吴忠日报》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性质,面向千家万户,力求雅俗共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