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单能否管好舌尖上的安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忠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220020220001535
颗粒名称: 黑名单能否管好舌尖上的安全
分类号: TS201.6
摘要: 兰州市近日发出首份食品安全黑名单,除了实名曝光之外,更备注店家所在地址,其中,5 名使用回收油脂的老板及厨师获罪判刑。如此“全裸式黑名单”迅速成为市民焦点。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卫生

内容

月10 日,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外发布首份餐饮服务行业信用管理黑名单,兰州市榆中九记火锅、榆中天香源火锅店、占福 牛肉面馆、伊隆牛肉面、轩德友蓬灰牛肉面、甘南路马有布牛肉面等企业被实名曝光。
  据兰州市食药监局介绍,这次曝光的6 家企业当中,2 家火锅店使用回收废弃油脂,4 家牛肉面馆没有严格按照食品原辅料索票索证管理,使用不合格食品。管理部门除了根据违法情节对4家牛肉面馆进行行政处罚外,使用废弃油脂的2 家火锅店还被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涉案火锅店的负责人和厨师分别被法院判处缓刑和三年、两年六个月、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火锅和牛肉面是兰州人舌尖上的两大特色爱好,消费群最广、消费频率最高。
  尤其牛肉面,无论当地人还是外来者,是其就餐食谱中的必选项。
  黑名单一发布就引发当地媒体和市民的广泛关注。“经常会去其中的几家牛肉面馆用餐啊!”“怎么火锅里还在用回收油,恶心死了!”“赚钱也不能拿别人的胃当垃圾箱啊!”市民对黑名单所列餐饮单位表示出极大的不满,也再次对食品安全提出担忧。
  兰州市食药监局餐饮服务食品监管处处长杨晓莉告诉记者,黑名单就是要让消费者知情选择,也为餐饮企业敲响警钟。摘不下的“紧箍咒”撬动社会监督餐饮企业黑名单实名公布后,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大多数人都表示不会再去这些餐饮单位消费。
  “ 过去在外吃饭可以说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哪家店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只能凭运气。现在不诚信的商家被点了名,当然不会再去。”兰州市民陈钢说。
  黑名单是食品安全行政监管的手段之一,但黑名单的意义更多来自市场投下的反对票。杨晓莉认为,企业违规违法经营的目的就是掘取更多利润,但当市民了解了不良商家的真面目,不再去消费,这些商家自然就会被淘汰。
  “ 行政监管在某种程度上会受限制,一是来自于程序的复杂和繁冗,二是处罚力度不足以给不良商家以震慑。”杨晓莉说,黑名单最大的效果就是提升社会监督所起的作用,这样的惩罚甚至大于行政手段。
  一位从事餐饮行业的老板告诉记者,上了黑名单基本上就会大伤元气,想再树立信任度,相当困难。所以很多餐饮单位宁愿让食药监局多罚点款,也惧怕被黑名单捅出去。
  对失信企业曝光在过去的行政监管中并不鲜见,但往往都留有余地,曝光的模式通常为某某通信企业、某某火锅店、某某汽配城等,语焉不详、心慈手软的背后难免让老百姓猜疑是不是存有猫腻。对于这样的黑名单,消费者在选择时依然无从下手,监管效果也走了形式。
  而如今,黑名单的曝光则有名称、有地点,指向性明确,上榜无疑是失信企业拿不下来的“紧箍咒”。
  “ 黑名单可以警示企业、提醒消费者、规范市场,还让监管部门中某些贪图蝇头小利者失去了‘前门查、后门放’的机会,让权利得以被监督,也促使行政监督更加公开、透明、及时。”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何文盛教授说:“黑名单还要形成长效机制,从而提升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舌尖上的安全仍须合力监管据了解,对于违法经营的餐饮服务食品企业,兰州市将坚持对外发布黑名单的长效机制,对于黑名单企业,管理部门将增加监管频次,着力重点严管,并限制其参与量化分级、评优等活动。
  “ 黑名单也是为了让餐饮行业自发维护信誉,引导企业自律经营,建立行业诚信体系。”杨晓莉认为,行业自律应该是食品安全的前置条件,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发生的可能。
  监管部门介绍,黑名单的效果不言而喻,但从整个监管手段和程序上来说,食品安全的保驾护航仍须合力维护,从市场、行政、司法、社会四个方面形成立体管控网络。
  “ 在行业自律的前提下,行政的归行政,司法的归司法。”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伟认为,行政处罚、司法制裁、社会监管多种手段运用,才能让心存侥幸者无空可钻,唯利是图者失去生存土壤,老百姓的餐桌才是安全的。
  何文盛认为,黑名单是行政管理手段的一种,要正确发挥其效力,与其他手段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可以考虑建立因错退出机制,让食品安全成为企业不敢触碰的高压线。

知识出处

吴忠日报

《吴忠日报》

出版者:吴忠日报社

出版地:吴忠市

《吴忠日报》是中共宁夏吴忠市委的机关报。前身《银南报》,1989年9月试刊,1990年12月5 日正式创刊。《吴忠日报》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性质,面向千家万户,力求雅俗共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