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法院流动法庭走村串户解纠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忠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220020220001210
颗粒名称: 青铜峡法院流动法庭走村串户解纠纷
分类号: D63
摘要: 本报讯 近日,青铜峡市法院流动法庭在陈袁滩镇滨河社区公开审理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原告宁某与被告马某同为出租车司机,6 月 1 日,因争抢客源发生口角进而大打出手,致使原告受伤。后经派出所调解未果后,原告起诉被告,要求其赔偿医疗费 、误工费等损失。承办法官李世吉认为,此案件中的双方当事人均为出租车司机,经常会因争抢客源产生宿怨,双方当事人在处理问题上因语言不当,导致矛盾激化,这与在农村长期生活的邻里偶尔因为一些琐事上言辞不当引发矛盾大相径庭,决定将这起案件的审理地点定在陈袁滩镇滨河社区,通过审理这类案件,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给他们敲响警钟,让一次庭审成为一节法制课。
关键词: 法院 解决纠纷

内容

本报讯(记者马淑玲通讯员马锐)近日,青铜峡市法院流动法庭在陈袁滩镇滨河社区公开审理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
  便民服务流动法庭在社区公开办案,吸引了周边村民的围观。
  村民田忠说:“原来还可以这样审案,还是第一次见。以前有民事纠纷就得来回跑,现在有什么矛盾在家门口就能解决了,也增长了不少法律知识。”原告宁某与被告马某同为出租车司机,6 月 1 日,因争抢客源发生口角进而大打出手,致使原告受伤。后经派出所调解未果后,原告起诉被告,要求其赔偿医疗费 、误工费等损失。承办法官李世吉认为,此案件中的双方当事人均为出租车司机,经常会因争抢客源产生宿怨,双方当事人在处理问题上因语言不当,导致矛盾激化,这与在农村长期生活的邻里偶尔因为一些琐事上言辞不当引发矛盾大相径庭,决定将这起案件的审理地点定在陈袁滩镇滨河社区,通过审理这类案件,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给他们敲响警钟,让一次庭审成为一节法制课。
  该院还将法庭搬到农村院落、学校操场、田间地头,将裁判文书上网,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以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方式诠释法理,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

知识出处

吴忠日报

《吴忠日报》

出版者:吴忠日报社

出版地:吴忠市

《吴忠日报》是中共宁夏吴忠市委的机关报。前身《银南报》,1989年9月试刊,1990年12月5 日正式创刊。《吴忠日报》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性质,面向千家万户,力求雅俗共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