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坑镇小流域综合治理凸显三重效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忠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220020220000991
颗粒名称: 大水坑镇小流域综合治理凸显三重效益
分类号: TU98
摘要: 本报讯(记者杨伟)日前,站在盐池县大水坑镇马儿沟村观景台放眼望去,昔日荒芜的土山已经变成了层层的梯田,山下一块块整齐的覆膜地,像五线谱一样流畅……而在以前 ,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这一变化,得益于当地整合力量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 “以前这里可以说是穷山恶水,没水没收成,耕地全是靠天吃饭 ,旱时庄稼颗粒无收,涝时被水一冲还是一无所有。”
关键词: 绿化地 城乡规划 绿化规划

内容

本报讯(记者杨伟)日前,站在盐池县大水坑镇马儿沟村观景台放眼望去,昔日荒芜的土山已经变成了层层的梯田,山下一块块整齐的覆膜地,像五线谱一样流畅……而在以前 ,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这一变化,得益于当地整合力量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 “以前这里可以说是穷山恶水,没水没收成,耕地全是靠天吃饭 ,旱时庄稼颗粒无收,涝时被水一冲还是一无所有。”从马儿沟村村民李洪胜的介绍中得知,大水坑镇大部分村庄坐落在山沟岔,一亩三分地根本解决不了温饱 。 近年来,随着水土流失加剧,河床不断改道,大片农田被毁,原有的千余亩农田变成荒滩,土地严重 沙漠化,余下农田随时都有被洪水侵蚀的危险,汛期地质灾害频发,群众要求治理的呼声持续不断。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大水坑镇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上,从林、草、田、坝、路综合治理入手,计划修建洪漫坝120座,实施秋深翻80000亩、秋覆膜20000亩,新建反坡梯田5000亩,挖鱼鳞坑6000亩,新修生产路45公里,新开挖泄洪渠6.5公里。
  该镇副镇长胡建军介绍,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改善该镇农民的居住环境,缓解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洪水频发的问题。“我们还计划在山上栽植柠条等耐旱树种,实施近万亩的绿化工程,这样不仅防止水土流失,还能保护耕地,从而达到提高粮食产量、方便群众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三重效益。”胡建军说。

知识出处

吴忠日报

《吴忠日报》

出版者:吴忠日报社

出版地:吴忠市

《吴忠日报》是中共宁夏吴忠市委的机关报。前身《银南报》,1989年9月试刊,1990年12月5 日正式创刊。《吴忠日报》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性质,面向千家万户,力求雅俗共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