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医科大学附属 中医医院迈入三级甲等民族医院行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忠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220020220000971
颗粒名称: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 中医医院迈入三级甲等民族医院行列
分类号: R197.3
摘要: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 中医医院始建于1980 年,前身是吴忠市中医医院 。2011 年 11月 4 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吴忠市人民政府移交宁夏医科大学,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附属 中医医院,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的公立 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的民族医院,是宁夏医科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和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是全区首批通过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验收的 中医医院,是吴忠市、青铜峡市、灵武市、盐池县、红寺堡开发区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临床医疗、教学实践、科学研究、预防保健、文化传承为一体的 中医医院,现有床位300张。
关键词: 医院 医学

内容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 中医医院始建于1980 年,前身是吴忠市中医医院 。2011 年 11月 4 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吴忠市人民政府移交宁夏医科大学,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附属 中医医院,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的公立 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的民族医院,是宁夏医科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和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是全区首批通过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验收的 中医医院,是吴忠市、青铜峡市、灵武市、盐池县、红寺堡开发区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医院新院位于吴忠市滨河新区民族路1号,毗邻“两馆一中心”,老院位于吴忠市利通区朝阳西路 272 号。医院总占地面积73.9 亩,建筑面积 15317.5 平方米。经过33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宁夏医科大学的直接管理下,医院在人才队伍、科室建设、技术水平、医院管理等方面跃上了新台阶。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临床医疗、教学实践、科学研究、预防保健、文化传承为一体的 中医医院,现有床位300张。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360人,其中高级职称59人。拥有从事 回药研究的科研人员85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人,自治区名中医4人,自治区“313”人才1人,医学博士23人,医学硕士18人。
  医院拥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回族医学、脾胃病;两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心病科、脾胃病科;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省部共建 回药现代化重点实验室;两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肾病科、针推科。医院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等30余项。医院设有心病科、脾胃病科、 骨伤科、 肿瘤科、 八疗科、 脑病科、老年病科、肾病科、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外科、肛肠科、妇科、产科、儿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医学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心功能检查室、病理科、手术室、内窥镜科等医技科室,并建成回药制剂室。
  拥有菲利浦16排CT,菲利浦IU–33型心脏彩超、丹麦BK型彩色超声诊断仪,西门子全自动生化仪,菲利普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十二指肠镜、支气管镜、腹腔镜、前列腺镜、膀胱镜,美国GE电除颤仪,多功能麻醉机,血液透析机,骨质疏松治疗仪,体质辨识治疗仪等诊疗设备。
  医院秉承尚德、仁爱、精术、唯真之院训,坚持以优良的诊疗效果、优良的护理质量、优良的检查结果、优良的就医环境为服务宗旨,以 为特色、中医为基础、西医为保障为办院理念,十二五期间,医院将建成区内一流、西北领先的三级甲等民族医院,进而引领宁夏 回药临床研究,推动民族医药的快速发展。
  目前,医院与附属总院同属宁夏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两院科室已实现无缝对接,总院将派专家到医院坐诊、查房,开展学术讲座和技术指导。同时,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已签订合作协议,在提升管理、培养人才、建设科室、资源共享等方面对医院进行技术援助和帮扶指导,更好地为回汉各族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知识出处

吴忠日报

《吴忠日报》

出版者:吴忠日报社

出版地:吴忠市

《吴忠日报》是中共宁夏吴忠市委的机关报。前身《银南报》,1989年9月试刊,1990年12月5 日正式创刊。《吴忠日报》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性质,面向千家万户,力求雅俗共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