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扔垃圾不该全赖素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忠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220020220000069
颗粒名称: 乱扔垃圾不该全赖素质
分类号: D648
摘要: 0 月 6 日,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累计游客人数达35.66万人,产生垃圾共计109吨。
关键词: 文明建设 五爱教育

内容

每年的黄金周过去,盘点国人旅游素养似乎成了“例牌”大戏。
  垃圾太多、素质太低,似乎是天然有理的一对结论。但就像微博上揭秘的,骂广场垃圾的人,有多少了解到以下事实呢:为了安全,广场几无垃圾箱;为了保持秩序,参观者必须彻夜排队、不得随意走动,因此有垃圾必须就地摆放。长城6天产生的100多吨垃圾,不等于“6天乱扔了100多吨垃圾”,这是两个性质迥然的事实判断;而沿着不同的事实,又必然得出天壤之别的价值判断,还是请不要把所有垃圾都记在素质的账单上。
  一者,内地游客的文明素养尽管有待提升,却始终在进步。港媒在黄金周调查发现,铜锣湾、尖沙咀等旅游旺区均见人头涌动,到处都能见到内地游客的身影,但秩序井然。
  在有待转身的休假制度与超载的服务业态面前,高贵的素质恐怕也敌不过陋习的破窗效应,这是群体极化的自然反应。要反思的,不仅是个体素质,还有人山人海的出行潮。
  二者,公共服务不到位的责任,不能一股脑记在游客头上。
  垃圾遍地,很多时候是因为垃圾桶不够。黄金周里的基础设施本就超负荷运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境遇之下,再有素质的游客恐怕也会选择没素质的生活方式应急。文明的前提是秩序,如果秩序溃坏,文明就不可能成为民众的普遍选择。
  更重要的是,文明素养不是骂出来的。历史上看,谁都经历过旅游文明的粗放阶段,这也不能算很丢人的事情。假以时日,制度完备、引导得当,中国游客也可以摆脱“最不讨喜”的帽子。但是,养成一个暴发户和培养一个真正的贵族,所需的时间显然大不相同。
  乱扔垃圾是不对的,但十一黄金周里的垃圾量,恐怕不能都折算成素质不堪的佐证。
  毕竟,如实的反思比想象的批判更有力,更有意义。

知识出处

吴忠日报

《吴忠日报》

出版者:吴忠日报社

出版地:吴忠市

《吴忠日报》是中共宁夏吴忠市委的机关报。前身《银南报》,1989年9月试刊,1990年12月5 日正式创刊。《吴忠日报》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性质,面向千家万户,力求雅俗共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