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小葡萄串起大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忠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220020220000002
颗粒名称: 青铜峡市小葡萄串起大产业
分类号: F01
摘要: 10月5日,青铜峡市树新林场各大葡萄园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到处是采摘葡萄的身影“。今年收成不错,亩均产量2000斤,每公斤4元,由酒厂直接收购。”看着葡萄获得丰收,尹保锁笑得合不拢嘴。林场场长何宝国介绍,林场现有葡萄4万亩,分别被汉森、御马等4家葡萄酒企业“消化”,林场职工人均增收达到了3.8万元。
关键词: 产业利润 商业利润

内容

10月5日,青铜峡市树新林场各大葡萄园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到处是采摘葡萄的身影“。今年收成不错,亩均产量2000斤,每公斤4元,由酒厂直接收购。”看着葡萄获得丰收,尹保锁笑得合不拢嘴。林场场长何宝国介绍,林场现有葡萄4万亩,分别被汉森、御马等4家葡萄酒企业“消化”,林场职工人均增收达到了3.8万元。
  树新林场御马国际葡萄酒业有限公司8300亩的葡萄种植基地显得生机勃勃,这里曾是一片戈壁滩。为推动当地葡萄产业发展,青铜峡市委、政府先后引进26家国内外知名葡萄酒龙头加工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在戈壁滩、移民村种植酿酒葡萄。经过多年努力,现在全市葡萄产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品牌效应日益凸显。该市葡萄种植面积达12.6万亩,年产葡萄3.5万吨,年加工葡萄酒能力 4.2 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宁夏的四分之一以上。青铜峡市禹皇酒庄有限公司在参加2013中国优质葡萄酒挑战赛中一举斩获三块金牌,总经理刘鹏图感慨地说,好的葡萄酒源于有优质的葡萄原料。
  青铜峡市邵刚镇沙湖村凭借优越的地理和土壤条件,种植2000亩鲜食葡萄和1400亩酿酒葡萄,葡萄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今年20多亩鲜食葡萄收入20多万元。”沙湖村书记潘鑫是种植大户,他说“:沙湖村能从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的贫困村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葡萄村,全靠政府的扶持和引导,种植葡萄时,政府免费提供种苗,每亩田还补助1100元钱,葡萄枝修剪和病虫害防治也有技术员指导。”2009年以来,青铜峡市共投入2.4亿元用于基地的基础设施、葡萄种植、经费补助等方面,为葡萄基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在“十二五”规划中,该市规划建设超过15个酒庄,实现葡萄酒产业升级“。用政策来引导农民增收致富,这是经济效益;引进知名品牌的公司进驻投资置业,增加就业岗位,这是社会效益;原来的戈壁滩沟渠田林路上基础设施配套,树成行林成网的葡萄园,这是生态效益。”青铜峡市林业局局长安兴华说。

知识出处

吴忠日报

《吴忠日报》

出版者:吴忠日报社

出版地:吴忠市

《吴忠日报》是中共宁夏吴忠市委的机关报。前身《银南报》,1989年9月试刊,1990年12月5 日正式创刊。《吴忠日报》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性质,面向千家万户,力求雅俗共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