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水墩(烽火台)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金塔长城》
唯一号: 292735020230000242
作品名称: 臭水墩(烽火台)
文件路径: 2927/01/object/PDF/2927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0359.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878.3
主题词: 关隘-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臭水墩(烽火台) 位于大庄子乡新民沟村五组西南1.5千米处。东距火烧墩(烽火台)9.8千米。东南距头墩(烽火台)6.1千米,南距二墩(烽火台)7.9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壁底宽10.6米,顶宽3.9米;南壁底宽9米,顶宽3.9米;西壁底宽10.1米,顶宽7.2米;北壁底宽10米,顶宽7.2米,台体高6.4米。台体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8米~0.25米。(照243)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四壁风蚀痕迹明显,局部夯土坍塌缺失,东壁和北壁底部均有人为掏挖的土洞。东壁南部上宽3.6米,下宽6.2米,进深0.6米~1.5米的夯土坍塌缺失,中部自上而下有一道裂缝,裂缝底部有人工开挖的土洞,土洞宽1.3米,高1.4米,进深2.9米。南壁下半部风蚀严重,有横向风蚀凹槽,东南角上宽1.5米,下宽1.3米,夯土坍塌缺失,底部西南角有宽2米,高3.5米的夯土坍塌缺失。西壁壁面风蚀痕迹明显,西北角宽1.8米的夯土坍塌缺失,西南角底部宽2米,高1.8米,进深1.3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北壁中间自上而下有雨水冲刷形成的水槽,宽1.7米,深0.6米。东北角底部有宽1米,高2米的夯土坍塌缺失,西北角有宽1.6米,高5米,深2.1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壁面西半部底部有一处人为掏挖的土洞,土洞宽1.3米,高1.5米,进深1.7米。

知识出处

金塔长城

《金塔长城》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通过对金塔县境内长城遗址的实地调查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金塔县境内长城的历史概况和修筑情况做了考证。依据调查资料,对长城遗址的保存状况、地理环境、分布情况及长城设施做了调查,分析了金塔县境内长城的损害情况及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