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寺堡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唯一号: 292734020230001747
专题名称: 金塔寺堡
文件路径: 2927/01/object/PDF/292710020230000013/001
起始页: 0233.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与金塔县取名同宗。据《重修肃州新志》载:距州城东北一百里。在边外夹山以北平川之地,开创于汉时。北部都尉堡南五里,有金塔寺,故名。土城周围一百九十丈,东至镇夷所属之桶箍湾,即双树湾一百四十里,东南至肃、高交界之双井堡七十里,南至鸳鸯池交肃州界三十里,西南至两山口六十五里,又至新城七十里,又至野麻湾八十五里,正西至下古城境外王子庄四十五里,北至天仓墩二百一十里。外有西狼心山,离堡六百一十里;孤红山,离堡三百五十里;羊头泉,离堡一百二十里;俱系走歇要路。先年本堡与所属之威虏堡,俱系汉民居种。后因威虏归并肃州,民皆远徙,遗有房舍基址、碾磨之类。因西番日羔剌等内附,安插于此,使之住牧。雍正八年设肃州直隶州。州同一员,驻扎威虏堡,专司水利,并弹压安插回民。后因金塔寺改设副将,遂移驻一处,文武同城。土多膏腴,户口殷饶。本堡军民平时不下二千余家,今仅存三之一。 据民国《金塔县志》记载:金塔寺堡(建筑年月待考),后称金塔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巡抚杨博檄副使王仪修葺此堡。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王子庄州同治所由威虏堡移至金塔堡。乾隆五十年(1785年),州同彭以懋整修扩充,改为金塔城。其时墙高2丈5尺,厚2丈8尺,围430丈有零,锥堞(垛口)780数。光绪元年(1875年),州同郝遇龙重建城垣与北门翁城门及城楼。宣统二年(1910年)州同寇炳寅谕饬赵积寿、刘怀基督修东门城楼,兼葺南北二门城楼。悬挂匾额三:南门楼“祁连绩懋”、北门楼“华夷锁钥”、东门楼“建康重镇”。民国2年(1913年),改肃州直隶州王子庄为金塔县后,金塔县治金塔寺堡。人们形象地称金塔寺堡为“卧牛城”,是因南门似牛头,西城墙似牛背,北门似牛尾,东门似牛脐而言,“卧牛城”象征金塔人民像老黄牛一样善于勤劳耕耘。 金塔寺堡即明代金塔寺城。地踞边外,筑以土城。嘉靖五年,巡抚陈九畴言,哈密内徙金塔等处,宜将肃州北境弃地及威虏旧址修筑安插之。向来设兵防御,今置副将。东北有红口子,距堡六十里,为肃、镇交界之所,系镇夷汛地。先年两汛游击、哨探,未有墩塘,不能瞭望烽火。嘉靖三十五年,兵备陈其学添设墩塘,拨肃、镇二处巡兵探望,道路乃静。又有威虏城,在堡东六十里,为西额力劾窟窿住牧。又有天仓墩,距堡东北二百六十里,其墩西十里有夜摸墩,皆历来(戎)戍守处。天仓东七十里有狼心山,又东三百余里有孤红山,又天仓西七十里有羊头泉,俱系夷人走歇要路。其东北五百里为坤都仑湖,系西夷罕顿台吉住牧,今归旧土尔扈特贝勒王所属。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金塔区域建制演变、县治府尹、区划演变、乡镇村闾、东风航天城、文物古遗址、自然地理、人文景观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