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古城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第一—八辑合订本(三)》
唯一号: 292734020230001204
专题名称: 东古城
文件路径: 2927/01/object/PDF/292710020230000011/001
起始页: 0121.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位于金塔县城东北23公里的沙漠中,西南距酒泉东门73公里,与《肃州旧志》所载:“在卫东北一百四十里”大致吻合。其城东西89米,南北89米,残高2~3米不等,似开南门,四角有角墩,城为风沙侵蚀,残破甚厉。地面散布有汉晋陶片、残砖、五铢钱等遗物。城外四围数十里内,稠密分布有古文化遗址、古墓群、古窑址等,地下埋藏十分丰富。尤以新石器时代之彩陶文化,占有重要地位。据此证实双古城一带,在秦汉以前,就是西部土著民族集居生活的地带,而东古城为汉代会水县城,当无误,方位里距,都与典籍所载吻合。所谓“城北有白亭,古曰白亭海”。今虽干涸变为沙漠,但从地势之高低,生物之状态,仍然能发现它的海域位置之所在。大抵,其海为:由西南向东北之斜长低洼区域,大致在酒建公路干线之东,西南起西古城之芦洼,东北至金塔县良种场,形成四十多华里长、犬牙交错的湖区,白亭海当即指此处。至于白亭,一般认为:亭,本是汉代乡以下之行政建置机构,相当于现代的村。其位置,应与遗留至今的“白疙瘩”有关,东南距东古城隔海约三十里。白疙瘩,东南靠海滨,在古代,地多盐碱,终年呈现一片白色,故以白色冠地名。按此地为汉代酒泉郡通往北部障,以至居延海的边塞交通要道,沿线往往起亭、筑障。这个亭,不属农村行政建置,是军事性的站口,是通往酒泉北部障或居延肩水金关的一个腰站,是过往人员食宿之处,备有“传舍”(即今指国营旅社、客店之类)烽燧、凉亭等,故称白亭。其海亦名白亭海。随着时代的变迁,郡县废而亭障毁,烽燧倾倒,传舍圮毁,形成废墟,因而笔者认为,彼时之“白亭”,逐渐变为今日的“白疙瘩”。典籍虽云,白亭在海之北,但据其海为西南--东北之斜向,“其北”二字,自然指海西北部。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第一—八辑合订本(三)

《金塔文史资料第一—八辑合订本(三)》

本书记述了文物春秋、史地探究、口述回忆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