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氟病防治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唯一号: 292734020230001076
专题名称: 金塔县氟病防治情况
其他名称: 地方性氟中毒
文件路径: 2927/01/object/PDF/292710020230000010/001
起始页: 0035.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产地: 金塔县
分布: 主要分布在鸳鸯灌区的北部边缘地带。

专题描述

氟病,又称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饮水或食物等含氟量超过规定标准而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地方性中毒疾病。这种病在本县发病地域也比较广,重点病区主要分布在鸳鸯灌区的北部边缘地带。1978年至1985年对该地区的62个村民小组5163人进行调查,查出不同程度的氟中毒病患者3251人,患病率达62.96%。防治的主要措施是防氟改水,降低饮水氟含量,使病区群众饮用含氟较低的卫生清洁水。 本县的防氟改水是从1978年后开始的,为全面掌握全县的饮用水源及发病情况,加快氟病防治工作,县防疫站从1978年至1985年的7年间,组织大批人员,多次深入到全县各乡、村、组及各个边缘角落开展水源普查工作,并对全县687眼饮水井进行丰水期、枯水期的抽样普查化验。含氟量在1~1.9mg/L的水井有233眼,占34%,2mg/L以上的17眼,占2.5%。再经地区站对114个组的村民饮水井进行水样抽查,含氟量在1mg/L以上的就有53眼,占抽查数的46.5%。县境内中下游浅层地下水中硫酸盐含量高达1100mg/L,矿化度数超过2500mg/L。针对上述情况,县委地方病领导小组根据县人代会的议案,组织卫生、水电、农业等部门制定了全县改水总体规划,县乡政府把防氟改水纳入了政府工作目标。从1978年开始,采取国家投一点、集体筹一点、群众个人拿一点的办法,解决改水资金不足问题。截止1992年底,全县共投入人畜饮水工程费用950多万元,共打生活饮水井107眼,利用井16眼,修水塔35座,架设压力供水系统76处,11个农村乡镇中的103个村、612个组、24893户、99266人和20多万头牲畜饮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饮用卫生水的农村人口达到了88%。改造后的水源,优质井达90%以上,含氟量经每年取样监测,98.7%的饮水井符合国家限定标准。1992年经东坝、大庄子、鼎新三个监测点报告,查出氟斑牙病患者35人,患病率下降到33.57%。无氟骨症病例报告。水源疾病传播得到了有效控制,如痢疾、伤寒、胃肠道传染病从1985年后已无暴发流行,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85年、1991年本县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改水先进县。”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本书包含了金塔县的一些历史和建设纪实,包括解放村水库初扩建概况、解放村水库生物治沙工程建设起始、讨赖河酒、金分水制度的沿革及有关问题、金塔县鸳鸯池水库第五次除险加固工程概况等段落。这些内容详细描述了金塔县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地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