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梧路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金塔名片》
唯一号: 292734020230000996
专题名称: 金梧路
文件路径: 2927/01/object/PDF/2927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0221.pdf
专题类型: 交通

专题描述

金梧公路,是金塔县形成最早的一条主要公路(全省编号X258线),全长95千米。其中金塔县城至地湾42.6千米,属市县列养的县级公路,地湾至梧桐沟52.4千米,属专用公路,未列入养护计划。金梧公路,起于金塔县城,向西北方向穿越金塔、中东、古城、西坝4个乡镇18个行政村,途经生地湾农场,通达萤石、芒硝、铅矿和梧桐沟煤矿。 公路的前身是一条拉运原煤和焦炭的大轱辘牛车道,从1953年开始,动员“民工建勤”,采砂铺石,力图整修为等级公路,但由于当时县境内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只能通行胶轮大车。到1958年初,又经过一次大的“民工建勤”活动,修成了简易公路,勉强通行汽车,结束了金塔县境内没有公路、不通汽车的历史。 1968年底,对公路线型进行分段技术改造,金梧公路经过裁弯取直、加宽路基、开挖边沟等措施,真正达到四级公路标准。1976年,在“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为贯彻“农林水牧全面发展,渠路林田综合治理”的方针,经中共金塔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金梧公路改线,即出县城西栅子,直接向西通过第三分水闸,与西干渠并驾齐驱,途经上三分、团结坪、共和坪,抵达骆驼圈桥,仍入原线至地湾。原来旧路通过的黄家小庙子路槽、麦芒滩、岔河坝、黑树窝、威虏大桥、谢家墩、屯庄等地,均予废止。当时县上动员4乡镇民工6300多人,拖拉机31辆,胶轮大车509辆,架子车1935辆,自制炸药2437千克,将改线的路段修成了符合国家规定的四级公路。 1977年6月,争取国家补助投资16万元,动员民工建勤120余人,采取手工操作方式,铺筑煤焦油路面19.6千米。 1984年秋,从19.6千米加高、加宽路基6.4千米至26千米,使其成为三级公路。同时还将晨光、西红、西移的一条17.2千米通村公路改造成为三级公路。 1985年,投资11.6万元,在改建路段上修建涵洞32道272延米,并决定金梧公路改线,即从26千米骆驼圈桥开始,避开原线戈壁滩和盐渍地带,改道途经晨光、西红、西移3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到达西移入原路线,改线工程实际只有10.8千米,按三级公路标准修建,先后动员4000多人参加施工,提高了该线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986年春,西移至地湾即36.8千米至42.6千米改造三级公路5.8千米,完成土石方3.13万立方米,完成砂砾路面40.6千米,完全以民工建勤方式施工,没有花费国家投资。 1986年5月,动员民工建勤150多人,对“3+725”处坪交道大桥,进行了加固维修工程,完成投资1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投资7万元,民工建勤投工献料折金9万元。 1992年9月,金塔县政府调集金塔、中东、古城三乡镇民工1.5万人,汽车、拖拉机1000余台(辆),畜力车、人力车6000余辆,将0~19.7千米的路段改建为三级公路。与此同时,还完成了20~30千米的油路铺筑工程。1993年4月,组织民工建勤人工日4.2万个、车工日1.98万个,完成了0~20千米的油路铺筑工程。 1995年4月,中东、古城群众集资25万元,省公路局投资52.5万元,完成金梧公路团结坪至中东镇、团结坪至古城乡两条12.4千米的油路铺筑工程。 至2005年,金梧公路已全部改建为三级公路,次高级路面已达30千米,全线有大桥1座、小桥1座、涵洞64道,已绿化里程27千米,晴雨通车里程42.6千米。此路线已成为金塔县文明样板路线和公路网络化建设的“五纵”之一。

知识出处

金塔名片

《金塔名片》

出版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地域名片、生态名片、经济名片、文化名片、旅游名片、特产名片、音乐名片、荣誉名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