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制度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金塔长城》
唯一号: 292734020230000223
专题名称: 烽火制度
文件路径: 2927/01/object/PDF/2927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0039.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边塞每隔一定距离有烽火设施,用于传递军事情报。烽台建筑、烽火信号及遇有敌情传递情报的具体施放办法(烽火品约)等,构成了基本的烽火制度,保证及时通报敌情及有效实施军事防御。 烽台建筑 烽台建筑由台下建筑与台上建筑构成。台下部分有台基、坞垣和房子。周围的房子或供士兵居住,或储存戍守物品及生活用品等。1972—1976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额济纳旗当时属于甘肃酒泉地区)发掘了甲渠塞第四隧遗址。该处是候长驻地,又是部候长治所。 遗址分南北两部分:西区为烽台和坞,东区为灰堆区。烽台残高34米,方形,夯土筑成,台基7.7米×8米。西南角有一灶膛,上方有烟囱,疑为发布信号的发烟装置。台南有坞,分为两个院落,东院有两间房屋,西院有三间房屋。坞外有残存的木转射和虎落尖桩,为防御设施。 1979年6月,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对河西汉塞全面调查,在敦煌西马圈湾湖滩发现一处圆形沙丘,为汉代烽燧遗址。经过清理,发现烽台及堡屋建筑,烽燧成长方形,结构为三层土墼夹一层芦苇垒砌,无黏结材料。堡屋建筑分为四期,在周围发现有房屋、伙房、灶台、灰坑、围墙遗迹,还有杂草、苣及丝绸残片等。遗址中还发现有安装于塞垣墙上的防御设施——木转射。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汉塞烽台台下建筑形制,烽台旁有坞,坞四周有坞垣,垣内为房屋,是戍卒居室,并有台阶可以通到台顶。 台上部分,因烽台大小不等而形制各异。如在敦煌有高度从4米到7.7米,宽4米~5米到8米不等。烽台一般为上窄下宽,横剖面为四方形。烽燧也称为亭,亭的高度为台的高度加台上建筑的高度。汉代台上屋多为正方形,屋墙上开有瞭望孔和观火洞,以观察敌情、烽火。台上还有烽竿,烽竿由4部分组成:直立——木柱——烽柱;可上下移动的横木;系于横木上的绳索——烽索;起落绳索的辘轳。 烽火信号 谨候望,通烽火是汉代边塞亭燧的主要职责。烽火台遇敌警发出信号称为烽火。住在亭障上的士兵要哨探敌情,称为“斥候”。一旦有警,斥候随时向后防放出警报信号。当时的报警信号虽然比较复杂,但基本上分为五种,即烽、表、烟、苣火及积薪。 烽:即蓬,为烽燧信号的一种,其初意思大概是以草薪燃火为报警信号。 表:或称“表帜”,用赤色缯、布制作,形状似长方形的帛旗,由框架、烽布、绳索等组成,为防止被风扬起,表帜背部的上、中、下部衬有横木。因此,表是布烽的一种,以大小不一分大表、小表,置所不一,分坞上表、地表,又以用途不同分为亡人赤表、兰人表和垢表。所谓“亡人赤表”是以赤色的表告诉烽塞警戒追索逃亡的人;“兰人表”用于敌寇侵犯塞防之时;“垢表”可能是对烽火滞留失误的督责信号。《塞上烽火品约》规定,表用于白天。 烟:就是焚薪取烟。亭障有烟囱,焚薪之烟通过烟囱直上天空,白天易于使远方望见,这是敌情比较紧急发出的信号。当时举烟,先在堠下灶膛中充塞薪柴粪草,然后燃火,火烟借空气的吸力冲出囱外,高达十余米,所以烟也是边塞防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 苣火:即火把,汉简中记录有烽苣、角火苣、小苣、程苣火等。就是夜间将点燃的柴束,悬上高竿,也根据入侵者多少及远近增减数量。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居延甲渠塞第四燧出土汉代苣火实物,均用芨芨草束成,全长0.8米,底部直径0.07米左右,中间横插三根木棒,每根棒长0.22米~0.37米不等,棒与棒间相距0.2米左右,这些木棒起着平衡、定向、继火等作用。苣把不大,火力有限,多悬挂在坞上的烽竿。苣燃烧后为保持一定的方向,还在三根木棒处加系草绳,连接在槔头索上,确保相近烽燧也能看得清楚。同时木棒燃烧后既可继火,还能使周围的芨芨草不致燃烧过快,在某种程度上木棒起了对苣火的调节作用。 积薪:所谓积薪,是指堆积的各种杂色柴草。汉代把它专门用在烽燧台上,作为燃烧放火、传递信号的材料。在敌情最严重时,把大堆的柴束点燃,以表示情况紧急,这一信号一旦出现,就说明定要展开战斗了。居延汉简中有不少戍卒刈草的记载,说明伐薪积草是戍卒日常工作之一。在破城子、金关、第四燧烽燧遗址中,都发现有燃烧过的灰烬和大量的积薪。 总之,在五种汉代烽火中,烽、表、烟是白天使用的信号;苣火是夜间使用的信号;而积薪由于燃烧时烟浓火烈,故成为昼夜兼用的信号。这五种烽火信号,巧妙组合,传递信息,构成了汉代防御体系中主要的警报网络。 西汉的这种报警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速度很快,可以日传千里。据历史学家向达在《敦煌考古》一文中估计,敦煌距长安四千余里,信息两三天就可到。 关于烽燧谁主昼谁主夜的问题,历代史书上说法不一样。《墨子·号令》:“……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史记·周记》:“幽王为烽燧。”张守节《正义》:“昼日燃烽,以望火烟,夜举燧以望火光也。”《史记·司马相如传》:“烽举燧燔。”司马贞《索隐》也指出“烽主昼,燧主夜。”这些记载都是以白昼燃烟为烽,夜间点火为燧,合成烽燧。唐章怀太子李贤注释《后汉书》时,对烽燧作了进一步说明:“边防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槔,桔槔头有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则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则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乃举烽”(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桔皋是可引物上下的高架子,兜零指笼子)。文中燃烟点火的方法,系汉唐时期的一般做法,但其“昼燔燧,夜举烽”在时间上与前一说法相悖。清训诂学家沈钦韩考证认为,还应以昼举烽,夜燔燧为准。《长城百科全书》倾向于这种意见。 根据居延汉简记载:“昼举亭上烽——烟”。说明烽是用于白天警示使用的信号。 但罗哲文著的《长城》一书中:“汉朝的烽火台在台子上竖立一个高架子,上面挂着一个笼子,笼子内装着干柴枯草,如果发现敌人来犯,夜间放火叫做‘烽’。在台子上还堆放许多燃烟的柴草,白天燃烟,叫做‘燧’,所以叫做烽燧。‘烽燧’或‘亭燧’的制度,自从在敦煌、居延的烽燧遗址中发现汉简之后,就已经比较清楚了。” 烽火品约 烽火发放涉及军事机密,所以文献记载不详,只有一些笼统记载。自20世纪,在敦煌、居延、肩水金关陆续发现关于烽火制度的简牍(其中1974年在居延破城子发现的《塞上烽火品约》最为完整),为我们勾画出汉代边塞的亭燧烽火信号制度,可以进一步详细了解当时的具体规定。“品约”由“品”与“约”组成。汉代律令有科品、科条,均为中央发布全国统一执行的规定。烽火“品”,则为中央发布的关于烽火制度的规定。而“约”则为郡、部都尉根据其辖境情况制定的具体规定。 “品”和“约”合称“品约”。居延都尉根据敌情,对所属候官发布《塞上烽火品约》。 《塞上烽火品约》简册,是汉代候望烽燧系统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示警联防条令。它规定,在殄北塞当发现匈奴入侵,白天“举二烽,坞上表一,燔一积薪”;晚上则“燔一积薪,举候上离合苣火”,并要求“毋绝至明”。还规定当“匈奴入塞,天大风,风及降雨不具烽火者,丞传檄告,人走马驰”。《烽火品约》是由都尉府制定并发布的,上例《塞上烽火品约》是由居延都尉府发布的,只约束其下属的三塞(甲渠、殄北和卅井塞)。而从地湾城、肩水金关发现的《塞上烽火品约》零星简是由肩水都尉府发布的,约束所辖的肩水塞等三塞。 《塞上烽火品约》规定,一塞被犯,其余两塞“和如品”。殄北塞地处三塞之北,无论匈奴“昼入”或“夜入”,都要按品约规定的示警信号“举烽”“燔薪”依次传递到卅井塞上,而卅井塞、甲渠塞要“燔薪如故”,直达居延都尉府。匈奴入犯卅井或甲渠塞,按《塞上烽火品约》规定,同样传递其他两塞,这就组成了一个机动的三塞联防系统,便于统一指挥,相互驰援。丞、尉、吏甚至县田官都有“示警”“言府”之责,并能及时将敌情报告都尉府。《塞上烽火品约》的执行是严格的,稍有违犯,将要受到惩罚。居延新简《建武五年甲渠劾候长王褒》册记述了候长王褒“不以时燔举”“燔举不当”而遭受弹劾。“不以时燔举”指“燔举”失时,贻误战机;“燔举不当”指燔举信号与敌情不符,示警违例。这按律都是要受到严厉惩办的。 据《塞上烽火品约》规定,匈奴在白天或晚上来犯时,根据不同的进入地点,应发出不同的信号,可使其他各燧明确判断出匈奴的进入位置。第二简规定,在“天田失亡”时应燔举的信号。“天田”是木栅外的工事,用沙子敷在地面上,以判断敌人的足迹。“天田失亡”即“天田”遭到扰敌破坏。第七简指出,匈奴进入索关内外,应发出的不同的信号。“索关”“县索关”或“卅井县索关”,都是指居延县索关。第八简规定在匈奴“复入”时,应该发出的信号。匈奴进入殄北塞后,继续南下寇入甲渠部,再西折进入卅井塞,根据“复入”的不同位置应发出不同的信号。第九简至十六简,规定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应当发出什么样的信号。如“守亭鄣不得下燔薪者”“夜即闻匈奴人及马声”“入塞千骑以上”“天大风及降雨,不具烽火者”等,要求依据不同的敌情,发出各种不同的示警信号。第十二、十三、十五简,明确要求在异常情况下除燔举以外,还应采取的其他措施,这就使联防更为完善,并具有切实可行的实际价值,它较前期的烽燧示警制度是一个较大的发展和进步。

知识出处

金塔长城

《金塔长城》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通过对金塔县境内长城遗址的实地调查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金塔县境内长城的历史概况和修筑情况做了考证。依据调查资料,对长城遗址的保存状况、地理环境、分布情况及长城设施做了调查,分析了金塔县境内长城的损害情况及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