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图书馆
金塔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金塔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东大湾城遗址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金塔胜迹》
唯一号:
292734020230000102
专题名称:
东大湾城遗址
其他名称:
毛城
文件路径:
2927/01/object/PDF/2927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108.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东大湾城遗址又名“毛城”,位于航天镇东岔村西南26.8千米处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东距地湾东梁壕堑起点6.6千米。西北距西大湾城遗址2.73千米。 东大湾城遗址由堡、罗城和护城壕三部分组成,平面呈长方形,东西306米,南北350米,面积107100平方米。堡位于西侧,堡门外东侧有瓮城,堡东、北两侧有罗城三重环围。护城壕在堡的东、北两侧。城墙黄土夯筑,底宽1.4米~4.7米,顶宽0.3米~2.4米,高1.7米~7米,夯层0.18米~0.23米。 堡分为早、晚期。早期堡平面呈长方形,东西75米,南北100米,面积7500平方米。东墙正中开门,宽4米,两侧各筑一门墩,宽7.5米,门道进深17.3米。门墩北侧筑有登城步道,长13米,宽3.2米。堡西南角建有角楼1座,平面呈正方形,边长9.5米,顶部有6.7米×4.4米的房屋基底。西墙北端筑有马面。堡内西北角有南北排列的三间房屋残基,东西18米,南北20米。城门外筑一瓮城,平面呈矩形,东西20.8米,南北34.2米,门南开,宽3米。晚期堡修建于宋、元时期,利用早期堡北墙增筑为横长方形,与早期堡共同形成一个北大南小、形似“冒”字的不规则格局。西南角残存角楼1座。 堡保存较好,东墙基本完整,南墙、北墙均坍塌有豁口,西墙外侧风沙淤积,墙体部分酥碱脱落。 罗城分为三重。第一重城位于堡的东侧,东西21米,南北137米,面积2877平方米。现存东、南侧城墙,高0.3米~0.85米,北墙仅存痕迹,西墙情况不明。门向不明。吴礽骧《河西长城调查与研究》推断该城建于宋、元时期。 第二重城位于第一重城的东北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161米,南北155米,面积24955平方米。西南侧与第一重城叠压,现仅存东墙、南墙东段和北墙,西墙情况不明。北墙正中开门,宽6.3米,门西侧残留门墩1座,高9.1米。城东北角、东南角各有角楼1座,均已坍塌成不规则圆丘形,底部直径10.5米,高2.1米。东墙正中筑一马面,东西5.8米,南北4.5米,高3.1米。 第三重城在第二重城的东北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236米,南北335米,面积79060平方米。其中东、南、北三面城墙遗迹清晰可见,西墙消失无痕迹。门向不明。东南角有角楼1座,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高10.3米。 堡东、北墙外侧残留有护城壕,现存局部痕迹,护城壕外侧尚残存一道夯土墙。 罗城保存一般,仅存少部分墙体。 据出土汉简和史料记载考证,大湾城为汉代张掖郡辖肩水都尉府城。汉武帝时,设置了“张掖属国都尉”,权力相当于太守,它的下面设了三个都尉,肩水都尉是其中之一,是相当于郡的都尉。都尉都住在城里,大湾城是肩水都尉的府城。
知识出处
《金塔胜迹》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山水湖泊、古遗古迹进行解读,既有对胜迹的概况介绍,又有对胜迹的考古考证文章,更有传说故事,还有编者对胜迹的感慨之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