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牛抬杠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唯一号: 292734020230000077
专题名称: 二牛抬杠
文件路径: 2927/01/object/PDF/2927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219.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产地: 金塔县

专题描述

木制犁身安生铁犁铧是我县最早的耕作农具之一,又称“二牛抬杠”。它由木犁杠、木制犁身、铁制犁头和牛担搁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将两头牛套在担搁上,分列在木犁杠两边,牵引木犁杠从而拉动犁铧进行耕作,从形象上看是两头牛抬着一根木犁杠,因而叫“二牛抬杠”。用犁铧耕地叫“犁地”,播种叫“犁种”。播种时一人(一般为妇女)走在犁铧后,一手提蓝或筐,里面盛有作物种子,一手抓种子后均匀撒入犁沟内。后来随着摆楼的出现,犁种逐渐减少。我县最早的播种工具摆耧、整地工具耙,起初也是用“二牛抬杠”方式耕作的。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为了节省畜力,人们将用于播种的犁铧和摆耧进行了改进,将“一杠”改为“两杠”,只套一匹牲口即可耕作播种,畜力也不仅仅限于牛,马、骡、驴等均可做为畜力。摆耧适用于播种麦、谷类作物,也可用来播化肥。在使用时操作手可随意调节下种量。此外,摆耧还可用于松土浅耕。木耙是本地常用的整地破土工具,用榆木或沙枣木制成,用两根板形横木和四根板形直木构成长方形木架,在横木上安装三棱带尖杏木制耙齿,畜力牵引,完成耙地。20世纪七十年代木耙被铁耙代替。 上世纪70年代,随着新式耕作农具的出现,“二牛抬杠”犁地逐步被5吋步犁、7吋步犁、双轮双铧犁、双轮单铧犁和拖拉机代替,播种被播种机取代。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比较详细的记载了从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境内的文物古迹,包括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和石刻等共279处。有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陶器、石器、骨器,秦汉至魏晋时的古城堡、古窑址、长城、烽燧、铜器、陶器、竹木简牍,隋唐时的铜币,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城堡、寺庙、铜币、瓷器、木器、书画经卷等。这一处处文物古迹都是金塔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依据。以缸缸洼、二道梁、火石滩、石岗等遗址为代表的史前大型聚落遗址,收集出土了一大批精美彩陶、精细石器,揭示了先民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农牧业,有力的佐证了金塔的悠久历史。以地窝墩南窑址、双庙湾窑址、西三角城北窑址群、窑洞滩窑址群、土墩子井窑址群、破城窑址群等为代表的古窑址,分布广泛,形状各异,是青铜时代到魏晋时期先民制陶、烧砖、冶炼的历史见证和智慧结晶,对研究金塔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由蜿蜒数百里的长城,星罗棋布的烽燧,闻名遐迩的“三城一关”(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肩水金关),散布在田野戈壁中的城堡等组成的古代军事设施遗址,集中反映了金塔作为居延门户的战略地位,给我们留下了“汉简故乡”盛誉,是金塔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以汉会水城故址、西古城、王子庄、威虏城、毛目城、鼎新城、金塔堡等为代表的古城城址,几乎遍布全境,有的虽残破甚厉,有的已遗迹无存,但透过这些古城、古堡历史的烟云,我们还是依稀可见金塔昔日的繁荣。以金塔寺、青山寺、城隍庙、文昌庙等为代表的寺庙遗址,反映了历朝历代金塔大地兴盛的佛教文化。火石梁遗址、白山堂古铜矿遗址、威虏坝、金塔寺“金塔”、文昌阁等冶炼、水利和建筑遗迹,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从大坡梁一天泉寺墓群、东沙窝古墓群等汉一魏晋时期古墓葬群中出土的以铜马、伏羲女蜗棺画为代表的一大批文物,是研究汉一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金塔寺“金塔”碑铭、创建金塔厅衙门碑铭、鸳鸯池水库碑铭、毛公墓志铭、宝水堂碑文、仙姑庙石刻等石刻碑铭,既闪耀着前辈石刻艺术的光辉,又为后人了解重大事件提供了原始的史料。鸳鸯池水库大坝、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鼎新黑河大桥、传统民居等近现代文物,是奋发图强的丰碑,记述了勤劳勇敢的金塔人民艰苦奋斗,创造美好家园的光辉里程。详尽介绍的陶器、铜器、石器、居延汉简、经卷等馆藏历史文物以及民俗文物,犹如翻开了4000年历史的画卷,一件件宝物“诉说”时空的流转,“叙述”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展示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们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产地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