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轱辘车、皮车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唯一号: 292734020230000076
专题名称: 大轱辘车、皮车
文件路径: 2927/01/object/PDF/2927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218.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产地: 金塔县

专题描述

大轱辘车,是最具有地方特色,最古老、最原始的运输工具。据考:大轱辘车是在古代战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以马、骡、牛为挽力。金塔民间大轱辘车的使用分为木制大车、木制铁瓦大车和胶轮大车(即皮车)三个阶段。 大轱辘车的车体由车轮、车轴、车辕、车排(即车厢)四大件组成。车轮由大、中、小三种尺码,最大直径可达2.3米,最小1.6米,有一人多高,用9块车辋,18根辐条镶成。车轴是连接两个大轱辘的物件,一般长约2.6米,多用榆木制成,不易磨损。车辕是用两根长约3.8米左右的木料做成,连接在车轴上。车排是车的中心,在车辕上镶木制成,上围芨芨草编成的圈子。在车辕上固定车排的叫“勾心”,在车轴两头固定轱辘不外跑的是一个约火柴盒大小的木片,叫“车辖”。 大轱辘车的车辕较长,车古辘高大,在沙砾地、黄泥地、盐碱地及遇到坑沟低洼处行走也很方便。因此,在当时道路状况极差的情况下,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皮车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了轴承和橡胶轮胎后在大轱辘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运输工具。结构与大轱辘车相仿,只是比大轱辘车低,轮子是橡胶制作的,与汽车轮子大小相似,比大轱辘车轻巧灵活。皮车具有车身低,装卸方便的优点。它也是一种畜力车,一般用三匹马或骡子拉,中间的叫辕马,前边的叫“梢子”。如果有时拉重东西走远路,还会在“梢子”外再加两美“梢子”。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比较详细的记载了从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境内的文物古迹,包括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和石刻等共279处。有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陶器、石器、骨器,秦汉至魏晋时的古城堡、古窑址、长城、烽燧、铜器、陶器、竹木简牍,隋唐时的铜币,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城堡、寺庙、铜币、瓷器、木器、书画经卷等。这一处处文物古迹都是金塔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依据。以缸缸洼、二道梁、火石滩、石岗等遗址为代表的史前大型聚落遗址,收集出土了一大批精美彩陶、精细石器,揭示了先民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农牧业,有力的佐证了金塔的悠久历史。以地窝墩南窑址、双庙湾窑址、西三角城北窑址群、窑洞滩窑址群、土墩子井窑址群、破城窑址群等为代表的古窑址,分布广泛,形状各异,是青铜时代到魏晋时期先民制陶、烧砖、冶炼的历史见证和智慧结晶,对研究金塔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由蜿蜒数百里的长城,星罗棋布的烽燧,闻名遐迩的“三城一关”(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肩水金关),散布在田野戈壁中的城堡等组成的古代军事设施遗址,集中反映了金塔作为居延门户的战略地位,给我们留下了“汉简故乡”盛誉,是金塔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以汉会水城故址、西古城、王子庄、威虏城、毛目城、鼎新城、金塔堡等为代表的古城城址,几乎遍布全境,有的虽残破甚厉,有的已遗迹无存,但透过这些古城、古堡历史的烟云,我们还是依稀可见金塔昔日的繁荣。以金塔寺、青山寺、城隍庙、文昌庙等为代表的寺庙遗址,反映了历朝历代金塔大地兴盛的佛教文化。火石梁遗址、白山堂古铜矿遗址、威虏坝、金塔寺“金塔”、文昌阁等冶炼、水利和建筑遗迹,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从大坡梁一天泉寺墓群、东沙窝古墓群等汉一魏晋时期古墓葬群中出土的以铜马、伏羲女蜗棺画为代表的一大批文物,是研究汉一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金塔寺“金塔”碑铭、创建金塔厅衙门碑铭、鸳鸯池水库碑铭、毛公墓志铭、宝水堂碑文、仙姑庙石刻等石刻碑铭,既闪耀着前辈石刻艺术的光辉,又为后人了解重大事件提供了原始的史料。鸳鸯池水库大坝、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鼎新黑河大桥、传统民居等近现代文物,是奋发图强的丰碑,记述了勤劳勇敢的金塔人民艰苦奋斗,创造美好家园的光辉里程。详尽介绍的陶器、铜器、石器、居延汉简、经卷等馆藏历史文物以及民俗文物,犹如翻开了4000年历史的画卷,一件件宝物“诉说”时空的流转,“叙述”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展示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们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产地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