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庄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唯一号: 292734020230000043
专题名称: 王子庄
文件路径: 2927/01/object/PDF/2927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107.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王子庄,位于金塔县县城西北18公里处的中东镇政府驻地附近,今中东中学居其西南隅。据考,王子庄系东晋十六国时期北凉国王沮渠蒙逊王子牧犍(沮渠氏,匈奴族,张掖临松人)放牧驻庄之地。始建于公元421—422年,东晋十六国时期,临松(甘肃张掖东南)人沮渠蒙逊占据了河西走廊这一广阔地区。于天玺三年(401年)自立为张掖公,后改称为凉王,设都张掖,建立了北凉政权。 玄始十年(421年)沮渠蒙逊西巡酒泉北过夹山,使他眼界大开。见此处土地辽阔,气候适宜,杂草丛生,薪林遍地,实为天然草场,放牧佳地。越往西北行,柴草越茂盛,大片胡杨林风光奇异,幽静清雅。这一切使他断然决定,让其子及部分胡人留驻此地,放牧牲畜。牧健留此之后,辗转数十里,率众放牧。一天他把畜群迁到一个地方,只见那儿遍布小溪,流水潺潺,水清草茂,绿树成荫。原来在不远处,有一晶莹清泉,泉水涓涓外流。这一发现,使牧健产生了兴建庄园,定居放牧的想法。于是上书北凉王,得批准后于次年三月,牧健抽调人力,筹集材料,选定吉日,动工兴建。历时数月,一座崭新的庄院落成。土筑围墙,墙高丈余,建筑宏伟,占地百亩。此庄建成之后,游牧众人安居其地,白天外出放牧,夜晚回庄安宿。“不使牲畜夜遁,不惧寒风凛冽”。几年间,这儿便牛羊成群,秩序安定,牧民富庶。夏日,更是一派明媚春光:“野芳发幽香,水草嫩且足,小憩藉草坐,小鸟啼啁啁。握竿欲垂钓,溪水碧波流”。 义和二年(432年),沮渠蒙逊病逝,牧健离此接任。此后,人们便把此地称作“王子庄”。永和七年(439年),北凉被北魏所灭,鲜卑族攻占此地。此地胡人便“携幼出城廓,远近任去留”。至明代的近千年内这儿皆为兵家战场,烽烟四起,戎马倥偬,民不聊生,百业俱弃。王子庄也成残垣断壁。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吐鲁番内附,兵备副使王仪等修复王子庄,并筑白烟墩堡、察黑包堡、东八里墩堡(今谢家墩)、西八里墩堡(又叫镇朔墩)等城堡7座,安置其众,并修筑墩台12座。王子庄修葺后更名威鲁堡(鲁:专指吐鲁番),安排吐鲁番头目察黑包之子满个虎力在此耕牧。后因互相攻杀,遣众流散,其地遂墟。西南侧的哥里哥什堡尚在,当地群众将这片地方统称为哥里哥什。雍正七年(1729年)再次修复后仍叫威鲁堡,驻肃州直隶州王子庄分州州同一员,专司水利并弹压当地安插的吐鲁番部族。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因吐鲁番部族返回新疆,王子庄州同署迁到金塔寺堡,其地空虚。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因扩建金塔寺堡衙署,将哥里哥什旧署的砖瓦木料和地基变卖,仅剩一片土地,遗迹无存。 据考证,王子庄明代修葺后改名威鲁堡,与威虏城只有一字之差,东与西咫尺之远。近百年来,人们将威虏城误当为王子庄。其实,明、清时的地方文献均将王子庄与威虏城分别记述。就其位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王子庄在肃州城北一百二十里。威虏城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三十里”。《肃州新志》记载:“王子庄在威虏城西十里。”威鲁堡西南隅城隍庙的存在,更有力地证明了王子庄的具体位置。历史资料、口碑资料与当地现实均吻合。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比较详细的记载了从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境内的文物古迹,包括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和石刻等共279处。有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陶器、石器、骨器,秦汉至魏晋时的古城堡、古窑址、长城、烽燧、铜器、陶器、竹木简牍,隋唐时的铜币,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城堡、寺庙、铜币、瓷器、木器、书画经卷等。这一处处文物古迹都是金塔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依据。以缸缸洼、二道梁、火石滩、石岗等遗址为代表的史前大型聚落遗址,收集出土了一大批精美彩陶、精细石器,揭示了先民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农牧业,有力的佐证了金塔的悠久历史。以地窝墩南窑址、双庙湾窑址、西三角城北窑址群、窑洞滩窑址群、土墩子井窑址群、破城窑址群等为代表的古窑址,分布广泛,形状各异,是青铜时代到魏晋时期先民制陶、烧砖、冶炼的历史见证和智慧结晶,对研究金塔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由蜿蜒数百里的长城,星罗棋布的烽燧,闻名遐迩的“三城一关”(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肩水金关),散布在田野戈壁中的城堡等组成的古代军事设施遗址,集中反映了金塔作为居延门户的战略地位,给我们留下了“汉简故乡”盛誉,是金塔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以汉会水城故址、西古城、王子庄、威虏城、毛目城、鼎新城、金塔堡等为代表的古城城址,几乎遍布全境,有的虽残破甚厉,有的已遗迹无存,但透过这些古城、古堡历史的烟云,我们还是依稀可见金塔昔日的繁荣。以金塔寺、青山寺、城隍庙、文昌庙等为代表的寺庙遗址,反映了历朝历代金塔大地兴盛的佛教文化。火石梁遗址、白山堂古铜矿遗址、威虏坝、金塔寺“金塔”、文昌阁等冶炼、水利和建筑遗迹,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从大坡梁一天泉寺墓群、东沙窝古墓群等汉一魏晋时期古墓葬群中出土的以铜马、伏羲女蜗棺画为代表的一大批文物,是研究汉一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金塔寺“金塔”碑铭、创建金塔厅衙门碑铭、鸳鸯池水库碑铭、毛公墓志铭、宝水堂碑文、仙姑庙石刻等石刻碑铭,既闪耀着前辈石刻艺术的光辉,又为后人了解重大事件提供了原始的史料。鸳鸯池水库大坝、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鼎新黑河大桥、传统民居等近现代文物,是奋发图强的丰碑,记述了勤劳勇敢的金塔人民艰苦奋斗,创造美好家园的光辉里程。详尽介绍的陶器、铜器、石器、居延汉简、经卷等馆藏历史文物以及民俗文物,犹如翻开了4000年历史的画卷,一件件宝物“诉说”时空的流转,“叙述”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展示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们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