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夷东——鸳鸯池明长城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唯一号: 292734020230000015
专题名称: 镇夷东——鸳鸯池明长城
文件路径: 2927/01/object/PDF/2927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074.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我县与肃州、高台交界的南夹山内遗存有一道明代修筑的长城,它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关于其修筑年代,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西征,首筑嘉峪关城。弘治十一年至十三年(1498年-1500年)参将彭清修筑野麻湾至下古城的“北长城”(时称边墙)35公里,“高一丈三尺,厚五、六尺。”嘉靖初,吐鲁番部族侵扰酒泉,十一年(1532年),兵备道李涵督修南自讨赖河,北至石关儿的“西长城”17.5公里。十八年(1539年),杨博又将“北长城”增筑、重修和补修,全系黄土夯筑,墙高4-5米,带巡墙,底宽2.7-3.3米,顶宽1米。万历二年至四年(1574-1576年),筑成鸳鸯池至镇夷东的边壕。 此段长城金塔境内从鸳鸯池东侧的酒金公路东的杨家井烽火台起,至与高台交界处的红口子一号烽火台,全长15.7公里,沿线有长城墙体1.6公里,壕堑14.1公里,城障1座,烽火台6座。墙体、壕堑遗迹清晰可辩,烽燧保存较好。当时的边壕规格是:“俱口阔三丈,深至见水为止,底阔一丈。两岸筑土堰各一道,底阔四尺,顶阔一尺五寸,高五尺。”在长城外围设立烽燧,利用戈壁滩、高山峡谷和丘峰地带随地势而建,约五里设一座,连瞩相望。 这段长城的墙体位于县城东南南夹山中的戈壁荒漠中,东南一西北走向,起点坐标为东经99°00′03.6″,北纬39°49′37.2″,海拔1346米,止点坐标为东经98°58′57.6″,北纬39°49′52.2″,海拔1350米,长度1620.8米。墙体为黄土夯筑,修筑于壕堑南垄之上,与壕堑由南向北平行。受风沙等自然侵害,墙体大部分坍塌,形成高低错落不齐的缺口,墙基尚存。墙体截面呈梯形,基宽3米,顶宽1.3米,残高2米,夯层0.13—0.18米。没有发现女墙残迹。壕堑共有6段,从东向西依次是红口子1号壕堑、红口子2号壕堑、梧桐壕堑、沙桥壕堑、半截红壕堑和杨家井壕堑,总长14.1公里。壕堑截面呈梯形,上宽下窄,东西走向。残存的壕堑底宽4—10米,上宽7—15米,深1一3米。两侧土垄基宽3—12米,顶宽1.5—7米,高0.2—2米。 沿线烽燧自东向西有红口子1号烽火台、红口子2号烽火台、梧桐烽火台、沙桥烽火台、半截红烽火台和杨家井烽火台共6座。这6座烽火台,有2座(红口子2号烽火台和梧桐烽火台)建于壕堑底部中央,其余4座均建于长城南侧。夯筑方法均用当地黄土夯筑而成,因长期风雨侵蚀,墙体表面剥落。烽火台平面呈方形、长方形或圆形,剖面均呈梯形。基宽2.3—9.8米,上宽0.5—5.2米,残高1.3—8.3米,夯层厚0.16—0.30米。其中在壕堑底部中央修建的红口子2号烽火台,在烽火台南、西、北三面发现地表土层下埋有红柳束,直径0.15—0.18米,长1.55—2.1米,据残存烽火台墙基0.8—1.2米。南侧红柳束摆放成长2.1米,宽1.55米的方格,应为当时烽火台基础部分,起防潮、防碱、防腐蚀和加固作用。 城障1座,是杨家井城障,坐标为东经90°59′12.5″,北纬39°49′45.6″,海拔1350米。城障平面呈矩形,南北长65米,东西宽100米。墙体为护城沟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截面呈梯形。在南墙和北墙的正中各开一门,均宽8米。东墙长65米,基宽3.6米,顶宽1米,残高0.9米;南墙长100米,基宽4米,顶宽1.3米,残高1米;西墙长65米,基宽4.4米,顶宽1.3米,残高0.9米;北墙长100米,基宽3.4米,顶宽1.6米,残高0.6米。城外四周挖有护城壕沟,截面呈梯形。东面壕沟长69米,宽3米,深0.4米;南面壕沟长108米,宽4米,深0.5米,外垄基宽1.6米,残高0.3米;西面壕沟长69米,宽2.1米,深0.5米;北面壕沟长108米,宽2.6米,深0.3米,外垄与地面持平。由于受雨水风沙侵蚀,大部分沙石堆积成的墙体被破坏。城内地面形成多条纵横交错的水沟。南墙西边有4.5米长的缺口,东、西、北墙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冲毁,墙体最高处残存1米,最低处0.6米。整体保存一般。城障南40米处,遗存有直径5米,高0.2米的圆形燃烧灰层堆积。城障内外没有发现其他遗迹,城障用途不清。 另外,本段长城以北与其平行的金塔夹山,西起野马湾,东至镇夷东,主要山口设有崖栅,山头高处设有墩台,它又是长城的外围防线。在金塔境内从鸳鸯池到镇夷东设有6座墩台。从西向东依次是鸳鸯池烽火台、大口子山烽火台、南夹山1—4号烽火台。这几座烽火台,有的是用黄土夯筑的,有的是用土坯夹植物茎秆砌筑的,有的是用山石垒筑的。平面呈方形、长方形或圆形,剖面均呈梯形,基宽在4—12米之间,残高3.5—8米之间。 金塔虽作为明长城的边外地,但由于金塔、酒泉唇齿相依,要保住酒泉,必先守住金塔。因此,明朝统治者并没有放弃对金塔的经略。“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兵备霍鹏、参将宁夏姜河议呈巡抚田乐,奏设守备兵马,展筑大堡。”次年,在金塔堡四周筑起塔院大墩,塔院腰墩、新营儿墩、黑沙窝腰墩、北阉门墩共13座。“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离堡八里周围筑边墙一道”。以此推算,当时金塔堡四周的边墙总长度应为32公里。经过340多年的风蚀水没,其边墙可能在明朝后期已被河水冲没。至1949年,唯有金塔城西南,自今四坪湾林场起沿金大村、塔院村农田与石滩连接边缘向东,到边沟村何家墩湾折向北,到西沟村黑沙窝再折向西,经东星村到四清村北阉门,尚可见到一段段的边墙残垣,墙高约5米,底宽约2米,顶宽约1米,残存线路约20公里。沿边墩台相望,登高俯视,景色壮观。1958年后,随着农田基本建设中,被群众陆续拆除。 同时,明朝统治者又在金塔境内沿汉代修建的两条长城线修筑了许多烽燧,使金塔真正成为了明王朝在酒泉的外围防线。东线明代烽火台沿黑河东岸汉长城由南向北延伸,现存9座。从南向北依次是兔儿墩烽火台、大墩门大墩西烽火台、大墩门大墩烽火台、大墩门小墩烽火台、大茨湾墩烽火台、双树墩烽火台、高腰墩烽火台、芨芨墩烽火台和沙枣墩烽火台。建筑方法为夯土版筑或土坯砌筑或外土坯包砌、内填黄土夯实,基宽7.2—19.5米,残高0.6—12米不等。个别烽火台有坞墙,有的上部有女墙。北线明代烽火台与汉长城平行分布,是利用汉长城在其沿线而修筑的烽警线而建,现存15座。由东向西依次为长房墩烽火台、五分墩烽火台、上五分墩烽火台、青石嘴墩烽火台、营盘墩烽火台、红砂墩烽火台、雷墩烽火台、西窑墩烽火台、火烧墩烽火台、昌平头墩烽火台、臭水墩烽火台、昌平二墩烽火台、昌平三墩威虏后墩烽火台和镇朔墩烽火台。这些烽火台一般为夯土版筑,有的为外包土坯内填黄土夯实,中间夹有荏木,均呈四棱台体,基宽8—17米,高一般均在10米以上,最高的青石嘴墩高18米。有的顶部筑有女墙,有的墩连建坞院。 明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修筑的最后一道长城,也是修建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工程最坚固、设备最为完善的长城。它也是世界上伟大的古建筑工程之一,早已作为地球上人类的奇迹载入了世界文明的史册。有人计算过,若将明代修筑长城的砖石、土方,用来修筑一道5米高、1米厚的大墙,可绕地球一周有余。苦难深重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力和生产工具都很落后的条件下,能够创造出如此伟大的建筑物,令世人无不为之钦佩和惊叹。这也充分证明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勤劳勇敢、坚韧不拔、善于用聪明和智慧来创造人间奇迹的。 明代称长城为“边墙”,有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墙基宽4米,高5米,大墙上建烽火台,底边长8—12米,高12米左右。墩的南侧与墙面标齐,北侧凸出。正面无马道,是用绳梯向上攀登。大墙上有巡道,宽一米多。筑长城时,凡经过城池或堡寨,均留城门洞,门外一侧筑瞭望台。长城上的烽火台东西相距1.25公里。明长城与汉长城的走向大体相同,位于汉长城的南侧。 河西走廊的明长城所经的地方多为沙漠荒滩,所以在修筑时多用黄土夯筑长城——“干打垒”,即在两面用木柱固定,木板作帮,中间填入黏土夯实,这是长城主要的构筑方法。这种夯打的墙黏接的非常严密、坚固,很难分出层次,即使经历了大自然长久的风雨侵蚀依然不裂缝、不变形。在酒金公路以东的南夹山中的一段明长城就是用这种方法夯筑的,至今依然矗立。 明长城是由城墙、关、城堡、墙台、烟墩和驿传等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 城墙是长城工程的主体,墙体依建筑材料区分为砖墙、石墙、夯土墙、铲山墙、山险墙、木柞墙、壕榨等,随地势平险、取材难易而异。砖墙指用青砖砌筑。石墙指用条石砌筑,东起山海关,西至北京居庸关东灰岭口长约600公里的长城就是用这种方法砌筑的。铲山墙指将天然山体铲削成陡立的墙壁。山险墙一般依靠峻峭的山脊用砖石垒砌。木柞墙指树林中的木栅栏墙。壕榨指挖掘壕堑后于一侧培筑土垣。我县境内沿金石公路的一段长城就是这种筑法,又称“壕堑”。城墙断面下大上小呈梯形,高厚尺寸亦随形势需要而异。城墙顶面,外设垛口,内砌女墙,或叫女儿墙,主要作用是保护守城将士的人身安全,防止守卫和巡逻的将士不慎坠下墙去。卷门暗道用以供守城士卒上下。 关城是出入长城的通道,也是长城防守的重点,建砖砌拱门,上筑城楼和箭楼。一般关城都建两重或数重,其间用砖石墙连接成封闭的城池,有的关城还筑有瓮城、角楼、水关或翼城,城内建登城马道,以备驻屯军及时登城守御。关城与长城是一体的。嘉峪关就是有名的关城。 城堡是屯兵以备战之用的。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千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间或有设在墙外的。卫、所城之间相距约百余里,卫城周长6里—9里,千户所城周长4公里—5公里,砖砌城墙,外设马面、角楼,城门建瓮城,有的城门外还筑月城或正对瓮城门的翼城,以加强城门的控守。城内有衙署、营房、民居和寺庙。卫、所城与长城的距离或近或远,在长城内位置适中、地势平缓、便于屯垦的地方而建。堡城可称为堡,间距10里左右,城周1—3里,砖包城垣,开1—2门,建瓮城门。城内有驻军营房、校场、寺庙,边堡同长城的间距一般不超过10里,遇警时可迅速登城。长城上的敌台和墙台,只能容纳很少的兵士,平时只是起到站岗放哨、遮风避雨的作用。真正有紧急情况,临时从远处调兵遣将恐难解燃眉之急,因此,在长城内侧沿线还建有许多城堡,实际上就是兵营。这些城堡根据此段长城的位置重要与否而有大小之分,但都建在长城附近,与长城构成持角之势,一旦有急,召之即来。我县境内的金塔堡、西八里堡、威鲁堡等都属于城堡。 在明代长城上,根据地形和地势隔不远就设置一个敌台,亦称敌楼。敌楼跨城墙而建,一般都是高出城楼数丈之上用砖砌成的方形墩台,分二层或三层,四面的垛墙上均开有垛口。敌台上面,中间修有船形小屋,名曰楼橹。敌台和楼橹里面,可以驻兵以避风雨,也可存粮或储藏武器,以备不时之需。楼橹环以垛口,供瞭望之用。敌台据长城险要之处而设,周阔十二丈,可容三四十名军士。敌台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于16世纪后半期创建的。 城台也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建筑设施,城台是突出于城墙之外的台子,上小下大,略似马脸,所以又叫马面。在需要重点防守的地方,约间隔300米设一座,台面与城墙顶部相平。如台上建有房屋,就称为铺房,可供守城士卒巡逻时避风雨,使“兵夫得以安身,火器得避风雨”。墙台的外侧和左右两侧外沿砌有垛口,用于对攻城之敌进行射击。墙台起很大的防御作用,因“城墙正面不便俯视,恐其矢弹正面对攻,不敢眺望”。如果敌人进逼城下,城上将士若探身伸头射杀敌人,也容易遭受对方射击。若有了突出城墙的城台,进逼城墙脚下的登城者,就会遭到左右城台上的射击,而使登城无法进行。所以墙台距离一般均在两个城台能够控制的射程之内。如嘉峪关城及其附近的长城、城堡、墩台,就设置合理,布局得当,构成了较为完善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为保卫明王朝西北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城沿线还筑有许多烽火台,明代也称烟墩,所以常有“五里一墩,十里一堡”的说法。烽火台是报警的通讯设施,具有守卫和瞭望的功能,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墩也称烽燧、烽堠、墩台、亭、烽火台等,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易于瞭望的丘阜或道路折转处。烟墩形式上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砖石砌高台,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柴草,报警的号炮、硫磺、硝石,台下有用围墙圈成的守军住房、羊马圈、仓房。烟墩的设置有四种:一是紧靠长城两侧,称“沿边墩台”,我县境内自鸳鸯池烽火台向东至金高交界处的红口子1号烽火台的多座烽火台就是长城的沿边墩台;二是向长城以外延伸的,称“腹外接火墩”;三是向内地州府城伸展联系的,称“腹里接火墩台”;四是沿交通线排列的,称“加道墩台”。大约每隔10里左右设一座,恰好在人的视力所及的范围内。 驿传也是整个长城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辅助设施。它是人员流动或物资运输时重要的休息地点,还负责传递往来公文,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为了准确、迅速的传递情报,在明代长城沿线设有驿站、驿所等设施。 明长城防御体系中壕沟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河西的一些盐碱低洼地带,就用宽大的壕沟防御,深度多在4米以上,口宽达10米,替代城墙。这种壕沟和城墙一起防御着关外侵略者的进犯,维护着关内的安全。我县境内南夹山一带的金石公路沿线就有一段长约14.1公里的壕沟,是明长城的一部分。 长城上最基本的防守单位是敌台和墙台。据记载,一座墙台有14人把守,4人守台,其余10人分为2班守垛,每班5人,故班又称作“伍”,每伍设垛长一人。墙台上配有佛朗机3架,每架子镜9门,蔺石(滚石)备足。旗、木棒、锣、鼓各一,粮食给足一个月。一座敌台配守兵60人,30人守台,设台长一人,其余30人分6个班(伍)守垛口,每伍设垛长一人。每座敌台上配有8架佛朗机,每架子镜9门。神枪12根,每根配神箭38枝,火药300斤,大小蔺石备足。号旗、木棒、锣、鼓各一,粮食也储备一个月。木棒是夜晚报平安敲打用的,擂鼓为进攻,击锣表示撤退。一般情况下,一个垛口一个兵,但也不尽然,有些长城地段较为陡峭,不宜登攀,易守难攻,兵员布置相对就少一些。而有些地段地势较为平缓,易于被敌人攻破,兵力部署相对多一些。有些重要关口,配置人员也比较多,每垛可达5人。然后视其重要程度,适当酌减。 总之,长城沿线的兵力部署非常严密,组织上层层节制,彼此配合,互相照应,各级军事组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可谓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上的成功之作。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比较详细的记载了从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境内的文物古迹,包括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和石刻等共279处。有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陶器、石器、骨器,秦汉至魏晋时的古城堡、古窑址、长城、烽燧、铜器、陶器、竹木简牍,隋唐时的铜币,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城堡、寺庙、铜币、瓷器、木器、书画经卷等。这一处处文物古迹都是金塔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依据。以缸缸洼、二道梁、火石滩、石岗等遗址为代表的史前大型聚落遗址,收集出土了一大批精美彩陶、精细石器,揭示了先民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农牧业,有力的佐证了金塔的悠久历史。以地窝墩南窑址、双庙湾窑址、西三角城北窑址群、窑洞滩窑址群、土墩子井窑址群、破城窑址群等为代表的古窑址,分布广泛,形状各异,是青铜时代到魏晋时期先民制陶、烧砖、冶炼的历史见证和智慧结晶,对研究金塔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由蜿蜒数百里的长城,星罗棋布的烽燧,闻名遐迩的“三城一关”(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肩水金关),散布在田野戈壁中的城堡等组成的古代军事设施遗址,集中反映了金塔作为居延门户的战略地位,给我们留下了“汉简故乡”盛誉,是金塔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以汉会水城故址、西古城、王子庄、威虏城、毛目城、鼎新城、金塔堡等为代表的古城城址,几乎遍布全境,有的虽残破甚厉,有的已遗迹无存,但透过这些古城、古堡历史的烟云,我们还是依稀可见金塔昔日的繁荣。以金塔寺、青山寺、城隍庙、文昌庙等为代表的寺庙遗址,反映了历朝历代金塔大地兴盛的佛教文化。火石梁遗址、白山堂古铜矿遗址、威虏坝、金塔寺“金塔”、文昌阁等冶炼、水利和建筑遗迹,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从大坡梁一天泉寺墓群、东沙窝古墓群等汉一魏晋时期古墓葬群中出土的以铜马、伏羲女蜗棺画为代表的一大批文物,是研究汉一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金塔寺“金塔”碑铭、创建金塔厅衙门碑铭、鸳鸯池水库碑铭、毛公墓志铭、宝水堂碑文、仙姑庙石刻等石刻碑铭,既闪耀着前辈石刻艺术的光辉,又为后人了解重大事件提供了原始的史料。鸳鸯池水库大坝、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鼎新黑河大桥、传统民居等近现代文物,是奋发图强的丰碑,记述了勤劳勇敢的金塔人民艰苦奋斗,创造美好家园的光辉里程。详尽介绍的陶器、铜器、石器、居延汉简、经卷等馆藏历史文物以及民俗文物,犹如翻开了4000年历史的画卷,一件件宝物“诉说”时空的流转,“叙述”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展示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们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