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夷东-狼心北山-哈密北山段汉长城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唯一号: 292734020230000014
专题名称: 镇夷东-狼心北山-哈密北山段汉长城
文件路径: 2927/01/object/PDF/2927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068.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此段长城从酒泉郡会水镇夷以东,沿合黎山延伸到狼心山北,再折向西行,直到哈密北山,长约130公里,《汉书》上称为威虏障。其南端经高台、张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永登等县市,过黄河东去。围绕金塔县境内东部和北部的一段,筑于汉武帝太初三年(102年),距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据考,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汉王朝为了巩固边防,经营西域,遂重新启用因犯法失侯的路博德为居延强弩都尉,有计划、大规模的修筑了居延地区的整体防御体系及府、县设施。此段长城就筑于此时。路博德在修筑长城时,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因地制宜。“或板筑土垣,或垒砌石墙,或依高山峡谷等自然险阻,稍作整治,或筑栅栏、篱笆,或于小河、溪流处构水闸,以防偷渡。”《甘肃新志》载:“古长城在甘肃城北四百里,由镇夷东、狼心山北,至哈密北山一带,皆有长城及墩基一道……今州城北三十里有边墙,而边墙北三百余里有孤红山,山外现有长城遗址。”它大致在狼心山和孤红山以北,沿青山头西山、虎背山、炮台山、梭梭井、炭窑子井向西延伸。本段长城又称居延塞。它既是防御线,又是控制线,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大作用。 本段长城的塞墙在金塔境内仅残存地湾东梁及喇嘛湖两段,残长约5公里。地湾东梁段位于金关南约3公里的山顶上,残长500米,由片岩、砾石筑成,基宽4.5米,残高0.2-0.5米,中间墙体上残存烽燧1座。喇嘛湖段位于鼎新镇五爱村南2公里处,长约2公里,砾石堆筑,基宽2-3米,残高1米,中段有烽燧1座。 本段长城沿线有关城4座,均位于黑河沿线。从北向南分别是:肩水金关、地湾城、东大湾城和茨湾营营城堡。 本段长城沿线有烽燧27座,从北向南依次为金关北11-1号烽燧、地湾东梁烽燧、金关南1-10号烽燧、喇嘛湖烽燧、高腰烽燧、双树烽燧、大墩门南1-3号烽燧。这些烽燧的建筑材料和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用土坯夹红柳构筑,有的是用沙土或黄土夹砾石构筑,也有的用夯土夹红柳枝版筑。大多为四棱台体,底边长5-10米,残高1-5米。当时,每墩有守兵5-8人,备有柴草,如若发现敌情,按照既定信号,白天煨烟,黑夜放火,传递信息。 汉长城修建的背景,是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打败了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昆邪王和休屠王,从此河西地区被纳入西汉王朝的版图。但北方的匈奴不甘心失败,每逢深秋,他们就骚扰河西,抢掠财物,劫掳妇女,为了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阻止匈奴南进,汉武帝选派精兵良将,移民屯垦戍边,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体系,有效阻止了匈奴南进。 河西地区的汉塞(汉代长城)是一个工程浩大、组织严密、细致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金塔境内的长城只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汉塞的走向总是精心挑选的,采用最为有效的路线,尽可能控制住戈壁中的绿洲、水草地带,阻止匈奴南进河西走廊地区。从我县境内的两条汉长城分布走向看,东面沿黑河南北走向,北面沿北山东西走向,正好把金塔绿洲控制在其范围内。汉长城是根据所在地的地理、地势和地貌环境因地制宜而修建的,是由墙、烽燧、坞障和城组合而成。汉代的边塞,是一个庞大的国防工程体系。它的构成,并非“长城”一词给人的印象那样,只是接连不断的一条城墙而已,这个体系是以垣墙为主体,包括了城障、关隘、墩台、烽堠和粮秣武库等军事设施,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藏等综合功能,并配置有长期驻军守备的一种具有纵深防御能力的边防体系。这个军事防御工程是以因地制宜、据险置塞为原则而构筑的。这个体系的基本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城墙、城障、亭燧、烽台及军用道路四个部分。 边墙,是组成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部分。它是集阻碍、据守等功能于一身的军事防御建筑物。在金塔地区汉代长城有效的控制了适于人类生存的戈壁绿洲,蜿蜒绵亘于山岭、沙漠、戈壁等诸多复杂地形之中,其构筑的材料和方法,则因地形、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甚至在同一地区因地理、地貌的差别其建筑手法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西北地区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贫乏的资源所限制,汉长城在修建时不可能处处采用砖石,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来建造。如在我县西坝沙枣园子一带,过去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和沙砾石为基本建筑材料。其建筑方法一般是一层植物茎干一层沙砾,交层叠铺,一般每层的厚度为20—30厘米,整个墙体的高度可达数米。 汉代戈壁地带修建长城时,是先挖城墙的基槽,找平后以砾石为基,然后利用当地所能生长的植物,铺上一层层芦苇或者红柳枝条再夹层层沙砾石相互叠垒而成。长城外侧有因挖取沙砾石而形成的低洼槽,槽内则填有细沙,由戍边的士卒按时补充、翻耕,在汉代称为“天田”,是用以观察有无偷越长城的脚印痕迹用的,是汉代极重要的边防检查措施。在我县沙枣园、生地湾农场和西坝乡境内遗留的部分长城遗址外侧均发现3.3—6米宽的壕堑,这就是过去的“天田”。 烽燧,在汉代又称亭燧,因为驻有戍卒又是望警的烽台。烽燧作为城障的耳目主要用于报警,是边塞体系中最基层的哨所,亦是边防侯望系统的核心,地位十分重要。烽燧的主要作用是举火报警,白天以升烟为号叫烽,夜晚以燃火为号叫燧,用以通知及集结兵力,传递消息,防备敌兵的骚扰和入侵。 汉代长城沿线的烽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长城同线的烽燧,主要作用是下传烽火警报、传递邮件、守护长城、保卫边境,它的任务主要是警备与固守边塞,兼有瞭望报警的作用,可称之为塞烽,我县境内的烽燧大多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瞭望报警烽燧,是一种延伸出长城的瞭望线,它是以郡府为中心,向郡境四周作辐射状展开、四处延伸修建在各制高点的烽燧。其主要作用在于侯望及向郡府传递情报,瞭望报警,基本上不承担抗敌保境的战斗任务。 汉代长城每隔10里筑有烽燧一座。汉代烽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烽燧建筑一般是用土坯夹植物茎干修筑而成,汉代的土坯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14厘米,专用的名字称为“墼”。汉代在修筑烽燧时,一般不和泥来做粘合剂,现在称为“干垒”。就是垒三层土坯后,夹一层植物的茎干。夹植物的茎杆可以起到找平和相互牵拉的作用,使烽台修得高而稳定。但是也有天然板土、石块垒筑成的烽燧。烽燧之间的距离依据地形,大概是3公里左右一座。这与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基本相合。每座烽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30里外都能看到。 城障,是长城防线的战斗堡垒,汉代长城每隔一定距离,便在自然环境相对好,水草丰美的地方筑有一个城障,这些城障是某一段长城防线的守卫中心。城障一般都建在长城的内侧,但也有少数建在长城的外侧。它们的位置,大多还处在长城防御体系内的防御要点之上。如我县境内的地湾城、大湾城、将军营盘城、石营子坞障、偃泉(前)障、营盘坞障都属于汉长城沿线的城障。 塞墙、烽燧及城障是汉代边防军事设施的基本构成,它们之间紧密联系互为支持,组成一个整体的防御体系。城障是这个体系的后盾,是支持者。 关卡,是边境安全检查站。在汉代长城的每一个防区的要隘部位,往往还设有关卡,来检查过往商旅、行人。位于我县境内黑河下游的肩水金关,是肩水侯官所辖属的一座关隘,处在北通居延塞的咽喉要道,在肩水侯官防线上占有重要位置。 道路,是烽燧、坞障之间的系带,是长城防务体系当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说障塞烽燧是武士身上所穿的甲片,军用道路则是将这些甲片连接的系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修建长城时也得遵循这个道理,长城沿线的道路应该是率先开通的。因为,众多修筑长城的人员分布在长城沿线的广阔地带,他们的给养运输不得缺少,这就要求道路畅通。当长城防御体系初步完成之后,为满足大军出塞以及传递情报等方面的需要,也势必要对道路的平整和畅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居延汉简的材料中可知,修筑道路并保证其畅通无阻,是戍卒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当时,设有专职筑路养路的士兵,称为“除道卒”。我县境内镇朔墩一带的长城沿线还遗留有当时的道路遗迹。 河西地区的汉塞,建立了完整严密的军事组织系统,组建了由都尉(驻地称都尉府)、侯(驻地称障或官)、侯长、部(驻大烽台)、燧长(驻一般烽台)组成的各级军事组织。各级有自己的职权范围。都尉府属官有都尉丞、侯、千人、司马等。侯官的属吏有侯丞、瑑令史、尉史等。侯长的下属为燧长,燧设有燧长,管辖戍卒,燧是最基本的战斗单位。戍卒从事瞭望戍守、传递文书以及巡查天田、烽燧等其他日常性事务。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比较详细的记载了从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境内的文物古迹,包括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和石刻等共279处。有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陶器、石器、骨器,秦汉至魏晋时的古城堡、古窑址、长城、烽燧、铜器、陶器、竹木简牍,隋唐时的铜币,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城堡、寺庙、铜币、瓷器、木器、书画经卷等。这一处处文物古迹都是金塔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依据。以缸缸洼、二道梁、火石滩、石岗等遗址为代表的史前大型聚落遗址,收集出土了一大批精美彩陶、精细石器,揭示了先民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农牧业,有力的佐证了金塔的悠久历史。以地窝墩南窑址、双庙湾窑址、西三角城北窑址群、窑洞滩窑址群、土墩子井窑址群、破城窑址群等为代表的古窑址,分布广泛,形状各异,是青铜时代到魏晋时期先民制陶、烧砖、冶炼的历史见证和智慧结晶,对研究金塔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由蜿蜒数百里的长城,星罗棋布的烽燧,闻名遐迩的“三城一关”(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肩水金关),散布在田野戈壁中的城堡等组成的古代军事设施遗址,集中反映了金塔作为居延门户的战略地位,给我们留下了“汉简故乡”盛誉,是金塔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以汉会水城故址、西古城、王子庄、威虏城、毛目城、鼎新城、金塔堡等为代表的古城城址,几乎遍布全境,有的虽残破甚厉,有的已遗迹无存,但透过这些古城、古堡历史的烟云,我们还是依稀可见金塔昔日的繁荣。以金塔寺、青山寺、城隍庙、文昌庙等为代表的寺庙遗址,反映了历朝历代金塔大地兴盛的佛教文化。火石梁遗址、白山堂古铜矿遗址、威虏坝、金塔寺“金塔”、文昌阁等冶炼、水利和建筑遗迹,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从大坡梁一天泉寺墓群、东沙窝古墓群等汉一魏晋时期古墓葬群中出土的以铜马、伏羲女蜗棺画为代表的一大批文物,是研究汉一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金塔寺“金塔”碑铭、创建金塔厅衙门碑铭、鸳鸯池水库碑铭、毛公墓志铭、宝水堂碑文、仙姑庙石刻等石刻碑铭,既闪耀着前辈石刻艺术的光辉,又为后人了解重大事件提供了原始的史料。鸳鸯池水库大坝、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鼎新黑河大桥、传统民居等近现代文物,是奋发图强的丰碑,记述了勤劳勇敢的金塔人民艰苦奋斗,创造美好家园的光辉里程。详尽介绍的陶器、铜器、石器、居延汉简、经卷等馆藏历史文物以及民俗文物,犹如翻开了4000年历史的画卷,一件件宝物“诉说”时空的流转,“叙述”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展示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们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