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鼐在金塔考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名人足迹》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966
颗粒名称: 夏鼐在金塔考古
分类号: K820.842
页数: 8
页码: 149-1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夏鼐是著名考古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曾就读于温州中学,后留学英国并获得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多个职务,并多次主持和参加全国性的考古挖掘和研究工作。其中,他在1944-1945年在甘肃各地进行了遗址和墓葬的调查发掘。
关键词: 名人足迹 民国时期 夏鼐

内容

夏鼐(1910年2月7日—1985年6月19日),原名作铭,浙江温州市区仓桥街人,曾就读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著名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1934年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1935—1939年留学英国,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多次主持和参加了在全国开展的大规模考古挖掘和研究工作。
  1944—1945年,夏鼐在甘肃省敦煌、金塔、民勤、武威、临洮、兰州各地对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汉代至唐代的遗址和墓葬进行调查发掘。1944年途经金塔,对金塔的部分烽火台进行了调查,并写有随笔《金塔县的古代烽台》。
  金塔县的古代烽台
  夏鼐
  我们在酒泉预备到金塔县去考察,目的是为调查金塔西北的汉代烽燧遗址,必要时稍作发掘。驻在酒泉的肃丰渠工程管理处原素欣主任说有赴金塔的便车,四月二十六日由酒泉起程。我们请酒泉的专员公署先期通知金塔县政府,请其襄助。二十五日整理行装,预备次日出发。那天晚餐时专员公署的白德清秘书告诉我们说:“昨天金塔发生了严重的事变。由毛目开往酒泉的预备第七师的一个连长,经过金塔县城时,要县政府代为雇车。因为雇车不足额数,语言冲突。这连长竟开枪击射。阎县长身受两弹,已送到酒泉入医院。师部已经派一营长,偕同专员公署人员前往金塔调查,希望考察团暂缓出发,等今晚的消息再做决定。”我们的一团高兴,好像被浇了冷水。没奈何,只好耐心等候消息。幸得在没有睡觉以前接到专署的通知,说那位闹事的连长已经开小差跑掉了,金塔现下安静如常。考察团可以照原定计划明天出发,我们都很高兴。
  由酒泉到金塔,我们坐的是马拉的大车。为着渡河的方便,这些车的车轮特大,直径达一公尺八;为着防止翻车的危险,车厢虽小,不过一公尺来宽,车轴却很长,达二公尺许。车行很慢,但因此可以沿途欣赏风景,比较乘坐长途汽车好得多。前几天我们由兰州来酒泉,汽车行驶若飞。每天晚上止宿时,拍去满身的沙尘后,我们脑中对于沿途景物只剩有模糊不清的印象。如果碰到抛锚,那是更加倒霉了。反不若大车每天都可达到预定下宿的地方,从容不迫。大车出酒泉东门后,车子沿着渠边道而行。这时已经开渠闸放水进田,道旁沟渠也都是水。我们赶车的人是车行老板,临时代替伙计带车。不谙马性,不会控御。刚出郊外不远,大车的左轮便陷到路旁的河滩上,车子向左倾斜,几乎要翻车。我们吓得连忙从车上跳下来。先将行李箱子取下来,然后央求过路的村民帮忙,费了很大力气才把车子拉出来。走不多远,又发生过一次。这次我们比较镇定,但是也费了大劲儿才拉出来。午间抵二十里马坊,下车休息,喝了两碗开水,吃了两块夹着枣子的馍馍。这一带有近代烽台的遗存,从这里经白家墩、腰墩到三墩庙,约五里有一大土墩,有的大墩旁边附有五座小墩。由三墩庙向东北行,过北大河至闇门似为明代边墙所开的门。这里边墙的遗迹很显著,由河的东岸越河而西。有些地方是两层几乎互相平行的边墙,相去数十步。这些版筑成的墙,有时夹杂一薄层小石子。沿边墙每隔若干丈便有一个土台,以便瞭望之用。车过大石岗后,沿途荒凉,不见农村。北大河的西岸是高低起伏的沙山。东岸是碱滩,向北望是紫色的夹山。我们坐得腻了,下车步行。碱滩表面一层结晶的白色盐渍土,践上去如踏雪而行,踏过处雪泥留脚痕。一会儿便到了夹山山脚。这山岩石嶙峋,不长草木,只见一片紫红色,几乎找不出一点青绿的影子,当地人称之为火焰山。又称这一段的北大河为通天河,大概是受了《西游记》小说的影响。夹山是由金塔到酒泉的一道屏障,在山脚有一座规模较大的烽燧遗址。烽台虽已倾圮,但高度还达五公尺许,成正方形,边长约三公尺半,是用版筑的方法,泥土中间有芦苇和芨芨草,并且插入垂直的木桩以便支持。烽台的旁边用土墙圈一方场。土墙已倾圮得几乎和地面相平,但痕迹显明,每边长达五十六公尺。烽台恰可位在这方场的西北角上,这也许是明代的残存。由夹山峡入山,步行了好几里山路,豁然开朗,向北展开金塔县境的平原,县城附郭绿树成荫。县西却是一望无涯的沙碛。车子向西一转弯,便停在青山寺的鸳鸯池水利工作站。这里离金塔县城只有半天的路程。我们当晚便宿在工作站中。
  第二天上午,我们参观鸳鸯池工地。据水利工作站的人员介绍,这一带因为雨量缺少,灌田的水是靠祁连山溶化的雪水。金塔县位于北大河的下游,河中之水大部分被酒泉的农田占了先;流到金塔的水,又大部分渗入到沙土中,所以常遭旱荒。两县人民也为争水经常格斗不停。为解决争水矛盾,甘肃水利林牧公司受省政府的委托,在酒泉金塔交界的鸳鸯池筑一个蓄水坝,长百八十公尺,高二十八公尺,蓄水量为一千二百万立方公尺(米)。水大时贮蓄池中,等到水小时再逐渐放水,完成后可灌溉十万亩耕地。民国三十二年六月正式开工。我们去参观时,正在工程进行的高峰期,工人达四百人,此工程预定民国三十四年春可以完工。后来因经费关系,拖延到民国三十六年七月十六日才完工,举行放水典礼。全工程花了八十六万人工,可算是河西的一个巨大工程。筑坝的地方正是在夹山的西边,很是荒凉。附近没有人家,只有几座庙宇。主庙是青山寺全圣宫,此外有三皇宫、菩萨殿、三教殿、王母宫等,都是光绪年间所建的。但是这里的香火一定起源很早。在后山的王母宫后殿,我们看到两尊菩萨像,听说是由前山移来的。修眉高鼻,腰肢纤细,姿态很生动,是唐代的作风,决非近代物。水利工程站便设在庙中,这班年轻的工程师便在这荒山中建设起了这伟大的工程。
  下午由鸳鸯池赴金塔县城。下山后,车子经过三十里的戈壁,沿途看见一座土墩,和一条东西横贯的边墙的遗迹。近县城时,始有农村。附郭的村庄多栽植树木。这里气候较酒泉为温暖,大概由于地势较低的缘故吧。
  我们这两天在黄沙碎石中间走路,现在看到绿叶成荫的白杨细柳,一片浓绿色,精神不觉一振。车子由南门进城,门额是“祁连绩懋”四字。车子停在县农会门前,这是水利工作站的城内办事处,我们便下榻其处。顾淦臣工程师详细地告诉我们前天这里所发生事变的经过。因为那件富于戏剧性的事变,地点便在这农会中,顾工程师也在场,躬逢其会。据说那天阎重义县长正在农会中开水利会议。那位连长因为雇车未足额,派特务长来交涉,要县长亲自到连长那儿解释。阎县长说等会议开过后便来,不知道那位特务长回去说了些什么话,一会儿连长便进来了,气势汹汹地责问县长。一语不合,便拿出手枪来射击。子弹从阎县长的下颌旁擦过去,却打穿了旁边的一位小学教员的手腕。会场秩序大乱,阎县长和顾工程师都躲进靠着墙壁的一张木床底下。那连长把枪向床下又发了几弹,才扬长而去。听说回去后叫部下的士兵携着枪冲进县政府去寻索,又派兵把守了城门。幸得县长受伤尚轻,已偷偷地被送往酒泉医治去了。连长知道事情闹大了,想叫士兵跟着他叛变,劫掠一番而散。但是士兵不敢答应,仍要开往酒泉报到。连长和特务长二人便只好私自逃跑了。我们到那开会的室中去,还可以看到地上的血渍和壁上的弹痕。
  我们在金塔县城内住了三天。县城是乾隆五十年所筑,当时为王子庄州同的治所。民国二年才改设县治。城很小,周围仅四百三十丈,住民不过百来户。贯通南、北两门的是城内唯一的大街,旁边寥寥几间店铺。进城那天晚上,我们在北关的荣兴园进膳,是当地唯一的饭菜馆。第二天我们到县政府接洽,希望代雇车辆,并派员囊助工作,代购所需的粮食和应用物品。又借得民国二十三年邑人赵积寿(仁卿)等所修的《金塔县志》。这书未曾付梓,仅有抄本。赵先生仍健在,地人称呼他为赵三爷。我们曾去拜访过他一次。城内的古迹不多。关岳庙有一明万历二十六年铸造的铁钟。山陕会馆所收的关帝庙中有好几座石碑,但却是清乾隆及以后几次重修时所立的。
  城南五里许是金塔寺,俗称塔院寺。三十日是阴历四月初八,恰是庙会的日子。我们曾去瞧热闹。正殿于回乱时曾遭焚毁,光绪间重建。塔在殿后,是康熙年间金塔营游击孙一贵所建,土质铜顶,围七丈,高五丈。塔身作圆形,上光。塔座方形。殿中有雍正十年、乾隆七年及乾隆四十六年三座石碑。殿中有道士击鼓鸣铙,但进香者仅数十人。听说往年庙会比较热闹,有时还演戏酬神。寺后的园林中正值桃花盛开,娇艳动人。一同的向先生在花旁凝立着似有所感。我看见他那张连日旅行被阳光晒成紫红色的脸孔,和桃花相映成趣。我便拿出照相匣子出来,一面笑着说:“好一个人面桃花相映红!”向先生听见哈哈大笑,连忙躲开了,没有收入镜头。出殿门后,前面不远便有边墙的遗迹,似乎和我们前日由鸳鸯池来金塔中途所遇到的相连接。每隔四五里便有一个土墩。在殿附近的那一段,还有一个土筑的小碉堡,现仍有人守望。我们登碉堡向南一望,边墙外是戈壁,一片荒碛,直至紫色的夹山。戈壁上有近代的坟丘及墓碣,点缀期间。夹山的南面,屹立着雄伟的祁连山,积雪皑皑,恍若玉屏风。返首向北望,边墙以内,田畴开辟,村树蔚茂,枝梢微露出墙垣,魁星阁高耸其上。绿油油的浓荫中间,点缀着鲜红的桃花和洁白的杏花,另是一个世界,恰和边墙外的荒凉成一鲜明对比。
  五月一日,我们由县城出发北行去调查汉代的烽燧遗迹。县政府派了一个职员和一名警察随同我们一起去。车子由北关出城,沿户口坝渠北行。这天大风扬尘,终日不息,日光黯淡,远村如在雾中。午间在天生场打尖,傍晚抵三墩村,即下榻于村长的家中。行李安顿好后,我们便出来参观叫做三墩的那个土墩。这墩子高约五六公尺,用一根垂下来的粗绳子作为梯子。我们握着绳子爬上去,举目四瞩,可惜今天风沙太大,视线不能及远。屏障似的北山和相去不及十里的二墩土台,都仅隐约可见。
  第二天,晨间风静,我们骑驴子由三墩东北行,去参观二墩。所经过的地方,多是荒地。二墩是用夯土筑成,位于一小丘上,较四周略高。我们爬到墩顶上去瞭望,西面的三墩和东面的头墩,都相去仅十里许,可以看得很清楚。因为头墩的形制和其他二者相类,似乎都是近代的东西,所以我们没有再向东行,决定向北越过北大河去看斯坦因氏所已发现过的汉代烽燧。由二墩北行,经过沙丘起伏的荒碛,约行十里,越过梧桐河,至十保。在李保长家中休息,用过点心后,继续北行。这时已过午刻,天气骤变,开始刮风,尘沙扑面。引路的村民主张回三墩去。我和向先生坚持依照原来计划越过北河到北山脚一看汉代的古墩。风越刮越猛烈,太阳为尘沙所遮蔽,模糊不清。骑驴逆风而行,连眼睛都睁不开。幸得口袋中携有避风镜,取出戴上。行十余里后,便到了北河。河床很宽,这时南山雪未融化,水量不多,仅有很浅的细流一条。我们骑驴涉水而过。过河下驴休息后,登一沙梁,举目四望。这时风稍静止,空中尘沙较少。我们看见东面相距约十里许有一土墩依然屹立,保存尚佳。西面相距约二里也有一墩。后者土名石梯子墩。我后来用斯坦因的记载和地图来对照,推测前者大概便是他的第四十五号c墩,后者便是d墩。他仅到过第四十五号a和b两墩,据云两墩都已倾圮。b墩以西的几个都是由望远镜测入,他未曾亲临其地。我们因为距石梯子墩较近,便骑驴前往一观。墩作长方型,长九公尺,广六公尺,高达八公尺。东北角有土墙围成的正方形小城垒,后来被牧人当作羊圈。围墙内堆积羊粪厚寸许。将羊粪铲开一片,发现下面便是岩石,不见堆积有古代遗物。这墩以西相去约十里,另有一墩,大概便是斯氏的e墩。这时已下午三时许,风刮得很厉害。我们便决定先返三墩。逆风而行,沙粒扑面作痛,连呼吸都觉得困难。经过十多里的沙碛后始见人烟。抵三墩已傍晚了。
  我们原来的计划,是想由三墩越过戈壁到花海子。我们知道斯坦因当年考察时,是由花海子到酒泉县城,然后便由酒泉赴三墩向东北的毛目而去。他的行程漏去这一段的戈壁,因之他所绘制的汉代长城及烽燧图,也缺少这一段。我们想做点“补阙拾遗”的工夫补充这一空白,并且采集点汉代烽燧上所遗的古物。但是我们到三墩后,便听说民国十九年有洋人三人,骆驼八匹,由毛目来,至金塔县补充给养后,仍北返沿北山麓西行赴花海子。沿途测量地图和捡拾石子。无疑的,这是中瑞西北考察团中的贝格曼的一队。他们既已去过,我们发现新材料的机会很少。昨天我们拟雇到花海子去的骆驼,议价不合,没有成功。今天在大风中奔波了一天,兴致又被风吹低了不小。当天晚上,我和向先生商量,决定放弃到花海子去的计划。想明天继续乘牛车西行,到西红后便返金塔,不再雇用骆驼。后来我们在南京见到中瑞考察团的旅行记者,知道贝格曼和步林都没有走过三墩到花海子的那一段,颇懊悔当时没有贯彻坚持的计划。
  五月三日由三墩启程,越梧桐河后,至梧桐大坝的新佑宫,下车少憩。
  途中农舍田垄相望,尚属富庶。过大坝后向西北行,近旧寺墩河,渐见流沙,景况荒凉。过午刻以后,狂风又起,不过没有昨天那样猛烈。抵旧寺墩已是下午二时余,便下榻一位在玉门油矿局做事的景姓家中。叫做旧寺墩的那土墩便在屋后,有梯子可以上登墩顶,墩后有破屋数间,空着无人居住。据说那一户农家,因流沙侵入他的农田中,只好举家离乡移民到新疆去谋生。可见这里流沙问题的严重。第二天早晨,我们由旧寺墩骑驴北行考察。经过十来里的沙碛,将近北山的脚下,有一片麻岩的小丘。丘上立着一座废墩,是版筑所成的土墩,已经大部倾圮,颓然矗立,土名驴秋墩,一称后墩。(《唐语林》卷六云“顾况与韦夏卿饮酒。时金气已残,夏卿请席徵秋后意。或曰寒蝉鸣,或曰班姬扇,而顾曰马尾。众哂之。曰此非在秋后乎?”今北人俗语,唐时盖已然。)由这墩的顶上向东望可以看见石梯子墩。据引路的当地人说,这两墩中间稍北的小丘上,也有一墩。我以为驴秋墩大概便是斯坦因的第四十五号f墩,中间的那个是e墩,即前天由石梯子墩西望所见到的。驴秋墩的附近地面有陶片,我们捡拾一些,其中有灰色绳纹陶,似为汉代物。也有些石英碎片,细察之,都未经人工打制,不成石器,大概花岗岩片麻岩中所包含的石英的天然碎片。向西望不见有墩,我们上一小丘,沿着山梁向西行了一段,才发现一已倾圮的废墩和前者相距仅二里余,大概是斯氏的第四十五号g墩(XLV.g)。斯氏图上表示两墩间有边墙遗迹,疑当时远望山梁误认为土墙。这墩是由一厚层的碎石泥沙和一薄层的芦苇细柴相叠而成,和敦煌的有些汉代烽燧构造相同。墩旁也有些汉式的陶片和石英碎片。我们在墩的东南作试掘,地面因为细粒沙土都被风吹走,剩下的是碎石,以下有一层约二公分来厚的沙土,再下面便是灰色土夹着木炭,未发现其他遗物。我们又骑驴西行数里,登上一小山向西望,不见烽墩,仅有一山巅上似有石块一堆,像是游牧人民用以指路的石俄博,或许便是斯氏的第四十五号h墩。这时已经过午,我们行了十多里回返到昨晚住宿的旧寺墩。下午乘牛车继续西行,原拟赶到西红。因动身过晚,经东岔、七堡而抵三堡,已是八时余,天已黑了,只得下宿于三堡的王保长家中。从东岔以西,多是沙窝。三堡一名新地四分。这里的饮水含盐质颇多,味咸。听说西红的饮水更甚。水利工作站的人在那儿饮了这些水,都患腹泻。本地人已经喝惯,倒不觉得如何。西红是金塔县最西北的一村,再过去便是荒漠。那天晚上在三堡也听说民国十九年左右,有洋人二三人,沿着北山麓西行往花海子。赶骆驼的是毛目人丁五,已经亡故。
  五月五日,我们决定到西红北面的北海子一看,骑着驴子由三堡出发,向西北行,所经过的地方多是沙窝,再望北是呈现页状构造的土壤,被侵蚀得起伏不平,长着沙漠中特产的柽柳。约行十余里,便抵北海子的南岸。这一个大湖的水色蔚蓝,明亮如镜。背后便是北山。用望远镜隔着湖水望北山,不见烽墩,仅有一所卡房。向东稍北可以看见昨天所曾望到的小山巅的石俄博。由那小山而西,北山向后退,成一弧形,抱着这北海子。我们所站的地方稍西,是由西红流入北海子的河渠,渠侧生长着树木。更西便是荒碛,一望无际。我们返新地的三堡后,便商定明日招几个工人到g墩再作试掘,看地面下是否尚保存有汉代遗物。午饭后,我们套车东行,傍晚抵旧寺墩。托保长招雇六个工人。第二天,带了工人前往发掘。工人来时很晚,我们十时余才开始工作。在土墩的东面,掘了纵横四道探沟。地面的碎石一薄层,下面便是带沙的黄土。靠近土墩的地方,二者中间尚有一层带细木炭的红烧土,但都没有遗物出现。探沟深达半公尺多,时已近午,又刮起风来。锄铲一翻动,沙土飞扬得更剧烈,连眼睛也不能睁开。挣扎一会儿后,实在无法继续工作,只得收工回去。骑驴返旧寺墩。沿途风声猎猎,尘沙蔽天,比较前几天的风尤大。第二天早晨风还未息,又下起细雨来。我们由旧寺墩返金塔县城,风狂雨横,坐在车上颇觉寒冷,援裘而坐。道路中好几处积水,行车颇为困难。中午经三塘坝,下车少憩。抵县城时,已是天黑了。雨已停止,但道路泥泞。我到饭馆子进膳返舍时,在路上竟跌了一跤。
  五月八日,由金塔起程返酒泉。托县政府雇的车子,十一时始来,出发颇晚。当天在临水堡过宿,第二天下午才抵酒泉,天虽放晴,但又刮起风来。因为所走的是来时的原路,沿途我们多躲在车厢中,放下帘子来避风。这次我们去金塔,往返花费了十多天。虽没有什么收获,但也给我们以荒漠工作的经验。

知识出处

名人足迹

《名人足迹》

本书分为远古时期、战国后期至秦代、秦汉时期、魏晋十六国时期、隋唐时期、宋西夏元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近现代八个部分,记载这些有价值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以及他们对金塔所做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夏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