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因发现金塔汉代长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名人足迹》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960
颗粒名称: 斯坦因发现金塔汉代长城
分类号: K820.842
页数: 2
页码: 138-1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汉代长城被斯坦因发现并调查,他沿疏勒河流域从西向东调查了城塞和烽燧遗址。在调查过程中,他盗掘了大量文物并毁坏了许多珍贵的文物。
关键词: 名人足迹 民国时期 斯坦因

内容

岁月如梭,漫漫两千余年犹如一瞬间。但是汉代的边塞——长城,却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默默地守护着荒芜的戈壁和凄凉的丝绸古道。除了发思古之幽情的诗人在咏叹,它已渐渐地被人们遗忘。到了近代,长城又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首先发现金塔汉代古长城的人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
  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简称斯坦因,文献中亦见“司代诺”“司坦囊”等。原籍匈牙利,是一名犹太人,1904年,入英国籍。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他是今天英国与印度所藏敦煌与中亚文物的主要搜集者,也是最早的研究者与公布者之一。他的许多著作至今仍是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者的案边必备之书。1900年,斯坦因正式向印度政府提交了中亚探险计划并获准。1900—1914年,他曾三次进入中国境内探险考古,考察重点是中国的新疆和甘肃,所发现的敦煌吐鲁番文物及其他中亚文物是今天国际敦煌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1913—1915年,斯坦因第三次到中亚考察。他沿着1906—1908年间在敦煌境内发现边塞(汉代长城)的线路,在对敦煌市北部的汉塞遗迹和汉代烽燧遗迹进行了补充调查和发掘的基础上,随后又沿疏勒河流域,从西向东,经今瓜州县、玉门市、金塔县,然后沿黑河向北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黑城遗址,对汉塞和汉代烽燧遗址进行了调查、编号和发掘。
  这次调查,斯坦因从玉门至金塔调查,首先从玉门过来后沿北部塞由西向东调查,共调查城障烽燧遗址20个,并全部进行了编号登记。然后,他又在肩水塞沿黑河两岸调查,共调查城障烽燧遗址32座,也全部进行了编号登记。通过斯坦因此次调查,金塔境内的汉长城遗迹首次被发现并明确了基本走向,保留的城障烽燧遗址也公布于世。
  这次调查,斯坦因途中从居延遗址掘得汉文古籍230册,西夏文书57种,抄本1100页,刻本300页及大量画卷,于同年9月离开额济纳旗。他把这次发现写成《亚洲腹地》一书出版发行。1925年,他又将此书改写成《西域考古记》。斯坦因在中国盗掘的大量文物,分别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
  斯坦因在西方学界的地位极高,当代历史学家欧文·拉提摩尔(OwenLattimore)誉之为“同代人中集学者、探险家、考古学家和地理学家于一身的最伟大的一位人物”。在中国,斯坦因长期以来多被称为“强盗”和“殖民掠夺者”,因为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中国莫高窟中遗书、文物10000多件。并且在其中亚考察过程中,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发掘并劫走大量的珍贵文物,而且由于他的盲目挖掘,使许多原保存在流沙层中的文物毁于一旦,他的这些行为严重地损伤了中华民族的感情,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部分有所反映。

知识出处

名人足迹

《名人足迹》

本书分为远古时期、战国后期至秦代、秦汉时期、魏晋十六国时期、隋唐时期、宋西夏元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近现代八个部分,记载这些有价值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以及他们对金塔所做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斯坦因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