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既治理凉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名人足迹》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914
颗粒名称: 张既治理凉州
分类号: K820.842
页数: 2
页码: 41-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既是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名臣,出身寒门庶族,政绩卓著,先后治理凉州20年,抚民兴政,处理好民族关系,举荐了许多地方英才。在征讨叛乱中表现出色,受封为西乡侯。
关键词: 名人足迹 凉州 张既

内容

张既(170—223年),字德容,冯翊高陵(今陕西西安高陵)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名臣。
  张既出身寒门庶族,家中殷富,为人有容仪。十六岁就在冯翊郡担任门下小吏,后来屡次升迁,被郡里举为孝廉,但没有前往京城入郎署为官。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任司空后,征召张既,他没有到任。后来被州郡举为茂才,升迁为新丰县令,在任期间他的政绩为三辅各县中名列第一。河东之战时,张既劝说马腾,使其相继参与讨伐高干、张晟叛乱。任京兆尹时,抚民兴政。后与夏侯渊平宋建,定临洮、狄道,安郡民,迁徙氐人。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张既临危受命,出任雍州刺史。汉中张鲁投降后,张既向曹操建议迁移汉中万户农民充实关中,被曹操采纳。当时,武威颜俊、张掖和鸾、酒泉黄华、西平麴演,均各自为战,自号将军,相互攻击。武威颜俊派遣使者,护送其母亲和儿子到曹操处做人质,以求助兵力,还击对手。曹操征求张既意见,张既说:颜俊如今因内外交困求助于你,一旦击败对手,形势转安,必然反叛。当今要远平巴蜀,不宜援助,让他们互相争斗,如同卞庄刺虎,我们可以坐收其利,曹操听从了张既的建议。后来,张掖和鸾杀了颜俊,武威的王秘又杀了和鸾,证实了张既预言。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张既因平定河西之乱晋爵都乡侯。不久,凉州发生羌族叛乱。曹丕说:“非张既不能平定凉州。”于是任命张既为凉州刺史。张既到达金城(今兰州市),欲渡河,手下认为兵力很少,道路险,不可深入。张既说:“道路虽险并非像井陉那样的关隘,羌人虽多,大多是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并无左车之计,现在武威告急,应当火速前往救援。”便率军渡河西进。当时,羌军有7000余人集结于鹯阴口(位于今甘肃靖远县石门乡)阻挡魏军。张既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佯攻鹯阴口,主力迅速占领武威,河西叛乱平息。曹丕封张既为西乡侯,增邑200户,并前400户。后酒泉苏衡反叛,张既与夏侯儒领兵征讨,苏衡投降。曹魏黄初四年(223年),张既病故。魏明帝即位后,追谥肃侯。
  张既先后治理凉州20年,政绩卓著,魏文帝曹丕在诏书中赞曰:“故凉州刺史张既,能容民畜众,使群羌归土,可谓国之良臣。”(《三国志》卷15《魏书·张既传》)他“治左城,筑障塞,置烽堠、邸阁以备胡”(《册府元龟》卷429《将帅部·守边》),同时注意妥善处理纷杂的民族关系,使“群羌归土”。张既任雍州刺史时,为曹魏政权举荐许多河陇地方英才。如“扶风庞延、天水杨阜、安定胡遵、酒泉庞清、敦煌张恭、周生烈等”(《三国志》卷15《魏书·张既传》)。

知识出处

名人足迹

《名人足迹》

本书分为远古时期、战国后期至秦代、秦汉时期、魏晋十六国时期、隋唐时期、宋西夏元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近现代八个部分,记载这些有价值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以及他们对金塔所做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既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