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之最》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879
颗粒名称: 古迹遗址
分类号: K928.7
页数: 7
页码: 214-2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北部,是中国最早的青铜文化发源地之一和河西走廊北部唯一的关口。该县境内出土汉简数量众多,被称为“肩水金关汉文库”。金塔县还拥有汉代修筑的长城和城障、烽燧遗址,其中包括肩水金关、大湾城和地湾城遗址。此外,该县还存在着古铜矿遗址和金塔县最早的人类聚落遗址——缸缸洼遗址。
关键词: 金塔县 古迹遗址

内容

中国出土汉简最多的地方
  1930年、1973年、1986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甘肃居延考古队先后三次在甘肃省金塔县境内的肩水金关及其周边的地湾城、大湾城遗址发掘出土汉简1.7万余枚,这些简牍被称为肩水金关汉简,其中在肩水金关出土汉简1.2万余枚。在全国范围内,一个地方出土如此多的汉简实属首例。在这里出土的简牍绝大部分保存完好,字迹清晰,文物研究价值极高。如此多且完整的汉代简牍和实物,无疑为后世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依据,确实无愧于“肩水金关汉文库”的称号。
  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始建于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属居延遗址的一部分,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肩水金关是当时扼守弱水、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酒泉的北大门。大湾城为汉肩水都尉府所在地,地湾城为肩水候官所在地。在此出土的汉简总数占全国出土简牍的40%和居延简牍的70%。
  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沿弱水两岸,北起宗间阿玛,南至毛目(今甘肃省金塔县鼎新镇)约250千米之间,以及在布肯托尼与博罗松治约60千米之间,发现有汉代的塞墙和障堡亭燧,其间共有3段塞墙、39个烽台、2个城和4个障,从中获得10200枚汉简,这些汉简被称为居延旧简。其中在金塔境内的肩水金关故址共出土汉简850多枚,同时出土的还有木、竹、角、陶、铁、芦苇、葫芦等器以及皮革、货币、织物。大湾城故址城区及其边沿共出汉简1500枚。
  1972年秋,甘肃居延考古队沿黑河,南起金塔县双城子,北至居延海一带进行了考古勘察。在调查、踏勘的基础上,于1973年和1974年夏秋季,对破城子、肩水金关、第四燧等三处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金塔县境内的肩水金关故址,是这次发掘的第三个发掘点。出土的文物仅简牍就达11577枚,加上1930年出土的850枚木简,共出土简牍12427枚。还有货币、残刀剑、箭、镞、表、转射、积薪、铁工具、铁农具、竹木器械、各类陶器、木器、竹器、漆器、丝麻、毛、衣服、鞋、帽、渔网、网梭、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籽等,以及棨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版画和麻纸等遗物1311件。
  这次居延考古队在肩水金关挖掘的简牍,被称为居延新简,数量大,内容丰富,令世人惊叹。这些简牍绝大多数是木制的,只有极少数是竹简。就形制而言,有牒、检、板、檄、椠、简、两行、觚、册、符、传、过所、削衣等。通常完整的简牍每枚长23厘米左右(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尺牍),最长者达88.2厘米,最短的仅3.8厘米。其中纪年简的上限始于西汉昭帝始元时期,下限至西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其中西汉武帝时期和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32年)以后的简数量极少。昭帝至新莽时期的年号简基本上是连续的,宣帝时期的最多。
  1986年,甘肃省又组织专人对地湾城进行发掘,共出土汉简约2000枚。这些简的年号集中于公元前84年至24年,属昭帝至王莽更始时期。同时出土的器物很多,有木器、竹器、苇草器、角器、料器、陶器、铁器、铜器、皮革和织物等,还发现残笔一支。根据这里出土的函检与簿检,认定地湾城为肩水候官所在地。
  肩水金关所出汉简,内容囊括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和文物价值。政治方面包括汉代的养老制度、抚恤制度、吏制等内容;经济方面有关于农垦屯田的记载,其内容涉及屯田组织、农事系统、屯垦劳力、田仓储运、田卒生活、剥削形式、剥削量,以及农具、籽种、水利、耕耘、管理、收藏、内销、外运、粮价、定量等等,其学术史料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军事方面,肩水金关汉简多是西北边塞烽燧亭障的文书档案,文中所记载的武器名目繁多,最常见的为驽;科技文化方面,肩水金关函检中记载有《九九表》,同时,居延纪年简多载有年月口,一般在月名与日序之间注明朔旦,这无疑是研究两汉朔、旦排列的第一手资料。
  作为出土的一种历史资料,肩水金关汉简虽属历史文献学的范畴,但是它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自身又具有一种独立的文化内涵。这些文物及长城、烽火台、关隘要塞遗址,让人们重新认识居延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西北边塞的守御器备、烽火制度、管制文书、亭障遗址等方面进行研究,大大充实了汉代社会的历史,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的难题。目前,对肩水金关汉简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一个新的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中国最早的青铜文化发源地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青铜器冶炼较早的地区之一。大约在4000年前青铜冶炼技术由西亚传入中国。中国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青铜艺术品,显示了绵延1500多年中国青铜器的萌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
  据考古发现,金塔先民在距今3900年至3600年前(相当于夏商时期)就已经熟练掌握青铜冶炼技术。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考古人员在距金塔县城东北约40千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处冶铜遗址,定名为“火石梁遗址”。火石梁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70米,面积约9.5万平方米。发现和采集到诸如陶质双耳罐,簇形纽盖,单孔、双孔石刀、石勺等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这些石器通体磨光,制作精细,而陶器则有精细的几何花纹,两把石勺类似冶炼工具坩埚。遗址内东北部直径约30米的灰堆中埋藏有大量的炭结块、孔雀石和碎铜片,文化层厚度为0.3~2.2米。这些文物证明,火石梁是一处青铜器时代的陶器烧制作坊和青铜器冶炼场遗址,属四坝文化类型,距今约3900年。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金塔县还在火石梁遗址以东约7千米处发现了另外一处冶铜遗址。该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60米。因地处四周高、中间低的一片洼地中,加之当地农民曾在此处发现了被他们称为“缸缸”的陶罐,此地被形象地称为“缸缸洼”。缸缸洼遗址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的石器,东部风蚀台上有冶铜遗址,地表有大量铜矿石、碎铜块和炭釉结块。1987年以来,金塔县博物馆在缸缸洼遗址发掘和采集到石刀、石斧、石纺轮等石器300多件,陶罐等陶器22件,还有2串骨珠。这些物证表明,缸缸洼是一处烧制陶器和冶炼铜器的冶炼场所。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又在金塔县北山发现古铜矿遗址,距县城约90千米,因此处附近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白山堂”的铜矿,该遗址被定名为“白山堂古铜矿遗址”。古铜矿南北长382米,东西宽185米。在遗址中心位置遗存有原始矿井一处,南北长19.7米,东西宽9.1米,深4.8米,矿井壁面有原始工具凿挖痕迹。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中科院的专家实地考察,该遗址属青铜器时代的四坝文化类型,距今3900年至3600年。前有冶炼遗址,后有铜矿遗址,专家分析认为,火石梁遗址和缸缸洼遗址的冶炼铜就来源于白山堂古铜矿。相隔二十多年的两次重大发现相互印证,不仅进一步表明金塔先民在距今3900年至3600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冶铜技术,同时说明当时的社会已经进入了铜石并用时期。古铜矿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北方古代铜矿开采、选矿、冶炼、铸造技术及发展水平提供了实物证据,同时也为研究古代冶铜业的萌芽和发展状况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甘肃汉长城里程最长的县
  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是河西地区重要的北部屏障,是出入居延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汉王朝为了巩固边防,在金塔县境内大肆修障筑城,遗留了许多长城及城障、烽燧遗址。据调查考证,金塔县境内现遗存汉代修筑的长城共3道,分别是汉长城东部塞、汉长城西部塞和汉长城北部塞,总长度约为306.78千米。其中墙体152.72千米、壕堑44.85千米、水险109.21千米,长城沿线尚存关堡遗址13座,烽火台83座。金塔县为甘肃省境内单县汉长城里程最长的县。
  甘肃第一大墩
  大墩门大墩烽火台,在金塔县鼎新镇大茨湾村南约7千米的黑河西岸的高山顶上,修建于明代,与大墩门水库隔河相望。烽火台底径19.5米,高约11米,整体呈圆丘状。烽火台内层为夯土板筑,外层用0.18米×0.30米×0.07米的土坯一平两竖砌筑,表皮进行粉刷。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好,东侧有上下攀登的脚窝痕迹。周围散见绳纹灰陶片、黑釉瓷片及白瓷片等物。从全国境内现遗存的烽火台情况看,大墩门大墩无论是规模还是保存程度都是罕见的,堪称“天下第一墩”。
  河西走廊北部唯一的关口
  肩水金关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城东北152千米处,距东大湾城7千米的黑河东岸,东经99°94′,北纬40°50′。肩水金关是汉时居延塞防线上仅有的关口。
  肩水金关故址属居延遗址的一部分,为汉代烽塞关城,是当时进出河西、通往南北的咽喉,取名金关,含有“固若金汤”之意。肩水金关遗址主要由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组成。楼橹长6.5米,宽5米,西侧残存有通到楼橹顶上的3层土坯台阶,西楼橹间的门道宽5米,其上部原有门楼类建筑物。关门内外埋有虎落尖桩和木转射,门两侧联结夯土塞墙。坞在关门内西南侧,北墙长36.5米,南墙长35.5米,东墙残长24米,东南角有一豁口,可能为坞门。坞墙夯筑,厚0.7~0.8米,残高0.7米。坞内发现房屋和马厩等共11间,西南角残存有障和燧址。亭墙用土夯筑,厚1.2~1.3米,长13米,宽12.5米,门窄小;亭内有住室、灶屋和仓库。亭西北部紧接烽台,台基方形,长7.8米,宽7.7米,经修缮过的夯土台基外部用土坯包砌。肩水金关故址现仅有一烽台,台长宽均为8米。
  肩水金关故址虽然保存不完整,但出土文物极为丰富。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挖掘出汉简850枚。1973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掘出汉简11577枚,其他实物1311件。更为可贵的是其中包括比较完整的簿册70多个,这为简牍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准确性。这70多个册子,有的出土时就连缀成册,有的编绳虽朽但保持册形,有的散落近处可合为一册。这些汉简多数有纪年,内容连贯。如简册《塞上烽火品约》共17枚,该册是研究汉代的烽燧制度以及边塞防御系统十分重要的资料。该简册中,对匈奴人入侵的不同部位、人数、时间、意图、动向以及天气变化异常等情况下,各塞燧燔举烽火的类别、数量、方式、如何传递应和、发生失误又如何纠正等都做了具体规定。
  金塔县最早的人类聚落遗址
  缸缸洼遗址是金塔县最早的人类聚落遗址,位于距金塔县城30千米的大庄子乡永丰村三组东南6.6千米处的戈壁沙漠腹地。1987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50米,面积约7.5万平方米。由居住区、制陶区、窖藏区、墓葬区4部分组成。遗址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石器,并有少量灰陶残片。
  遗址东部为窖藏区,夹砂红陶、彩陶残片堆积如山,覆盖层厚度在0.3~0.9米之间。遗址中西部为制陶区,残存烧制陶器的窑址四座。一号窑长宽各1米;二号窑残底呈圆形,直径1.4米;三号窑长2米,宽1.5米,炉门南开,门口宽0.3米;四号窑仅存灰层,范围模糊,灰层中有木炭残块。遗址西部是墓葬区,多为竖穴土坑墓。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和征集的文物有双耳彩陶罐、双耳盆、石刀、石斧、石纺轮等69件。陶罐壁薄而硬,造型美观,带有人字形或菱形黑色陶纹。石器通体磨光,多穿孔。
  据考证,缸缸洼遗址为新石器时期到青铜时期村落遗址,从遗存的窑址、残陶片和碎铜块等遗物判断,这也是一处烧制陶器和冶炼铜器的冶炼场所。其文化类型主体属四坝文化,兼有少量马厂文化类型的遗物,距今约4100—3600年。自发现至今,共采集陶器22件、石器300余件、骨珠两串。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金塔之最

《金塔之最》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人物、综合五个篇目,记述了金塔县在建制历史演变过程中,位居各项事业的首次发生的事件和堪称第一的事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世界之最、亚洲之最、中国之最、甘肃之最、金塔之最进行解读。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