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之最》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856
颗粒名称: 综合篇
分类号: K294.2
页数: 30
页码: 191-2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的军事、景观、古迹遗址,其中包括了汉匈战争、武装会议、民兵干部会议、水库、城市广场、湿地公园、人类聚落遗址等。
关键词: 金塔县 地方史

内容

军事
  最辉煌的汉匈战争
  匈奴曾是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战国时,匈奴骑兵经常深入中原袭扰,秦、赵、燕与匈奴为邻,时常与匈奴发生战争。秦、赵、燕等国一般都采取守势,在北边修筑长城并派兵戍守。秦吞并六国后,秦始皇在修筑长城加强防卫的同时,还派大将蒙恬率军征伐匈奴,并采取迁民垦田、开拓边疆等措施,有力地遏止了匈奴的抢掠。秦汉之际,匈奴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西汉文帝时(约公元前174年),闯入河西的匈奴打败了大月氏,大部分大月氏人西迁,整个河西全被匈奴人占据。
  匈奴贵族占领河西以后,不断向中原发动侵扰性战争,破坏了两地人民的友好交往,割断了西域同内地的交通,威胁着西汉王朝的安全。汉初,由于战争的破坏,经济亟待恢复,政权尚未巩固,无力对匈奴作战,因而从汉高祖以后七八十年间,汉朝对匈奴采取了和亲政策。但是和亲政策并不能阻止匈奴贵族的掠夺,匈奴骑兵仍不断侵扰中原。
  汉武帝即位后,派大将军卫青兵出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旗),拉开了汉匈战争的序幕。卫青首战告捷,收复了河套以南地区,然后在那里设置了朔方、五原二部,从而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王朝的直接威胁。匈奴贵族虽然惨遭失败,但仍然凭借河西要地控制西域。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一万人,由陇西出发,攻过焉支山(山名,今山丹县东南),进击匈奴境内1000多里,俘获浑邪王的儿子及相、都尉等众,并缴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佛像),匈奴伤亡近万人。同年夏,汉武帝又遣霍去病率数万骑,出北地(郡治马岭),挺进2000里,西过居延海,然后迂回向南,沿黑河通道、过会水县(今金塔县)直逼祁连山下,歼灭匈奴3万多人。同年秋,浑邪王杀休屠王,率众4万人降汉。此战给河西匈奴以毁灭性的打击。从此,整个河西地区正式纳入西汉版图,打开了汉通西域的道路。
  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之一
  汉王朝控制河西后,汉武帝为保障边郡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西北边郡设烽燧,置亭障,屯戍卒,修武备,构筑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其中位于金塔县境内的肩水塞防御体系,是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防御体系之一。
  汉长城是一个工程浩大、组织严密、细致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这个体系是以垣墙为主体,包括城障、关隘、墩台、烽燧和粮禾武库等军事设施,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藏等综合功能,并配置有长期驻军守备的一种具有纵深防御能力的边防体系。这个军事防御工程是以因地制宜、据险置塞为原则而构筑的。
  肩水塞属于居延汉塞的一部分,分布在甘肃省金塔县东北60千米的黑河两岸。在这一区域的黑河两岸,分布着两条平行的汉代壕堑,北端相交于肩水金关:河东壕堑大致完整地延伸至鼎新镇西南的沙枣墩水库,长约60千米;河西壕堑断续延伸至航天镇国光村附近,长约45千米;在两塞间,还有一道壕堑。
  根据居延汉简的研究成果,肩水塞是居延汉塞七处候官要塞中距张掖郡最近的一处重要塞防,属张掖郡的肩水都尉管辖,沿黑河两岸绵延60千米,是居延地区整体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水塞作为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府的必经之路,北端设肩水金关以通北地,是抵挡匈奴南侵、保障河西走廊畅通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肩水塞辖区内的黑河两岸由于水源充足,土地适于农耕,成为居延地区的一处屯戍重地(另一处为黑河下游三角洲地区),以供戍边军需,故肩水塞以堑壕或塞墙将黑河两岸的屯戍区围于塞内,用以保障屯戍区农业生产的安全。肩水塞不单承担军事防御职能,更重要的是它的屯田职能。肩水塞的防御系统由塞防系统、邮驿系统、军需屯田系统和水源保障系统四部分组成。
  塞防系统 主要指承担军事防御功能的设施,进一步细分为防御设施、管理驻防设施和候望设施三部分,构成了左辅右弼、互为掎角的军事防御体系。防御设施主要包括关城(即肩水金关)、壕堑、塞墙及天田,管理驻防设施主要包括东大湾城、地湾城、将军营盘城等,候望设施即烽燧,按其职能,有属于军事候望系统的烽燧,属于邮驿系统的邮亭、都亭,属于屯田系统的农亭,属于治安系统的乡亭、市亭,属于警卫系统的城亭、门亭等。在肩水塞内有烽隧40多座,在烽燧与塞的布局上,由于肩水塞辖区黑河两岸的地形较狭窄,东部塞烽燧均沿戈壁沙梁延伸,烽燧随地形设置,间距在1.5~2.3公里(约合汉里3.6~5.5里);西部塞沿黑河延伸,地形较复杂,烽燧间距在0.75~1.5公里(约合汉里1.8~3.6里)。这些烽燧大都是沿长城线分布的,一般在城墙附近。
  邮驿系统 这一系统是将军事防御体系中的邮驿设施单独提取出来,类似于今天的道路交通系统,又可进一步细分为驿置和驿道两类。
  军需屯田系统 这一系统是肩水塞有别于一般汉塞的重要内容,农田、用于灌溉的井渠、护渠的亭燧、用于储藏粮食的粮仓遗址以及相关民事管理设施等均可包含在这一系统内。
  水源保障系统 即黑河水系,是居延汉塞赖以存在的生命线,黑河的水源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居延汉塞塞防系统、邮驿系统和屯田系统的存亡。
  肩水塞西邻黑河和金塔北山,东依合黎山,长城纵贯,一关雄踞,形成“关隘相连,烽火相望”,层层布防、步步设险、能攻易守的完善的长城防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塞墙是最基本的防线,是“物防”,而烽燧则是“人防”的基础,关城是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是军事“焦点”,城障是长城防线的坚强后盾。严密的布局结构使得这个体系牢不可摧,在抵御外来侵略、保卫边疆安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由于肩水塞一带气候干燥,人为破坏较少,遗存有大量遗迹,其中塞墙19段、约33千米,壕堑1段、约2300米,关堡1座、障城4座、烽燧44座。
  肩水塞巧妙依托和利用黑河、北山、戈壁的自然环境进行选址和布局,遗址规模巨大,遗存类型丰富,保存状况良好,以汉简为代表的出土文物数量众多,是研究我国汉代河西走廊地区的军事防御制度、屯戍组织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肩水塞的各类城、障、坞、关、烽燧等建筑类型众多,且大多采用夯土、土坯等当地材料筑成,是汉代河西走廊地区防御建筑和生土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建筑史研究价值;肩水塞所处的居延一带,自古以来气候干旱,生态脆弱,汉代及后世的大规模屯戍活动对黑河两岸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致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研究居延塞的历史格局和屯戍活动对研究该地区汉代以来的生态环境变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肩水塞遗址是中国汉代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金塔县民国时期最早的警政组织
  警政所的主要职责是捉拿土匪一类的坏人,防御犯罪分子捣乱,保卫社会治安。清宣统三年(1911年),金塔绿营裁撤,民国二年(1913年)始设警备队,以维护地方治安。警察的一切事务由县知事兼办,设警长1人,警察若干人。县署设快班,负责缉拿、追捕罪犯,并设监狱,负责看守罪犯。民国六年(1917年)因事情多而复杂,专设警察办理,改名警察所。民国十七年(1928年),警察所改为公安局,改警佐为局长,警生为局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公安局裁撤。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金塔、鼎新两县成立警察局,分别设局长、巡官、户籍、雇员、警长各1人,局下设警察队。1949年9月,金塔、鼎新解放后,警察局、警察队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整编。1949年10月,金塔县、鼎新县分别成立公安局。1956年3月,金塔县、鼎新县公安局合并为金塔县公安局。1958年12月,金塔县和酒泉县合并为酒泉市,设酒泉市公安局金塔派出所。1962年1月,金塔县公安局恢复建置。1964年1月,金塔县公安局鼎新公安分局成立。1968年4月,金塔县公安局由金塔县革命委员会保卫部取代。1974年,金塔县公安局恢复。
  金塔县最早的征兵制
  民国十四年(1925年),金塔、鼎新开始征丁,采用募兵制。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国民政府颁布了紧急征兵令,通令全国实行征兵制,废除历代以来的募兵制。金塔、鼎新开始征兵。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奉令缓征3年。民国三十年(1941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兵役法,规定“凡男子年满19岁起至36岁止,共17个年次,都征集入营当兵”。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巡视河西,目睹安西、敦煌、玉门各县人口稀少,民生凋敝,提请中央批准将安西、敦煌、玉门及鼎新县应征兵额折交马匹,规定1马抵2丁。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金塔征兵192名,鼎新征马72匹,并奉令征集知识青年从军,金塔从军21名,鼎新从军19名。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金塔征兵168名,超征48名,鼎新征马24匹。1947年后,征兵名额大幅度增加,规定17个年次范围内的人都要当兵,征集方法很多,如抽签、以马代丁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国家实行自愿兵役制。为保家卫国,广大青年争先恐后报名参军,父母送子,妻子送夫,兄弟争相参军者较为普遍。1951年至1954年,金塔、鼎新共有474名青年志愿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5年7月,国家颁布了第一部兵役法,全国实行义务兵役制。1984年5月,国家又颁布了第二部兵役法,全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法颁布后,在全县人民群众中开展了广泛、深入地宣传,使大家明白保卫祖国是公民应尽的光荣义务和职责。
  金塔县召开的第一次武装会议
  金塔县人民武装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设于金塔县行政区域的常设机构,是中共金塔县委的军事部门和金塔县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受上级军事机关和中共金塔县委、金塔县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主要任务是: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完成历年兵员征集任务;协助地方民政部门安置复员退伍军人;组织指挥民兵预备役军人剿匪肃特、平叛平暴、安定社会秩序;发挥军队与地方之间的桥梁作用,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不断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发动和带领民兵参加地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1949年10月16日,中共金塔县委召开第一次武装会议,充实和壮大了地方武装力量。金塔县自卫队原有80人,新增130人,扩至210人。警卫队原有40人,新增20人,扩至60人。
  1962年1月,中国共产党金塔县人民武装部委员会成立。根据中国人民解放《政治工作条例》规定,金塔县人民武装部和金塔县驻军、各乡(镇)人民武装部均成立中国共产党基层支部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在部队的各级委员会通常由本级部队的首长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对部队各项工作实施全面领导。重大问题由中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首长分工负责贯彻执行。为了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县委书记兼任人民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或书记)。1963年11月,中共金塔县人民武装部委员会设第一任书记,由中共金塔县委书记兼任。
  金塔县第一次民兵干部会议
  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中国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备军,是巩固基层政权、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是进行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基础。中国民兵产生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我党领导的“三结合”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任务;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和支前,抵抗侵略,保卫祖国。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民兵制度,保卫地方秩序,建立国家动员基础……”195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
  1966年2月25日至3月1日,金塔县召开第一次民兵干部会议,参会的有各公社民兵团政委、正副团长,各大队民兵营(连)教导员,和“五好”民兵共232人。县武装部部长戴长河传达了西北地区第一次民兵工作会议精神,县委书记杨兴盛、副书记刘孟晋、县武装部政委李茂功分别作了讲话。会议汇报交流了民兵工作“三落实”的经验,明确了民兵工作“劳武结合,以劳为主”的方针,表彰奖励了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金塔县第一批授警衔的警察
  警察授衔,就是人民警察加入警籍以后,根据学历和工作经历授衔的,没有年龄规定。大专和本科一般授予三级警司或者一级警员。研究生学历授二级警司,博士授一级警司。入警前是大专或本科学历,如果有两年或三年工作经验,授二级警司。警司警衔三年晋升一次,警督警衔四年晋升一次。
  1992年9月1日,中国人民警察推行授衔制。金塔县公安局60名人民警察被授衔。其中,由公安部授予一级警督警衔6人,二级警督警衔7人,三级警督警衔5人;由甘肃省公安厅授予一级警司警衔15人,二级警司警衔17人,三级警司警衔6人,一级警员警衔1人,二级警员警衔3人。2008年,金塔县公安局有授予警衔的警察86人。其中,一级警督警衔10人,二级警督警衔21人,三级警督警衔14人;有一级警司警衔25人,二级警司警衔7人,三级警司警衔9人。
  景观
  全国唯一一个以塔命名的县
  在金塔县城东南2.5公里的塔院寺内,静静耸立着一座古塔。它高五丈、围七丈,塔身为土木结构,外表用纸筋、白灰等物粉饰,整座古塔上锐下圆,金墨铜顶,形似一个宝瓶,更像一个“金”字,塔与寺合称金塔寺或塔院寺。塔势雄伟,寺貌壮观,构成一幅神奇迷人的画景。明清时,古塔被列为肃州八景之一,民国时又将它列为金塔第一景,金塔县县名由此而来。因此,金塔县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塔命名的县。这种独特的风姿和别致的造型,使得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塔,展现出了一种异域情调,更充满了一种神奇的魅力。
  因为塔的外表是用纸筋裱糊而成的,所以初建时把这座塔叫作“筋塔”,后人根据谐音,称为“金塔”。塔与寺合称“金塔寺”或“塔院寺”。明朝诗人戴弁曾为此塔题诗,诗云:
  不省何年缔构功,一峰突兀白云中。
  高临北极天光迥,低压南山地势雄。
  风送铃声来碧落,雨收虹影入晴空。
  何当平地丹梯上,尽日徘徊兴莫穷。
  金塔
  诗中对古塔的高大、雄伟、秀丽、神秘做了准确生动的描述。
  金塔是密檐式佛塔的代表,这种塔的造型特点,是在高大的方形基座上,建圆形覆钵形的塔身,上面安装塔刹。自元代以后,喇嘛教建塔常采用这种形式,所以称为喇嘛塔。主要流传于南亚的印度、尼泊尔,我国的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省区。
  关于金塔的确切初建年代,现存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民间有此塔建于元代、唐代或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传说,但未见于史料,有待考证。据《重修金塔县志》(1934年手抄本校注)收录的《重修塔院寺序》(刻写于雍正十年即1732年)记载:“如我金塔寺之有塔,不知妨于何代,然塔以筋砌始名曰筋塔。迨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设堡,其地立官分土,因名其堡曰‘金塔寺堡’,是堡因塔而名也。”这是现有史料中关于金塔的最早记载。说明在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时金塔已存在。据此证明金塔的始建年代,最迟也在明代。这条史料也说明,金塔,原名叫“筋塔”。后来,一方面根据谐音,另一方面,“金”象征财富,人们为了祈求金塔地方繁荣富足,改称为“金塔”。
  这座塔为什么叫金塔?在当地流行着四种说法:一是,塔的外表是用纸筋裱糊而成的,所以初建时把这座塔叫作“筋塔”,后人根据谐音称为“金塔”。二是,塔上供奉着一尊释迦牟尼佛金面铜像,“金塔”二字由此得名。三是,塔初建时是土塔,因为常年风吹雨淋,塔身土层脱落严重,为了保护塔身,寺院的僧人就用牛筋裹在塔身上,防止土层脱落,时间久了,人们就叫其为“筋塔”,后人根据谐音,称为“金塔”。四是,整个塔体呈现出汉字“金”的造型,所以叫“金塔”。据《重修金塔县志》(1934年手抄本校注)收录的《重修塔院寺序》(刻写于雍正十年即1732年)记载:“如我金塔寺之有塔,不知妨于何代,然塔以筋砌始名曰筋塔。”这里所说的“筋”即纸筋。“纸筋灰”是一种用草或者纤维物质加工成浆状,按比例均匀地拌入抹灰砂浆内,用于抹灰层裂缝,增加灰浆连接强度和稠度。当时初建金塔时,为了提高墙体韧度、连接性能,在泥浆中掺入了用稻草、麦秸经石灰浆浸泡处理过的纸筋,从金塔历次维修的灰层中,也发现了纸筋,与“塔以筋砌”相吻合。这才是金塔名称真正的由来。
  全国最大的土筑坝水库
  鸳鸯池水库位于金塔县城西南12千米的夹山峡,是民国时期修建的国内第一座大型土坝蓄水工程,主要拦蓄讨赖河、清水河、临水河3条河流的冬、春余水和汛期洪水,为灌溉、防洪、发电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
  1943年3月成立肃丰渠鸳鸯池水库工程处,聘请中央大学水利系主任原素欣教授为工程处主任,同年6月动工兴建,于1947年5月建成,水库流域控制面积1.23万平方千米,库区面积14平方千米,回水长度12千米,总库容1.048亿立方米,相应水位高程1321.8米,正常蓄水8500万立方米,相应水位高程1320米,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主体工程由土坝、溢洪道、输水洞组成,土坝全长240米,最大坝高37.8米,顶宽5米,为配合土心墙沙壳坝,坝顶高程1323.8米,心墙高程1322.55米;溢洪道位于土坝东端,为实用断面堰,总宽度100米,净宽71.75米,分35孔,每孔净宽2.05米,堰顶高程1318米,最大泄量965立方米/秒,下设消力池长11米,宽60米,落差16.6米,底部高程1292米,顶部高程1300.6米;输水洞位于溢洪道东侧下方,为钢筋混凝土圆形无压隧洞,长度128米,洞径2.5米,进口高程1297.94米,最大池量50立方米/秒,用两台25吨手、电两用螺杆启闭机控制。属国家大型水库,是全国最大的土筑坝水库工程,成为名副其实的灌溉、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其水电站安装630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3台,总装机1890千瓦,年发电量达1000万千瓦时。灌溉面积已达34.2万亩。
  2008年中国天文日全食最佳观测点
  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出现日全食。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专家考察,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为日全食最佳观测点。酒泉市获得2008年中国日全食国际天文活动举办权,组委会确定金塔县航天广场、金沙湖、北河湾等处为最佳观测接待点。
  2008年8月1日18时40分太阳出现初亏,19时14分,太阳完全被遮挡,日食时间持续2分钟,20时06分太阳复原。来自日本、德国、美国、法国、中国等20多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和天文观测者在金塔县进行日全食观测活动,中外6万多名天文爱好者聚集金塔县全程观看。
  2008年8月1日,《中国·酒泉·金塔日全食观测暨国际学术会议》和《中国·金塔·日全食观测暨项目洽谈会》在金塔县分别召开。金塔县和中外客商签约工业项目10个,签约金额5.83亿元。
  中国最具特色的旅游名县之一
  金塔县,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地处甘蒙交界处,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4万,举世闻名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坐落在县境内。全县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肩水金关出土的居延汉简与明清故宫档案、殷墟甲骨文、敦煌遗书并称20世纪东方文明的四大考古发现。
  金塔县自然风光独特,历史文化深厚,鸳鸯池高峡平湖,金沙湖碧波荡漾,金鼎湖风光优美,清泽溪流水潺潺,榆树观暮鼓晨钟,塔院寺香火不绝;万亩胡杨千姿百态,景冠全省;千顷雅丹鬼斧神工,叹为观止;长城烽燧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居延汉简记载着先民的智慧。奔腾不息的黑河水与连绵不绝的大沙漠造就黑河环流地质奇观,精美的农家饭和优美的田园图构成休闲度假天堂。
  近年来,金塔县以打造酒(泉)嘉(峪关)后花园,建设休闲度假旅游基地为目标,建成各类旅游景点9处,其中国家4A级1处,3A级2处;有星级宾馆3家,其中三星级2家;星级农家乐8家,其中三星级2家,初步形成了航天科技游、自然风光游、历史文化游、沙漠探险游、休闲度假游、农家风情游等旅游精品。
  2015年,金塔县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旅游名县”之一。
  甘肃第一大内陆河
  黑河,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也是甘肃省境内第一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东源头为八宝山,西源头为河西走廊南山,在黄藏寺处汇流,至莺落峡出祁连山,进入河西走廊,向北流入山丹河后,折向西北流入高台,穿镇夷峡流入金塔县境内,出金塔县境向北流入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称弱水(亦称额济纳河),注于居延海,全长831千米(金塔县境内150多千米)。黑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流域面积14.29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总人口142.5万,灌溉面积335万亩。其中青海省1.04万平方千米,甘肃省6.18万平方千米,内蒙古自治区7.07万平方千米,是河西内陆河中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黑河即张掖河。自甘州城西南山中流出,河源出摆浪河,经祁连山积雪消融,其流益洪。傍合黎山,出羌谷口,北入亦集乃哈班、哈巴、喇失三海子,即古居延海。又云:“镇夷城西四里,即张掖河,经城西北,出石硖口,穿沙碛,入居延海。”又云:“黑水在城北沙漠中,望之宛然若水,故名。”《尚书·禹贡》:“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南海即居延海。
  黑河上游长270多千米,流经青海省的祁连县和甘肃省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多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两岸重峦叠嶂,河床窄且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流域面积1万平方千米,植被茂密,为水源涵养区。
  黑河中游长185千米,流经甘肃省的山丹、民乐、甘州、临泽、高台等县(区)。河床宽浅,坡度平缓,平均比降2‰。黑河中游主流流经张掖市的甘州、临泽和高台,这里地势开阔,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
  黑河下游长376千米,流经甘肃省的肃州区、金塔县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平均河床在150米,水深1.5米左右。额济纳河流域及近河的戈壁沼泽上生长着38万多公顷的天然乔灌林木,既是西部荒漠区的珍贵林木资源,又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被誉为“弱水三角绿洲”。
  黑河在金塔县流经赵家峡、大墩门两大峡谷和鼎新镇、航天镇等4个乡镇及空一、空二基地,河床横贯全境,流水长度150千米。在黑河流经的150千米中,长城林立,烽燧遍布,绿洲连绵,麦浪滚滚,沿途有沙漠环流、峡谷杏林、玉龟出海、候鸟蹁跹、金狮望月、九天仙女等50多处大型景观。黑水环流不是指一个景点,而是指黑水金塔段的全部流水,它历来是金塔八景之一。被称为黑水环流是因为黑河在这里呈环抱之势,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金塔县最早的防洪堤水利工程
  皇逼水主要指清王朝始建的东西拦河(即今防洪堤)水利工程。清朝时期,因河堤多年失修,植被严重破坏,风沙侵袭,东西拦河成了金塔最大的水患之源。冰河期间,沙子淤积,冰块堵塞,河水溢漫岸堤。夏秋季节,洪水暴发,水流过大,下泻困难,冲刷堤岸。因而,不论冬水期还是洪水期,时有倒水决堤之险。西拦河倒水,除金塔乡、大柳林、小河口外,王子六坝均受其害,无法灌溉,庄稼绝收;一旦倒水,家家派柴,户户起夫,老幼上阵堵水。民间有“水倒黄沙槽(拦河),丫头娃子都不饶”的说法。东拦河决堤倒水,不仅影响王子六坝的灌溉,更严重的是危及金塔堡(县城)的安全。
  相传,清雍正末年,一次东拦河被洪水冲了堤岸,把金塔堡西南城角冲毁了一段,西城墙冲掉了一半。直到嘉庆年间,才补修了水毁城墙。道光十七年(1837年),国库拨银3000两,对东西拦河、六坪及部分河道进行了全面加固维修和疏导。因动用了国库银两,群众把逼水堤岸叫“皇逼水”。同时还封闭了东西拦河湾一带,规定市民百姓不准放牧,不得到此地拾柴捡粪。几年之后,东西拦河湾草木茂盛,夏天油绿一片,冬天野兔飞鸟成群栖身。西坝龙口一带,草木生长更茂,行人牲畜无法通过。
  清末到民国时期,东西拦河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东拦河冬水溢漫岸堤,冲断河堤水坝,水流直逼金塔县城南门,刚上任的县长周志拯,即派民工拦坝堵水护城,城门也用沙包土石查封。后来,县府组织全县3000多民工,六坪长夫和有治水经验的水利人员100多人,费了半个多月时间,才将决口堵住,水入河床。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全面维修了东西拦河堤之后,有些地方绅士和政府官员为了在周志拯面前讨好,就把东西拦河堤改叫“周公堤”。
  1949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金塔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水利建设、防风固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昔日东拦河的皇逼水,已被大水能排能控、小水能蓄能放、混凝土板衬砌的总干渠和防洪堤代替。对危害总干渠的风沙源,现正在分期埋压治理。
  1949年后金塔县修建的第一座大型建筑
  宝水堂是1949年后金塔县修建的第一座大型建筑。1957年5月制图,6月备料,7月1日正式开工,10月底竣工,11月7日剪彩使用(1982年因修政府礼堂而拆除)。
  1949年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群众对文化娱乐活动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加之开会、演出均在仓库、操场、露天广场进行,遇到雨雪天气,只得休会、停演。特别是县上召开大型会议,均无合适会场,困难较多。由前省人委办公厅秘书长、时任金塔县委第一书记的陆为公和县长张和祥主持,经县委、县政府多次研究讨论,决定在县城西操场(今政府礼堂地址)修建礼堂一处。
  在当时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县上安排俞登寿同志带领马英等3人,前往酒泉、玉门、张掖等地参观礼堂、剧院的样式与结构,均未得到理想要求。之后,县委书记陆为公写信向省人委办公厅求助,省厅即派工程师张文龙前来帮助,县政府指派俞登寿陪同,在张掖历时7天,完成了宝水堂的设计和预算工作。
  备料工作一开始,县委、县政府领导就强调,金塔县资金困难,必须精打细算,不能大手大脚搞人为的浪费。备料中,经办人员紧扣预算,反复核定,在红光、金大等几个农业社订购了灰、砂、石料,上杰农业社承揽了6万块砖坯任务,门窗、屋面板等所需干木料就地采买。架杆等料本着不占资金的原则,向社队借用。全部工程需青砖8万块,屋面瓦5万块,因技术、运输等问题,承包给酒泉砖瓦生产合作社,由他们派人来金塔在上杰烧制。由于“三材”县内紧缺,需向外地求购。原金塔县委书记、时任张掖专署办公室主任的时思明,得知金塔修建礼堂缺材料的消息后,从张掖解决钢材5吨,水泥30吨,松圆木8立方米,并派车运到金塔。但尚缺6米长方木大梁24根,檩条240根,纤维板850平方米以及各种型号的圆钢1吨,跑遍酒泉、玉门等地均未得到解决。在需料急本地又购不到的情况下,陆为公书记又写信派人员找到省人委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一位负责同志,他阅信后随即派两名采购员,不到10天就将材料按规格要求,如数运到酒泉。
  为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县上组成了由9人参加的临时工程委员会,指派俞登寿为甲方代理人,负责全面工作。木工由马英、泥工由申进保负责,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每天早晨7至8时,都亲临工地询问检查,帮助解决问题。在资金紧张、材料紧缺、经验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决定泥、木普工在本县抽调选派,工资按省上的工程定额,每人每天1元5角,由红光、上号、东沟3个农业社承包调派。各农业社又选送技术较好的木工12人,泥工5人,经过考试,按实际工作量每人日工资3元。由于领导重视,组织严密,规章制度健全,有力地调动了施工管理人员和泥木工的积极性。为了适应工程需要,工程采取以师带徒,边学边干的方法,一个学技术,赶时间,惜材料,保质量的竞赛评比活动迅速掀起,技术力量不断壮大,技术水平日渐提高,既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又节约了材料。从整个工程来看,进展是顺利的,亦未出现伤亡事故和大的疑难问题。
  工程进行到结尾阶段,到底叫什么名称好,在单位干部职工中就议论起来了。有的说叫“友好堂”“文化宫”,有的说叫“中山堂”“大会堂”,还有的说干脆叫“礼堂”,众说纷纭。县委第一书记陆为公认为起堂名要含蓄,有意义,符合金塔的实际。因金塔地处讨赖河和红水河下游,历来缺水,影响农业发展。在酒、金两县水利争端未解决之前,要惜水,主张叫“宝水堂”,以引起全县干部群众惜水灌田意识。此意见经各单位讨论,一致拥护。堂名确定后,随即派人员持陆为公的亲笔书信前往兰州,特请清末进士范振绪亲书“宝水堂”三字。撰写碑文时,陆为公又再三说明,做事要有远见,书记、县长、设计、施工、泥木匠都不书名,免得以后一人有事,牵连碑文或碑被毁坏。在众人的建议下,他亲自拟定了宝水堂碑文内容:
  “金塔素号缺水,但有干部群众不甚惜之。水为农业之命脉,唯独惜水,农业方能增产,人民生活始能改善。故以宝水名堂,既欲今人宝之,复欲后人永宝之意。本堂国家共花费人民币6万余元。”
  随后,派人去金塔中学征求语文教师的意见,一字未改。然后选用原山陕会馆质地最好的一块石碑,由许得荣书写,高生俊雕刻,端端正正镶嵌在东墙第一个太平门南侧。
  宝水堂的建筑使用面积926平方米,可容纳840~1050人。堂高5.2米,跨度17米,共13间。舞台160平方米,木板铺面。木架大梁12道,23路檩条起脊,脊高4米。水泥砂浆地平,沥青瓦砾封顶。室内纤维板吊顶,墙壁白灰粉刷。外墙砂子白灰粉刷,卵石散水。大门有屏风,南向正门3间砖混结构,上有女儿墙,正中有“宝水堂”3个红色大字。工程竣工后,县政府组织各部门领导、设计工程师和有关人员检查验收,质量尚好,可使用20年。只要加强管理,及时维修,估计可使用80年左右。
  宝水堂竣工后,才结束了金塔县多年开会无会场,演出无舞台,活动无场地的局面。
  金塔县第一座城市公园
  金塔公园是金塔县建成的第一座城市公园。
  1990年5月,金塔公园建设工程开工,1991年9月28日竣工投入运行。公园内主要园林建筑有人工湖、假山、土山、南北大门、康乐宫、夕照阁、花鸟店、湖心亭、碑铭、“鸳鸯情思”雕塑等10多处,栽植各种风景树5000株,绿化草坪1万平方米,购置游船6只。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原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题写的“金塔公园”匾额,分别悬挂在金塔公园南、北大门上方。
  1990年,金塔县委托兰州市园林局完成金塔公园总体布局规划设计方案,金塔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完成公园内部园林绿化景点设计。同年,金塔公园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塔院村、中东镇、东坝乡、西坝乡、金大村、金塔镇等11个建筑施工队参与施工。工程总投资127万元,金塔县干部职工、金塔籍在外地工作的领导干部、在金塔县工作过的老领导、建筑施工企业等社会各界人士为金塔公园建设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70万元,县城各单位干部职工、学生、驻军义务劳动工日1.5万个。
  1993年,金塔县筹资17万元,其中社会各界捐款9.7万元,新建观音洞、仙魔窟和儿童乐园,购置碰碰车、碰碰船等娱乐设备。2000年,金塔县投资120万元,扩建金塔公园,扩大人工湖面积,新建九龙壁、铁索桥、雕塑、喷泉、民族村、旱冰场,安装草坪灯、电子礼花灯,公园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2004年,金塔公园改建为航天广场。
  金塔县第一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
  鸳鸯池水库风景区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境内,是依托鸳鸯池水库而兴建的。处于敦煌至酒泉卫星航天城旅游热线之间,雄踞大漠深处,依山傍水,水域辽阔,幽居峡谷,群山环抱,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流水潺潺,具有雄、特、奇、秀四大特点。工程建筑规模宏大,神话传说优美动听,人文历史彪炳史册,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塞外江南”。
  鸳鸯池水库风景区包括南海水上游乐区、北海沙浴疗养区、东山宗教文化区、西苑休闲避暑区、中心综合服务区五个区域。有九龙吐瑞雕塑、人工瀑布、音乐喷泉、水库历史纪念碑等旅游景点;修建青山寺圣龙宫、三圣殿等宫殿建筑及鸳鸯山庄、青山村庄、金关度假村、鸳鸯风情休闲苑、贵宾接待厅等接待设施。这里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相融汇,旅游景点和基础设施相结合,向人们展示着雄伟壮观的现代风姿,风格迥异的古典建筑,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是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的理想胜地。
  2002年,鸳鸯池水库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2003年,金塔县启动了鸳鸯池水库AAA级旅游风景区创建工程。2004年10月,鸳鸯池水库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金塔县第一座城市广场
  航天广场位于金塔县城中心,是金塔县建设的第一座城市广场。建设于2004年,是一个集政治宣传、文化娱乐、艺术观赏、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场所。广场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总体建筑按照“双轴连一心,绿带环三区”的开放式构思设计建设。
  广场中心的主雕塑“腾飞”旨在按“航天”之名,扬“神舟”之威,靠现代科技,展金塔雄风,促各业腾飞。“两弹一星”与鸿鹄展翅腾飞,象征航天脚下的金塔县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象征金塔人民在航天精神鼓舞下大展宏图、勇往直前。雕塑主体导弹模型高18.8米,代表金塔版图面积18.8万平方公里。雕塑副体模型顶部的圆球寓示着我国航天史上一个个鼓舞人心的第一,其高12.7米,代表星点的实际海拔高程为1270米。环绕主体的飞行器,笑傲苍穹,向人们昭示航天飞船在这里升空,金塔对外开放,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广场的儿童活动区、观赏游览区、活动健身区等设施设计精巧,构思新颖,具有现代生活理念。九龙壁、浮雕墙、图腾柱、方向盘物雕、鸳鸯情思、人工湖和天然绿色草地等设施突出了金塔浓郁的地方特色。整个广场以乔木遮阴,灌木点缀,色块配景,是一处别具特色的塞上旅游参观景点和多功能活动场所。
  金塔县第一个国家AAAA级风景区
  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位于金塔县城西北8千米处,总占地面积8万余亩,东西长20千米,南北宽5千米,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胡杨林。由胡杨林核心游览区、沙枣林观光区、瀚海红柳林狩猎区、沙漠康体理疗区和芦苇湿地迷宫区五个功能区组成,景区内分布着西北地区最大的“化石级植物”万亩人工胡杨林,景色秀丽,极具观赏价值,是集生态造林、防风固沙、餐饮娱乐、休闲度假、摄影创作、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森林旅游胜地。其中胡杨1万亩,红柳5万亩,沙枣1万亩,芦苇1万亩,规模居全省之冠,景色居诸景之首,春夏秋冬,各具特色。
  沙漠胡杨林景区自2009年开发建设以来,先后投资建设了金波湖、生态展览馆、游客服务中心、烽燧瞭望台、景区环行道路、人行步道、景区导览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引进了多人自行车、驼队漫游、水上游艇、沙滩摩托等服务体验项目,旅游接待能力基本形成。2015年完成了景区通达道路胡杨大道建设,建设了景区大门和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游步道拱桥、休憩凉亭、景区木栈道等,打造了将军树、情侣树、沙枣林闻香亭等景点,完善了景区道路、标识系统、环卫系统,购置了旅游观光车辆,完成了智慧景区一期工程,安装架设了门禁系统和票务系统,进一步规范了景区的管理,提升了景区旅游服务水平,促进了景区的发展。
  2015年,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金塔县沙漠胡杨林景区达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是金塔县首家AAAA级旅游景区。
  金塔县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金塔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金塔县西北部,距金塔县城35千米,湿地特征明显、动植物资源丰富、景观多样,具有典型的干旱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特性,是永久性咸水湖、草本沼泽湿地及内陆盐沼湿地组成的复合湿地。
  湿地区北接北山山坡,南连金塔绿洲北部扇缘,其水源除山洪水、地下溢出水外,主要由祁连山冰雪融水经讨赖河进入鸳鸯池水库后的季节性泄洪水形成,是荒漠、戈壁边缘的湖泊湿地。湿地湖泊东西长12千米,南北宽3千米,总面积6900公顷,蓄水量3000万立方米至5000万立方米。其中湖泊2007公顷,水域内有4科14种鱼类;湿地区域内还生长着密集的芦苇、香蒲等26种沙生、水生植物。丰富的湿地资源为迁徙水禽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区域内有黑鹳、鹅喉羚、天鹅和白鹭等众多鸟类资源,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达14种。
  2016年1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金塔北海子试点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申请。国家湿地公园的试点建设,对发挥湿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之一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简称(JSLC),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最早建成的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是测试及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应用卫星、载人飞船和火箭导弹的主要基地,基地还负有残骸回收、航天员应急救生等任务,截至2016年10月1日,中国发射了约280颗人造卫星,其中82颗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卫星发射场、指挥控制中心、长征二号火箭、测试中心、卫星发射中心场史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园、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东风水库,是对国内开放的旅游景点。
  2017年3月28日,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被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推选为“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
  古迹遗址
  中国出土汉简最多的地方
  1930年、1973年、1986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甘肃居延考古队先后三次在甘肃省金塔县境内的肩水金关及其周边的地湾城、大湾城遗址发掘出土汉简1.7万余枚,这些简牍被称为肩水金关汉简,其中在肩水金关出土汉简1.2万余枚。在全国范围内,一个地方出土如此多的汉简实属首例。在这里出土的简牍绝大部分保存完好,字迹清晰,文物研究价值极高。如此多且完整的汉代简牍和实物,无疑为后世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依据,确实无愧于“肩水金关汉文库”的称号。
  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始建于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属居延遗址的一部分,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肩水金关是当时扼守弱水、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酒泉的北大门。大湾城为汉肩水都尉府所在地,地湾城为肩水候官所在地。在此出土的汉简总数占全国出土简牍的40%和居延简牍的70%。
  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沿弱水两岸,北起宗间阿玛,南至毛目(今甘肃省金塔县鼎新镇)约250千米之间,以及在布肯托尼与博罗松治约60千米之间,发现有汉代的塞墙和障堡亭燧,其间共有3段塞墙、39个烽台、2个城和4个障,从中获得10200枚汉简,这些汉简被称为居延旧简。其中在金塔境内的肩水金关故址共出土汉简850多枚,同时出土的还有木、竹、角、陶、铁、芦苇、葫芦等器以及皮革、货币、织物。大湾城故址城区及其边沿共出汉简1500枚。
  1972年秋,甘肃居延考古队沿黑河,南起金塔县双城子,北至居延海一带进行了考古勘察。在调查、踏勘的基础上,于1973年和1974年夏秋季,对破城子、肩水金关、第四燧等三处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金塔县境内的肩水金关故址,是这次发掘的第三个发掘点。出土的文物仅简牍就达11577枚,加上1930年出土的850枚木简,共出土简牍12427枚。还有货币、残刀剑、箭、镞、表、转射、积薪、铁工具、铁农具、竹木器械、各类陶器、木器、竹器、漆器、丝麻、毛、衣服、鞋、帽、渔网、网梭、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籽等,以及棨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版画和麻纸等遗物1311件。
  这次居延考古队在肩水金关挖掘的简牍,被称为居延新简,数量大,内容丰富,令世人惊叹。这些简牍绝大多数是木制的,只有极少数是竹简。就形制而言,有牒、检、板、檄、椠、简、两行、觚、册、符、传、过所、削衣等。通常完整的简牍每枚长23厘米左右(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尺牍),最长者达88.2厘米,最短的仅3.8厘米。其中纪年简的上限始于西汉昭帝始元时期,下限至西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其中西汉武帝时期和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32年)以后的简数量极少。昭帝至新莽时期的年号简基本上是连续的,宣帝时期的最多。
  1986年,甘肃省又组织专人对地湾城进行发掘,共出土汉简约2000枚。这些简的年号集中于公元前84年至24年,属昭帝至王莽更始时期。同时出土的器物很多,有木器、竹器、苇草器、角器、料器、陶器、铁器、铜器、皮革和织物等,还发现残笔一支。根据这里出土的函检与簿检,认定地湾城为肩水候官所在地。
  肩水金关所出汉简,内容囊括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和文物价值。政治方面包括汉代的养老制度、抚恤制度、吏制等内容;经济方面有关于农垦屯田的记载,其内容涉及屯田组织、农事系统、屯垦劳力、田仓储运、田卒生活、剥削形式、剥削量,以及农具、籽种、水利、耕耘、管理、收藏、内销、外运、粮价、定量等等,其学术史料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军事方面,肩水金关汉简多是西北边塞烽燧亭障的文书档案,文中所记载的武器名目繁多,最常见的为驽;科技文化方面,肩水金关函检中记载有《九九表》,同时,居延纪年简多载有年月口,一般在月名与日序之间注明朔旦,这无疑是研究两汉朔、旦排列的第一手资料。
  作为出土的一种历史资料,肩水金关汉简虽属历史文献学的范畴,但是它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自身又具有一种独立的文化内涵。这些文物及长城、烽火台、关隘要塞遗址,让人们重新认识居延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西北边塞的守御器备、烽火制度、管制文书、亭障遗址等方面进行研究,大大充实了汉代社会的历史,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的难题。目前,对肩水金关汉简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一个新的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中国最早的青铜文化发源地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青铜器冶炼较早的地区之一。大约在4000年前青铜冶炼技术由西亚传入中国。中国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青铜艺术品,显示了绵延1500多年中国青铜器的萌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
  据考古发现,金塔先民在距今3900年至3600年前(相当于夏商时期)就已经熟练掌握青铜冶炼技术。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考古人员在距金塔县城东北约40千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处冶铜遗址,定名为“火石梁遗址”。火石梁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70米,面积约9.5万平方米。发现和采集到诸如陶质双耳罐,簇形纽盖,单孔、双孔石刀、石勺等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这些石器通体磨光,制作精细,而陶器则有精细的几何花纹,两把石勺类似冶炼工具坩埚。遗址内东北部直径约30米的灰堆中埋藏有大量的炭结块、孔雀石和碎铜片,文化层厚度为0.3~2.2米。这些文物证明,火石梁是一处青铜器时代的陶器烧制作坊和青铜器冶炼场遗址,属四坝文化类型,距今约3900年。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金塔县还在火石梁遗址以东约7千米处发现了另外一处冶铜遗址。该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60米。因地处四周高、中间低的一片洼地中,加之当地农民曾在此处发现了被他们称为“缸缸”的陶罐,此地被形象地称为“缸缸洼”。缸缸洼遗址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的石器,东部风蚀台上有冶铜遗址,地表有大量铜矿石、碎铜块和炭釉结块。1987年以来,金塔县博物馆在缸缸洼遗址发掘和采集到石刀、石斧、石纺轮等石器300多件,陶罐等陶器22件,还有2串骨珠。这些物证表明,缸缸洼是一处烧制陶器和冶炼铜器的冶炼场所。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又在金塔县北山发现古铜矿遗址,距县城约90千米,因此处附近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白山堂”的铜矿,该遗址被定名为“白山堂古铜矿遗址”。古铜矿南北长382米,东西宽185米。在遗址中心位置遗存有原始矿井一处,南北长19.7米,东西宽9.1米,深4.8米,矿井壁面有原始工具凿挖痕迹。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中科院的专家实地考察,该遗址属青铜器时代的四坝文化类型,距今3900年至3600年。前有冶炼遗址,后有铜矿遗址,专家分析认为,火石梁遗址和缸缸洼遗址的冶炼铜就来源于白山堂古铜矿。相隔二十多年的两次重大发现相互印证,不仅进一步表明金塔先民在距今3900年至3600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冶铜技术,同时说明当时的社会已经进入了铜石并用时期。古铜矿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北方古代铜矿开采、选矿、冶炼、铸造技术及发展水平提供了实物证据,同时也为研究古代冶铜业的萌芽和发展状况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甘肃汉长城里程最长的县
  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是河西地区重要的北部屏障,是出入居延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汉王朝为了巩固边防,在金塔县境内大肆修障筑城,遗留了许多长城及城障、烽燧遗址。据调查考证,金塔县境内现遗存汉代修筑的长城共3道,分别是汉长城东部塞、汉长城西部塞和汉长城北部塞,总长度约为306.78千米。其中墙体152.72千米、壕堑44.85千米、水险109.21千米,长城沿线尚存关堡遗址13座,烽火台83座。金塔县为甘肃省境内单县汉长城里程最长的县。
  甘肃第一大墩
  大墩门大墩烽火台,在金塔县鼎新镇大茨湾村南约7千米的黑河西岸的高山顶上,修建于明代,与大墩门水库隔河相望。烽火台底径19.5米,高约11米,整体呈圆丘状。烽火台内层为夯土板筑,外层用0.18米×0.30米×0.07米的土坯一平两竖砌筑,表皮进行粉刷。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好,东侧有上下攀登的脚窝痕迹。周围散见绳纹灰陶片、黑釉瓷片及白瓷片等物。从全国境内现遗存的烽火台情况看,大墩门大墩无论是规模还是保存程度都是罕见的,堪称“天下第一墩”。
  河西走廊北部唯一的关口
  肩水金关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城东北152千米处,距东大湾城7千米的黑河东岸,东经99°94′,北纬40°50′。肩水金关是汉时居延塞防线上仅有的关口。
  肩水金关故址属居延遗址的一部分,为汉代烽塞关城,是当时进出河西、通往南北的咽喉,取名金关,含有“固若金汤”之意。肩水金关遗址主要由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组成。楼橹长6.5米,宽5米,西侧残存有通到楼橹顶上的3层土坯台阶,西楼橹间的门道宽5米,其上部原有门楼类建筑物。关门内外埋有虎落尖桩和木转射,门两侧联结夯土塞墙。坞在关门内西南侧,北墙长36.5米,南墙长35.5米,东墙残长24米,东南角有一豁口,可能为坞门。坞墙夯筑,厚0.7~0.8米,残高0.7米。坞内发现房屋和马厩等共11间,西南角残存有障和燧址。亭墙用土夯筑,厚1.2~1.3米,长13米,宽12.5米,门窄小;亭内有住室、灶屋和仓库。亭西北部紧接烽台,台基方形,长7.8米,宽7.7米,经修缮过的夯土台基外部用土坯包砌。肩水金关故址现仅有一烽台,台长宽均为8米。
  肩水金关故址虽然保存不完整,但出土文物极为丰富。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挖掘出汉简850枚。1973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掘出汉简11577枚,其他实物1311件。更为可贵的是其中包括比较完整的簿册70多个,这为简牍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准确性。这70多个册子,有的出土时就连缀成册,有的编绳虽朽但保持册形,有的散落近处可合为一册。这些汉简多数有纪年,内容连贯。如简册《塞上烽火品约》共17枚,该册是研究汉代的烽燧制度以及边塞防御系统十分重要的资料。该简册中,对匈奴人入侵的不同部位、人数、时间、意图、动向以及天气变化异常等情况下,各塞燧燔举烽火的类别、数量、方式、如何传递应和、发生失误又如何纠正等都做了具体规定。
  金塔县最早的人类聚落遗址
  缸缸洼遗址是金塔县最早的人类聚落遗址,位于距金塔县城30千米的大庄子乡永丰村三组东南6.6千米处的戈壁沙漠腹地。1987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50米,面积约7.5万平方米。由居住区、制陶区、窖藏区、墓葬区4部分组成。遗址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石器,并有少量灰陶残片。
  遗址东部为窖藏区,夹砂红陶、彩陶残片堆积如山,覆盖层厚度在0.3~0.9米之间。遗址中西部为制陶区,残存烧制陶器的窑址四座。一号窑长宽各1米;二号窑残底呈圆形,直径1.4米;三号窑长2米,宽1.5米,炉门南开,门口宽0.3米;四号窑仅存灰层,范围模糊,灰层中有木炭残块。遗址西部是墓葬区,多为竖穴土坑墓。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和征集的文物有双耳彩陶罐、双耳盆、石刀、石斧、石纺轮等69件。陶罐壁薄而硬,造型美观,带有人字形或菱形黑色陶纹。石器通体磨光,多穿孔。
  据考证,缸缸洼遗址为新石器时期到青铜时期村落遗址,从遗存的窑址、残陶片和碎铜块等遗物判断,这也是一处烧制陶器和冶炼铜器的冶炼场所。其文化类型主体属四坝文化,兼有少量马厂文化类型的遗物,距今约4100—3600年。自发现至今,共采集陶器22件、石器300余件、骨珠两串。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金塔之最

《金塔之最》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人物、综合五个篇目,记述了金塔县在建制历史演变过程中,位居各项事业的首次发生的事件和堪称第一的事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世界之最、亚洲之最、中国之最、甘肃之最、金塔之最进行解读。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