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之最》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831
颗粒名称: 教育
分类号: G527.42
页数: 16
页码: 166-1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地方教育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甘肃省首个唯一命名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金塔县创建最早的书院、金塔县最早的平民学校、金塔县最早的民众讲演所等。
关键词: 金塔县 社会事业 教育

内容

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金塔县中学建于1947年,校舍建筑面积426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2个,学生2857人,教职工237人。学校建筑布局合理,设施完备,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统一,为教书育人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自2000年以来,金塔县中学就建立了文明单位创建的长效机制,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2003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10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2014年被评为“酒泉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被评为“全国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文明单位”。2016年被评为“全县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近年来,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形成了以“尊重·服务”为核心的管理文化,以“爱心·责任”为核心的教师文化,以“自主·参与”为核心的学生文化。在先进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各项工作向内涵化、特色化发展,探索形成了以“勇担责任·自主发展”为核心的“六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主)学生管理特色,成立了各类学生自治组织,以自主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以自主发展引领学生未来。牢固树立“质量核心”意识,聚焦高考质量,建设“活力课堂”,抓实集体备课,抓细过程管理,强化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了教研理论和教学实践相互促进的良好教学教研生态。
  学校先后建成了道德讲堂、党建室、禁毒教育室、德育室和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等精神文明建设阵地,营造了浓郁的德育氛围。把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有机统一于学科教学之中。
  通过开展道德讲堂、校园文化艺术节、青年志愿者、文明餐桌行动、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共有1000多名学生被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重点高校录取,有7000多名学生升入各类高等院校,7名学生摘取酒泉市高考状元桂冠,连续6年包揽全市文科状元。2006年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先后荣获“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思想教育先进集体”“甘肃省群体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金塔县中学共投资500余万元用以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建成了前中后三个共18000平方米的校园风景区,校园绿地总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米。栽种优质灌木花卉30余种,栽植松柏等各种树木1500余株。学校建筑布局合理,教学活动区、绿化风景区、生活服务区、休闲运动区等特点鲜明,设施完备,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统一,营造出了品位高雅的校园氛围,为教书育人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联合公安、司法、工商、社区和文化管理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构建了全方位的德育工作体系,创办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学校,建立起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参与,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甘肃省首个唯一命名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
  金塔县着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创新,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督导工作,全力发挥教育督导职能。教育督导工作创新经验得以在全市推广,“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工作高标准通过了省市评估验收,成为全省2016年唯一被省教育厅命名的县。2015年,依据县上批转的《金塔县督学工作站实施方案》,按照“城乡结合、兼顾学段、靠前督导、联动统一、全面覆盖”原则,提倡督学发扬“走进去、住下来、跟上去、捞出来”精神,即走进去参与嵌入、住下来观察调研、跟上去指导促进、捞出来成果经验。为督学指出了“参与不决策,帮忙不添乱,指导不领导”定位标准。构建了教育督导委员、督导室、督学工作站三级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在全县设立6个督学责任区,6个督学工作站,每站配备专职督学3名,每名专职督学作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1~2所学校,专职督学挂牌学校覆盖率达到100%。
  制订了《金塔县督学工作站管理规定》《督学工作站考核办法》等10多项管理制度。积极开展随机督导、专项督导和综合督导工作,全面落实公开挂牌和持证上岗制度,各站督学坚持每月1次经常性督导和重大事项专项督导制度,并切实做到督导前有方案有措施、督导中有程序有记载、督导后有报告有档案,建立了我县教育督导工作良性运行的常态机制。在各站督学按规定坚持每周半天自我学习培训基础上,督导室每年组织全体督学开展2次集中培训和每月1次的督学工作研讨交流会,认真组织督学参与国家和省级“督学能力提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培训率100%,促进督学政治、业务能力提升。各站及督学针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校园文化、信息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本培训、学生工作、校本课程开发、德育工作等方面确定了工作思路,找准了工作抓手,有效开展了各项工作。
  2017年,金塔县“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工作高标准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评估专家组评估认定,也是甘肃省首个通过国家督导评估的县。
  金塔县创建最早的书院
  金塔县南关小学是金塔创建最早的一所学校,追溯它的发展,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王子庄州同彭以懋倡议在金塔堡南侧创建了“柳堤书院”,因书院旁倚柳堤而得名。书院的创建使金塔学子得免远涉州城就学之苦。道光年间,“柳堤书院”置主讲山长(书院的负责人)一人,聘定经理经费(管理经费的人员)一人。同治五年(1866年),马文禄起事,焚毁书院。
  同治十二年(1873年),王子庄州同郝遇龙会同本地岁贡生陈豫讷倡议将书院复建于堡内东北隅文昌宫旁回民礼拜寺址,随将“柳堤书院”改名为“金泉书院”,取人才如泉源远流长之意。从此,金塔学子又复聚一堂,科达显士,不乏其人。当时学校山长必须由举人或贡生充任,多为饱学之士。举人胡文炳、顾维熙、白玉琯,贡生郝遇龙、王莅廷、张春年、顾廷选等都先后任过“柳堤书院”“金泉书院”山长。学生肄业三年,学习期满后由县知事监考,及格者为童生,州考及格者为文庠生,进修合格者为增广生,由国家供给俸禄者为〓膳生。王子庄州同杨泰遇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将“金泉书院”改为“王子庄官立高等小学堂”,设正、副教习各1人。
  民国六年(1917年),改正、副教习制为校长教师制,袁凤翔任第一任校长。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名为县立高等小学校,学制分高级、初级。高级三年,初级四年,高初级同时招生。民国十七年(1928年),又奉令改为县立第一完全小学校,亦称柳堤中心国民小学,学制实行四、二分段制,即初小修业期为四年,高小修业期为两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学生增加,学制健全,原学校范围狭小,在县长周志拯的倡议下,将学校迁至城南潮音寺内(今南关小学校址),学校设备日臻完善,规模逐渐扩大。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又改称金塔县中山乡第一中心小学,教师10余人,学生200多名,设教学班6个。
  抗日战争期间,学校除上好文化课外,利用课余时间排练了《民族正气》《日寇暴行》《送郎从军》等话剧、歌舞。用文艺形式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教育活动,当时在校内外颇有影响。学校从1918年至1949年,历任校长有袁凤翔、段生彩、李经年、宋执中、李上林、公兆麟、金从寿、殷柏山、向凤翔、谢彩璋、贺风彩、焦立邦、李成荫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塔县人民政府接管该校,改名为金塔县第一完全小学。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党“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对学校进行了整顿,增添了设备,加强了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学校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54年,又改名为金塔县南关小学,学校有教师16人,学生400多名,设教学班11个。在此期间,考试实行“五级记分制”。1958年后,推广了《汉语拼音方案》《汉语简化方案》和普通话。
  金塔县最早的平民学校
  据《创修金塔县志》记载,金塔最早的平民学校创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当时的县长齐溥创设。校址在县政府处理公文的庙内,是专供人民群众扫盲识字的学校。民国十七年(1928年)县长黄文中将其改名为县政府民众学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秋,因经费无着停办。
  金塔县最早的民众讲演所
  金塔最早的民众讲演所(人民群众学习政治发表言论的场所)创办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时任县长齐溥在北关中山街设立。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教育局长李上林呈请整顿移设北门外,改名通俗讲演所,委定代用讲演员蒋彦棠一人。
  金塔县最早的义学
  据《创修金塔县志》记载:“义学之名,肇自清初,大都悉听地方私人联合捐资而设。运转当时府州县学及书院之不足。以出于人民之义举故曰义学。金塔地处边僻,溯开化以来曩回番而居,华胄去鄙野。而由礼教承平之世人咸知学,熏陶观感乐培子弟,于是义学社学之设次第繁兴。自乾、嘉以迄同、光所设义学不下数十处之多。而社学则仅数处焉。兹志之以明当时学风之概:
  蒙养义学: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向应明创建,在三塘坝三上(现东坝镇三上村)。民国十八年(1929年)何如舜改设初级小学校。
  培英义学: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拔贡王起芝创建,在东坝五分(现中东镇屯庄村)。民国三年(1914年)庠生王登科改办初级小学校。
  发英义学:乾隆四十年(1775年)武进仕孙兆彩创建,在户口坝天生村(现三合乡天生场村)。民国十年(1921年)劝学所长王桂中改办初级小学校。
  育贤义学:嘉庆十年(1805年)庠生王殿卿建修,在西坝四分仁和村(现中东镇三湾沟村)。
  育英义学:嘉庆十年(1805年)庠生贺松龄捐资建筑,在西坝红杞滩太和村(现西坝乡西红村)。民国四年(1915年)李经年改办初级小学校。
  明伦义学:嘉庆十年(1805年)贡生王志昌创建,在东坝五分虫王宫东侧(现中东镇中东学区处)。民国十二年(1923年),吴玺德将此学校移于五福村内,改建初级小学校。
  养德义学:嘉庆十年(1805年)庠生王起丰创建,同治初逆回焚毁,光绪十年(1884年)农坊王士含重建,在威虏上号(现古城乡头号村)。民国三年(1914年)王周裔改办初级小学校。
  崇正义学:嘉庆十二年(1807年)农坊窦自先创建。同治六年(1867年)被逆回付于丙丁,光绪十八年(1892年)武生何天乐重建,在威虏下号(现古城乡沙沟村)。民国三年(1914年)王复儒改办初级小学校。
  萃英义学:嘉庆十二年(1807年)文生王克勤创建。同治初逆回焚毁,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庠生张春年重建,在三塘坝(现东坝镇下黑树窝村)。民国三年(1914年)杨生秀改办初级小学校。
  由义义学:嘉庆十八年(1813年)增生马会图创建。同治年间被逆回焚毁,武生陈发财、何开元重建,在磨三分(现古城乡四分村)。民国三年(1914年)俞登善改办初级小学校。
  修德义学:道光三年(1823年)农坊王作斌创建,在西头坝蔚仙村内(现西坝乡金马村)。民国三年(1914年)王立壮改办初级小学校。
  培元义学:道光三十年(1850年)举人胡文炳创建。置买学田50亩,岁租粮10石,作为常年经费。在户口坝官坝村(现三合乡永光村)。民国十年(1921年)贡生白文蔚改办初级小学校。
  启迪义学:道光三十年(1850年),佾生谢生明取水租创建。在东坝东五小坪(现中东镇谢家墩村)。民国五年(1916年)春,其子谢鸿钧与张锡龄改建初级小学校。
  养才义学:咸丰三年(1853年)丁汝华创建,在天仓五分庙侧(现天仓乡上五分村)。民国三年(1914年)贡生崔怀宗改办初级小学校。
  养善义学:咸丰四年(1854年)魏天惠创建,在天夹营头分庙侧。民国五年(1916年)向希儒改办初级小学校。
  养蒙义学:咸丰五年(1855年)创建,同治年间被逆回焚毁,光绪二十年(1894年)农坊丁勤重建。在营盘中截(现航天镇营盘村)。民国五年(1916年)蔺万魁、王学谦改办初级小学校。
  育贤义学:咸丰五年(1855年)从九何芳、陈艾创建,在三塘坝新寺墩(现东坝镇新寺墩村),民国十九年(1930年)农坊何士志改设中山初级小学校。
  诲蒙义学:咸丰八年(1858年)庠生赵克绍创建。在西坝三分(现西坝乡三五分村)。民国三年(1914年)王敦厚改办初级小学校。
  启蒙义学:同治八年(1869年)农坊王得主创建。在东坝头分(现古城乡新沟村)。民国三年(1914年)王居阁改办初级小学校。
  崇正义学:同治十年(1871年)农坊王毓麟创办。在东坝上三分(现中东镇上三分村)。民国三年(1914年)王正邦改办初级小学校。
  养蒙义学:光绪元年(1875年)介宾赵全创建。在东坝四分(现中东镇中五村)。民国四年(1915年)赵积寿改办初级小学校。
  进德义学:光绪四年(1878年)武生罗宗武创建。在东坝二分(现西坝乡二分村)。民国三年(1914年)肖维本改办初级小学校。
  训蒙义学:光绪十年(1884年)庠生王百川捐资创建。在东坝三分(现中东镇团结村)。民国三年(1914年)王绵庆改办初级小学校。
  居仁义学:在梧桐大坝庙。
  安仁义学:在梧桐坝大厨房。
  依仁义学:在梧桐坝大庄子屯庄。
  共计二十六所。
  光绪三十年(1904年)废科举兴学校,义学自民国三年(1914年)起,陆续改办成初级小学校或称国民小学校,义学之名废。”
  义学之教书先生称师傅,每校1人,由本方群众或校董推荐选拔聘任,任期不定。但凡执教认真、群众拥戴者可长期任教。薪俸(工资待遇)以年商定,各校多寡不一。少者每年小麦三石(约600千克),多者五石(约1000千克)。由校董筹集齐备后分四次送给,叫“四季礼”,一般无拖欠。每年端阳节、中秋节、冬至节学生给师傅送点食物以表谢意,别无他得。
  义学多有学田地,俗称义学地。各义学田地多寡不一,仁和村育贤义学、官坝村培元义学备有学田地50亩,大厨房安仁义学只有17亩。义学地并不由师生耕作,而是每年寻找佃户耕种,按亩收租,作为教师薪俸和学校费用之主要来源,地少不足者由群众自筹捐献支付。
  金塔地处偏僻,加之民生凋零多被衣食所困,故蒙童入学求教攻研习读者十不居一,在校学生较少。每校多则二三十名,少则不足十名。遇有饥馑之年,则多数辍学谋生,学校时有关门之虑。故各地义学办办停停、停停办办者不鲜见。
  义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今日学校之课堂教学迥异,无特定的课程设置,也无年级分别。入学蒙童先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言杂字》《五言杂字》,进而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等。学习方法以自学背诵为主,多为师哥教师弟,师傅只给必要的辅导解释和检查督促。遇有大比开科之年,学子参加考试以求功名。
  义学设备十分简陋,房舍多以古庙宇代之。师傅自带被褥炊具,学生自带桌凳书籍,别无他物。即使捐资新建之学校,亦只有房舍10余间。据耄耋叟李树林、李春芳回忆:西坝蔚仙村修德义学,光绪年间从北极宫搬出兴建在北极宫东侧,有书房(教室)、斋房(教师住房和办公房)、厢房(学生住房)等15间,桌凳10余张,另有义学地30亩,每年收租6石。
  金塔县第一所女子小学校
  在中国近代妇女史的研究中,近代妇女思想解放运动占有重要地位。民国初期,女子教育活动在此前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出现了许多新的亮点,为中国的妇女解放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女子教育制度的确立,是近代中国妇女最早获得的女权。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妇女的整体素质。
  中国新式女子教育是在晚清之际兴起的,其表现就是女子教育开始走出家庭教育的圈子,出现社会普及化的趋势。最早的女子学校(民间初期男女学生不同校)是1844年由英国传教士、东方女子教育会委员阿尔德赛女士在浙江宁波创立的。这一举动既是西方教会在华创办女学之始,也开创了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历史。直到1898年6月,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女子学校才在上海成立。民国时期,女子学校有了较大发展。
  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是中国现代女子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清末萌芽的基础上,民国初期的社会教育发展迅速,女子教育在教育价值观、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有所突破。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改变了中国女性的存在形态,她们用新知识充实和武装自己,勇敢地冲破浓厚的封建阴霾,对变革社会风气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民国十八年(1929年),金塔县成立妇女求知学校,地址在教育街,由时任县长郑乃谦创办。民国十九年(1930年)停止。
  民国二十年(1931年),金塔县成立第一女子小学校,地址在城内隍庙街,由时任县长陕祝南创建。
  金塔县最早的幼儿园
  1935年2月,金塔县拨救济院及同善社经费500元,在城南潮音寺设孩儿所1处,入学幼儿17人,一年后停办。这是金塔县幼教事业的开端。
  1956年,在城关镇第五街始设幼儿园1处,收幼儿45人。设混合班1个,有教室6间,宿舍3间,桌凳45套,教养员2人,1958年停办。1965年,在银行家属院复建幼儿园1处,招收幼儿65人。分设两个班,有教师1人,临时工2人,1968年9月再度停办。1973年春,在县政府东北角重新建立幼儿园,招收幼儿45人,设混合班1个,教师2人。1979年县政府拨款3万元,将幼儿园移至人民街西段南侧,建筑面积374平方米,有教室6间,204平方米,其他房舍8间,170平方米,总共占地面积879平方米。1987年,又在县城中山街修建幼儿园1所。到1989年全县共有幼儿园2所,入园幼儿294人,设12个幼教班,教师28人(中专及高中程度18人,初中及以下程度的10人)。
  1997年两园合并,命名为金塔县幼儿园,是金塔县规模最大的幼儿园。1998年10月,经甘肃省教育委员会评估,命名为“甘肃省一类幼儿园”。由于金塔县城镇人口及幼儿逐年增加,幼儿园校舍紧张,场地狭小,班额过大,2005年,在新华小区办起了分园。但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入园幼儿人数不断增加,幼儿园硬件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出现了校舍不足、班额超标、管理不便等突出矛盾,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2010年初,经教育主管部门科学论证,提出整体搬迁方案,报请中共金塔县委、金塔县人民政府批准,将金塔县幼儿园整体搬迁至现址。2010年12月,金塔县幼儿园新园建成,占地面积6227平方米,建筑面积5109平方米,总投资1060万元。
  金塔县乡村创建最早的一所完全小学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经县政府批准,在原东坝五分(今中东镇屯庄村)成立了西区乡中心国民小学(即第三完全小学),这是金塔县乡村中创建最早的一所完全小学,培养了大批基础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三完全小学的前身是原东坝五分屯庄初级小学。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拔贡王起芝创立培英义学,民国三年(1914年)庠生王登科改办为初级小学校,在成立时搬迁至东坝城隍庙,改庙宇斋房为办公室,庙院房屋为临时教室和宿舍,旧的房屋光线暗淡,屋顶漆黑,墙皮脱落,当时报名上学的学生又很多,扩建新校舍成了燃眉之急。在学校与当地校董的商定下,协议泥工、木工、材料均由地方负责筹集,脱土坯、搬运、垫地基由学校负责。为了及早完工,学校规定,学生半天上课,半天劳动,经过师生三个月的艰苦努力,学校扩建工程于8月竣工,修成教室4座、学生宿舍16间、礼堂5间、教师宿舍6间、扇形校门1座。这所崭新学校的建成,吸引了东、西六坝大批青年慕名前来求学。
  新的学校建成后,为了陶冶学生情操,学校在每年植树季节,动员师生美化环境,要求每人在学校周围种树六棵,挂牌记名,包栽包活,自浇自护。民国三十年(1941年)春,又在学校东侧荒滩上大量植树,同时还在教室、宿舍门前开辟花池,数年后,学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大为改观。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秋季,焦立帮任校长,并相继充实了师资力量,全校学生发展到146人,分4个班,6个年级。虽生员广,程度参差不齐,但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训导下,学生遵守纪律,学习风气浓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升学率逐年增加。
  为了解决学校的经费困难,学校发动师生平整学田地数十亩,种植粮食。并且由校长何多仁亲自出马,挑选肖含春、李长茂、陈登魁、刘兴仁等擅长文艺的学生和乡公所抽调的民间戏剧特长者,请来老艺人葛正新做指导,利用课外和晚上的时间,先后排练了《游西湖》《铡美案》《五典坡》《小姑贤》等十多本秦腔和折子戏。利用假期在全县各地演出,通过演出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文艺技能,又为学校增加了经济收入。学校利用这些收入添置了比重计、壁挂算盘等必要的教学仪器和教学用具,购置了图书800余册。
  1949年后,学校改名为金塔县第三完全小学。1958年改设为中东中学。
  金塔县最早的同乡会馆与学生组织
  清代金塔在酒泉、张掖等地建有许多专供宦游者和科举士人居住的同乡会馆。这些同乡会馆是以乡谊为纽带建立起来的,不仅为同乡官员、士人提供住所,还作为同乡官员、士人之间敦睦乡谊、联络同乡感情的重要场所。这些同乡会馆,从建馆到以后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乡谊的凝聚作用,都体现出敦睦乡谊的宗旨。一是靠同乡官员、士人共同捐款建成馆舍;二是逢年过节在会馆中举行团拜活动,届时聚饮看戏,晤谈订交,联络和加固同乡关系;三是增强家乡荣誉感和同乡凝聚力,很多同乡会馆都举行祭祀乡贤的活动,并将本乡做官者的姓名、官衔、科目、封爵等题匾挂在会馆中。
  金塔县早在辛亥革命后就有不少人陆续到酒泉工作或经商。1918年甘肃省第九师范学校(酒泉师范前身)成立后,金塔人赵世英(字子俊)担任校长,在其影响下不少有志青年来校求学。不久,金塔一些绅、商筹款在酒泉城内仓门街南边成立了“金王局”,作为金塔同乡聚会的场所。
  1935—1938年,酒泉又相继成立了中央政治学校肃州分校(后改为国立肃州师范学校)和国立河西中学,来酒泉读书的金塔学生倍增。当时各校金塔籍学生根据习惯以同乡关系联络同学,除每年迎新送旧、联络感情外,平时各校同乡常邀约进行一些体育比赛,以加强联系。1943年春天,在酒泉上学的金塔籍高年级学生,协商成立金塔学生旅肃同乡会。4月末,金塔籍学生在晋新社剧院,举行成立大会。为了名称符合时特、文雅起见,称“塔风学会”(取金塔县标志“金塔”之意)。会上有筹备人讲述了成立同乡会的必要性,宣读了“会章”,其宗旨是加强联系,联络感情,学有成效,将来更好地为家乡建设服务。
  金塔县规模最小的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
  位于金塔县鼎新镇芨芨村的芨芨小学是金塔县最偏远、规模最小的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芨芨村小学,1969年改为芨芨中学,招收芨芨公社5个大队的学生,设立一到七年级7个班。1985年,芨芨中学与芨芨小学分离。2007年秋季,金塔县教育布局调整,将鼎新镇、航天镇中学学生全部合并到金塔县第二中学就读,将原芨芨乡隶属的双树、芨芨、下夹、五爱、上夹小学撤并组建金塔县芨芨小学,附设幼儿园。
  芨芨小学距离金塔县城90多千米。学校占地面积9350平方米,绿化面积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2013年,有小学生172名,教学班6个,教职工16名,其中本科学历6人,市级骨干教师1名,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名。
  学校连续三年荣获“全县教学质量检测一等奖”“教育系统目标责任书考核一等奖”。连续四年被中共金塔县委考核组评为“业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同时学校还分别获得“全县教学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全县教学质量管理优秀单位”“全县新六配套工程一等奖”“学生课余活动场所建设二等奖”和“全县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将继续为“高”(教育教学质量高)“特”(教师有特点、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美”(校园人文环境美)的总体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金塔县首届教师代表大会
  1978年1月13日至17日,金塔县首届教师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30人。会议传达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精神,讨论了高校招生工作,表彰奖励了7个教育先进集体和18名教育先进工作者。县委副书记白雁龄做了讲话,动员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振兴金塔县的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金塔县首届电大党政干部管理专修科开学
  党政干部专修科是在特定背景下产生的,是电大早期阶段的办学类型,也是国家在当时条件下做出的一项重要决定。早期已有的干部教育机构、师资、设备都很有限,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的干部教育。而电大人才培养方式的成效逐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可以多、快、好、省地培养大批国家急需的人才。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实现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1984年9月开办党政管理干部基础专修科。
  1985年9月10日,金塔县首届电大党政干部管理专修科(大专班)在教师进修学校开学,学制两年,有25名学员被录取参加学习。9月23日,首届两年制中师班在县教师进修学校举行了开学仪式。在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新步子。
  金塔县第一座村级小学教学楼
  1986年,金塔乡金大村依靠群众集资,村办企业捐助和集体积累3条途径,共筹集资金23万元,上级拨款3万元,建起了金塔县第一座村级小学教学楼。占地面积7.1亩,建筑面积1425平方米。1999年,在校学生307名(幼儿126名),教师13人。学校先后被酒泉市教委授予“六配套六达标学校”“三团式学校”“县级标准化学校”“四星级学校”等荣誉称号。2009年2月,根据甘肃省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精神和《金塔县学校布局调整工程实施意见》,实施了金大小学改扩建工程,争取项目扶持资金260.6万元,建成总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35平方米,三层单面框架结构教学楼(附属工程包括新建60平方米的水冲厕所、体育运动场以及校门、围墙、校园硬化等),工程于8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同年秋季,学校更名为金塔县东大街小学。
  金塔县第一所全日制民办幼儿园
  20世纪90年代,以中小学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辅导为主的教学点在县城逐步兴起,相继办起的计算机操作技术、美术、艺术、表演等培训班(点),形成了金塔民办教育发展的雏形。1998年8月,以信息技术网络教育为支撑,成人中专、大专学历教育及成人大专、本科学历教育自学考试辅导为主线的金塔信息技术专修学校成立,是金塔第一所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民办教育机构。
  2000年5月,金塔县第一所全日制民办幼儿园——北关幼儿园创建,标志着金塔县民办教育事业已由过去的举办辅导班(点)、利用节假日辅导学习、办自学考试辅导班等,发展到了举办全日制民办学校的成熟期。
  北关幼儿园位于金塔县文化街14号(香格里拉住宅小区),石秀蓉同志出资兴办,金塔县教育局(金教字〔2000〕63号)审批。现占地总面积1329平方米,建筑面积729平方米。有8个教学班,其中小班2个、中班3个、大班3个,入园幼儿200多名。教职工20人,其中专职教师12人、保育教师4人、食堂员工4人,大专及在读大专学历教职工占80%,专任教师学历100%达标。幼儿园开设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课程,并遵循各领域间相互渗透的原则,使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活动室内干燥通风,光线充足,配备有适合幼儿教学的桌椅、钢琴、电子白板、液晶电视、DVD影碟机、移动黑板、开放式玩具柜、各种教学挂图、多种教学玩具、体育教学器材等;有关幼教行政法规、教育理论、教育刊物、教材、教育教学参考书、儿童读物、工具书等方面的书籍共1800余册;户外大型玩具跷跷板、滑梯、转椅、木马、秋千、智力积木、皮球、跳绳等,为幼儿室内外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幼儿食堂各操作间独立,配备有先进的大型电磁灶、蒸车、冰箱、冰柜、消毒柜等设施,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2002年,北关幼儿园经酒泉市、金塔县教育局的评估验收,晋升为“二类”幼儿园。2003年8月,被酒泉市教育局授予“酒泉市民办教育先进办学单位”称号。2005年6月,在酒泉市民办幼儿园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集体一等奖。2008年2月,被金塔县教育局授予“2007年度民办学校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优秀单位”。2011年6月,被酒泉市教育局评定为“2010年度酒泉市民办教育机构优秀单位”。2013年5月,在金塔县教育系统“做有尊严的教师”演讲比赛中荣获集体二等奖。

知识出处

金塔之最

《金塔之最》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人物、综合五个篇目,记述了金塔县在建制历史演变过程中,位居各项事业的首次发生的事件和堪称第一的事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世界之最、亚洲之最、中国之最、甘肃之最、金塔之最进行解读。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