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之最》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802
颗粒名称: 文化
分类号: G127.42
页数: 27
页码: 139-1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的地方文化,其中包括了中国最早的毛刷、中国最早的麻纸之一、中国最早的酿酒记载、甘肃省信息网络第一县、金塔县最古老的民族、金塔县最早的文化类型等。
关键词: 金塔县 社会事业 文化

内容

中国最早的毛刷
  毛刷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一种传统劳作工具。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汉民族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劳动文化。
  20世纪80年代,金塔县文物工作者在县境内的居延遗址考察时,在肩水金关北面的烽燧旁挖掘出了一件毛刷。该品以羊毛为锋,木片为柄,间以麻绳捆扎。刷毛长5.5厘米,柄长13厘米,宽1.6厘米,类似现今毛刷,是涂抹颜料的一种工具,出土时刷锋上还存有朱红色颜料痕迹。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鉴定为汉代制品,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藏品。据专家考证,如此之早的汉毛刷,迄今在全国范围内尚为首例。
  中国最早的麻纸之一
  麻纸是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被称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最早出现于汉代,由东汉蔡伦改进,成为中国古代图书典籍的用纸之一。麻纸是一种以黄麻、布头、破履为主原料生产的强韧纸张。其特点是纤维长,纸浆粗(纸表有小疙瘩),纸质坚韧,虽历经千余年亦不易变脆、变色,外观有粗细厚薄之分,又有“白麻纸”“黄麻纸”之别:白麻纸洁白光滑,背面较正面粗糙且有草棍等黏附物,质地细薄,坚韧;黄麻纸色略黄,稍粗糙,有的较白麻纸略厚。麻纸的抄纸帘纹间距二三厘米、三四厘米、五六厘米不等;有的横帘纹和竖帘纹相交,间距竖约一指半;背面未捣烂的黄麻、草迹、布丝清晰可辨,可作为可靠的古籍鉴定依据之一。
  1972年秋,甘肃居延考古队沿黑河,南起金塔县双城子,北至居延海进行了考古勘察;在调查、踏勘的基础上,于1973年和1974年夏秋季,对破城子、肩水金关、第四燧三处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共获得汉简两万余枚,在肩水金关遗址还获得遗物1000余件。在众多遗物中发现了两张麻纸:一张出土时揉成一团,经修复展平,最大一块长21厘米,宽19厘米,色泽白净,薄而匀称,一面平整,一面稍起毛糙,质地细密坚韧,含微量细麻线头,显微观察和化学鉴定,只含有大麻纤维,与纸同一处出土的木简最晚年代是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可作为判断该纸年代的重要依据。另一张长11.5厘米,宽9厘米,色暗黄,状似粗草纸,含麻筋、线头和碎麻布块,质地较为稀松,其出土地层属于平帝建平以前。这两张麻纸被称为“居延纸”,也被确定为中国最早的纸张之一。
  国内出土的汉代的麻纸还有:
  1933年,新疆罗布淖尔出土了公元前49年的西汉麻纸。
  1942年,居延查科尔帖也出土了西汉有字麻纸。
  1957年,西安灞桥古墓中出土了公元前140—前87年的西汉麻纸——“灞桥纸”。
  1978年,在陕西扶风县中颜村汉代窖藏中,出土了三张西汉时的麻纸“扶风纸”。
  1979年,甘肃省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的两汉麻纸——“马圈湾纸”。
  1986年,在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放马滩古墓葬中,出土了西汉初年文、景二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放马滩“纸地图”。
  1990年,在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多张有字麻纸,被确认为武帝至昭帝(公元前140—前74年)时遗物。
  只是这些麻纸在制造上还比较粗糙,后来的麻纸皆宜于书写或印刷,而且经久耐用,很受人们青睐。
  东汉时蔡伦加以改进,使麻纸制造得到普及。由汉至唐,麻纸一直是产量最大的纸。自宋以后,由于造纸业的发展,麻纸的优势地位逐渐被别的纸类所代替。
  中国最早的酿酒记载
  早在西汉时期,居延地区就有酿酒之举,饮酒之风,这从居延汉简中发现的一些有关酒文化的简文就能证明。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有关酿酒的最早文字记载之一。
  汉代的酒不同于今日的烧酒,一般习惯上称为水酒,经发酵酿造而成,未经过蒸馏、提纯工艺的处理。当时,水酒的酿造方法,是先将原料,如稷、秫、稻或粟浸水之后,用陶缸、陶瓮或大型陶罐装好,外裹以麻、帛或丝绢,使其升温、生“蘖”,然后加水施火。这样酿出的水酒,自然很不纯净,含杂质太多,故而呈红、黄色。这种初酿之酒,必然要经过罗、绢过滤,然后才可饮用。当时酒分为上、中、下之等级,称之为上尊酒、中尊酒、下尊酒。酒除饮用之外,还可入药或作为药引。
  居延古酒酿造有“六物”要诀,简文记述了它的严格操作要求和制造程序:“掌酒者,秫稻必齐,麸蘖必时,湛膳必洁,水泉甘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六物大酋。”秫、稻乃酿酒的原料,麸蘖,即酵发菌,作为酒酵,即今酒曲。“湛”即今“沉”字,“湛膳”意为蒸煮黍稷。“大酋”即质量上乘的酒。
  居延酒用于“存问”“赏赐”。“存问”用酒之制是汉代养老令具体执行的方式之一,所谓“存问长老”即“养老之意”,当时规定:“年八十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赐民酒肉,并不仅限于老者,当时或为新王登基,或为“举功行赏”,亦赐酒肉。“赏赐”用酒之制,就是把酒赐给有功的文臣武将。《汉书·武帝本纪》载:霍去病从居延南下,打到小月氏,大败匈奴,汉武帝赐酒一坛,霍去病倾酒于泉,与众将共饮,此为酒泉之来历。
  居延酒的计量方法见于汉简,有升、斗、斛、石等。这实际上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容器计量,即“量”,另一种是重量计量,即“衡”,两者各不相同,不可相混。当时居延戍卒滥饮之风弥盛,且酒量也多惊人,简文载有“能饮酒一石”。此例虽为个别,但可见当时饮酒量之大。汉代一石合十斗,一斗合今市制为四斤,一石之酒,即重四十斤。
  居延出土文物有陶制酒器,称之为“尊”。当时酒分为三品,或称为三尊。
  居延将酒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酒用稻米酿造,中品酒用稷米酿造,下品酒用粟米酿造。上品为达官贵人饮用,而一般庶民、戍卒只能饮用下品甚至变质的酒。
  甘肃省信息网络第一县
  2001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金土地》栏目和2004年8月22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星火30分》栏目分别播出《“金塔模式”有效解决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实况。同时,对金塔县在信息网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专题报道。
  2002年8月30日,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率国家农业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到金塔县信息网络服务中心考察工作时指出:“金塔为农民发送《经济信息导报》内容充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务政务公开、涉农收费、税费改革‘网上行’做得好;利用小学生给农民发送《经济信息导报》这种通道选择得好。”
  2001年8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网络连通四方,信息走进万家——甘肃省金塔县加速信息工程建设》。2002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走进甘肃网络第一县》。10月22日,《农民日报》刊登《让农民走进网络》。2004年3月11日,《农民日报》刊登《“金塔模式”应对数字鸿沟》。2006年,《经济参考报》刊登《“金塔模式”把农业信息化“短腿”变长了》。这5篇文章对金塔县加速信息网络工程建设,“网络连乡村,信息进万家”活动有效解决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农民打开致富大门给予了充分肯定。
  金塔县最古老的民族
  根据金塔县境内发现的多处古遗址、古窑址和出土的遗物,再与有关史料相印证,金塔县境曾是夏朝时的古西戎地,属雍州。境内的黑河和白河(讨赖河)沿岸,特别是会水海(今东沙窝一带)周围,远在4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据考证,当时在这块土地上聚居的先民,主要是羌和氐这两个古老民族,他们兴起于甘肃、青海,史称“南山羌”,黑河流域是他们活动的重点场所。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4000年左右),居住在黑河上游祁连山一带的氐族部落的一支沿黑河迁徙到了这一带,不久,居住在讨赖河上游的羌族部落的一支也迁徙到了这儿。
  氐人,即定居于河谷、平川等较低地带,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耕部落人群。他们以固定农业为主,兼营发达的饲养业,也进行狩猎活动;他们继承了马家窑文明的冶炼技术,形成了冶炼和制造红铜、铅铜、青铜等多种铜制品的冶铜业,还有制陶业和家庭纺织业。
  羌人,即在草原、山地以畜牧为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游牧部落人群,包括与农耕部落接壤并实行定居的半牧半农人口。羌,是甲骨文中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他们居无定所,以氏族部落为社会组织形式,逐水草而从事放牧羊、牛等牲畜的畜牧业生产,兼有狩猎、采集活动,在条件适宜的地方,也从事简单的农业种植。他们与农耕部落的氐族相比,由于生活条件较为艰难,在整体素质上低于氐人。由于他们长期与氐人和睦相处,互通有无,相互通婚,互相学习,互相渗透,开始创造与他们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文化,并终于在夏代后期创造出了先进的酒泉火烧沟文化。
  从县境内的缸缸洼陶器作坊遗址及出土文物考证,当时生活在金塔境内的先民已有集中的房屋、集中的制陶窑址、公共的氏族墓地,还有着氏族共同的信仰习俗,并表现出在母系氏族下的对偶婚姻家庭的特征。
  这一时期农业开始发展起来,狩猎、采集、捕鱼作为农业的补充,依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畜牧业开始萌芽,人们开始饲养家畜以补充食物;由于定居和群聚生活的需要,开始出现简单的陶器加工;人们还在利用自然洞穴的同时,学会了挖洞建造半穴居的房屋;简单的纺织开始出现,如织渔网等;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精细的磨制工具的大量生产和使用,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人们能够获得相对充足的食物;氏族聚落逐渐形成,进入氏族社会。
  后来,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大约在距今3900—3600年前,这儿的氐人首先学会了冶铜技术。金塔在远古时代,山川秀丽,矿藏丰富,铜矿是先民们最先发现的宝藏。金塔发现的白山堂古铜矿冶遗址就是最好的明证。由于先民们有熟练的制陶技术,对火候的掌握已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因此冶炼铜矿石已不成问题。起初,他们只能冶炼红铜,后来可以用这些红铜锻造各类小型的器物,但是要制作成生产工具,硬度还不够。在较长的生产实践中,他们对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铜中加入一定含量的砒石,冶炼成砷铜,成为铜砷二元合金;或加入锡石,冶炼成锡青铜;或在铜中加入一定含量砒石、锡石,冶炼成铜砷锡三元合金。在制造铜器过程中,开始以锻造为主,在热锻后又进行冷锻加工,以后又有了用范模铸造或复合铸造等复杂工艺。
  到青铜时代,中原王朝(包括西北东部的关中地区)已经有了极为发达的青铜冶铸工艺,器型和种类繁多,工艺精湛,花纹精美,达到了青铜器发展的巅峰时期。西部地区的金塔,金属冶铸的工艺水平也达到了当时西北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一是铜器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地增加,除了小件铜工具和装饰品外,也生产了精美的铜器。二是在青铜器的制作方法上,除小件工具仍然使用锻打外,铜容器已使用了范铸,形制复杂的铜器还使用合范法铸造。
  综上所述,金塔的先民主要是羌和氐这两个古老民族,他们以游牧为主,兼营农业。他们在春天出冬场(游牧社会人畜过冬的地方)后,先到河谷种下麦子、谷子等粮食作物,然后往山中移动,展开一年的游牧。秋季回来收割后,再回到冬场。如此在河谷中种麦,在附近山坡草场上游牧,生活所需比较充足。同时,他们为了生活所需,先学会打磨石器、骨器等,后开始烧制陶器,学会并应用了西方传入的青铜冶炼技术。
  金塔最早的“金塔八景”
  金塔凌云
  塔势巍然若建瓴,晴云一抹接遥青。
  夕阳映作擎天柱,碧落高撑注月瓶。
  几度题名来雁字,何人写罢换鹅经。
  萧间古寺行踪少,细听松风响铎铃。
  玉山积雪
  晶莹山色接遥天,不是云浮玉垒巅。
  太古千年留积雪,边城一带拥祁连。
  晴开远岫明如练,月照高峰白似莲。
  胜过终南阴岭秀,灞桥回望耸吟肩。
  古城幻景
  唱罢鸡声曙色开,遥空隐隐显楼台。
  蓬瀛海市原虚幻,城郭人民自往来。
  一霎昙花成世界,千年废址没蒿莱。
  沧桑已变形犹在,古意苍茫化劫灰。
  高庙清钟
  巍巍庙貌跨城墉,树色苍茫起暮钟。
  几点寒鸦翻夕照,一行征雁写秋容。
  鲸鉴响彻三更月,鹤梦惊回万壑松。
  安得痴人齐唤醒,清声破晓睡方浓。
  北海晴烟
  一片清漪断复连,北邻瀚海浩无边。
  班超出塞三千里,苏武看羊十九年。
  水草萃成游牧地,烟波远映蔚蓝天。
  寻源何必探星宿,自有汪洋万斛泉。
  西城古柳
  苍然古木晚烟昏,可是当年细柳屯。
  营已无存怀亚父,树犹如此泣桓温。
  枯枝映月悲羌笛,老干拏云尚壁门。
  故垒萧萧余荫在,夕阳红透暮鸦翻。
  青山叠嶂
  怪石嵯峨一径通,山巅飞阁望玲珑。
  何来峻岭蹲灵鹫,高架危桥跨彩虹。
  绝壁俯窥青涧水,栖霞中有翠微宫。
  苍茫四顾空依傍,万里年沙夕照红。
  黑水环流
  西渡流沙任所之,黑水应不到三危。
  谁言水道经梁域,曾过山丹读禹碑。
  讨赖名川劳考证,通天别派更支离。
  题於八景增惆怅,始信重来为补诗。
  金塔县最早的文化类型
  从远古时期开始,金塔县就是东西南北文化交流的通道。先民们在这块沃土上繁衍,为中华民族文明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考古学家于二十世纪初在黄河、洮河、黑河等流域相继发现了“马家窑文化”“马厂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等文化遗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金塔县境内相继发现了缸缸洼遗址、火石梁遗址、榆树井遗址等多处古遗址,从这些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看,其文化类型大多呈现出多样性。如在火石梁遗址内,既有马厂类型的紫红色陶衣施黑彩的彩陶盆,又有齐家文化类型的细泥薄壁蛋壳陶、蓝纹彩陶片,更多的则是四坝文化类型的夹砂素面陶、三角纹、网格纹彩陶器。
  根据考古结果,马厂类型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距今4350—4050年,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只是更为向西,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马厂类型是继半山类型后发展起来的文化类型。陶器种类繁多,彩陶图案绚丽多彩。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马厂类型结束后,分两支继续发展。一支以青海省乐都县柳湾为代表,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这一支最后发展为齐家文化。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吸收了许多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向西进入新疆中部,最后在新疆绝迹。两支文化各自具有明显的特点,尤其在后期,文化面貌的差异更大。
  四坝文化是在河西走廊分布最广、最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铜文化。其分布范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东起山丹,西至安西(今瓜州)以及新疆东部哈密盆地一带。四坝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它的某些器型与彩绘图案和马厂、齐家文化较接近,说明接受了它们的强烈影响。从年代上看,四坝文化的年代约为距今3900—3600年,相当于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略晚于马厂文化和齐家文化,说明它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四坝文化陶器质地较粗,多为夹砂陶,这与河西地区的土质有相当大的关系。器形多样,以罐、壶为主,四耳带盖罐、腹耳壶是其代表器物,有的造型较奇特,彩陶豆、方鼎、陶埙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彩陶多施紫红色陶衣,彩陶比例较大,如火烧沟墓地彩陶超过半数以上,黑彩居多,虹彩偏少,色彩浓重,有凸起感,既有烧窑前绘制的,又有出窑后绘制的。纹饰有三角纹、折线纹、条带纹、蜥蜴纹、回纹和圆点纹等。
  火烧沟文化遗址是甘肃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位于玉门市清泉乡境内312国道边,范围约20平方千米,中心面积0.2平方千米,是青铜时期人类文化遗存,距今约3700年。因其文化类型既与四坝文化有相似之处,又有其独特性,以其发掘地而被命名为火烧沟文化。从该文化类型的特征与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说明火烧沟文化可能与四坝文化同属于一个文化类型的两个分支。
  骟马文化因其最早发现于玉门骟马城遗址而命名,也是青铜时代文化类型,其年代距今约3500—3000年,其上线接近四坝文化和火烧沟文化,其文化类型也与上述两类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表现出了某种承接关系,这说明骟马文化很可能是四坝文化和火烧沟文化的延续。2003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位于玉门境内的火烧沟遗址中,发现了青铜时代骟马文化类型的遗址和墓群,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有早晚打破关系的灰坑及其中的出土文物,可判断出,属骟马文化的遗迹打破属四坝文化的遗迹,更进一步确定了骟马文化晚于四坝文化的相对年代。
  从以上分析说明,马厂类型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火烧沟文化、骟马文化是新时期时代晚期——青铜时期甘肃河西的主要文化类型,从地域分布上看,由东向西渐进,并有部分交叉;从年代上看,既由远及近演变,又有交叉重复现象。这些文化类型均在酒泉境内的黑河流域和讨赖河、疏勒河流域交汇融合,这说明这一地区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重要地区。
  金塔县现存时代最早的佛教文书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历史最悠久的宗教之一。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都信仰佛教。佛教信仰深入民间,而佛教的哲理部分则与儒、道文化相融会,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使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
  金塔县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塔命名的县,其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塔院寺金塔,更是佛教文化的典型代表。据《肃镇华夷志》(明李应魁撰)卷三景致肃州八景金塔凌虚中说:“金塔寺,在酒泉东北六十余里,孤峰之北,创自前代,寺屋皆已颓毁,惟浮屠犹在,高数十丈,好事者时或登焉,俯视无边。”该书成书于明代,其“前代”即为元代,说明金塔寺创建于元代,“惟浮屠犹在”,说明当时金塔就已存在。在过去塔和寺是密不可分的,有寺就有塔,金塔的创建年代应该与金塔寺在同一个时期。
  1987年,金塔县对塔院寺金塔进行了维修,维修时,先搭架清理外表皮,将脱落的表皮全部铲除。在清理到覆钵体上端与塔顶接触部位时,发现历次维修的四层灰层,每层厚3~4厘米。清理到第五层时,发现十三天佛龛,保存尚好,从中采集到两尊泥塑释迦牟尼佛像。清理到金顶时,发现经书20余卷,其中一卷经书中夹有释迦牟尼彩画像2张。
  这次共采集到经书20余卷,历次维修的木匾4块及泥塑释迦牟尼佛像和释迦牟尼彩画像,并从塔院寺内采集到琉璃塔顶一个和佛瓦当3块等明清时的遗物。经专家鉴定,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4件,这些文物全部保存在金塔县博物馆内。
  这些佛教文书也成为金塔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佛教文书。
  金塔县现存最早的说唱文学
  在金塔民间,有许多知书达礼的老者,珍藏有许多宝卷。宝卷又名宝传,是一种流行于明清时期的民间说唱文学。它是金塔民间的有识之士冒着风险保存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它由唐代的变文、讲经文演变而来,受俗讲的孕育,历经宋的谈经、讲史等,并受到话本、小说、诸宫调及戏曲等的影响,其内容包含佛经故事、道教传说,并有大量非宗教的历史故事、民间神话、传说和戏曲故事等,其结构为散韵相间,讲唱地点从庙会、娱乐场所,直至家庭院落。宝卷以其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通俗的语言和抒情婉转的曲调,赢得了群众的喜爱,在民间广为流传。
  金塔宝卷除了具有和全国各地宝卷相同的特点外,更有其自身的不同特点:第一,金塔宝卷的搜集、发掘和整理进一步补充和丰富了祖国宝卷珍品的数量和内容。第二,金塔宝卷中保留了一些古老的版本。据考证,金塔的《韩祖成仙宝传》《七真天仙宝传》《综录》最早者为1702年,可见金塔宝卷源远流长,为宝卷产生的时代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第三,据考证,金塔宝卷是国内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宝卷,是活的宝卷。
  金塔宝卷唱腔的主调是七字赋(七字句)和十字赋(十字句),另外还有各种词牌,常用的有“哭五更”“浪淘沙”“达摩佛”“莲花落”“唱道情”“洒净词儿”等等,对念唱的曲调牌还有录音,这些都是珍贵的研究资料。
  金塔县现存最早的水利文书
  讨赖、红水诸河流水由酒泉、金塔人民共同享用。清雍正四年(1726年),总督岳钟琪“见不利必需之事因行令肃州通判毛凤仪等,趁筑堡盖房鸠工之便,相度讨来(赖)河之水势,另开新渠二道”(即金塔王子东坝和西坝)。肃州分巡道黄文炜编《重修肃州新志》第四册“水利”,将肃州各坝一一记载,明确指出金塔七坝“系讨赖河并红水河水尾”。酒泉、金塔水规,早有成案。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分州州同张会同肃州州判徐,判令临水河“金塔坝得水七分,茹公渠得水三分”。清末以来由于酒泉的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上游人士力图推翻水案,修订水规。民国十一年(1922年),酒泉县县长沈会同金塔县县长李,判令“两县在临水河各得水五分”“每年立夏后五日分水”。此后,临水人竟然以势堵河,不给金塔放水,致使金塔县境荒旱日甚。为争水利,两县间械斗时起,伤亡屡现。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起,金塔民众连年申诉省府,以求均水。民国二十五年(1937年),甘肃省政府派林培霖、杨世昌二委员来酒、金彻查均水事宜后,甘肃省政府在训令中指出:“查酒、金水利共同应用,记载详明。又载雍正七年(1729年),岳大将军钟琪,奏设肃州直隶州时,有令通判毛凤仪,相度讨赖河水势,创开王子庄东、西两坝,用公款白银两千六百两,尤为历历可考。酒泉人士不惟不考志书为两县水利之铁证,并忘酒、金一家水利共同之历史,竟而堵截多年,久霸不舍,反云金塔所灌系山洪暴发之水。然则山洪不发,金塔永无灌水之日,其言殊无理由。”据此“特定分水办法,将酒泉立夏放水之期提前十日先由讨赖河坝人民灌溉,至芒种第一日起,令酒、金两县长带警监督,封闭讨赖河各坝口,将水由河道开放而下,俾金塔人民按粮分配,浇灌十日,救济夏禾。至立夏前五日起,如前法将红水河开放五日,藉润秋禾”。
  金塔县有史记载最早的戏剧活动
  辛亥革命以前,金塔县没有专业性的戏剧表演团体,戏曲演唱活动多由地方群众中的戏剧爱好者凑集的草台班利用庙会和节日演出助兴,时聚时散。
  金塔县最早有记载的戏剧演出活动,是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陕西乾县秦腔、眉户清唱艺人茹吉祥,外号叫茹七胡胡者流落鼎新,他自拉自唱,能唱多处秦腔折子戏,并且生、旦、净、丑角色由其一人承担。多有人请其唱堂会,最后定居于万年渠(现航天镇西岔村)。其定居后又邀请来多名陕西老乡组成了自乐班,叫“茹七散班子”。因无戏剧服装,仍以清唱为主,也能演唱一些秦腔本戏。到后来,金塔地方群众组织的草台班能随时召集登台表演的有西红戏班、大口子戏班、双桥班、尕保子戏班,高台县艺人冯大净的戏班也常被邀请来演出。演出剧目多以秦腔《铡美案》《烙碗计》《天门阵》等传统戏为主,并配合部分眉户剧相间演出。解放初,金塔县人民政府曾组织演唱队,由文化馆负责带领下乡演出,除演一些传统秦腔、眉户折子戏外,重点排演现代剧目《白毛女》《三世仇》《王三保》《王秀鸾》《穷人恨》等。1956年,金塔县政府吸收本县艺人和业余演唱队骨干组成金塔县第一个专业性秦腔剧团,起名“金塔县红旗剧团”,演出剧目有《状元媒》《战袍缘》《串龙珠》《大报仇》《玉虎坠》《游龟山》等二十余本。
  金塔县最早的图书馆
  图书馆是作为保存各民族文化财富的机构而存在的,担负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任务,以文献为物质基础而开展业务活动。图书馆的功能之一,就是收集、加工、整理、科学管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以便广大的读者借阅使用。
  金塔最早的图书馆是由民国十六年(1927年)时任教育局长的何培基设立的。馆址在金塔儒学街,借前文昌宫地点而建。
  1981年,在原文化馆图书室的基础上,成立了金塔县图书馆,占地面积1014平方米,建筑面积714平方米,内设图书借阅室、科普阅览室、少儿阅览室、资料室等。至1989年馆内藏书达3万册,各种期刊1500册,阅览室座位60个,年借阅图书3.43万册次,来馆读者1.2万人次,阅览书刊3.5万册次,有工作人员6人。
  1995年7月,金塔县图书馆大楼动工修建。1998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2004年,金塔县图书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为“县级三级馆”。金塔县最早的俱乐部
  金塔县最早的俱乐部——中山俱乐部,在隍庙前楼上。民国十七年(1928年),时任县长黄文中同时任教育局长何培基创设。
  金塔县最早的民众阅报室
  民国十七年(1928年),时任县长黄文中在教育街创立了金塔最早的民众阅报室。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时任教育局长李上林改设为民众阅报所,移设瓮城内,拟定规则轮派管理人员,并附设民众问字代笔处。
  金塔县最早的公共体育场
  金塔县最早的公共体育场,在县政府西辕门外。民国二十年(1931年),时任县长陕祝南创设。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时任县长蒋绍汾会同时任教育局长李上林改设于旧库房门前,加以扩充,场广约六七亩。
  金塔县首家私立武馆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梧桐坝杂职农官仲魁弟在大庄子屯庄内的龙圣台东侧,出资修建起仲氏私立武馆。旨在培养仲氏后人,学文习武以继承家业。后接受众乡邻建议,招收外姓生员,使其成为当时王子庄一带首家私立武馆。
  仲氏武馆为文武混合型私立学校,入馆生员学制为四年,届满后再招新生,新生年龄无限制,经目测后,身健体壮者均可入学。新生入学后,文武兼学,文以《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教材,武以刀、枪(茅)、剑、连枷为教学内容,并教习翻、爬、提拿、打斗等基本功。每日学习时间的安排是闻鸡起舞、练功习武;辰已学文,读书习字;未申复武,戌时自习。四年学就,择优收为仲氏镖局镖师,押镖赴外,远途保镖。差生自谋职业,也可再入重学。生员在学习期间,馆内住宿,统一作息。口粮自备,自做自吃,学员不收学费,费用一律由仲氏家族负担。
  学校首任武教头为仲氏镖局总镖师山西人魏荣,文教习先生为仲魁偕。由于当时入馆者多为青壮年,系家庭主要劳动力,入馆就学后必然影响家庭收入,造成家庭困难,故而多有中途退馆者。为解决此矛盾,仲魁弟将入馆生员中家庭困难者分批分期派入仲氏远途驮队,每出一次镖,每人付工酬10两银,足够一个四口农家一年之用。生员出镖期间,有驮队总管负责,安排学员学文习武,不使生员学业荒废。此种办馆方式不但解决了生员家庭困难的问题,使其安心就学,而且经过远途跋涉,广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智慧才干。此举的施行深得生员和家长欢迎,不但退馆生员全部入馆,而且引来众多新生请求入馆,学馆生员最多时达60余人。就连王子西坝的有识之士也将其子送往仲氏武馆学文习武,并培养出了一些佼佼者。他们回乡后,使西坝地方掀起了习武热潮,至清末民初,此地的习武之风仍然盛行。武馆的创办人仲魁弟之子仲学孔是仲氏武馆首批学员,学业颇丰。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年仅22岁的仲学孔便出任武馆武课教习兼文课先生。他武功超群,治学严谨,教学成果斐然。同治五年(1866年),仲学孔接任梧桐坝杂职农官,遂命其胞弟仲遇孔任学馆武课教习兼文课先生。同治十三年(1874年),仲氏痛失远途驼队,镖局关闭。武馆也因经费拮据而停办,前后历时40年。
  金塔县第一部县志
  民国时期,由于近代文化教育的兴起,人们对史学的研究与整理也日渐重视,一些官员、文人着手撰写反映金塔历史的著述。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金塔县成立县志局,由时任县长周志拯兼总编,赵积寿、刘怀基、王安世等3人担任编纂事宜,编纂了《创修金塔县志》,内容分为舆地、人文风俗、建设、民政、财赋、教育、职官、选举、人物、金石碑铭、诗文十一卷。重点记述了清代以来金塔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民族、风俗、物产、教育等,这是金塔县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记载金塔历史沿革的文献。对于研究金塔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鼎新县聘前参议员蔡廷孝为总编辑,编纂了《新编鼎新县志》,分建设、教育、军政、交通、职官、序记、金石、艺文、风俗、史记十卷,详细叙述了当时鼎新县的自然、地理、人文、社会等方面的情况。
  金塔县最早放映的影片
  电影是一种视觉及听觉在荧幕上综合的现代艺术。有着复杂而繁多的科系,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同时还原声音),用电的方式将活动影像投射到银幕上(以及同步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技术。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再到立体声,从黑白到彩色再到立体像(3D),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都留下了优秀的代表作:20世纪20年代拓荒时期,有《孤儿救祖记》等关注社会改造的进步电影;抗日救亡时期,有《狂流》《中华儿女》等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抗战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电影又深刻揭示社会本质,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潮流。
  1940年7月,国民革命军中央军委会放映三队,在鼎新县城、金塔县城及东坝城隍庙、大坝庙等处放映抗战纪录片,进行抗日宣传,此为金塔县放映电影之始。
  20世纪50年代初,甘肃省文化厅电影队来金塔县放映电影,观众甚多。1955年7月,金塔县电影放映队开始在城乡巡回放映。最早放映的故事片有《南岛风云》《智取华山》《钢铁战士》等,另有宣传农业合作化和介绍苏联建设成就的纪录片同时上映。每年放映100余场,以后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逐步普及,每年城乡放映电影的场次、观众和收入分别由1955年的110场,3.3万人次和5000元,增加到1985年的4200场、170万人次和3.6万元。1989年,全年放映电影5026场,平均上座率为78%,观众达268万人次,总收入13万元,平均每人可看到22.3场电影。
  金塔县最早的大众宣传机构——收音站
  1952年3月,中共金塔县委派王振业,鼎新县委派吴振瀛参加了甘肃省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收音员培训班,结业回县时两人各带回“圣乐牌”直流收音机一台,分别建起了收音站。此为金塔县有广播之始,也是最早的大众宣传机构。
  部,每日晚间抄收中央电台的《记录新闻》,于次日早晨利用黑板刊出《新闻简报》,并不定期地油印《新闻快报》,分发县属机关单位及区、乡政府。传达国内外的重要新闻和党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等。有时组织县委机关干部、工人和中小学生收听重要新闻,有时收音员身背收音机、大喇叭深入乡村,组织农民群众收听。
  1954年4月,金塔县收音站有苏制25W扩大机一部,德制船式15千瓦发电机一台,在县委、县政府会议室和部分科室,架上了舌簧喇叭,开始直接收听广播节目。同年12月,金塔、鼎新两县相继建起收音站,区宣传干事兼任收音员。至此两县共有收音站9个。1955年4月,金塔县财政拨款购置苏制750W发电机一台,50W广播扩大机一部,为筹建广播站做了准备。1956年春,金塔架设广播专线26千米,并利用邮电线路在15个乡政府和12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架设广播喇叭,在县城南门城楼上架设高音喇叭,11月份建立了金塔县广播站并开始呼号播音。
  金塔县最早的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是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发行网点遍及全国城镇。1937年4月24日,新华书店在革命圣地延安的清凉山创立。新华书店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出版集团之下,是国家官方的书店,也是官方刊物宣传与发售处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店。
  民国时期,商人宋文山在金塔县城北关开设“三义堂”专营图书画册及小学生课本,不开展图书征订业务,也有个别小商贩携带图书串户销售,但数量甚微。鼎新县无专营图书的商号,只有小商贩捎带销售。
  1952年金塔、鼎新两县建立新华书店,开展图书购销业务,1954年增加图书征订发行业务。1956年3月鼎新新华书店撤销。1970年设金塔新华书店鼎新分店1处,工作人员2人。1973年金塔、鼎新新华书店归甘肃省新华书店管理。1989年有职工11人,年销售额65.7万元,盈利2.1万元。
  金塔县最早建立的广播站
  1952年,金塔、鼎新两县始建收音站,每日抄写中央和省台的《记录新闻》。利用黑板刊出《新闻简报》,并不定期组织干部群众收听新闻节目。
  1956年11月,金塔县始建广播站,从1957年1月开始播音。县城内架设高音喇叭4只,乡村社队办公处共架设舌簧喇叭138只。1958年底,金酒合县后广播站建制撤销。1964年3月19日,县委决定重新恢复金塔县广播站建制,调配工作人员3人,开展广播信号发送业务。1968年10月,广播站改名为“金塔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组”,和电影队、新华书店、展览馆合署办公。1972年9月恢复原称。1983年建立广播调频发射塔1座,高36米,向全县12个乡镇发送广播信号,频率97.1兆赫,输出功率46W。县城用550W扩音机带9只高音喇叭播音,覆盖率100%(每日早、午、晚播音)。广播站地处县城解放路206号,占地面积1248平方米,房屋22间,建筑面积330平方米,职工15人。
  1990年前,金塔县广播站口播稿件由播音员制作录音带,交给值机员完成,录音报道和配音节目在语言录音、文艺录音、实况录音的基础上,经过复制、剪辑、人工混响、音质修饰加工等程序,形成可供播出的完整节目。1990年后,金塔县广播站带“响”节目占全部节目的20%。在《金塔新闻》节目制作中,男女播音员交替完成稿件录音后,经过编辑审听无差错,即可送交播控机房定时播出。1992年,金塔县电视台开设自办节目后,广播节目制作是电视节目加口播稿件的复制品,广播节目播出采用录播。领导广播讲话、会议实况、文艺演出由播控机房经过线路放大,传送分配给发射环节进行广播。
  1990—2008年,金塔县开展的广播电视业务有:广播和电视自办节目,广播和电视广告服务,广播和电视公众点播,广播和电视公益服务,广播和电视技术培训,广播和电视器材维修服务等。
  广播站自建立以来,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介绍外地经验,表扬好人好事,批评歪风邪气,发挥了舆论作用和喉舌作用,促进了金塔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金塔县最早的剧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塔县文化馆组织业余演唱队,在城镇和乡村演出。1956年成立金塔县红旗剧团。1957年招收学生10名。1958年,全体演职人员在生地湾务工,创收购置服装道具。1959年与酒泉祁连剧团合并,迁入酒泉。
  1976年,金塔县成立文艺工作队,排演小陇剧《园丁之歌》和话剧《一网打尽》。1977年,学演眉户剧《朝阳沟》,同年9月到全县11个人民公社第一次下乡巡回演出。1978年3月,演出传统戏剧《十五贯》,学演秦腔《于无声处》,排演话剧《愚公移山》,参加地区文艺调演,获演出一等奖,舞美一等奖,优秀演员奖,优秀伴奏奖。1979年,演出秦剧《三滴血》,排演《火焰驹》《棒打无情郎》《铡美案》《八件衣》《游龟山》《三滴血》等剧目。
  1981年,文艺工作队更名为金塔县秦剧团。1982年排演大型眉户剧《风雨曲》,获酒泉地区现代戏剧调演表演一等奖。1988年,有演职人员41人,大型秦腔剧目25本,但演出场次逐年减少。1994年秦剧团更名为金塔县艺术团。2002年解散,人员分流。
  金塔县第一次文物普查
  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开展文物普查,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其生存状态,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和中长期规划提供依据。开展文物普查,对于培养锻炼文物保护队伍,提高我国文物保护管理整体水平,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对于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充分发挥文物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对于整合国土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全面掌握全区文物点的分布情况,1977—1978年,酒泉地区统一组织人员开展了全区第一次文物普查。普查工作由原酒泉地区文化处统一组织,从各县市文化部门抽调人力组成了普查组,由酒泉博物馆原馆长冯明义任组长。普查工作以县市为单位开展。1978年,金塔县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原文化馆职工韩朋丽(女)等2名同志参加了普查。由于当时条件所限,金塔县境内只普查了从大湾城—肩水金关—额济纳旗(当时属酒泉地区管辖)的黑城一线的关隘、城堡及长城烽燧,共普查登记文物点26处。
  2007—2011年,金塔县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普查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299处,其中,古遗址259处,古墓葬30处,古建筑2处,石刻及石窟寺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处。至2006年底,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5处。汉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金塔县志》
  地方志简称“方志”,是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文献。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包括方志和年鉴。方志,就是对一个地方的记载、记述。它的记载面十分广博,是一个地区的综合性资料书,有百科全书的性质,亦可称为地方的百科全书。
  现存最早的全国地方志,是813年唐代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后因图佚,改名《元和郡县志》),共40卷,后有部分散失。它以唐代的47镇为纲,每镇一图一志,详细记载了全国各州县的沿革、地理、户口、贡赋等。南宋以后,地方志大量增加,尤以明清两代最多。据1976年统计,我国现存的地方志达8000多种,约12万卷。县志是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县普遍修编了一次县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金塔县志》于1985年春筹备。1986年7月由金塔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编写,李玉海任主编,王培礼、赵发礼、俞兴海、周吉儒任副主编。1987年完成初审,1990年2—7月完成评审,1991年11月,中共酒泉地委、酒泉地区行署进行终审,批准出版,1992年12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800册。全书分建置、自然地理、民族、人口、经济体制改革、农业、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商业、交通邮电、财政金融、经济综合管理、城乡建设、党派群众团体、政权、政法、民政劳动、军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药卫生、民情风俗、人物24篇,计89章、70万字。卷首置概述和大事记卷末附重要文献。
  金塔县第一次举行亚运会火炬传递
  火在希腊历史上代表着创世、再生和光明。在希腊神话中,火是赫菲斯托斯的神圣象征,是普罗米修斯从宙斯手中偷来赠送给人类的礼物。现代奥运火炬传递是一个非比赛项目,形式与古希腊的火炬传递相同,它已经转变成为庆祝奥运会开幕的一项重要活动。在1912年6月27日举行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在演讲中指出:“从现在起,火炬手接受了火炬,也接受了传递奥运火焰的神圣使命。让奥运圣火在青年一代的手中相互传递,让全世界的青年都时刻准备着,将奥运圣火传遍全球。”
  亚运会点火方式多种多样,但是不可避免地受到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影响。最早时候多数都是直接点火,唯一的悬念就是点火人,1986年亚运会点火方式有些新意,由3名中学生一起点火,代表着青春活力。
  1990年,北京亚运会圣火是从西藏海拔7117米的念青唐古拉峰下,由15岁的藏族姑娘达娃央宗采集的。此后,历时一个月的“亚运之光”火炬接力,遍及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程18万多千米,参加者达1.7亿人。开幕时由中国第一位奥运会金牌选手许海峰、奥运会跳水金牌选手高敏,以及女排五连霸队员之一的张蓉芳共同点燃。
  1990年9月7日,金塔县举行“亚运之光”火炬交接仪式暨全县“迎亚运农民运动会”开幕式。这是金塔县第一次举行亚运会火炬传递,副县长马明远主持仪式,肖洪才致辞,县委书记姚汉章接受“亚运之光”火种,县长许万福点燃了会场主火炬。县上各大组织领导及近万名职工群众参加了活动。
  金塔县第一座农耕文化博物馆
  金塔镇地处城郊,全镇辖11个行政村,72个村民小组,5448户20058人,耕地面积48227亩。2013年开始,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契机,利用金塔镇中杰村村委会旧址,着手筹建金塔农耕文化博物馆,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投资100余万元完成了文物征集、建档、馆舍装修、布展等工作,于2014年12月正式开馆。
  金塔农耕文化博物馆距县城1.5公里,馆舍旧址建于1975年,是我县境内仅存的三座建设年限最早的二层复式砖混结构楼房之一,具有鲜明的乡村记忆特征和农耕文化特色。博物馆共两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集中还原了20世纪60—70年代金塔县中杰大队革委会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会议室、礼堂等特色建筑原貌。馆内共设三大生活场景、11个板块,展示了20世纪80年代前的生产生活用具、文化用品、民办战备用品等各类实物2000多件。馆门口的老旧运输工具独轮车、木轮牛车、手扶拖拉机等整齐地摆放着,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在展柜内,陈列着1000多件文化用品、报刊、像章、钱币等物件。门类齐全的旧式农具,有耕作用的犁、二腿耧,有生火用的风箱,有加工用的碾、磨、筛、簸箕等,一件件简陋的工具展现了金塔人民改造环境的不屈精神。在礼堂中展出的2000多件生产生活用具,真实地记录了几十年来金塔农村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见证了金塔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艰苦奋斗史。对于传承华夏文明、见证历史变迁、坚定理想信念、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金塔县把农耕文化博物馆作为弘扬“铁人”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参观,让党员干部感受祖辈的生活生产状况,树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抓发展、建和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目前,金塔县农耕文化博物馆已被县委组织部命名为“金塔县党员干部传统教育基地”。
  金塔县首个“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
  金塔黑醋手工酿制技艺是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技艺和文化,是金塔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金塔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民俗文化意识,体现着数千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历代居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2007年被酒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酒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金塔黑醋文化博物馆位于金塔县城南端、金鼎湖风景区内,是一个集文化遗产保护、民俗文物展示、农耕文化传承、醋文化传播、文化产业开发、科普教育、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记忆”博物馆。该馆于2015年8月建成并投入运行,对社会免费开放,至目前,共接待观众数达4万多人。2015年被甘肃省博物馆协会公布为第一批甘肃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名录。该馆总投资300多万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陈列展示区1000平方米,加工作坊及体验区4000平方米,产品展销区800平方米,管理服务区1200平方米,休闲活动区3000平方米。
  金塔黑醋文化博物馆共收藏展示各类近现代民俗文物171件,辅助展品119件,展览分设醋之历史、醋之文化、醋之酿造、醋之知识和醋之产品五个单元,以文字、图片、文献资料、实物及场景等相结合的形式展出。基本陈列展览从醋的历史、醋的文化、醋的酿造、醋的知识和醋的产品五个单元进行陈列。第一单元醋之历史,主要展示醋源于何时、醋的历史渊源、古代人们酿醋的方法以及关于醋的历史典故。第二单元醋之文化,主要展示了金塔黑醋文化的发展历史和金塔黑醋的特殊功效。第三单元醋之酿造,主要以酿醋的工具和民俗文物为支撑,图文并茂地展示现代酿醋工艺。第四单元醋之知识,第五单元醋之产品,主要介绍了食醋的选购方法。黑醋文化博物馆承载着金塔民间手工酿醋的历史和文化记忆,见证了金塔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
  为了充分发挥金塔黑醋文化博物馆的展示、教育、宣传、收藏、研究、娱乐等功能,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展示金塔黑醋手工酿制技艺,延续金塔民俗文化脉络,投资建设了黑醋酿造作坊及体验区、产品展销区、醋文化长廊、原料储备车间、蒸煮发酵车间,硬化了晾晒场地,修建了晾晒大棚,绿化了周边环境,铺设了滴水管道,建设了醋文化展示墙,安装了醋文化宣传牌,营造了浓厚的醋文化氛围。为深入挖掘黑醋文化内涵,更好地宣传、弘扬金塔黑醋文化,该馆不断创新开发醋品种,至目前共开发了实惠装、家庭装、礼品醋、方便醋、收藏醋等6种黑醋产品,不断丰富了黑醋品种,提升了黑醋文化品质。
  金塔黑醋文化博物馆以独具特色的金塔黑醋文化历史积淀为基础,兼顾中国醋文化,集中陈列展示了古老而传统的醋历史、醋工艺、醋知识等醋文化精华,是西北地区首家醋文化传播中心和醋文化旅游景点。
  金塔县第一届广场文化艺术节
  广场文化活动,是以文化艺术为主体开展的活动,是公开、免费、面向群众的开放性活动。群众既是广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既是演员,又是观众。通过参与和观看,在潜移默化之中,人们的精神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融入到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一项文化盛事。广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整个社会氛围变得积极向上、欢乐祥和,也促进了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007年,金塔县举办第一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组织大型广场演出20场次。至2016年底,金塔县已连续举办了七届广场文化艺术节,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近几年,广场文化活动逐步走向乡镇,“送戏进村”“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

知识出处

金塔之最

《金塔之最》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人物、综合五个篇目,记述了金塔县在建制历史演变过程中,位居各项事业的首次发生的事件和堪称第一的事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世界之最、亚洲之最、中国之最、甘肃之最、金塔之最进行解读。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