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之最》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801
颗粒名称: 社会事业篇
分类号: C916
页数: 54
页码: 137-1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文化、教育、卫生、居民生活的发展,其中包括了酿酒、民族、说唱文学、书院、学校、卫生运动、人口普查等。
关键词: 金塔县 社会事业

内容

文化
  中国最早的毛刷
  毛刷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一种传统劳作工具。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汉民族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劳动文化。
  20世纪80年代,金塔县文物工作者在县境内的居延遗址考察时,在肩水金关北面的烽燧旁挖掘出了一件毛刷。该品以羊毛为锋,木片为柄,间以麻绳捆扎。刷毛长5.5厘米,柄长13厘米,宽1.6厘米,类似现今毛刷,是涂抹颜料的一种工具,出土时刷锋上还存有朱红色颜料痕迹。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鉴定为汉代制品,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藏品。据专家考证,如此之早的汉毛刷,迄今在全国范围内尚为首例。
  中国最早的麻纸之一
  麻纸是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被称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最早出现于汉代,由东汉蔡伦改进,成为中国古代图书典籍的用纸之一。麻纸是一种以黄麻、布头、破履为主原料生产的强韧纸张。其特点是纤维长,纸浆粗(纸表有小疙瘩),纸质坚韧,虽历经千余年亦不易变脆、变色,外观有粗细厚薄之分,又有“白麻纸”“黄麻纸”之别:白麻纸洁白光滑,背面较正面粗糙且有草棍等黏附物,质地细薄,坚韧;黄麻纸色略黄,稍粗糙,有的较白麻纸略厚。麻纸的抄纸帘纹间距二三厘米、三四厘米、五六厘米不等;有的横帘纹和竖帘纹相交,间距竖约一指半;背面未捣烂的黄麻、草迹、布丝清晰可辨,可作为可靠的古籍鉴定依据之一。
  1972年秋,甘肃居延考古队沿黑河,南起金塔县双城子,北至居延海进行了考古勘察;在调查、踏勘的基础上,于1973年和1974年夏秋季,对破城子、肩水金关、第四燧三处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共获得汉简两万余枚,在肩水金关遗址还获得遗物1000余件。在众多遗物中发现了两张麻纸:一张出土时揉成一团,经修复展平,最大一块长21厘米,宽19厘米,色泽白净,薄而匀称,一面平整,一面稍起毛糙,质地细密坚韧,含微量细麻线头,显微观察和化学鉴定,只含有大麻纤维,与纸同一处出土的木简最晚年代是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可作为判断该纸年代的重要依据。另一张长11.5厘米,宽9厘米,色暗黄,状似粗草纸,含麻筋、线头和碎麻布块,质地较为稀松,其出土地层属于平帝建平以前。这两张麻纸被称为“居延纸”,也被确定为中国最早的纸张之一。
  国内出土的汉代的麻纸还有:
  1933年,新疆罗布淖尔出土了公元前49年的西汉麻纸。
  1942年,居延查科尔帖也出土了西汉有字麻纸。
  1957年,西安灞桥古墓中出土了公元前140—前87年的西汉麻纸——“灞桥纸”。
  1978年,在陕西扶风县中颜村汉代窖藏中,出土了三张西汉时的麻纸“扶风纸”。
  1979年,甘肃省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的两汉麻纸——“马圈湾纸”。
  1986年,在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放马滩古墓葬中,出土了西汉初年文、景二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放马滩“纸地图”。
  1990年,在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多张有字麻纸,被确认为武帝至昭帝(公元前140—前74年)时遗物。
  只是这些麻纸在制造上还比较粗糙,后来的麻纸皆宜于书写或印刷,而且经久耐用,很受人们青睐。
  东汉时蔡伦加以改进,使麻纸制造得到普及。由汉至唐,麻纸一直是产量最大的纸。自宋以后,由于造纸业的发展,麻纸的优势地位逐渐被别的纸类所代替。
  中国最早的酿酒记载
  早在西汉时期,居延地区就有酿酒之举,饮酒之风,这从居延汉简中发现的一些有关酒文化的简文就能证明。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有关酿酒的最早文字记载之一。
  汉代的酒不同于今日的烧酒,一般习惯上称为水酒,经发酵酿造而成,未经过蒸馏、提纯工艺的处理。当时,水酒的酿造方法,是先将原料,如稷、秫、稻或粟浸水之后,用陶缸、陶瓮或大型陶罐装好,外裹以麻、帛或丝绢,使其升温、生“蘖”,然后加水施火。这样酿出的水酒,自然很不纯净,含杂质太多,故而呈红、黄色。这种初酿之酒,必然要经过罗、绢过滤,然后才可饮用。当时酒分为上、中、下之等级,称之为上尊酒、中尊酒、下尊酒。酒除饮用之外,还可入药或作为药引。
  居延古酒酿造有“六物”要诀,简文记述了它的严格操作要求和制造程序:“掌酒者,秫稻必齐,麸蘖必时,湛膳必洁,水泉甘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六物大酋。”秫、稻乃酿酒的原料,麸蘖,即酵发菌,作为酒酵,即今酒曲。“湛”即今“沉”字,“湛膳”意为蒸煮黍稷。“大酋”即质量上乘的酒。
  居延酒用于“存问”“赏赐”。“存问”用酒之制是汉代养老令具体执行的方式之一,所谓“存问长老”即“养老之意”,当时规定:“年八十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赐民酒肉,并不仅限于老者,当时或为新王登基,或为“举功行赏”,亦赐酒肉。“赏赐”用酒之制,就是把酒赐给有功的文臣武将。《汉书·武帝本纪》载:霍去病从居延南下,打到小月氏,大败匈奴,汉武帝赐酒一坛,霍去病倾酒于泉,与众将共饮,此为酒泉之来历。
  居延酒的计量方法见于汉简,有升、斗、斛、石等。这实际上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容器计量,即“量”,另一种是重量计量,即“衡”,两者各不相同,不可相混。当时居延戍卒滥饮之风弥盛,且酒量也多惊人,简文载有“能饮酒一石”。此例虽为个别,但可见当时饮酒量之大。汉代一石合十斗,一斗合今市制为四斤,一石之酒,即重四十斤。
  居延出土文物有陶制酒器,称之为“尊”。当时酒分为三品,或称为三尊。
  居延将酒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酒用稻米酿造,中品酒用稷米酿造,下品酒用粟米酿造。上品为达官贵人饮用,而一般庶民、戍卒只能饮用下品甚至变质的酒。
  甘肃省信息网络第一县
  2001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金土地》栏目和2004年8月22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星火30分》栏目分别播出《“金塔模式”有效解决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实况。同时,对金塔县在信息网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专题报道。
  2002年8月30日,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率国家农业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到金塔县信息网络服务中心考察工作时指出:“金塔为农民发送《经济信息导报》内容充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务政务公开、涉农收费、税费改革‘网上行’做得好;利用小学生给农民发送《经济信息导报》这种通道选择得好。”
  2001年8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网络连通四方,信息走进万家——甘肃省金塔县加速信息工程建设》。2002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走进甘肃网络第一县》。10月22日,《农民日报》刊登《让农民走进网络》。2004年3月11日,《农民日报》刊登《“金塔模式”应对数字鸿沟》。2006年,《经济参考报》刊登《“金塔模式”把农业信息化“短腿”变长了》。这5篇文章对金塔县加速信息网络工程建设,“网络连乡村,信息进万家”活动有效解决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农民打开致富大门给予了充分肯定。
  金塔县最古老的民族
  根据金塔县境内发现的多处古遗址、古窑址和出土的遗物,再与有关史料相印证,金塔县境曾是夏朝时的古西戎地,属雍州。境内的黑河和白河(讨赖河)沿岸,特别是会水海(今东沙窝一带)周围,远在4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据考证,当时在这块土地上聚居的先民,主要是羌和氐这两个古老民族,他们兴起于甘肃、青海,史称“南山羌”,黑河流域是他们活动的重点场所。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4000年左右),居住在黑河上游祁连山一带的氐族部落的一支沿黑河迁徙到了这一带,不久,居住在讨赖河上游的羌族部落的一支也迁徙到了这儿。
  氐人,即定居于河谷、平川等较低地带,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耕部落人群。他们以固定农业为主,兼营发达的饲养业,也进行狩猎活动;他们继承了马家窑文明的冶炼技术,形成了冶炼和制造红铜、铅铜、青铜等多种铜制品的冶铜业,还有制陶业和家庭纺织业。
  羌人,即在草原、山地以畜牧为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游牧部落人群,包括与农耕部落接壤并实行定居的半牧半农人口。羌,是甲骨文中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他们居无定所,以氏族部落为社会组织形式,逐水草而从事放牧羊、牛等牲畜的畜牧业生产,兼有狩猎、采集活动,在条件适宜的地方,也从事简单的农业种植。他们与农耕部落的氐族相比,由于生活条件较为艰难,在整体素质上低于氐人。由于他们长期与氐人和睦相处,互通有无,相互通婚,互相学习,互相渗透,开始创造与他们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文化,并终于在夏代后期创造出了先进的酒泉火烧沟文化。
  从县境内的缸缸洼陶器作坊遗址及出土文物考证,当时生活在金塔境内的先民已有集中的房屋、集中的制陶窑址、公共的氏族墓地,还有着氏族共同的信仰习俗,并表现出在母系氏族下的对偶婚姻家庭的特征。
  这一时期农业开始发展起来,狩猎、采集、捕鱼作为农业的补充,依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畜牧业开始萌芽,人们开始饲养家畜以补充食物;由于定居和群聚生活的需要,开始出现简单的陶器加工;人们还在利用自然洞穴的同时,学会了挖洞建造半穴居的房屋;简单的纺织开始出现,如织渔网等;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精细的磨制工具的大量生产和使用,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人们能够获得相对充足的食物;氏族聚落逐渐形成,进入氏族社会。
  后来,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大约在距今3900—3600年前,这儿的氐人首先学会了冶铜技术。金塔在远古时代,山川秀丽,矿藏丰富,铜矿是先民们最先发现的宝藏。金塔发现的白山堂古铜矿冶遗址就是最好的明证。由于先民们有熟练的制陶技术,对火候的掌握已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因此冶炼铜矿石已不成问题。起初,他们只能冶炼红铜,后来可以用这些红铜锻造各类小型的器物,但是要制作成生产工具,硬度还不够。在较长的生产实践中,他们对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铜中加入一定含量的砒石,冶炼成砷铜,成为铜砷二元合金;或加入锡石,冶炼成锡青铜;或在铜中加入一定含量砒石、锡石,冶炼成铜砷锡三元合金。在制造铜器过程中,开始以锻造为主,在热锻后又进行冷锻加工,以后又有了用范模铸造或复合铸造等复杂工艺。
  到青铜时代,中原王朝(包括西北东部的关中地区)已经有了极为发达的青铜冶铸工艺,器型和种类繁多,工艺精湛,花纹精美,达到了青铜器发展的巅峰时期。西部地区的金塔,金属冶铸的工艺水平也达到了当时西北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一是铜器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地增加,除了小件铜工具和装饰品外,也生产了精美的铜器。二是在青铜器的制作方法上,除小件工具仍然使用锻打外,铜容器已使用了范铸,形制复杂的铜器还使用合范法铸造。
  综上所述,金塔的先民主要是羌和氐这两个古老民族,他们以游牧为主,兼营农业。他们在春天出冬场(游牧社会人畜过冬的地方)后,先到河谷种下麦子、谷子等粮食作物,然后往山中移动,展开一年的游牧。秋季回来收割后,再回到冬场。如此在河谷中种麦,在附近山坡草场上游牧,生活所需比较充足。同时,他们为了生活所需,先学会打磨石器、骨器等,后开始烧制陶器,学会并应用了西方传入的青铜冶炼技术。
  金塔最早的“金塔八景”
  金塔凌云
  塔势巍然若建瓴,晴云一抹接遥青。
  夕阳映作擎天柱,碧落高撑注月瓶。
  几度题名来雁字,何人写罢换鹅经。
  萧间古寺行踪少,细听松风响铎铃。
  玉山积雪
  晶莹山色接遥天,不是云浮玉垒巅。
  太古千年留积雪,边城一带拥祁连。
  晴开远岫明如练,月照高峰白似莲。
  胜过终南阴岭秀,灞桥回望耸吟肩。
  古城幻景
  唱罢鸡声曙色开,遥空隐隐显楼台。
  蓬瀛海市原虚幻,城郭人民自往来。
  一霎昙花成世界,千年废址没蒿莱。
  沧桑已变形犹在,古意苍茫化劫灰。
  高庙清钟
  巍巍庙貌跨城墉,树色苍茫起暮钟。
  几点寒鸦翻夕照,一行征雁写秋容。
  鲸鉴响彻三更月,鹤梦惊回万壑松。
  安得痴人齐唤醒,清声破晓睡方浓。
  北海晴烟
  一片清漪断复连,北邻瀚海浩无边。
  班超出塞三千里,苏武看羊十九年。
  水草萃成游牧地,烟波远映蔚蓝天。
  寻源何必探星宿,自有汪洋万斛泉。
  西城古柳
  苍然古木晚烟昏,可是当年细柳屯。
  营已无存怀亚父,树犹如此泣桓温。
  枯枝映月悲羌笛,老干拏云尚壁门。
  故垒萧萧余荫在,夕阳红透暮鸦翻。
  青山叠嶂
  怪石嵯峨一径通,山巅飞阁望玲珑。
  何来峻岭蹲灵鹫,高架危桥跨彩虹。
  绝壁俯窥青涧水,栖霞中有翠微宫。
  苍茫四顾空依傍,万里年沙夕照红。
  黑水环流
  西渡流沙任所之,黑水应不到三危。
  谁言水道经梁域,曾过山丹读禹碑。
  讨赖名川劳考证,通天别派更支离。
  题於八景增惆怅,始信重来为补诗。
  金塔县最早的文化类型
  从远古时期开始,金塔县就是东西南北文化交流的通道。先民们在这块沃土上繁衍,为中华民族文明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考古学家于二十世纪初在黄河、洮河、黑河等流域相继发现了“马家窑文化”“马厂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等文化遗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金塔县境内相继发现了缸缸洼遗址、火石梁遗址、榆树井遗址等多处古遗址,从这些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看,其文化类型大多呈现出多样性。如在火石梁遗址内,既有马厂类型的紫红色陶衣施黑彩的彩陶盆,又有齐家文化类型的细泥薄壁蛋壳陶、蓝纹彩陶片,更多的则是四坝文化类型的夹砂素面陶、三角纹、网格纹彩陶器。
  根据考古结果,马厂类型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距今4350—4050年,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只是更为向西,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马厂类型是继半山类型后发展起来的文化类型。陶器种类繁多,彩陶图案绚丽多彩。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马厂类型结束后,分两支继续发展。一支以青海省乐都县柳湾为代表,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这一支最后发展为齐家文化。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吸收了许多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向西进入新疆中部,最后在新疆绝迹。两支文化各自具有明显的特点,尤其在后期,文化面貌的差异更大。
  四坝文化是在河西走廊分布最广、最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铜文化。其分布范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东起山丹,西至安西(今瓜州)以及新疆东部哈密盆地一带。四坝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它的某些器型与彩绘图案和马厂、齐家文化较接近,说明接受了它们的强烈影响。从年代上看,四坝文化的年代约为距今3900—3600年,相当于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略晚于马厂文化和齐家文化,说明它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四坝文化陶器质地较粗,多为夹砂陶,这与河西地区的土质有相当大的关系。器形多样,以罐、壶为主,四耳带盖罐、腹耳壶是其代表器物,有的造型较奇特,彩陶豆、方鼎、陶埙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彩陶多施紫红色陶衣,彩陶比例较大,如火烧沟墓地彩陶超过半数以上,黑彩居多,虹彩偏少,色彩浓重,有凸起感,既有烧窑前绘制的,又有出窑后绘制的。纹饰有三角纹、折线纹、条带纹、蜥蜴纹、回纹和圆点纹等。
  火烧沟文化遗址是甘肃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位于玉门市清泉乡境内312国道边,范围约20平方千米,中心面积0.2平方千米,是青铜时期人类文化遗存,距今约3700年。因其文化类型既与四坝文化有相似之处,又有其独特性,以其发掘地而被命名为火烧沟文化。从该文化类型的特征与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说明火烧沟文化可能与四坝文化同属于一个文化类型的两个分支。
  骟马文化因其最早发现于玉门骟马城遗址而命名,也是青铜时代文化类型,其年代距今约3500—3000年,其上线接近四坝文化和火烧沟文化,其文化类型也与上述两类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表现出了某种承接关系,这说明骟马文化很可能是四坝文化和火烧沟文化的延续。2003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位于玉门境内的火烧沟遗址中,发现了青铜时代骟马文化类型的遗址和墓群,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有早晚打破关系的灰坑及其中的出土文物,可判断出,属骟马文化的遗迹打破属四坝文化的遗迹,更进一步确定了骟马文化晚于四坝文化的相对年代。
  从以上分析说明,马厂类型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火烧沟文化、骟马文化是新时期时代晚期——青铜时期甘肃河西的主要文化类型,从地域分布上看,由东向西渐进,并有部分交叉;从年代上看,既由远及近演变,又有交叉重复现象。这些文化类型均在酒泉境内的黑河流域和讨赖河、疏勒河流域交汇融合,这说明这一地区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重要地区。
  金塔县现存时代最早的佛教文书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历史最悠久的宗教之一。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都信仰佛教。佛教信仰深入民间,而佛教的哲理部分则与儒、道文化相融会,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使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
  金塔县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塔命名的县,其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塔院寺金塔,更是佛教文化的典型代表。据《肃镇华夷志》(明李应魁撰)卷三景致肃州八景金塔凌虚中说:“金塔寺,在酒泉东北六十余里,孤峰之北,创自前代,寺屋皆已颓毁,惟浮屠犹在,高数十丈,好事者时或登焉,俯视无边。”该书成书于明代,其“前代”即为元代,说明金塔寺创建于元代,“惟浮屠犹在”,说明当时金塔就已存在。在过去塔和寺是密不可分的,有寺就有塔,金塔的创建年代应该与金塔寺在同一个时期。
  1987年,金塔县对塔院寺金塔进行了维修,维修时,先搭架清理外表皮,将脱落的表皮全部铲除。在清理到覆钵体上端与塔顶接触部位时,发现历次维修的四层灰层,每层厚3~4厘米。清理到第五层时,发现十三天佛龛,保存尚好,从中采集到两尊泥塑释迦牟尼佛像。清理到金顶时,发现经书20余卷,其中一卷经书中夹有释迦牟尼彩画像2张。
  这次共采集到经书20余卷,历次维修的木匾4块及泥塑释迦牟尼佛像和释迦牟尼彩画像,并从塔院寺内采集到琉璃塔顶一个和佛瓦当3块等明清时的遗物。经专家鉴定,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4件,这些文物全部保存在金塔县博物馆内。
  这些佛教文书也成为金塔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佛教文书。
  金塔县现存最早的说唱文学
  在金塔民间,有许多知书达礼的老者,珍藏有许多宝卷。宝卷又名宝传,是一种流行于明清时期的民间说唱文学。它是金塔民间的有识之士冒着风险保存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它由唐代的变文、讲经文演变而来,受俗讲的孕育,历经宋的谈经、讲史等,并受到话本、小说、诸宫调及戏曲等的影响,其内容包含佛经故事、道教传说,并有大量非宗教的历史故事、民间神话、传说和戏曲故事等,其结构为散韵相间,讲唱地点从庙会、娱乐场所,直至家庭院落。宝卷以其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通俗的语言和抒情婉转的曲调,赢得了群众的喜爱,在民间广为流传。
  金塔宝卷除了具有和全国各地宝卷相同的特点外,更有其自身的不同特点:第一,金塔宝卷的搜集、发掘和整理进一步补充和丰富了祖国宝卷珍品的数量和内容。第二,金塔宝卷中保留了一些古老的版本。据考证,金塔的《韩祖成仙宝传》《七真天仙宝传》《综录》最早者为1702年,可见金塔宝卷源远流长,为宝卷产生的时代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第三,据考证,金塔宝卷是国内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宝卷,是活的宝卷。
  金塔宝卷唱腔的主调是七字赋(七字句)和十字赋(十字句),另外还有各种词牌,常用的有“哭五更”“浪淘沙”“达摩佛”“莲花落”“唱道情”“洒净词儿”等等,对念唱的曲调牌还有录音,这些都是珍贵的研究资料。
  金塔县现存最早的水利文书
  讨赖、红水诸河流水由酒泉、金塔人民共同享用。清雍正四年(1726年),总督岳钟琪“见不利必需之事因行令肃州通判毛凤仪等,趁筑堡盖房鸠工之便,相度讨来(赖)河之水势,另开新渠二道”(即金塔王子东坝和西坝)。肃州分巡道黄文炜编《重修肃州新志》第四册“水利”,将肃州各坝一一记载,明确指出金塔七坝“系讨赖河并红水河水尾”。酒泉、金塔水规,早有成案。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分州州同张会同肃州州判徐,判令临水河“金塔坝得水七分,茹公渠得水三分”。清末以来由于酒泉的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上游人士力图推翻水案,修订水规。民国十一年(1922年),酒泉县县长沈会同金塔县县长李,判令“两县在临水河各得水五分”“每年立夏后五日分水”。此后,临水人竟然以势堵河,不给金塔放水,致使金塔县境荒旱日甚。为争水利,两县间械斗时起,伤亡屡现。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起,金塔民众连年申诉省府,以求均水。民国二十五年(1937年),甘肃省政府派林培霖、杨世昌二委员来酒、金彻查均水事宜后,甘肃省政府在训令中指出:“查酒、金水利共同应用,记载详明。又载雍正七年(1729年),岳大将军钟琪,奏设肃州直隶州时,有令通判毛凤仪,相度讨赖河水势,创开王子庄东、西两坝,用公款白银两千六百两,尤为历历可考。酒泉人士不惟不考志书为两县水利之铁证,并忘酒、金一家水利共同之历史,竟而堵截多年,久霸不舍,反云金塔所灌系山洪暴发之水。然则山洪不发,金塔永无灌水之日,其言殊无理由。”据此“特定分水办法,将酒泉立夏放水之期提前十日先由讨赖河坝人民灌溉,至芒种第一日起,令酒、金两县长带警监督,封闭讨赖河各坝口,将水由河道开放而下,俾金塔人民按粮分配,浇灌十日,救济夏禾。至立夏前五日起,如前法将红水河开放五日,藉润秋禾”。
  金塔县有史记载最早的戏剧活动
  辛亥革命以前,金塔县没有专业性的戏剧表演团体,戏曲演唱活动多由地方群众中的戏剧爱好者凑集的草台班利用庙会和节日演出助兴,时聚时散。
  金塔县最早有记载的戏剧演出活动,是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陕西乾县秦腔、眉户清唱艺人茹吉祥,外号叫茹七胡胡者流落鼎新,他自拉自唱,能唱多处秦腔折子戏,并且生、旦、净、丑角色由其一人承担。多有人请其唱堂会,最后定居于万年渠(现航天镇西岔村)。其定居后又邀请来多名陕西老乡组成了自乐班,叫“茹七散班子”。因无戏剧服装,仍以清唱为主,也能演唱一些秦腔本戏。到后来,金塔地方群众组织的草台班能随时召集登台表演的有西红戏班、大口子戏班、双桥班、尕保子戏班,高台县艺人冯大净的戏班也常被邀请来演出。演出剧目多以秦腔《铡美案》《烙碗计》《天门阵》等传统戏为主,并配合部分眉户剧相间演出。解放初,金塔县人民政府曾组织演唱队,由文化馆负责带领下乡演出,除演一些传统秦腔、眉户折子戏外,重点排演现代剧目《白毛女》《三世仇》《王三保》《王秀鸾》《穷人恨》等。1956年,金塔县政府吸收本县艺人和业余演唱队骨干组成金塔县第一个专业性秦腔剧团,起名“金塔县红旗剧团”,演出剧目有《状元媒》《战袍缘》《串龙珠》《大报仇》《玉虎坠》《游龟山》等二十余本。
  金塔县最早的图书馆
  图书馆是作为保存各民族文化财富的机构而存在的,担负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任务,以文献为物质基础而开展业务活动。图书馆的功能之一,就是收集、加工、整理、科学管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以便广大的读者借阅使用。
  金塔最早的图书馆是由民国十六年(1927年)时任教育局长的何培基设立的。馆址在金塔儒学街,借前文昌宫地点而建。
  1981年,在原文化馆图书室的基础上,成立了金塔县图书馆,占地面积1014平方米,建筑面积714平方米,内设图书借阅室、科普阅览室、少儿阅览室、资料室等。至1989年馆内藏书达3万册,各种期刊1500册,阅览室座位60个,年借阅图书3.43万册次,来馆读者1.2万人次,阅览书刊3.5万册次,有工作人员6人。
  1995年7月,金塔县图书馆大楼动工修建。1998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2004年,金塔县图书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为“县级三级馆”。金塔县最早的俱乐部
  金塔县最早的俱乐部——中山俱乐部,在隍庙前楼上。民国十七年(1928年),时任县长黄文中同时任教育局长何培基创设。
  金塔县最早的民众阅报室
  民国十七年(1928年),时任县长黄文中在教育街创立了金塔最早的民众阅报室。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时任教育局长李上林改设为民众阅报所,移设瓮城内,拟定规则轮派管理人员,并附设民众问字代笔处。
  金塔县最早的公共体育场
  金塔县最早的公共体育场,在县政府西辕门外。民国二十年(1931年),时任县长陕祝南创设。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时任县长蒋绍汾会同时任教育局长李上林改设于旧库房门前,加以扩充,场广约六七亩。
  金塔县首家私立武馆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梧桐坝杂职农官仲魁弟在大庄子屯庄内的龙圣台东侧,出资修建起仲氏私立武馆。旨在培养仲氏后人,学文习武以继承家业。后接受众乡邻建议,招收外姓生员,使其成为当时王子庄一带首家私立武馆。
  仲氏武馆为文武混合型私立学校,入馆生员学制为四年,届满后再招新生,新生年龄无限制,经目测后,身健体壮者均可入学。新生入学后,文武兼学,文以《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教材,武以刀、枪(茅)、剑、连枷为教学内容,并教习翻、爬、提拿、打斗等基本功。每日学习时间的安排是闻鸡起舞、练功习武;辰已学文,读书习字;未申复武,戌时自习。四年学就,择优收为仲氏镖局镖师,押镖赴外,远途保镖。差生自谋职业,也可再入重学。生员在学习期间,馆内住宿,统一作息。口粮自备,自做自吃,学员不收学费,费用一律由仲氏家族负担。
  学校首任武教头为仲氏镖局总镖师山西人魏荣,文教习先生为仲魁偕。由于当时入馆者多为青壮年,系家庭主要劳动力,入馆就学后必然影响家庭收入,造成家庭困难,故而多有中途退馆者。为解决此矛盾,仲魁弟将入馆生员中家庭困难者分批分期派入仲氏远途驮队,每出一次镖,每人付工酬10两银,足够一个四口农家一年之用。生员出镖期间,有驮队总管负责,安排学员学文习武,不使生员学业荒废。此种办馆方式不但解决了生员家庭困难的问题,使其安心就学,而且经过远途跋涉,广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智慧才干。此举的施行深得生员和家长欢迎,不但退馆生员全部入馆,而且引来众多新生请求入馆,学馆生员最多时达60余人。就连王子西坝的有识之士也将其子送往仲氏武馆学文习武,并培养出了一些佼佼者。他们回乡后,使西坝地方掀起了习武热潮,至清末民初,此地的习武之风仍然盛行。武馆的创办人仲魁弟之子仲学孔是仲氏武馆首批学员,学业颇丰。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年仅22岁的仲学孔便出任武馆武课教习兼文课先生。他武功超群,治学严谨,教学成果斐然。同治五年(1866年),仲学孔接任梧桐坝杂职农官,遂命其胞弟仲遇孔任学馆武课教习兼文课先生。同治十三年(1874年),仲氏痛失远途驼队,镖局关闭。武馆也因经费拮据而停办,前后历时40年。
  金塔县第一部县志
  民国时期,由于近代文化教育的兴起,人们对史学的研究与整理也日渐重视,一些官员、文人着手撰写反映金塔历史的著述。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金塔县成立县志局,由时任县长周志拯兼总编,赵积寿、刘怀基、王安世等3人担任编纂事宜,编纂了《创修金塔县志》,内容分为舆地、人文风俗、建设、民政、财赋、教育、职官、选举、人物、金石碑铭、诗文十一卷。重点记述了清代以来金塔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民族、风俗、物产、教育等,这是金塔县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记载金塔历史沿革的文献。对于研究金塔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鼎新县聘前参议员蔡廷孝为总编辑,编纂了《新编鼎新县志》,分建设、教育、军政、交通、职官、序记、金石、艺文、风俗、史记十卷,详细叙述了当时鼎新县的自然、地理、人文、社会等方面的情况。
  金塔县最早放映的影片
  电影是一种视觉及听觉在荧幕上综合的现代艺术。有着复杂而繁多的科系,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同时还原声音),用电的方式将活动影像投射到银幕上(以及同步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技术。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再到立体声,从黑白到彩色再到立体像(3D),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都留下了优秀的代表作:20世纪20年代拓荒时期,有《孤儿救祖记》等关注社会改造的进步电影;抗日救亡时期,有《狂流》《中华儿女》等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抗战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电影又深刻揭示社会本质,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潮流。
  1940年7月,国民革命军中央军委会放映三队,在鼎新县城、金塔县城及东坝城隍庙、大坝庙等处放映抗战纪录片,进行抗日宣传,此为金塔县放映电影之始。
  20世纪50年代初,甘肃省文化厅电影队来金塔县放映电影,观众甚多。1955年7月,金塔县电影放映队开始在城乡巡回放映。最早放映的故事片有《南岛风云》《智取华山》《钢铁战士》等,另有宣传农业合作化和介绍苏联建设成就的纪录片同时上映。每年放映100余场,以后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逐步普及,每年城乡放映电影的场次、观众和收入分别由1955年的110场,3.3万人次和5000元,增加到1985年的4200场、170万人次和3.6万元。1989年,全年放映电影5026场,平均上座率为78%,观众达268万人次,总收入13万元,平均每人可看到22.3场电影。
  金塔县最早的大众宣传机构——收音站
  1952年3月,中共金塔县委派王振业,鼎新县委派吴振瀛参加了甘肃省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收音员培训班,结业回县时两人各带回“圣乐牌”直流收音机一台,分别建起了收音站。此为金塔县有广播之始,也是最早的大众宣传机构。
  部,每日晚间抄收中央电台的《记录新闻》,于次日早晨利用黑板刊出《新闻简报》,并不定期地油印《新闻快报》,分发县属机关单位及区、乡政府。传达国内外的重要新闻和党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等。有时组织县委机关干部、工人和中小学生收听重要新闻,有时收音员身背收音机、大喇叭深入乡村,组织农民群众收听。
  1954年4月,金塔县收音站有苏制25W扩大机一部,德制船式15千瓦发电机一台,在县委、县政府会议室和部分科室,架上了舌簧喇叭,开始直接收听广播节目。同年12月,金塔、鼎新两县相继建起收音站,区宣传干事兼任收音员。至此两县共有收音站9个。1955年4月,金塔县财政拨款购置苏制750W发电机一台,50W广播扩大机一部,为筹建广播站做了准备。1956年春,金塔架设广播专线26千米,并利用邮电线路在15个乡政府和12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架设广播喇叭,在县城南门城楼上架设高音喇叭,11月份建立了金塔县广播站并开始呼号播音。
  金塔县最早的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是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发行网点遍及全国城镇。1937年4月24日,新华书店在革命圣地延安的清凉山创立。新华书店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出版集团之下,是国家官方的书店,也是官方刊物宣传与发售处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店。
  民国时期,商人宋文山在金塔县城北关开设“三义堂”专营图书画册及小学生课本,不开展图书征订业务,也有个别小商贩携带图书串户销售,但数量甚微。鼎新县无专营图书的商号,只有小商贩捎带销售。
  1952年金塔、鼎新两县建立新华书店,开展图书购销业务,1954年增加图书征订发行业务。1956年3月鼎新新华书店撤销。1970年设金塔新华书店鼎新分店1处,工作人员2人。1973年金塔、鼎新新华书店归甘肃省新华书店管理。1989年有职工11人,年销售额65.7万元,盈利2.1万元。
  金塔县最早建立的广播站
  1952年,金塔、鼎新两县始建收音站,每日抄写中央和省台的《记录新闻》。利用黑板刊出《新闻简报》,并不定期组织干部群众收听新闻节目。
  1956年11月,金塔县始建广播站,从1957年1月开始播音。县城内架设高音喇叭4只,乡村社队办公处共架设舌簧喇叭138只。1958年底,金酒合县后广播站建制撤销。1964年3月19日,县委决定重新恢复金塔县广播站建制,调配工作人员3人,开展广播信号发送业务。1968年10月,广播站改名为“金塔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组”,和电影队、新华书店、展览馆合署办公。1972年9月恢复原称。1983年建立广播调频发射塔1座,高36米,向全县12个乡镇发送广播信号,频率97.1兆赫,输出功率46W。县城用550W扩音机带9只高音喇叭播音,覆盖率100%(每日早、午、晚播音)。广播站地处县城解放路206号,占地面积1248平方米,房屋22间,建筑面积330平方米,职工15人。
  1990年前,金塔县广播站口播稿件由播音员制作录音带,交给值机员完成,录音报道和配音节目在语言录音、文艺录音、实况录音的基础上,经过复制、剪辑、人工混响、音质修饰加工等程序,形成可供播出的完整节目。1990年后,金塔县广播站带“响”节目占全部节目的20%。在《金塔新闻》节目制作中,男女播音员交替完成稿件录音后,经过编辑审听无差错,即可送交播控机房定时播出。1992年,金塔县电视台开设自办节目后,广播节目制作是电视节目加口播稿件的复制品,广播节目播出采用录播。领导广播讲话、会议实况、文艺演出由播控机房经过线路放大,传送分配给发射环节进行广播。
  1990—2008年,金塔县开展的广播电视业务有:广播和电视自办节目,广播和电视广告服务,广播和电视公众点播,广播和电视公益服务,广播和电视技术培训,广播和电视器材维修服务等。
  广播站自建立以来,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介绍外地经验,表扬好人好事,批评歪风邪气,发挥了舆论作用和喉舌作用,促进了金塔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金塔县最早的剧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塔县文化馆组织业余演唱队,在城镇和乡村演出。1956年成立金塔县红旗剧团。1957年招收学生10名。1958年,全体演职人员在生地湾务工,创收购置服装道具。1959年与酒泉祁连剧团合并,迁入酒泉。
  1976年,金塔县成立文艺工作队,排演小陇剧《园丁之歌》和话剧《一网打尽》。1977年,学演眉户剧《朝阳沟》,同年9月到全县11个人民公社第一次下乡巡回演出。1978年3月,演出传统戏剧《十五贯》,学演秦腔《于无声处》,排演话剧《愚公移山》,参加地区文艺调演,获演出一等奖,舞美一等奖,优秀演员奖,优秀伴奏奖。1979年,演出秦剧《三滴血》,排演《火焰驹》《棒打无情郎》《铡美案》《八件衣》《游龟山》《三滴血》等剧目。
  1981年,文艺工作队更名为金塔县秦剧团。1982年排演大型眉户剧《风雨曲》,获酒泉地区现代戏剧调演表演一等奖。1988年,有演职人员41人,大型秦腔剧目25本,但演出场次逐年减少。1994年秦剧团更名为金塔县艺术团。2002年解散,人员分流。
  金塔县第一次文物普查
  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开展文物普查,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其生存状态,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和中长期规划提供依据。开展文物普查,对于培养锻炼文物保护队伍,提高我国文物保护管理整体水平,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对于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充分发挥文物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对于整合国土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全面掌握全区文物点的分布情况,1977—1978年,酒泉地区统一组织人员开展了全区第一次文物普查。普查工作由原酒泉地区文化处统一组织,从各县市文化部门抽调人力组成了普查组,由酒泉博物馆原馆长冯明义任组长。普查工作以县市为单位开展。1978年,金塔县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原文化馆职工韩朋丽(女)等2名同志参加了普查。由于当时条件所限,金塔县境内只普查了从大湾城—肩水金关—额济纳旗(当时属酒泉地区管辖)的黑城一线的关隘、城堡及长城烽燧,共普查登记文物点26处。
  2007—2011年,金塔县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普查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299处,其中,古遗址259处,古墓葬30处,古建筑2处,石刻及石窟寺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处。至2006年底,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5处。汉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金塔县志》
  地方志简称“方志”,是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文献。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包括方志和年鉴。方志,就是对一个地方的记载、记述。它的记载面十分广博,是一个地区的综合性资料书,有百科全书的性质,亦可称为地方的百科全书。
  现存最早的全国地方志,是813年唐代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后因图佚,改名《元和郡县志》),共40卷,后有部分散失。它以唐代的47镇为纲,每镇一图一志,详细记载了全国各州县的沿革、地理、户口、贡赋等。南宋以后,地方志大量增加,尤以明清两代最多。据1976年统计,我国现存的地方志达8000多种,约12万卷。县志是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县普遍修编了一次县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金塔县志》于1985年春筹备。1986年7月由金塔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编写,李玉海任主编,王培礼、赵发礼、俞兴海、周吉儒任副主编。1987年完成初审,1990年2—7月完成评审,1991年11月,中共酒泉地委、酒泉地区行署进行终审,批准出版,1992年12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800册。全书分建置、自然地理、民族、人口、经济体制改革、农业、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商业、交通邮电、财政金融、经济综合管理、城乡建设、党派群众团体、政权、政法、民政劳动、军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药卫生、民情风俗、人物24篇,计89章、70万字。卷首置概述和大事记卷末附重要文献。
  金塔县第一次举行亚运会火炬传递
  火在希腊历史上代表着创世、再生和光明。在希腊神话中,火是赫菲斯托斯的神圣象征,是普罗米修斯从宙斯手中偷来赠送给人类的礼物。现代奥运火炬传递是一个非比赛项目,形式与古希腊的火炬传递相同,它已经转变成为庆祝奥运会开幕的一项重要活动。在1912年6月27日举行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在演讲中指出:“从现在起,火炬手接受了火炬,也接受了传递奥运火焰的神圣使命。让奥运圣火在青年一代的手中相互传递,让全世界的青年都时刻准备着,将奥运圣火传遍全球。”
  亚运会点火方式多种多样,但是不可避免地受到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影响。最早时候多数都是直接点火,唯一的悬念就是点火人,1986年亚运会点火方式有些新意,由3名中学生一起点火,代表着青春活力。
  1990年,北京亚运会圣火是从西藏海拔7117米的念青唐古拉峰下,由15岁的藏族姑娘达娃央宗采集的。此后,历时一个月的“亚运之光”火炬接力,遍及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程18万多千米,参加者达1.7亿人。开幕时由中国第一位奥运会金牌选手许海峰、奥运会跳水金牌选手高敏,以及女排五连霸队员之一的张蓉芳共同点燃。
  1990年9月7日,金塔县举行“亚运之光”火炬交接仪式暨全县“迎亚运农民运动会”开幕式。这是金塔县第一次举行亚运会火炬传递,副县长马明远主持仪式,肖洪才致辞,县委书记姚汉章接受“亚运之光”火种,县长许万福点燃了会场主火炬。县上各大组织领导及近万名职工群众参加了活动。
  金塔县第一座农耕文化博物馆
  金塔镇地处城郊,全镇辖11个行政村,72个村民小组,5448户20058人,耕地面积48227亩。2013年开始,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契机,利用金塔镇中杰村村委会旧址,着手筹建金塔农耕文化博物馆,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投资100余万元完成了文物征集、建档、馆舍装修、布展等工作,于2014年12月正式开馆。
  金塔农耕文化博物馆距县城1.5公里,馆舍旧址建于1975年,是我县境内仅存的三座建设年限最早的二层复式砖混结构楼房之一,具有鲜明的乡村记忆特征和农耕文化特色。博物馆共两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集中还原了20世纪60—70年代金塔县中杰大队革委会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会议室、礼堂等特色建筑原貌。馆内共设三大生活场景、11个板块,展示了20世纪80年代前的生产生活用具、文化用品、民办战备用品等各类实物2000多件。馆门口的老旧运输工具独轮车、木轮牛车、手扶拖拉机等整齐地摆放着,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在展柜内,陈列着1000多件文化用品、报刊、像章、钱币等物件。门类齐全的旧式农具,有耕作用的犁、二腿耧,有生火用的风箱,有加工用的碾、磨、筛、簸箕等,一件件简陋的工具展现了金塔人民改造环境的不屈精神。在礼堂中展出的2000多件生产生活用具,真实地记录了几十年来金塔农村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见证了金塔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艰苦奋斗史。对于传承华夏文明、见证历史变迁、坚定理想信念、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金塔县把农耕文化博物馆作为弘扬“铁人”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参观,让党员干部感受祖辈的生活生产状况,树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抓发展、建和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目前,金塔县农耕文化博物馆已被县委组织部命名为“金塔县党员干部传统教育基地”。
  金塔县首个“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
  金塔黑醋手工酿制技艺是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技艺和文化,是金塔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金塔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民俗文化意识,体现着数千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历代居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2007年被酒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酒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金塔黑醋文化博物馆位于金塔县城南端、金鼎湖风景区内,是一个集文化遗产保护、民俗文物展示、农耕文化传承、醋文化传播、文化产业开发、科普教育、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记忆”博物馆。该馆于2015年8月建成并投入运行,对社会免费开放,至目前,共接待观众数达4万多人。2015年被甘肃省博物馆协会公布为第一批甘肃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名录。该馆总投资300多万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陈列展示区1000平方米,加工作坊及体验区4000平方米,产品展销区800平方米,管理服务区1200平方米,休闲活动区3000平方米。
  金塔黑醋文化博物馆共收藏展示各类近现代民俗文物171件,辅助展品119件,展览分设醋之历史、醋之文化、醋之酿造、醋之知识和醋之产品五个单元,以文字、图片、文献资料、实物及场景等相结合的形式展出。基本陈列展览从醋的历史、醋的文化、醋的酿造、醋的知识和醋的产品五个单元进行陈列。第一单元醋之历史,主要展示醋源于何时、醋的历史渊源、古代人们酿醋的方法以及关于醋的历史典故。第二单元醋之文化,主要展示了金塔黑醋文化的发展历史和金塔黑醋的特殊功效。第三单元醋之酿造,主要以酿醋的工具和民俗文物为支撑,图文并茂地展示现代酿醋工艺。第四单元醋之知识,第五单元醋之产品,主要介绍了食醋的选购方法。黑醋文化博物馆承载着金塔民间手工酿醋的历史和文化记忆,见证了金塔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
  为了充分发挥金塔黑醋文化博物馆的展示、教育、宣传、收藏、研究、娱乐等功能,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展示金塔黑醋手工酿制技艺,延续金塔民俗文化脉络,投资建设了黑醋酿造作坊及体验区、产品展销区、醋文化长廊、原料储备车间、蒸煮发酵车间,硬化了晾晒场地,修建了晾晒大棚,绿化了周边环境,铺设了滴水管道,建设了醋文化展示墙,安装了醋文化宣传牌,营造了浓厚的醋文化氛围。为深入挖掘黑醋文化内涵,更好地宣传、弘扬金塔黑醋文化,该馆不断创新开发醋品种,至目前共开发了实惠装、家庭装、礼品醋、方便醋、收藏醋等6种黑醋产品,不断丰富了黑醋品种,提升了黑醋文化品质。
  金塔黑醋文化博物馆以独具特色的金塔黑醋文化历史积淀为基础,兼顾中国醋文化,集中陈列展示了古老而传统的醋历史、醋工艺、醋知识等醋文化精华,是西北地区首家醋文化传播中心和醋文化旅游景点。
  金塔县第一届广场文化艺术节
  广场文化活动,是以文化艺术为主体开展的活动,是公开、免费、面向群众的开放性活动。群众既是广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既是演员,又是观众。通过参与和观看,在潜移默化之中,人们的精神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融入到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一项文化盛事。广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整个社会氛围变得积极向上、欢乐祥和,也促进了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007年,金塔县举办第一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组织大型广场演出20场次。至2016年底,金塔县已连续举办了七届广场文化艺术节,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近几年,广场文化活动逐步走向乡镇,“送戏进村”“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
  教育
  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金塔县中学建于1947年,校舍建筑面积426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2个,学生2857人,教职工237人。学校建筑布局合理,设施完备,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统一,为教书育人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自2000年以来,金塔县中学就建立了文明单位创建的长效机制,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2003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10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2014年被评为“酒泉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被评为“全国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文明单位”。2016年被评为“全县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近年来,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形成了以“尊重·服务”为核心的管理文化,以“爱心·责任”为核心的教师文化,以“自主·参与”为核心的学生文化。在先进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各项工作向内涵化、特色化发展,探索形成了以“勇担责任·自主发展”为核心的“六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主)学生管理特色,成立了各类学生自治组织,以自主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以自主发展引领学生未来。牢固树立“质量核心”意识,聚焦高考质量,建设“活力课堂”,抓实集体备课,抓细过程管理,强化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了教研理论和教学实践相互促进的良好教学教研生态。
  学校先后建成了道德讲堂、党建室、禁毒教育室、德育室和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等精神文明建设阵地,营造了浓郁的德育氛围。把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有机统一于学科教学之中。
  通过开展道德讲堂、校园文化艺术节、青年志愿者、文明餐桌行动、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共有1000多名学生被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重点高校录取,有7000多名学生升入各类高等院校,7名学生摘取酒泉市高考状元桂冠,连续6年包揽全市文科状元。2006年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先后荣获“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思想教育先进集体”“甘肃省群体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金塔县中学共投资500余万元用以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建成了前中后三个共18000平方米的校园风景区,校园绿地总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米。栽种优质灌木花卉30余种,栽植松柏等各种树木1500余株。学校建筑布局合理,教学活动区、绿化风景区、生活服务区、休闲运动区等特点鲜明,设施完备,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统一,营造出了品位高雅的校园氛围,为教书育人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联合公安、司法、工商、社区和文化管理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构建了全方位的德育工作体系,创办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学校,建立起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参与,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甘肃省首个唯一命名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
  金塔县着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创新,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督导工作,全力发挥教育督导职能。教育督导工作创新经验得以在全市推广,“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工作高标准通过了省市评估验收,成为全省2016年唯一被省教育厅命名的县。2015年,依据县上批转的《金塔县督学工作站实施方案》,按照“城乡结合、兼顾学段、靠前督导、联动统一、全面覆盖”原则,提倡督学发扬“走进去、住下来、跟上去、捞出来”精神,即走进去参与嵌入、住下来观察调研、跟上去指导促进、捞出来成果经验。为督学指出了“参与不决策,帮忙不添乱,指导不领导”定位标准。构建了教育督导委员、督导室、督学工作站三级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在全县设立6个督学责任区,6个督学工作站,每站配备专职督学3名,每名专职督学作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1~2所学校,专职督学挂牌学校覆盖率达到100%。
  制订了《金塔县督学工作站管理规定》《督学工作站考核办法》等10多项管理制度。积极开展随机督导、专项督导和综合督导工作,全面落实公开挂牌和持证上岗制度,各站督学坚持每月1次经常性督导和重大事项专项督导制度,并切实做到督导前有方案有措施、督导中有程序有记载、督导后有报告有档案,建立了我县教育督导工作良性运行的常态机制。在各站督学按规定坚持每周半天自我学习培训基础上,督导室每年组织全体督学开展2次集中培训和每月1次的督学工作研讨交流会,认真组织督学参与国家和省级“督学能力提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培训率100%,促进督学政治、业务能力提升。各站及督学针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校园文化、信息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本培训、学生工作、校本课程开发、德育工作等方面确定了工作思路,找准了工作抓手,有效开展了各项工作。
  2017年,金塔县“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工作高标准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评估专家组评估认定,也是甘肃省首个通过国家督导评估的县。
  金塔县创建最早的书院
  金塔县南关小学是金塔创建最早的一所学校,追溯它的发展,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王子庄州同彭以懋倡议在金塔堡南侧创建了“柳堤书院”,因书院旁倚柳堤而得名。书院的创建使金塔学子得免远涉州城就学之苦。道光年间,“柳堤书院”置主讲山长(书院的负责人)一人,聘定经理经费(管理经费的人员)一人。同治五年(1866年),马文禄起事,焚毁书院。
  同治十二年(1873年),王子庄州同郝遇龙会同本地岁贡生陈豫讷倡议将书院复建于堡内东北隅文昌宫旁回民礼拜寺址,随将“柳堤书院”改名为“金泉书院”,取人才如泉源远流长之意。从此,金塔学子又复聚一堂,科达显士,不乏其人。当时学校山长必须由举人或贡生充任,多为饱学之士。举人胡文炳、顾维熙、白玉琯,贡生郝遇龙、王莅廷、张春年、顾廷选等都先后任过“柳堤书院”“金泉书院”山长。学生肄业三年,学习期满后由县知事监考,及格者为童生,州考及格者为文庠生,进修合格者为增广生,由国家供给俸禄者为〓膳生。王子庄州同杨泰遇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将“金泉书院”改为“王子庄官立高等小学堂”,设正、副教习各1人。
  民国六年(1917年),改正、副教习制为校长教师制,袁凤翔任第一任校长。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名为县立高等小学校,学制分高级、初级。高级三年,初级四年,高初级同时招生。民国十七年(1928年),又奉令改为县立第一完全小学校,亦称柳堤中心国民小学,学制实行四、二分段制,即初小修业期为四年,高小修业期为两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学生增加,学制健全,原学校范围狭小,在县长周志拯的倡议下,将学校迁至城南潮音寺内(今南关小学校址),学校设备日臻完善,规模逐渐扩大。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又改称金塔县中山乡第一中心小学,教师10余人,学生200多名,设教学班6个。
  抗日战争期间,学校除上好文化课外,利用课余时间排练了《民族正气》《日寇暴行》《送郎从军》等话剧、歌舞。用文艺形式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教育活动,当时在校内外颇有影响。学校从1918年至1949年,历任校长有袁凤翔、段生彩、李经年、宋执中、李上林、公兆麟、金从寿、殷柏山、向凤翔、谢彩璋、贺风彩、焦立邦、李成荫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塔县人民政府接管该校,改名为金塔县第一完全小学。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党“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对学校进行了整顿,增添了设备,加强了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学校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54年,又改名为金塔县南关小学,学校有教师16人,学生400多名,设教学班11个。在此期间,考试实行“五级记分制”。1958年后,推广了《汉语拼音方案》《汉语简化方案》和普通话。
  金塔县最早的平民学校
  据《创修金塔县志》记载,金塔最早的平民学校创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当时的县长齐溥创设。校址在县政府处理公文的庙内,是专供人民群众扫盲识字的学校。民国十七年(1928年)县长黄文中将其改名为县政府民众学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秋,因经费无着停办。
  金塔县最早的民众讲演所
  金塔最早的民众讲演所(人民群众学习政治发表言论的场所)创办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时任县长齐溥在北关中山街设立。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教育局长李上林呈请整顿移设北门外,改名通俗讲演所,委定代用讲演员蒋彦棠一人。
  金塔县最早的义学
  据《创修金塔县志》记载:“义学之名,肇自清初,大都悉听地方私人联合捐资而设。运转当时府州县学及书院之不足。以出于人民之义举故曰义学。金塔地处边僻,溯开化以来曩回番而居,华胄去鄙野。而由礼教承平之世人咸知学,熏陶观感乐培子弟,于是义学社学之设次第繁兴。自乾、嘉以迄同、光所设义学不下数十处之多。而社学则仅数处焉。兹志之以明当时学风之概:
  蒙养义学: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向应明创建,在三塘坝三上(现东坝镇三上村)。民国十八年(1929年)何如舜改设初级小学校。
  培英义学: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拔贡王起芝创建,在东坝五分(现中东镇屯庄村)。民国三年(1914年)庠生王登科改办初级小学校。
  发英义学:乾隆四十年(1775年)武进仕孙兆彩创建,在户口坝天生村(现三合乡天生场村)。民国十年(1921年)劝学所长王桂中改办初级小学校。
  育贤义学:嘉庆十年(1805年)庠生王殿卿建修,在西坝四分仁和村(现中东镇三湾沟村)。
  育英义学:嘉庆十年(1805年)庠生贺松龄捐资建筑,在西坝红杞滩太和村(现西坝乡西红村)。民国四年(1915年)李经年改办初级小学校。
  明伦义学:嘉庆十年(1805年)贡生王志昌创建,在东坝五分虫王宫东侧(现中东镇中东学区处)。民国十二年(1923年),吴玺德将此学校移于五福村内,改建初级小学校。
  养德义学:嘉庆十年(1805年)庠生王起丰创建,同治初逆回焚毁,光绪十年(1884年)农坊王士含重建,在威虏上号(现古城乡头号村)。民国三年(1914年)王周裔改办初级小学校。
  崇正义学:嘉庆十二年(1807年)农坊窦自先创建。同治六年(1867年)被逆回付于丙丁,光绪十八年(1892年)武生何天乐重建,在威虏下号(现古城乡沙沟村)。民国三年(1914年)王复儒改办初级小学校。
  萃英义学:嘉庆十二年(1807年)文生王克勤创建。同治初逆回焚毁,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庠生张春年重建,在三塘坝(现东坝镇下黑树窝村)。民国三年(1914年)杨生秀改办初级小学校。
  由义义学:嘉庆十八年(1813年)增生马会图创建。同治年间被逆回焚毁,武生陈发财、何开元重建,在磨三分(现古城乡四分村)。民国三年(1914年)俞登善改办初级小学校。
  修德义学:道光三年(1823年)农坊王作斌创建,在西头坝蔚仙村内(现西坝乡金马村)。民国三年(1914年)王立壮改办初级小学校。
  培元义学:道光三十年(1850年)举人胡文炳创建。置买学田50亩,岁租粮10石,作为常年经费。在户口坝官坝村(现三合乡永光村)。民国十年(1921年)贡生白文蔚改办初级小学校。
  启迪义学:道光三十年(1850年),佾生谢生明取水租创建。在东坝东五小坪(现中东镇谢家墩村)。民国五年(1916年)春,其子谢鸿钧与张锡龄改建初级小学校。
  养才义学:咸丰三年(1853年)丁汝华创建,在天仓五分庙侧(现天仓乡上五分村)。民国三年(1914年)贡生崔怀宗改办初级小学校。
  养善义学:咸丰四年(1854年)魏天惠创建,在天夹营头分庙侧。民国五年(1916年)向希儒改办初级小学校。
  养蒙义学:咸丰五年(1855年)创建,同治年间被逆回焚毁,光绪二十年(1894年)农坊丁勤重建。在营盘中截(现航天镇营盘村)。民国五年(1916年)蔺万魁、王学谦改办初级小学校。
  育贤义学:咸丰五年(1855年)从九何芳、陈艾创建,在三塘坝新寺墩(现东坝镇新寺墩村),民国十九年(1930年)农坊何士志改设中山初级小学校。
  诲蒙义学:咸丰八年(1858年)庠生赵克绍创建。在西坝三分(现西坝乡三五分村)。民国三年(1914年)王敦厚改办初级小学校。
  启蒙义学:同治八年(1869年)农坊王得主创建。在东坝头分(现古城乡新沟村)。民国三年(1914年)王居阁改办初级小学校。
  崇正义学:同治十年(1871年)农坊王毓麟创办。在东坝上三分(现中东镇上三分村)。民国三年(1914年)王正邦改办初级小学校。
  养蒙义学:光绪元年(1875年)介宾赵全创建。在东坝四分(现中东镇中五村)。民国四年(1915年)赵积寿改办初级小学校。
  进德义学:光绪四年(1878年)武生罗宗武创建。在东坝二分(现西坝乡二分村)。民国三年(1914年)肖维本改办初级小学校。
  训蒙义学:光绪十年(1884年)庠生王百川捐资创建。在东坝三分(现中东镇团结村)。民国三年(1914年)王绵庆改办初级小学校。
  居仁义学:在梧桐大坝庙。
  安仁义学:在梧桐坝大厨房。
  依仁义学:在梧桐坝大庄子屯庄。
  共计二十六所。
  光绪三十年(1904年)废科举兴学校,义学自民国三年(1914年)起,陆续改办成初级小学校或称国民小学校,义学之名废。”
  义学之教书先生称师傅,每校1人,由本方群众或校董推荐选拔聘任,任期不定。但凡执教认真、群众拥戴者可长期任教。薪俸(工资待遇)以年商定,各校多寡不一。少者每年小麦三石(约600千克),多者五石(约1000千克)。由校董筹集齐备后分四次送给,叫“四季礼”,一般无拖欠。每年端阳节、中秋节、冬至节学生给师傅送点食物以表谢意,别无他得。
  义学多有学田地,俗称义学地。各义学田地多寡不一,仁和村育贤义学、官坝村培元义学备有学田地50亩,大厨房安仁义学只有17亩。义学地并不由师生耕作,而是每年寻找佃户耕种,按亩收租,作为教师薪俸和学校费用之主要来源,地少不足者由群众自筹捐献支付。
  金塔地处偏僻,加之民生凋零多被衣食所困,故蒙童入学求教攻研习读者十不居一,在校学生较少。每校多则二三十名,少则不足十名。遇有饥馑之年,则多数辍学谋生,学校时有关门之虑。故各地义学办办停停、停停办办者不鲜见。
  义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今日学校之课堂教学迥异,无特定的课程设置,也无年级分别。入学蒙童先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言杂字》《五言杂字》,进而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等。学习方法以自学背诵为主,多为师哥教师弟,师傅只给必要的辅导解释和检查督促。遇有大比开科之年,学子参加考试以求功名。
  义学设备十分简陋,房舍多以古庙宇代之。师傅自带被褥炊具,学生自带桌凳书籍,别无他物。即使捐资新建之学校,亦只有房舍10余间。据耄耋叟李树林、李春芳回忆:西坝蔚仙村修德义学,光绪年间从北极宫搬出兴建在北极宫东侧,有书房(教室)、斋房(教师住房和办公房)、厢房(学生住房)等15间,桌凳10余张,另有义学地30亩,每年收租6石。
  金塔县第一所女子小学校
  在中国近代妇女史的研究中,近代妇女思想解放运动占有重要地位。民国初期,女子教育活动在此前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出现了许多新的亮点,为中国的妇女解放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女子教育制度的确立,是近代中国妇女最早获得的女权。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妇女的整体素质。
  中国新式女子教育是在晚清之际兴起的,其表现就是女子教育开始走出家庭教育的圈子,出现社会普及化的趋势。最早的女子学校(民间初期男女学生不同校)是1844年由英国传教士、东方女子教育会委员阿尔德赛女士在浙江宁波创立的。这一举动既是西方教会在华创办女学之始,也开创了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历史。直到1898年6月,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女子学校才在上海成立。民国时期,女子学校有了较大发展。
  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是中国现代女子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清末萌芽的基础上,民国初期的社会教育发展迅速,女子教育在教育价值观、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有所突破。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改变了中国女性的存在形态,她们用新知识充实和武装自己,勇敢地冲破浓厚的封建阴霾,对变革社会风气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民国十八年(1929年),金塔县成立妇女求知学校,地址在教育街,由时任县长郑乃谦创办。民国十九年(1930年)停止。
  民国二十年(1931年),金塔县成立第一女子小学校,地址在城内隍庙街,由时任县长陕祝南创建。
  金塔县最早的幼儿园
  1935年2月,金塔县拨救济院及同善社经费500元,在城南潮音寺设孩儿所1处,入学幼儿17人,一年后停办。这是金塔县幼教事业的开端。
  1956年,在城关镇第五街始设幼儿园1处,收幼儿45人。设混合班1个,有教室6间,宿舍3间,桌凳45套,教养员2人,1958年停办。1965年,在银行家属院复建幼儿园1处,招收幼儿65人。分设两个班,有教师1人,临时工2人,1968年9月再度停办。1973年春,在县政府东北角重新建立幼儿园,招收幼儿45人,设混合班1个,教师2人。1979年县政府拨款3万元,将幼儿园移至人民街西段南侧,建筑面积374平方米,有教室6间,204平方米,其他房舍8间,170平方米,总共占地面积879平方米。1987年,又在县城中山街修建幼儿园1所。到1989年全县共有幼儿园2所,入园幼儿294人,设12个幼教班,教师28人(中专及高中程度18人,初中及以下程度的10人)。
  1997年两园合并,命名为金塔县幼儿园,是金塔县规模最大的幼儿园。1998年10月,经甘肃省教育委员会评估,命名为“甘肃省一类幼儿园”。由于金塔县城镇人口及幼儿逐年增加,幼儿园校舍紧张,场地狭小,班额过大,2005年,在新华小区办起了分园。但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入园幼儿人数不断增加,幼儿园硬件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出现了校舍不足、班额超标、管理不便等突出矛盾,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2010年初,经教育主管部门科学论证,提出整体搬迁方案,报请中共金塔县委、金塔县人民政府批准,将金塔县幼儿园整体搬迁至现址。2010年12月,金塔县幼儿园新园建成,占地面积6227平方米,建筑面积5109平方米,总投资1060万元。
  金塔县乡村创建最早的一所完全小学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经县政府批准,在原东坝五分(今中东镇屯庄村)成立了西区乡中心国民小学(即第三完全小学),这是金塔县乡村中创建最早的一所完全小学,培养了大批基础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三完全小学的前身是原东坝五分屯庄初级小学。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拔贡王起芝创立培英义学,民国三年(1914年)庠生王登科改办为初级小学校,在成立时搬迁至东坝城隍庙,改庙宇斋房为办公室,庙院房屋为临时教室和宿舍,旧的房屋光线暗淡,屋顶漆黑,墙皮脱落,当时报名上学的学生又很多,扩建新校舍成了燃眉之急。在学校与当地校董的商定下,协议泥工、木工、材料均由地方负责筹集,脱土坯、搬运、垫地基由学校负责。为了及早完工,学校规定,学生半天上课,半天劳动,经过师生三个月的艰苦努力,学校扩建工程于8月竣工,修成教室4座、学生宿舍16间、礼堂5间、教师宿舍6间、扇形校门1座。这所崭新学校的建成,吸引了东、西六坝大批青年慕名前来求学。
  新的学校建成后,为了陶冶学生情操,学校在每年植树季节,动员师生美化环境,要求每人在学校周围种树六棵,挂牌记名,包栽包活,自浇自护。民国三十年(1941年)春,又在学校东侧荒滩上大量植树,同时还在教室、宿舍门前开辟花池,数年后,学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大为改观。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秋季,焦立帮任校长,并相继充实了师资力量,全校学生发展到146人,分4个班,6个年级。虽生员广,程度参差不齐,但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训导下,学生遵守纪律,学习风气浓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升学率逐年增加。
  为了解决学校的经费困难,学校发动师生平整学田地数十亩,种植粮食。并且由校长何多仁亲自出马,挑选肖含春、李长茂、陈登魁、刘兴仁等擅长文艺的学生和乡公所抽调的民间戏剧特长者,请来老艺人葛正新做指导,利用课外和晚上的时间,先后排练了《游西湖》《铡美案》《五典坡》《小姑贤》等十多本秦腔和折子戏。利用假期在全县各地演出,通过演出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文艺技能,又为学校增加了经济收入。学校利用这些收入添置了比重计、壁挂算盘等必要的教学仪器和教学用具,购置了图书800余册。
  1949年后,学校改名为金塔县第三完全小学。1958年改设为中东中学。
  金塔县最早的同乡会馆与学生组织
  清代金塔在酒泉、张掖等地建有许多专供宦游者和科举士人居住的同乡会馆。这些同乡会馆是以乡谊为纽带建立起来的,不仅为同乡官员、士人提供住所,还作为同乡官员、士人之间敦睦乡谊、联络同乡感情的重要场所。这些同乡会馆,从建馆到以后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乡谊的凝聚作用,都体现出敦睦乡谊的宗旨。一是靠同乡官员、士人共同捐款建成馆舍;二是逢年过节在会馆中举行团拜活动,届时聚饮看戏,晤谈订交,联络和加固同乡关系;三是增强家乡荣誉感和同乡凝聚力,很多同乡会馆都举行祭祀乡贤的活动,并将本乡做官者的姓名、官衔、科目、封爵等题匾挂在会馆中。
  金塔县早在辛亥革命后就有不少人陆续到酒泉工作或经商。1918年甘肃省第九师范学校(酒泉师范前身)成立后,金塔人赵世英(字子俊)担任校长,在其影响下不少有志青年来校求学。不久,金塔一些绅、商筹款在酒泉城内仓门街南边成立了“金王局”,作为金塔同乡聚会的场所。
  1935—1938年,酒泉又相继成立了中央政治学校肃州分校(后改为国立肃州师范学校)和国立河西中学,来酒泉读书的金塔学生倍增。当时各校金塔籍学生根据习惯以同乡关系联络同学,除每年迎新送旧、联络感情外,平时各校同乡常邀约进行一些体育比赛,以加强联系。1943年春天,在酒泉上学的金塔籍高年级学生,协商成立金塔学生旅肃同乡会。4月末,金塔籍学生在晋新社剧院,举行成立大会。为了名称符合时特、文雅起见,称“塔风学会”(取金塔县标志“金塔”之意)。会上有筹备人讲述了成立同乡会的必要性,宣读了“会章”,其宗旨是加强联系,联络感情,学有成效,将来更好地为家乡建设服务。
  金塔县规模最小的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
  位于金塔县鼎新镇芨芨村的芨芨小学是金塔县最偏远、规模最小的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芨芨村小学,1969年改为芨芨中学,招收芨芨公社5个大队的学生,设立一到七年级7个班。1985年,芨芨中学与芨芨小学分离。2007年秋季,金塔县教育布局调整,将鼎新镇、航天镇中学学生全部合并到金塔县第二中学就读,将原芨芨乡隶属的双树、芨芨、下夹、五爱、上夹小学撤并组建金塔县芨芨小学,附设幼儿园。
  芨芨小学距离金塔县城90多千米。学校占地面积9350平方米,绿化面积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2013年,有小学生172名,教学班6个,教职工16名,其中本科学历6人,市级骨干教师1名,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名。
  学校连续三年荣获“全县教学质量检测一等奖”“教育系统目标责任书考核一等奖”。连续四年被中共金塔县委考核组评为“业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同时学校还分别获得“全县教学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全县教学质量管理优秀单位”“全县新六配套工程一等奖”“学生课余活动场所建设二等奖”和“全县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将继续为“高”(教育教学质量高)“特”(教师有特点、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美”(校园人文环境美)的总体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金塔县首届教师代表大会
  1978年1月13日至17日,金塔县首届教师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30人。会议传达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精神,讨论了高校招生工作,表彰奖励了7个教育先进集体和18名教育先进工作者。县委副书记白雁龄做了讲话,动员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振兴金塔县的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金塔县首届电大党政干部管理专修科开学
  党政干部专修科是在特定背景下产生的,是电大早期阶段的办学类型,也是国家在当时条件下做出的一项重要决定。早期已有的干部教育机构、师资、设备都很有限,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的干部教育。而电大人才培养方式的成效逐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可以多、快、好、省地培养大批国家急需的人才。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实现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1984年9月开办党政管理干部基础专修科。
  1985年9月10日,金塔县首届电大党政干部管理专修科(大专班)在教师进修学校开学,学制两年,有25名学员被录取参加学习。9月23日,首届两年制中师班在县教师进修学校举行了开学仪式。在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新步子。
  金塔县第一座村级小学教学楼
  1986年,金塔乡金大村依靠群众集资,村办企业捐助和集体积累3条途径,共筹集资金23万元,上级拨款3万元,建起了金塔县第一座村级小学教学楼。占地面积7.1亩,建筑面积1425平方米。1999年,在校学生307名(幼儿126名),教师13人。学校先后被酒泉市教委授予“六配套六达标学校”“三团式学校”“县级标准化学校”“四星级学校”等荣誉称号。2009年2月,根据甘肃省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精神和《金塔县学校布局调整工程实施意见》,实施了金大小学改扩建工程,争取项目扶持资金260.6万元,建成总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35平方米,三层单面框架结构教学楼(附属工程包括新建60平方米的水冲厕所、体育运动场以及校门、围墙、校园硬化等),工程于8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同年秋季,学校更名为金塔县东大街小学。
  金塔县第一所全日制民办幼儿园
  20世纪90年代,以中小学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辅导为主的教学点在县城逐步兴起,相继办起的计算机操作技术、美术、艺术、表演等培训班(点),形成了金塔民办教育发展的雏形。1998年8月,以信息技术网络教育为支撑,成人中专、大专学历教育及成人大专、本科学历教育自学考试辅导为主线的金塔信息技术专修学校成立,是金塔第一所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民办教育机构。
  2000年5月,金塔县第一所全日制民办幼儿园——北关幼儿园创建,标志着金塔县民办教育事业已由过去的举办辅导班(点)、利用节假日辅导学习、办自学考试辅导班等,发展到了举办全日制民办学校的成熟期。
  北关幼儿园位于金塔县文化街14号(香格里拉住宅小区),石秀蓉同志出资兴办,金塔县教育局(金教字〔2000〕63号)审批。现占地总面积1329平方米,建筑面积729平方米。有8个教学班,其中小班2个、中班3个、大班3个,入园幼儿200多名。教职工20人,其中专职教师12人、保育教师4人、食堂员工4人,大专及在读大专学历教职工占80%,专任教师学历100%达标。幼儿园开设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课程,并遵循各领域间相互渗透的原则,使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活动室内干燥通风,光线充足,配备有适合幼儿教学的桌椅、钢琴、电子白板、液晶电视、DVD影碟机、移动黑板、开放式玩具柜、各种教学挂图、多种教学玩具、体育教学器材等;有关幼教行政法规、教育理论、教育刊物、教材、教育教学参考书、儿童读物、工具书等方面的书籍共1800余册;户外大型玩具跷跷板、滑梯、转椅、木马、秋千、智力积木、皮球、跳绳等,为幼儿室内外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幼儿食堂各操作间独立,配备有先进的大型电磁灶、蒸车、冰箱、冰柜、消毒柜等设施,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2002年,北关幼儿园经酒泉市、金塔县教育局的评估验收,晋升为“二类”幼儿园。2003年8月,被酒泉市教育局授予“酒泉市民办教育先进办学单位”称号。2005年6月,在酒泉市民办幼儿园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集体一等奖。2008年2月,被金塔县教育局授予“2007年度民办学校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优秀单位”。2011年6月,被酒泉市教育局评定为“2010年度酒泉市民办教育机构优秀单位”。2013年5月,在金塔县教育系统“做有尊严的教师”演讲比赛中荣获集体二等奖。
  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二级甲等医院”
  1993年10月,金塔县人民医院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二级甲等医院”。
  据记载,金塔县人民医院始于1957年8月,前身是创建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的金塔县卫生院。1950年,更名为金塔县人民卫生院,金塔县卫生科副科长魏德儒兼任金塔县人民卫生院副院长。将酒泉县个体西医师韩尚满及其妻杨秀兰连同他们的药铺一起搬到金塔,又吸收当时鼎新县擅长新法接生的西医师白璜,连同部队专业医师异国刚、史华堂等7人为金塔县人民卫生院职工。
  初建的金塔县人民卫生院规模很小,无正式护士,无病床,听诊器是唯一的医疗设备,医师自己开药、打针。业务范围仅限于一般常见内科病症,连清创缝合手术都无法开展,但解放初期新法接生的应用和推广是当时金塔县卫生院的一大功绩。
  1953年,金塔县人民卫生院职工已增至12人,其中西医师为白璜、韩尚满2人,中医师为徐志祥、马永寿、雷声昌3人。设观察病床1张,医生每工作日诊病人数约为11人次。随着业务量的逐渐增大,原有业务用房已明显不足,金塔县人民卫生院进行了第一次扩建,建起带走廊、面对面的两排土木结构平房10间,共187.2平方米,用沙灰粉刷墙壁,安装新式门窗,使金塔县人民卫生院有了像样的门诊部。
  1954年4月,兰州卫校分配两名毕业生黄兰英、陈国仁来医院工作。黄兰英从事西医医疗工作,检验班毕业生陈国仁边上门诊边筹建化验室。1955年,赵怀武从兰州卫校毕业后分配到医院工作,从事西医医疗工作。
  1957年初,金塔县人民卫生院首次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其中主要有门诊、急诊、会诊、值班、药房、中西药库及住院部工作制度,初步结束了卫生院无章可循的局面。
  1957年8月,金塔县人民卫生院更名为金塔县人民医院,上级调拨50毫安X光机1台,建立X光室。同年10月,由刘济世医生主刀了第一例阑尾切除术,开创了金塔县人民医院外科手术之先河。
  1985年,有职工145人,设病床150张,门诊部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口腔科、五官科、放射科和理疗室、化验室、急诊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B超室和胃镜室,住院部分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传染科和中医病房。2003年1月,金塔县人民医院被评为“全国医疗优质高效百姓放心医院”。
  1993年初,金塔县人民医院制定《金塔县人民医院建设二级甲等医院实施方案》。健全完善11个专业委员会和6个管理小组。修订《金塔县人民医院工作制度》《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医院行政、医疗质量标准与考核办法》《护理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和《处方、病历书写考核标准》。成立医德医风考核小组,建立职工医德档案,定期对医生进行医德查访、考评。病人满意率:门诊96%,住院部98%。设备完好率100%,使用率95%。医院设心血管重点专科组,并设普外、骨外、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妇科、产科等13个二级专业组,2个ICU病房,1个CCU病房。膀胱镜检查、光量子血氧疗法、妇产科无痛人流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
  2006年初,根据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在全省开展第二轮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积极申请二甲医院复审。狠抓病历书写和医疗护理质量,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医疗事故发生。积极开展临床新技术、新业务,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门、急诊工作,确保窗口服务质量。强化医院内感染的规范化、科学化。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大设备、财务、后勤规范管理力度。2006年底,甘肃省卫生厅组织等级医院评审专家一行19人对金塔县人民医院二甲复审进行正式验收,宣布金塔县人民医院符合“二级甲等”医院标准。
  金塔县最早的爱国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运动,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一种我国特有的卫生工作方式。
  1952年,金塔县在县委、县人委的领导下,按照上级的要求,有计划、有目标地在全县城乡广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县、区、乡各级组织发动群众,进行大规模的卫生突击活动,清除污水、垃圾、粪便,修建厕所。并从县上各机关单位抽调干部,到区、乡协助工作,宣传卫生防病知识,从而提高了干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认识。
  随着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发展,1952年8月,县上成立了有县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的金塔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召开了由城乡机关干部、城镇居民、学生及工商联各阶层700多人参加的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动员大会,号召全县人民紧急动员起来,掀起一个更大规模的讲卫生高潮。会后各区、乡相继建立了爱卫会,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了由城市到农村、由普及到深入的清除垃圾、粪便及“一扑五灭”(扑灭疫情,灭蚊、灭蝇、灭鼠、灭蟑螂、灭臭虫)工作,形成了一个家家动员,人人动手,除害灭病的新局面。城乡卫生面貌有了新的改观,特别是农村中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不卫生状况和不良卫生习惯得到了改善。
  通过各级动员,全民动手,广泛开展卫生突击活动,全县清除垃圾2500多吨,清理粪便3800多吨,改良水井200多眼,改造和新修厕所3500多个,新建畜圈1800多个,灭鼠5万多只,灭蝇5000多万只。由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1953年,遵照毛主席在1952年12月中央召开的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总结会上提出的“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指示,全县人民更加坚定了深入坚持爱国卫生运动的信心和决心。这项运动一直延续到农业合作化时期,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了合作化运动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金塔县最早实行的合作医疗制度
  1968年,金塔县大庄子公社革委会成立后,根据本地农村医疗状况和上级的指示,大胆在全公社试行了合作医疗制度。1969年2月28日,县革委会批转了五星公社(即大庄子公社)革委会《关于公社实现合作医疗的情况报告》。之后,全县普遍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
  合作医疗是农民依靠集体力量,坚持自愿互利原则,在防病治病上实行互济互助的一种福利性质的医疗制度。当时的合作医疗制度规定,合作医疗以大队为单位,资金从农民个人和大队公益金内筹集,个人和集体按2∶8的比例交筹。平时农民看病每次每人交1角钱手续费,医药费按户登记,以大队结算。年底医药费总额超出部分由超花户按比例负担,节余数转入下年使用。同时,合作医疗制度还规定,小病在合作医疗保健站医治,大病则逐级审批转院诊治,住院费用单据经大队长签字后交合作医疗保健站报销。1969年之后,农村合作医疗规模空前,普及面广,辐射范围大,为解决农民看病难和无钱看病的问题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期间,虽出现过管理与经费上的问题和困难,但都由各级组织千方百计予以解决。
  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各村办起了合作医疗保健站,使赤脚医生有了行医治病的固定场所,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了方便,使其由原来的业余卫生员转为专职医生。同时,他们的劳动报酬也得到保障,与大队干部、民办教师一样,进行评工记分,年终参加决算分配。
  赤脚医生在保健站通过不断培训以及自学和实践,医疗技术大大提高,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医学方面还较有建树,成为全县乡村医疗保健网络的骨干力量。改革开放以后,村(原大队)保健站承包给个人经营,他们中的多数人承包了保健站,开办了诊所,旧的合作医疗制度也随之消失。
  金塔县首次卫生工作会议
  1969年11月26日至30日,金塔县革委会召开全县首次卫生工作会议,传达学习毛泽东的“六二六”指示、周恩来总理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及甘肃省卫生工作会议纪要。讨论分析了全县卫生工作的形势,确定了卫生战线的任务:1.迅速动员和组织城镇医务人员下农村,县医院动员35%的医务人员到农村充实公社卫生机构。2.积极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力争1970年2月底达到普及化。3.大力培养赤脚医生,争取1970年底每个生产大队有1名赤脚医生,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落后状况。
  1967年,毛泽东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指示,到1971年6月,先后有63名医务人员到农村直接为贫下中农服务,97%的大队有了合作医疗,配备了赤脚医生。1968年6月29日,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组织的首批北京医疗队到达酒泉,并实行一年轮换一次的制度。
  1969年2月28日,金塔县革委会批转了五星公社革委会《关于全社实现合作医疗的情况报告》。五星公社的群众参加了合作医疗,在全社范围内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
  1971年5月,周恩来对全国卫生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提出了6项任务,并决定把酒泉地区作为国务院抓卫生工作的示范点,派医疗队开展工作。此后,一批批由大城市医务人员和专家组成的“北京医疗队”,到金塔县深入农村为群众防病治病,充实加强了基层卫生院。在北京医疗队的帮助指导下,全县培养了一大批赤脚医生,开展了以“三土”(土医、土药、土法)“四自”(自采、自种、自养、自用)为重点的中草药群防群治运动。到1977年,国务院先后向金塔县派出10批医疗队。在北京医疗队的帮助下,全县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得到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和赤脚医生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村缺医少药和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1977年9月21日至27日,金塔县革委会召开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和周恩来接见北京医疗队时的重要讲话,组织与会者参观了东坝公社三上大队和小河口大队的“红医村”,总结交流了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防治地方病、建设红医村、开展计划生育等工作的经验,讨论制订了金塔县卫生工作第四个五年计划。
  居民生活
  金塔县第一次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过程,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从1949年至今,中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与2010年进行过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
  1953年4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办法》,为准备全国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做好选民登记工作,并为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确实的人口数字,决定开展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为1953年6月30日24时。普查项目有:与户主关系、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以及住址6项。
  全国统一以1953年6月30日24时为标准进行,金塔、鼎新两县人口普查结果为:
  户数:1.3504万户
  人口数:8.1092万人
  男:4.2451万人
  女:3.8641万人
  农村人口:7.9034万人
  男:4.1888万人
  女:3.7146万人
  城镇人口:2059人
  男:1091人
  女:968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金塔县普查结果为:
  全县常住人口:14.7460万人
  男:7.5783万人
  女:7.1677万人
  金塔县最早的无线电视
  1981年,金塔县电视差转台建成。1983年7月,金塔县调频发射塔建成,广播信号传输改为调频发射,无线和有线并用的广播网络初步建成。
  1990年9月,金塔县广播站建起1座6米高的地面卫星接收站,购置彩色、黑白兼容1000瓦电视节目信号发射机1部,接收中星5号通信卫星传送的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以DS-4频道覆盖半径50千米,金塔片8乡镇居民利用户外天线可接收到转播的电视节目。
  金塔县首次发放居民身份证
  198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共二十条。规定:为了证明身份,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对居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的年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实行身份证制度。除服现役的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和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以上刑法的罪犯以及劳动教养、被羁押的人外,均申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身份证的主要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编码、发证机关,并印有本人相片,有效期为10年、20年和长期三种,年满16周岁至25周岁,发给有效期10年的证件;26周岁至45周岁,发给有效期限20年的证件;46周岁以上的发给长期有效证件。居民身份证号码有15位数字(二代居民身份证号码升为18位数字),从左至右前两位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3至4位表示地区(市、州、盟),5至6位表示所在的县(旗、县及市),7至12位则是持证人的出生年月日,均以两位数字表示,最后三位是持证人所在派出所由市(地区)级公安机关分配的顺序号,最后一位是持证人的性别,奇数为男性,偶数为女性。
  1986年,金塔县根据省、市公安机关安排开始了身份证的发证工作。金塔县人民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公安局主管治安户政工作的领导负责,各乡镇抽调人员协助派出所开展工作。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以各级公安部门为主。分建立机构,宣传发动,核对户口,填写《常表》,组织照相,编号编码,打填底卡,验收表卡,制证,发证,总结等21个步骤进行。
  1990年,金塔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为年满16周岁的居民制发身份证3992人证。居民身份证由甘肃省公安厅印制。是年,全县累计发证92252人,存入卡片6595人,卡存数88421人。1991年申领、换领、补办身份证5316人,注销口卡610人卡,新人副卡539人卡,对85184人卡进行清理,查整差错129件。1992年,制发居民身份证2420人证。1993年,办理新证520人。其中补证399人,换证113人,注销口卡2946人卡,查询495人次。1994年,完成发证、换证、补证2972人,注销口卡1891人卡,接待查询405人次。1995—2000年,制发身份证36757人证。
  2001—2002年,制发临时身份证1204人证。临时居民身份证有效期变更为3个月。2003年6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04年1月1日起施行。2004—2006年,金塔县发放居民身份证3.55万人证。2007年,金塔县公安局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63264人证。当年,全县实有持证人数103508人。2008年,换发二代居民身份证36063人证。2009年,办理居民身份证5569人证,办理临时居民身份证1184人证。
  2010年,办理居民身份证8747人证,申领432人证,其中,年满16周岁97人,其他335人;换领8315人证,其中,证件有效期满1人证,户口迁移变动1559人证,丢失损坏540人证,变更登记内容284人证,其他5931人证;销毁4787人证,其中,死亡745人,其他4042人。2010年底,金塔县居民实有持证人数为113452人。

知识出处

金塔之最

《金塔之最》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人物、综合五个篇目,记述了金塔县在建制历史演变过程中,位居各项事业的首次发生的事件和堪称第一的事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世界之最、亚洲之最、中国之最、甘肃之最、金塔之最进行解读。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