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之最》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781
颗粒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分类号: K825
页数: 17
页码: 119-1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物,其中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任金塔县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塔县第一任人民政府县长、金塔县第一批省级植棉劳动模范、金塔县首个甘肃省劳动模范等。
关键词: 金塔县 人物事迹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任金塔县委书记
  马能元是中国共产党金塔县委的第一任书记。1903年生,中共党员,陕西省神木县花石崖乡马家沟村人,曾在陕北革命根据地任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和县长。1949年9月至1953年9月,任中国共产党金塔县委员会书记。
  1932年,中国共产党在神木一带的活动由地下转为公开,雇农出身的马能元积极投入了神木党组织领导下的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活动中。
  1936年,马能元正式入伍。1940年起,马能元先后任当地一、四、五、七区区委书记,在领导群众保卫边区和支援抗日前线的工作中成绩出色。1945年,马能元任神府县委组织部长,为党选拔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地方干部,有力地支援了新解放区的政权建设。
  1947年,马能元任神府县县长。1949年,为了解放大西北的需要,从老区抽调大批干部组成随军工作团,马能元任副队长,率领从神府县选调的100多人随军步行,9月26日,金塔县和平解放后被调任中共金塔县委书记,任职期间,以他丰富的实践经验,带领全县人民开展民主革命,正确贯彻执行了党在这一时期的方针、政策,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从1949年10月至1952年底,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中,经过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针对金塔县历来干旱缺水、风沙成灾的要害,抓住兴修水利和治理沙害等关键,有计划的分步实施。
  从1950年开始,每年动员大批劳动力,加固扩建鸳鸯池水库,使蓄水量由1200万立方米增加到1800万立方米。1951年,将金塔县原有的金塔坝、户口坝、梧桐坝、三塘坝、威虏坝、东坝、西坝等合并为金干渠、东干渠、西干渠3道。节省水路70多千米,增加灌溉面积6万多亩。1952年,又将171条支渠合并成75条,再次增加灌溉面积2.83万亩。同时进行了水规制度改革,实行“按亩浇水、按亩负担、上游照顾下游,低地照顾高地”的新水规,统一安排,合理浇灌,使金塔县的干旱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1952年,马能元在一区五乡调查中,发现黏土覆盖沙丘能控制流沙,首创用土压沙的经验,当年4月10日,先在暗门沙丘做示范后全县推广。到5月底,金塔县用黏土埋压大小沙丘共25处,面积988亩,复原耕地639亩,保护6691亩耕地和12条水渠免受沙害,使121户农民重新获得庄田。从此在金塔县吹响了栽植防护林带,黏土埋压沙丘,以人力征服流沙的战斗号角。
  1953年春,马能元到三区考察沙源时发现生地湾一带土质良好,可以开发。遂动员19户农民到生地湾安家落户,组成一个互助组,提供贷款,添置牲畜和农具,扶持开荒种地,当年生产小麦7万多公斤,到1958年已发展为国营生地湾农场。
  马能元在金塔任职的短短几年,农业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至1953年,全县耕地面积比1949年增加10%,小麦亩产由1949年的65公斤提高到89公斤。
  马能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不惜为革命牺牲自己。他患肝病多年,一直带病工作,1953年肝病复发,同志们劝他治疗,他总是不忍心放下工作,直至地委命令其停止工作时才遵命治疗。当甘肃省委工作人员把他接到兰州时,他的肝癌已到后期,不幸于1953年9月23日在兰州病逝,终年51岁。10月8日,《甘肃日报》发表了题为《悼党的优秀战士马能元同志》的文章。《群众日报》《新酒泉报》也先后介绍了马能元的革命事迹,全县人民为失去一位人民的好书记无限悲痛,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不少群众泣哭不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塔县第一任人民政府县长
  1949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金塔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各界人民代表57人。选举时思明为第一任人民政府县长,马元鹗为副县长。
  时思明,河北省高邑县人,1914年3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49年9月,在西北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的进程中,时思明随同解放大军来到酒泉,作为第一批军转地干部,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塔县第一任人民政府县长。
  时思明少年时勤奋好学,1929年秋考入河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邢台师专)读书。在共产党人和本班进步学生的影响下,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读书会,接受进步思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时思明和广大青年学生义愤填膺,开展抵制日货、宣传抗日救国的活动。1938年10月,经党组织介绍,他奔赴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报名参加了八路军。1939年,时思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春,他被分配到八路军冀中军区司令部当见习参谋,次年3月,被任命为军区五分区二十七团参谋。在冀南威县负责史村安全突围,取得反扫荡斗争的胜利,受到中央军委的电令嘉奖。在解放战争中,时思明同志又参加了包头、绥远、运城、临汾、晋中、太原、兰州等重大战役,为人民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时思明先后在金塔县工作了13年,同金塔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工作难度很大,还正面临大军进疆,恢复国民经济,争取财政状况好转等艰巨任务。时思明在工作中除继续发扬老八路艰苦奋斗的作风外,还牢记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任中国共产党鼎新县委书记、
  鼎新县人民政府县长
  1949年10月4日,中共酒泉地委、酒泉军管会任命段子敬为中共鼎新县委书记,高锦光为鼎新县人民政府县长。同日,高锦光带领工作人员18人接管鼎新县,王世恭、陈世光、韩金元、张鸿春等人及部分群众到南城门外黑河边迎接,接管人员抵达时,鞭炮齐鸣,气氛十分热烈。10月5日,在县城龙王庙的操场上召开群众大会,书记段子敬、县长高锦光及县委宣传部长温阜常分别在会上做了讲话,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当家做新社会的主人。
  金塔县第一批省级植棉劳动模范
  1951年春,甘肃省召开全省劳动模范代表大会。金塔县参加大会的劳动模范有一区李怀义、二区范玉、三区刘福元3人。
  范玉(1906—1968年),金塔县大庄子乡双桥村三组人。他家有田产,自耕自食,种植粮、棉比较内行,家道中康。他拥护中国共产党,响应党和人民政府号召,积极发展生产。1950年范玉家种植的粮、棉产量均比别人家高,尤其是棉花产量高出别人家一倍,亩产达40斤。1951年范玉被二区选派参加省上召开的劳模会。范玉听了大会报告,分组讨论交流经验时,他发言的中心内容是棉花种植经验,主要是旱年保墒、涝年防潮、合理施肥、良性倒茬、精耕细作。当时的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张德生、省长邓宝珊接见了到会的劳模并合影留念。劳模会后,他在恢复和发展生产中做了几件实事真正发挥了一个劳模的带头模范作用。
  示范推广了两接小麦 他种的耕地,有沙土地,有阴潮地。水多的年份,沙地丰收,潮地歉收;水少的年份,沙地受旱,潮地倒还有些收获。因此他改良小麦种植方法,改三接播种为两接(即播种时将摆耧中腿塞住)。
  苗出全分蘖前用手锄刨,不但能除杂草,沙地可以保墒抗旱、潮地起松土放气作用,减少死苗,促进生长发育。
  引进实验种大棉花 当时本地种植的棉花叫小棉花,株矮、蕾少、产量低、纤维粗而短,亩产量最高不超过40斤。范玉托人从新疆引进一种新的棉种,名叫大棉花,株高、蕾多、发育快,结桃多而大,纤维也长。一些有保守思想的人不敢种,经他试验,比当地小棉花增产一倍,亩产量超过了80斤。在他的广泛介绍和试种下,大棉花的种植也在群众中推广开了。
  创造新式织布法 范玉会织土布。经过多年实践,他采用“拉梭”织细土布,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用手送梭一天能织2匹布(6丈),拉梭可织4匹(12丈)。他织出的细土布,平整、细密、美观,从而提高了织布的工作效率和土布的质量。
  范玉不仅能利用本地资源芨芨草编制草席和各种筐子,也会简单的木工技艺。自己按掀把、砍镰把、按杈、做木掀、修制小农具,别人有请必到,深得群众好评。
  金塔县首个甘肃省劳动模范
  李怀义,男,汉族,1931年9月出生,已故,年龄不详,粗识字。1953年5月,被甘肃省政府授予“甘肃省劳动模范”称号,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塔县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李怀义从小耕田放牧,家境十分贫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积极投身于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因其出色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广大群众和各级组织的认可,1953年5月,被甘肃省政府授予“甘肃省劳动模范”称号。自此以后他就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但他不自满、不骄傲,在后来的工作中,更是勇于担当重任,大干实干加巧干,不辱使命,奋发向上,做出了人人称道的出色成绩,并屡屡立功受奖。1958年他参加了“大炼钢铁”工业革命。1960—1970年,在“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他带头平田整地,挑渠上坝,把汗水洒在了当地的沟沟坎坎。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起早贪黑,加班加点,筑公路修水库,埋头苦干,轻病不下“火线”,甘当吃苦耐劳的“老黄牛”。几十年来这位“老先进”数十次被评为大队劳模、公社劳模、全县劳模。
  金塔县第一个省级小麦高产劳动模范
  金塔县解放初期,生产条件较差,做不到旱涝保收。1953年,金塔县大庄子乡却出了一个小麦高产典型户王兴贵。
  王兴贵(1906—1975年),大庄子乡新民沟村二组人。1952年土改结束后,分得了12亩耕地的王兴贵十分感谢党和政府,决心搞好农业生产,报答党的恩情。1953年他选择了3.5亩地做试验田,除用犁压了底肥外,播种前进行了精细整地,播种时采取犁种,出土后精心管理,力求全苗。这年,水情较好。秋季收获后,亩产小麦901.4斤,这在当时的条件下,算是创了奇迹,金塔县四科进行了调查总结。王兴贵经县上推荐省上批准,当上了全省小麦高产劳模,并赴省参加了劳模大会。
  王兴贵还是一个敢于创新的人。土改后,他有了自己的土地,除种好庄稼外,首先想到的就是育苗造林,挡风长柴。1952年秋,王兴贵广收沙枣核子,浇冬水前播在地里。经过一冬冻裂,春天出苗很齐,育出了沙枣树苗,一年就能移植。于是他就在沟沿上、地埂漕,凡能浇上水之处定植杨树、柳树、夹栽沙枣苗,当年植树500多棵。同时,他还把自育的沙枣树苗,无偿提供给群众,带动全村植树。1953年,王兴贵从金塔县城购回莲花白(包菜)籽种进行试种,当年获得成功。秋季他又试种了锨窝点种天津大白菜(又叫大翻心),加之秋后水多,白菜生长旺盛。从此,远乡人也开始种植包菜和大白菜了。为此,群众称他是“敢吃螃蟹的人”。
  后来,王兴贵一直是农业生产的带头人。20世纪70年代中期,积劳成疾,病逝。
  最早到金塔县的支边青年
  1955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各项经济建设逐步开始,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金塔县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各类建设人才更加缺乏。为此,酒泉地委报请甘肃省委,经中央组织部、教育部批准,从天津市招收了一批青年干部。1955年6月5日,65名天津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来到金塔,县委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之后,这批支边青年被安排在金塔、鼎新两县的县委、县人委、公检法、城关镇、粮食、百货公司等部门工作。
  这批支边青年克服了金塔县自然条件差、生活条件简陋等各种困难,坚持扎根金塔,建设金塔,积极要求下基层,参加当时的农业生产和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在运动中接受考验,锻炼自己。各部门的领导同志对天津支边青年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中放手,积极支持他们做好工作。
  到20世纪70年代,分配到党政机关的青年干部,大部分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少同志还担任了部门领导。如天津支边青年李宝峰,在党的长期培养下,经过了各种艰苦环境的磨炼和政治斗争的考验,1976年3月担任中共金塔县委书记。后来,成长为一名地级干部。几十年来,这批天津支边青年为金塔县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至今,有的还在为金塔县的发展献计献策,发挥余热,受到金塔人民的爱戴。
  1956年3月,甘肃省教育厅根据省政府“提高教师水平,发展本省基础教育”的安排部署,派专人从上海招收了300多名初中毕业生,分配到酒泉专区。到酒泉后,经过半年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分配金塔县31人。金塔县进行了10天的培训后,除将几人分配在县委宣传部、教育科、文化科、文化馆等单位,其余人员全部分配到南关小学、县城幼儿园、二完校、三完校等学校。1956年,支边青年在金塔县度过了最为漫长的冬天,在旧庙房、纸窗户及简陋的取暖条件下,很多人的手、脸、脚被冻肿,长了冻疮。语言隔阂、习俗差异、简陋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锻炼了他们的意志。这些上海支边青年,有一部分人始终坚守在教育岗位,为金塔县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特别是坚守在边远乡村的上海籍教师,对金塔县的教育事业有开拓之功,其中一些人至今仍扎根在金塔。
  金塔县首个国家级劳动模范
  雒桂芝,男,汉族,1930年2月出生,已故,年龄不详,中共党员,粗识字。1958年10月,雒桂芝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塔县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1951年,雒桂芝从鼎新农业合作社抽调去筹备建立鼎新农具厂。1955年鼎新农具厂成立,他就成为鼎新农具厂的第一批工人。雒桂芝忠厚老实,吃苦卖力,喜欢扛大锤打铁,久而久之学会了加工制造农具。由于他心灵手巧,农具厂的样样活计他都干得精通娴熟。因为年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并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他多次被厂里评为“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他在工作上处处带头,样样工作都干得出类拔萃,所以深得工友们的爱戴,大家不论男女老少都尊敬地称他为“雒师傅”“老先进”,甚至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硬骨头”。特别是1957—1958年,他身先士卒,带头“大炼钢铁”,每次表彰先进的领奖台上总是能看到他的影子。他的先进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1958年10月,雒桂芝被推荐参加全国劳模表彰大会,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受到党和国家的表彰奖励。
  金塔县首个省级先进生产者
  张开基,男,汉族,193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初小文化。1962年5月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生产者”称号,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塔县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年轻时的张开基就吃苦耐劳,敢为人先,是一个劳动的好手、能手。1958年开始,张开基参加了“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等工业革命。他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夜以继日的奋战在生产一线,做出了骄人的成绩,1962年5月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生产者”称号。获得荣誉后的张开基并没有自满,而是把荣誉当作更上一层楼的动力,更加勤奋,更加勇于创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张开基在农修厂工作期间,锻工、车工、钳工、电工样样都会。他带领他的车间班组在劳动竞赛中连年拿奖。由于他聪明好学,各方面工种他都掌握了一套技术,他为铸铁车间设计了一套工艺改造图纸,改造项目实施以后,为厂里节约资金30多万元。他当工人30多年来,累计搞技术革新6项,为厂里增加效益50多万元。总共改造了车床、刨床、农机具修理、生铁铸件等8项工艺,为厂里创造了120万元的产值。多次被金塔县农修厂评为“技术标兵”“新长征突击手”“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
  1995年,张开基退休后依然发挥余热,经常义务给社区群众讲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东西,为建设和谐社区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金塔县首个全国治沙造林先进个人
  肖占瑞(1931—2005年),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任大队干部,由于积极带领大家搞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劳动建设活动,被录用到国家机关工作。
  1959年在金塔县古城公社担任党委书记期间,带领大家连年治沙造林,取得了阻止水土流失、提高粮食产量的好成绩。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担任金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以来,仍然致力于全县治沙造林,改变金塔县干旱恶劣荒漠化的生态环境,每年有效治沙近万亩,并加固了水库,在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道“绿色长城”。在他担任金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期间,不忘履行人民代表职责,积极参政议政,每次人代会期间,都把群众关于治理金塔县生态的提案和意见建议,提交金塔县人民政府办理,并跟踪检查,监督落实。从基层到县级干部,从县长到人大常委会主任20多年,肖占瑞治沙造林初心不改,赢得了金塔县干部群众的拥护。在他担任金塔县主要领导职务的十余年间,金塔县被评为“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县”“三北防护林建设先进县”,他个人被评为“全国治沙造林先进个人”,受到国家绿化委员会的表彰和奖励。
  金塔县荣获省级林业劳动模范第一人
  马月图(1929—1991年),原为金塔县中东镇人,迁至今大庄子乡上八分村二组定居,中共党员,曾任上八分大队副大队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号召植树造林、防风治沙,激发起马月图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每逢春季浇水前他必备白杨、大柳、沙枣等树苗百十株,趁浇水栽于水渠沿上。平时,还经常抽空到所植树苗处查看,以防牲畜毁坏,经其亲手栽植的各种树木不下三千棵。
  上八分村地处金塔县大庄子乡最西边缘风沙口,历来风沙危害严重。在马月图的带动下,上八分村群众形成了爱树、植树、护树的风气。截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上八分村所有农、毛渠沿上已绿树成林。同时在该村域最西边延伸到风神庙湾,植成了长3000米,宽近500米的防护林带,其地域内所有沙丘均被树木分别包围遏制,有效地改变了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防止了风沙危害。
  1964年,马月图又在本村引种苹果、优质梨、葡萄、大枣等高品质经济林木,为全乡栽植经济林第一人,改变了在此之前只有数户人家仅栽植酸杏、酸果子等花果树的历史。1964年4月,马月图从省上开会回来后,在上八分村二组定植了全乡第一个百亩苹果园,并多次到外地购买树苗,在本地培育,剪回良种芽条在本队嫁接,还为本乡其他地方提供良种树苗,培养林果技术人员,为发展大庄子乡林果业做出了贡献。
  马月图的一生创造了全县林业史上的5个第一:全县造林治沙第一人,封滩育草第一人,引栽苹果树第一人,创办百亩果园第一人,荣获省级林业劳模第一人。一生所获奖状达40多份,份份奖状记载着他在林业上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四十年如一日发展林业生产的成就。
  金塔县乡村医院中最早的大学生
  1967年,金塔县大庄子公社卫生院分来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批大学生。他们是响应毛泽东主席“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的号召,来边远地区落实“六二六”指示的热血青年。在那个年代,这些人怀着满腔激情,抱着改变农村落后医疗卫生面貌的强烈愿望来基层工作。当时,大庄子卫生院分来了章歧山、王道坤、尹茹、单吉明、李春兰5人,最大的24岁,最小的21岁。在群众的眼中,王道坤稳重老练,章歧山古道热肠,尹茹温文尔雅,单吉明活泼可爱,李春兰老实敦厚。虽然他们性格不同,但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却完全一致,在为群众治病时各显身手。在条件极端艰苦、设备十分简陋的情况下,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为亲人带来了欢乐。他们经常深入生产队,活跃在农家院落,群众啥时请啥时到,态度热情,服务周到。五个大学生中有两位女同志,尹茹经常向人们宣传“讲究卫生,就能减少疾病”的道理,教育患者改掉不卫生的习惯,并且以身作则,把医院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李春兰则“一颗赤心写春秋,一片热情救苍生”。1968年春,大庄子乡新八分大队一队的幼儿王银兰患急性脑炎,抽风不止,等抱到公社卫生院时已奄奄一息。家长对孩子已失去了希望,准备送尸。但值班大夫李春兰却以高度的责任感抓紧时间进行抢救,8个小时后孩子的呼吸正常了,四天四夜李春兰没有离开病人。在她的精心治疗和救护下,王银兰死里逃生。临出院时,王银兰的父母紧紧拉着李春兰的手说:“李大夫您真好!不是您,咱们的孩子早喂乌鸦了!”
  1969年,王道坤担任了大庄子卫生院院长,他和章歧山、单吉明三人磋商,紧密配合,大胆地用刮脸刀片为二截(新民沟)大队二队的张玉珍老人成功地做了白内障手术。后来,北京医疗队回京后向周总理汇报了大庄子卫生院的事迹,受到了周总理的高度赞扬。
  1974年,金塔县在新八分大队搞农田基本建设会战,章歧山被抽去为会战服务。白天,他一边参加平田整地的劳动,一边为病员治病,晚上若有病人还要出诊。过度的劳累使他的肝病复发,昏迷不醒,虽经极力抢救,却一直没能苏醒。在家人的精心护理下,他垂危的生命又延续了两年。1976年,章歧山永远地离开了人间,年仅31岁,为大庄子的卫生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虽然走了,但他却永远活在大庄子人民的心中。
  金塔县大庄子卫生院的这批大学生,除章歧山外,其他人因工作需要,先后离开了大庄子。在大庄子工作的时间,最短的8年,最长的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可他们却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创造了大庄子公社卫生院的辉煌时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金塔县第一批下乡知识青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去农场参加垦荒运动。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1964年,中共中央为此特别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全国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
  1968年12月,来自兰州的547名知识青年,在金塔、三合、东坝、大庄子公社落户。1969年,179名上海知识青年在大庄子等公社落户。同年底,全县下乡知青达到726名。之后,知青下乡插队落户持续到1976年。
  金塔县安置下乡知识青年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在农林场(站)集体落户,先后安置77人。二是在生产队建立知青点。从1968年开始,先后在9个公社235个生产队建立知识青年点257个,安置知识青年3836人(其中本地知青151人)。安置过程中,政府给每人拨付安置费500元,总计拨款192万元。修建房屋1115间,供给知识青年食宿之用。从1970年开始,对下乡劳动锻炼的知识青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工作,至1972年,已安置711人,其中,选入基层领导班子10人,上大学1人,参军2人,大部分被招收为工人,少部分从事教育和医务工作。1975年安排322人,1976年安排407人,1980年安排就绪(包括回原籍)。至此,下乡知识青年除个别在金塔县农村就业外,其余分别以招工、考学、参军等方式回城。
  金塔县首个全国人大代表
  杨振明,男,汉族,195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初中文化,金塔县中东镇上四分村四组农民。1977年调往金塔县中东公社拖拉机站当拖拉机手。198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当时杨振明在中东农机站开拖拉机,为了完成任务,他比单位任何人都积极。那个时候没有奖金,完成多少任务都是义务贡献。但他每年都超额完成任务,累积下来,就成了全省安全生产、油耗较低、拖拉机多年没维修还能使用的先例。特别是他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了“东方红75型”履带式拖拉机的亩均作业成本核算,以及“东方红28型”轮式拖拉机吨公里成本核算模式,成为全省农机战线推广的经验。1978年8月,甘肃省委授予杨振明同志“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1982年11月,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杨振明同志“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后来,推荐其为全国劳动模范,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金塔县首个万元户
  李康年,男,汉族,193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金塔县三合乡古墩子村(原红星公社古墩子大队)农民。
  1978年,李康年成为首批赴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像的一员。1980—1984年,任古墩子村副大队长。1984—1987年,任古墩子五社社长。1985年,金塔县委、县政府授其“致富光荣”牌匾,李康年被誉为“万元户”。
  1988年获金塔县“老有所为”精英称号。20世纪90年代获酒泉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称号,并分别在1986年、1990年、1991年、1997年获金塔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4年4月获三合乡“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获金塔县“模范共产党员”称号。1996年、1998年、1999年、2000年获三合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金塔县首个甘肃省优秀乡镇企业家
  盛治荣(1940—2013年),男,汉族,中共党员,初小文化。1981年担任金塔镇塔院村党支部书记。此时,农村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念,盛治荣率先带领自己的建筑企业挣了点钱。作为一个村的领头人,他觉得只有带领乡亲们致富,才是一位党支部书记的最高理想。一度盛行的“拜金热”没使他头脑发昏,他领导的塔院建筑队开始姓“公”,招募本村民工,建筑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三年内成了金塔乡排名第一的乡镇企业。
  到1983年,他领导的建筑队一年建筑总收入达144万元,上缴税金69758元,上缴利润69700元,每年安排剩余劳动力10多人。这样“滚雪球”式的发展,到1988年,累计为塔院村创造公共积累资金100多万元。村上利用这笔资金建起了崭新的学校,彻底改变了村小学简陋的教学条件,也改造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办公设施,让全村群众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他的企业成为金塔县乡镇企业中的一面旗帜,塔院村党支部也因此被评为金塔县“五好党支部”。1989午5月,盛治荣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乡镇企业家”,受到甘肃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
  金塔县唯一获得甘肃省“陇原工匠”殊荣的农民发明家
  王开荣,唯一获得甘肃省“陇原工匠”殊荣的农民发明家,中共党员,初小文化,金塔县金塔乡中杰村人,1956年3月出生。
  王开荣自幼家境贫寒,无力上学,从小就学会了耕田放牧,精通种庄稼的各项技术,特别对农业生产的各种农具和机械备感兴趣,多有研究。后来在家里开了个小作坊,专门修理农具。农村土地大包干,他忙时务农,农闲时出门搞点小生意,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王开荣靠做生意有了点积蓄。1990年后,他家的小作坊逐渐扩大,成了农具修理铺,继而又改成金塔县中杰农具厂,不但修理农具,还制造农具。他制造的农具,庄稼人使用起来很顺手,尤其是他制造的摆耧,远近闻名,产品供不应求。于是“王摆耧”这位工匠的名声传遍了金塔县,甚至传到了酒泉一带。这位农民匠人用滚雪球的方式将小作坊发展壮大,成了金塔县有名的农民企业家。
  现在的金塔县金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就是由原来的金塔县中杰农具厂演变而来的,是金塔县为数不多的几家集设计、制造农机具为一体的农业机械加工制造企业,是驰名省内外的商标“王摆耧”的诞生地。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等多功能系列施肥播种机具和粮食清选机、籽瓜分离机、葵花玉米多功能分离机等产品,年产量一万台(套),累计产值一亿五千万元。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金塔县金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凭借国家跨越式发展的新政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依靠其多年来自行研制开发的农机具制造能力,不断研制开发出适合农业产业市场需求的多功能新型农业机械,积极吸纳产品投放市场后的用户意见,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保证产品性能稳定,取得了甘肃省农业机械管理局颁发的“农业机械推广证书”。金塔县金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多个系列产品先后通过甘肃省有关部门鉴定,被列入农机推广计划。金塔县金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新产品研发团队,通过多年的创新研究,有五项产品获得了国家专利,并荣获十一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杯奖和银质奖,第八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金塔县金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农牌系列产品现已销往省内各县市,并远销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
  金塔县首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张占兵,男,汉族,196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甘肃西域阳光有限公司生产厂长。2007年5月,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2009年5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2000年,西域阳光有限公司引进番茄酱生产线,这是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对于公司每一位员工都意味着一个全新的课题。张占兵自从接触到这个新领域后,就对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正是对工作的这种热情与不懈的追求,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他就由一名普通的电工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的微电控制专家。初到番茄制品厂,所有的资料都是英文或意大利文,这对于略通英文的张占兵来说,很难进行全面交流或完整地翻译资料,但这并没有让他退缩,语言不通,向他人请教,资料看不懂,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查。为了全面了解设备仪器,他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对照图纸,从头到尾,一台设备一条线路地熟悉。凭借他深厚的基础与良好的技术,在几年的生产工作中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攻克了有时连老外也难以解决的生产难题。番茄酱的生产设备一般都在外方技术人员指导下安装,2004年,酒泉分公司进行设备安装时,张占兵凭借自己精湛的技术,取得了英格·罗西公司技术人员的信任和认可,外方技术人员特许他独自带领人员进行所有进口电器设备的安装。而且,在安装过程中,他纠正了好几处技术资料中的错误。由于他出色的工作,老外们无不佩服地向他竖起大拇指。针对进口设备采购成本高、周期长等情况,张占兵对进口设备配件进行了国产化的大胆尝试。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20多万元。同年,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成本,他建议把两条生产线相互结合在一起,资源共享,提高了生产能力,并将停机煮罐时间由24小时缩短为14小时,几年来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100多万元。
  金塔县首个“甘肃省五一巾帼奖”获得者
  吕淑芬,女,瑶族,生于1965年11月,初中文化,金塔县福旺塑业有限公司副经理。吕淑芬与丈夫杨海棠共同创业20余年,办起了金塔县第一家塑料厂,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吸纳当地20余名农民就业。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家庭收入累计达两千多万元。吕淑芬也因此成为金塔县妇女带头脱贫致富的标兵,多次被金塔镇、金塔镇金大村、金塔县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
  2014年3月,吕淑芬荣获甘肃省总工会颁发的“甘肃省五一巾帼奖”成为金塔县首个“甘肃省五一巾帼奖”获得者。

知识出处

金塔之最

《金塔之最》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人物、综合五个篇目,记述了金塔县在建制历史演变过程中,位居各项事业的首次发生的事件和堪称第一的事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世界之最、亚洲之最、中国之最、甘肃之最、金塔之最进行解读。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