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电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之最》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742
颗粒名称: 交通电力
分类号: F512.742;F426.61
页数: 13
页码: 74-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交通电力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河西地区最大的钢筋混凝土复式双曲拱公路桥梁、金塔县境内最早的干线公路、金塔县最早的一部汽车、金塔县最早的自行车和两轮摩托车等。
关键词: 金塔县 交通 电力

内容

河西地区最大的钢筋混凝土复式双曲拱公路桥梁
  金塔县黑河大桥位于营盘通往鼎新的黑河渡口,大桥凌驾东西,气势磅礴,为当时河西地区最大的钢筋混凝土复式双曲拱公路桥梁。大桥全长336.1米,净宽7米。设计净跨20米,15孔等截面圆弧空腹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上部结构为五助四坡,腹拱跨度1.65米,下部结构采用三柱式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每三孔设制动墩(即双排六柱),深15米。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经济水平、自然灾害和其他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建设资金和钢材十分匮乏,用料少、造价省的圬工拱桥就成了当时公路桥梁的首选桥型。在此背景下,苏松源于1964年带领江苏省无锡县桥梁工程队,在集成传统石拱桥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汲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梁在施工上的优点,创建了一种新式轻型拱桥——双曲拱桥。
  创建双曲拱桥的最初技术路线是根据建设圬工拱桥的传统方法,结合可以分部件预制安装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工艺,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拱肋上面平砌砖的单曲结构桥型,拱肋之间以扁铁连接。在建设实践过程中,又把平砌砖改成曲线型拱波;由于其在拱圈的纵、横两个方向均呈曲线形,因而命名为“双曲拱桥”。由于具有美观轻巧的外形、经济耐用的结构,加之其便于施工、自重轻、造价低廉、用钢量偏少及装配式施工能够缩短施工工期等特点,双曲拱桥成为我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最多的拱桥形式之一。
  黑河大桥是航天镇天仓片区东西通行的交通枢纽,也是黑河天堑金塔段的第一座大桥。通车后,实现了鼎新片人民的夙愿,把河东地区的各公社和河西的酒额公路主干线连接起来,方便了人民的生活,有效改善了航天镇天仓片区群众的出行条件,对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繁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金塔县境内最早的干线公路
  干线公路属于省道,是国家投资修建的,归甘肃省酒泉公路总段管辖,由金塔公路段负责管理和养护。酒泉至额济纳旗公路南起酒泉火车站货场,北至大兰库布里(全省编号S214线,简称酒额公路),全长405千米,金塔跨境里程144千米,为三级公路,建有小桥2座,总长34.2米。是一条连接酒泉至内蒙古额济纳旗的省际干线公路,也是金塔境内最早的干线公路。此路在西汉初年已形成,是漠北通往酒泉的重要通道。
  省道214线,曾作为民国时期河西三支线的酒(泉)一架(杠脑包)公路(后改为酒建,今为酒额公路),1946年,国民政府因军事需要,采用征工制,抽调当地驻军兵工,调派酒泉、金塔、鼎新民工,按丙等公路标准,由南向北纵贯金塔修建。工后由第七区公路工程局养护,设有金塔工务总段,下设金塔、天仓、建国营三个工务段。公路建成初期,由于养护不到位,缺涵少桥,路况破烂不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金塔县人民政府多次动员劳力,开展民工建勤活动,拉砂备料,加固路肩,加之酒泉地区行署和酒泉公路总段通力协作,几经技术改造,架桥建涵,铺筑油路,使其成为金塔县交通运输的主干道,尤其是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的“困难时期”,凭借着这条干线公路,为金塔县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1973—1976年,由金塔公路段铺筑油路84千米,从此公路等级晋升为三级公路。1974年,甘肃省革命委员会下达酒额公路改建任务(主要是天仓以北至额旗路段),由地区交通处牵头完成测设,于1975年10月至1976年1月,酒泉、金塔两县出动2300多名民工,历时4个月时间,完成185千米的新建公路、42千米的旧线改造和3座道班房修建任务,从此更名为酒额公路。
  金塔县最早的一部汽车
  金塔解放前夕,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挺进西北之时,当时的旧县政府为了预防不测,于1948年购买了苏制2.5吨小道机汽车1辆,以备携眷外逃。金塔和平解放以后,该车由县人民政府接管,只运行在金塔酒泉之间,一年后出售给酒泉。这是在金塔县出现最早的一部汽车。
  1957年,中共金塔县委有了1辆美制吉普小车。相隔一年后,首先由金塔县北山煤矿接来崭新的解放牌汽车1辆,随后金塔县商业局和金塔县供销合作社又购进解放牌汽车2辆,从此金塔县就有了自己的汽车。
  金塔县最早的客运班车
  1952年10月,酒泉至金塔县城始通班车。1958年酒泉至大庄子、天仓营盘通班车。1963年金塔县城至中东、古城、西坝、生地湾通班车。1976年酒泉至鼎新、双城、芨芨通班车,同年全县实现了社社通班车,年客运量为4.48万人,客运周转量达151.47万人。此后,客运路线逐年延伸,客运范围逐步扩大。1978年酒泉至东坝乡的三下村通班车。1983年金塔至嘉峪关、玉门市通班车。1989年金塔至高台盐池乡通班车;金塔县城至中东上四分、三湾沟村通班车。是年,全县每天发往外县(市)及县内各乡村客车35个班次,其中始发车23次,过往车12次,客运量达43.94万人,客运周转量达到2164.96万人。
  金塔县最早的自行车和两轮摩托车
  过去,金塔人喜欢走亲访友,增进友谊,以步行或骑毛驴为主,就是新媳妇回娘家,也只不过是在老牛车上搭个篷儿,在车排子上铺上一条新毛毡,称为“篷子车”,将新媳妇送至娘家。在当时来讲,这已是比较豪华的交通工具了。解放前两年,金塔才有了两辆脚踏自行车,一个是西坝板地屯庄的有钱人赵三,一个是金塔街上的工商业户朱兴仁,他们从酒泉购买了人力脚踏自行车,初骑到金塔街上,十分罕见,也非常时髦,从未见过自行车的人好不羡慕地问道:“自行车骑起来为什么不往倒里跌?”
  1953年,金塔县才出现第三辆自行车,是一位县政府的工作人员购买的。1955年以后,金塔城乡普及了自行车。到1989年全县拥有自行车3.9万辆。
  1965年夏天,两轮摩托车第一次在金塔街出现,是县汽车队修复的一辆黑色的旧摩托车。1971年摩托车才在金塔城乡普及开,至1989年全县拥有两轮和三轮摩托车795辆。
  金塔县形成最早的一条主要公路
  金塔至梧桐沟公路是金塔县形成最早的一条主要公路(全省编号X258线,简称金梧公路),全长95千米,其中金塔县城至地湾42.6千米,属市县列养的县级公路,地湾至梧桐沟52.4千米,属专用公路,未列入养护计划。这条公路,起于金塔县城,向西北方向穿越金塔、中东、古城、西坝4个乡镇18个行政村,途经生地湾农场,通达萤石、芒硝、铅矿和梧桐沟煤矿。
  公路的前身是一条拉运原煤和焦炭的大轱辘牛车道,从1953年开始动员“民工建勤”,采砂铺石,力图整修为等级公路,但由于当时县境内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只能通行胶轮大车。到1958年初,又经过一次大的“民工建勤”活动,才修成了简易公路,勉强通行汽车,为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做出了贡献,结束了金塔县境内没有公路,不通汽车的历史。
  1968年底,对公路线型进行分段技术改造,金梧公路经过裁弯取直、加宽路基、开挖边沟等措施,真正达到四级公路的标准。
  1976年,在“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为贯彻“农林水牧全面发展,渠路林田综合治理”的方针,经中共金塔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金梧公路改线,即出县城西栅子,直接向西通过第三分水闸,与西干渠并驾齐驱,途经上三分、团结坪、共和坪,抵达骆驼圈桥,仍入原线至地湾。原来旧路通过的黄家小庙子路槽、麦芒滩、岔河坝、黑树窝、威虏大桥、谢家墩、屯庄等地,均予废止。当时县上动员4乡镇民工6300多人,拖拉机31辆,胶轮大车509辆,架子车1935辆,自制炸药2437千克,将改线的路段修成了符合国家规定的四级公路。
  1977年6月,争取国家补助投资16万元,动员民工建勤120余人,采取手工操作方式,铺筑煤焦油路面19.6千米。
  1984年秋,从19.6千米至26千米加高、加宽路基6.4千米,使其成为三级公路。同时还对晨光、西红、西移的一条17.2千米通村公路改造成为三级公路。
  1985年投资11.6万元,在改建路段上修建涵洞32道272延米,并决定金梧公路改线,即从26千米骆驼圈桥开始,避开原线戈壁滩和盐渍地带,改道途经晨光、西红、西移等3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到达西移入原路线,改线工程实际只有10.8千米,按三级公路标准修建,先后动员4000多人参加施工,提高了该线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986年春,西移至地湾即36.8千米至42.6千米改造三级公路5.8千米,完成土石方3.13万立方米,完成砂砾路面40.6千米,完全以民工建勤方式施工,没有花费国家投资。
  1986年5月,动员民工建勤150多人,对3+725处坪交道大桥进行了加固维修工程,完成投资1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投资7万元,民工建勤投工献料折金9万元。
  1992年9月,金塔县政府调集金塔、中东、古城三乡镇民工1.5万人,汽车、拖拉机1000余台(辆),畜力车、人力车6000余辆,将0~19.7千米的路段改建为三级公路。与此同时,还完成了20~30千米的油路铺筑工程。
  1993年4月,组织民工建勤人工日4.2万个,车工日1.98万个,完成了0~20千米的油路铺筑工程。
  1995年4月,中东、古城群众集资25万元,省公路局投资52.5万元,完成金梧公路团结坪至中东镇、团结坪至古城乡两条12.4千米的油路铺筑工程。
  至2005年,金梧公路已全部改建为三级公路,次高级路面已达30千米,全线有大桥1座,小桥1座,涵洞64道。已绿化里程27千米,晴雨通车里程42.6千米。此路线已成为金塔县文明样板路线和公路网络化建设的“五纵”之一。
  金塔县最早的汽车站
  1954年5月,酒泉运输公司金塔汽车站(西站)成立。是年开通酒泉至金塔、酒泉至额济纳旗、金塔至玉门班线客运大篷车。2006年有职工7人,为科级企业单位,隶属酒泉汽车运输总公司管辖,占地面积7691平方米,建筑面积974.6平方米,固定资产102万元。主要负责金塔发往酒泉、嘉峪关、敦煌、兰州和内蒙古额济纳旗、东风场区的客运调度和管理。拥有营运线路13条,进站营运汽车38辆,其中,发往金塔农村6辆,发往酒泉21辆,发往嘉峪关、玉门(镇)、敦煌、兰州6辆,发往东风场区和内蒙古额济纳旗5辆,日均始发30个班次,年均客运量10万人次,年营运收入90万元。该站于1998年10月在体制改革中转为股份合作制企业。
  1998年10月成立金塔县汽车站(东站),是地方公用型三级客运汽车站。2006年有职工22人,为科级事业单位,隶属金塔县交通局管辖。主要负责发往各地营运汽车的调度和管理。拥有营运线路27条,进站营运汽车101辆。其中,发往农村57辆,发往酒泉35辆,发往兰州、安西(今瓜州)、玉门、高台9辆。日均始发146个班次,年均客运量70万人次。该站已于2004年7月,在改制中以260万元产权转为民营企业。
  2010年1月,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批准立项金塔县汽车客运站项目建设,项目选址位于酒航路以东,新华街以北,工农街以南,按照国家二级站场规模建设,占地面积1470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676.3平方米,于2011年8月开工,2013年10月主体工程竣工。
  2014年8月29日上午8时开始试运行,金塔县汽车站进站班线车辆全部进入新站运营,原金塔县汽车站随即关闭停止使用。
  新建的客运站由客运站综合大楼、餐饮住宿商务楼、司乘人员公寓楼、站前广场、停车区、发车区、检测区、洗车区组成。共设置发车位20个,停车位60个,日发班车可达200个班次,日发送旅客人数5000人次,驻站车辆100辆。投入运营后,新汽车客运站成为金塔县规模最大、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公路客运枢纽中心,具有集短途、中途、长途、公交、旅游为一体的站场功能,每日共计有120辆班线客运车辆进站发班,其中跨区县发班50辆,县内各乡镇发班70辆,对提高全县客运保障能力,缓解城区交通运输压力,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金塔县最早的电力供应设施
  1949年前,金塔县没有供电、用电设施,就连照明也靠煤油灯。1956年5月,县广播站用91.6马力发动机为动力,安装一台18千瓦发电机发电,供广播站和当时的县委、县医院等单位用电。随后,县棉花加工厂、县面粉厂、县农具厂先后安装柴油机组发电。1969年,各公社先后安装柴油机组发电。1971年后,县办电网逐步普及到社、队、公社,柴油机组发电停运。1989年,北山煤矿、白山堂铜矿、铅选厂等企业使用柴油机组发电。
  1966年,金塔县投资24万余元,开工兴建鸳鸯池小型水电站,1967年竣工。装机总容量375千瓦,供县城机关居民和城郊6个大队的生产和生活照明用电。电站运行后,因水库蓄水水位不能保证,发电不正常。1974年11月,鸳鸯池中型水电站建成,总装机容量1890千瓦,年发电量800万度左右,分别给县城、金塔片7个公社和生地湾农场供电。
  1971年5月,金塔县梧桐沟气象站安装一台1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发电,供站内照明和蓄电池用电。1984年后,西坝、芨芨等乡部分偏远村队安装小型风力发电机发电,供家庭生活照明用电。1989年后,随着全县电网通电而停用。
  金塔县最早的拖拉机运输
  1958年,金塔县开始有了拖拉机。1961年3月,成立了拖拉机机耕队,为生产队实行有偿服务。1965年,正式成立了金塔县拖拉机站,当时只有大中型拖拉机8台,计340马力。1970年起,各人民公社也先后成立了拖拉机站。到1993年,全县拖拉机实际保有量达到3442台,其中中型408台,小型3034台。按农村农户平均,每8户人家就有一台。他们利用农闲季节和剩余劳力,挤进运输行业,承担乡镇企业、工矿企业和建筑业的运输,特别是农民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均以拖拉机运送到收购地点。据估计,年货运量不下10万吨,为繁荣农村运输市场增添了活力。
  金塔县建成的第一条10千伏输电线路
  1967年,金塔县建成第一条(鸳鸯池电站至上杰变电站)10千伏输电线路。1975年后发展较快。到1989年全县建成10千伏主干输电线路12条,总长6136公里,均为水泥圆杆悬线,导线用LGT-16-70平方毫米钢芯铝绞线,其中上杰供电所分5路供电:1路供县城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2路供县糖厂,3路供县面粉厂,4路供金塔、三合、中东3个乡(镇)19个村、潮湖林场和良种猪场,5路供金塔乡东片10个村。三上变电站分3路供电:1路供古城、中东(2个村)、西坝乡、生地湾农场,2路供东坝10个村和大庄子乡,3路供东坝乡大厨房村,三合乡7个村。鼎新变电站分4路供电:1路供双城乡,2路供鼎新镇,3路供天仓乡8个村,4路供天仓乡营盘村、鼎新镇和芨芨乡部分村。3路和1路从驻军十四号变电站输入电源供电。
  金塔县最早铺筑的县乡柏油路
  金塔县第一条县乡柏油路是鼎(新)芨(芨)公路鼎新公社路段(南起至上元村、北至友好村)。1981年4月1日铺筑油路工程开工,8月20日完工,铺筑煤焦油路面15.6千米。
  1980年8月中旬,酒泉地区交通处陈林虎处长带领全区七县(市)的工交局局长和道路管理所所长及道班班长50多人,来鼎新参观。陈林虎传达了省交通厅吕副厅长对鼎新公社林荫大道的赞赏评语,肯定了鼎新公社县乡道路的建设和管理办法,并号召全区向鼎新学习。金塔县鼎新公社县乡道路是全省少有的,要求投资铺成柏油路面。鼎新公社立即组织由5人组成的勘察设计班子,从8月下旬开始,到9月中旬,利用近1个月的时间,进行了测量规划,写出论证报告,经县上和地区交通部门审查定稿,11月1日正式上报县上、地区和省交通厅。到1981年3月7日,省交通厅先电话通知公社:“你们铺油路的报告批准了15千米,省上投资材料费19.7万元。”鼎新公社立即向地、县做了汇报,同时,动员全公社上下积极行动,合理安排劳力投工备料。县上对此也非常重视,成立了“金塔县鼎新油路建设指挥部”,由副县长姚汉章任总指挥,李生相(鼎新公社党委书记)、黄进昌(县工交局局长)、马兴元(鼎新公社管委会副主任)、赵生荣(县道路交通所所长)任副总指挥;鼎新公社也成立了由李生相、马兴元、何希玉、谢天贵、李应孝等人组成的施工班子。
  春播基本结束后,全公社动员1000多农民,历时1个月进行了土路基础处理和准备工作。5月下旬,经地县交通部门技术鉴定和验收,土路基础基本合格。6月1日正式开始铺油,8月20日全程(南至上元村、北至友好村)铺油结束。完成四级柏油路面15.6千米,使用煤焦油749吨,总共投入劳动工日161035个。经费结算:省交通厅投资材料费19.7万元,煤焦油折价8.988万元,部队支援压路机折台班费2.52万元,合计31.208万元,实际花费27.808万元。铺筑油路工程不仅没向农民摊一分钱,还结余资金3.4万元。
  鼎新此次铺筑的油路是金塔县第一条县乡柏油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得到了省、地、县领导的热情关怀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地区交通处领导多次到省上协调资金,施工期间又带领工程技术人员亲临工地检查指导;县委、县政府把鼎新铺筑油路工程摆上议事日程,研究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和困难,姚汉章副县长亲自坐镇指挥,县工交局的领导实地抓进度、抓质量。
  金塔县最后一个通电的乡
  金塔县芨芨乡位于黑河中下游,距县城东北50多千米。由于沙漠阻隔,需绕道110千米。全乡有5个行政村,32个村民小组,而2个村在河西,3个村在河东,上下距离40多千米。1993年,全乡共有1064户4121人,耕地面积9661亩。最大的双树村1300余人,最小的上夹墩湾村只有263人,是全县边远、分散、条件较差的乡。直至1990年全乡最后一个村才通了电。
  1949年前,芨芨乡部分条件较好的农户用食用清油点灯,部分农户用石油点灯,还有一些农户无油点灯,冬天,妇女晚上纺线只好靠火盆火苗照亮,米面用石碾、石磨靠畜力加工。1949年后,芨芨乡的群众看到“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美好愿望在其他地方陆续实现,都盼望这一天早日到来。1973年,鼎新片其他3个乡(镇)先后用上了驻地部队的供电,唯有芨芨乡没电。1970年以来,连续几年黑河断流,旱灾严重,农业生产遇到很大困难。1974年,为解决抗旱燃眉之急,县水电部门先后采取部分投资的办法,给各村安装了24~75马力、10~50千瓦发电机组4台。五爱村自购安装40马力30千瓦发电机组1台,分别架起了临时线路。全乡配套水泵12台,钢磨和饲料粉碎机3台,并为30个生产队约800户农户架上了照明线,解决了部分米面加工动力和照明用电。1977年,因柴油紧缺,发电成本太高而陆续停用。米面、饲料加工,一部分农户只得拉到鼎新镇上元、天号等村进行,往返行程一二十千米。乡政府机关为解决照明和广播宣传用电,安装了12马力5千瓦发电机组,每晚发电3小时。乡中学也于1982年安装12马力的3千瓦发电机组,解决师生晚上办公、上自习的照明问题,就这样一直持续到1987年。
  1987年,县政府及水电部门报请上级批准,架设大庄子至鼎新镇及芨芨乡的“三五”线路,并计划建两个10千伏变电站和“嘉电”联网,彻底解决全县及鼎新片用电问题,芨芨乡从此开始了架电“三步曲”。
  “三五”线路工程先架通鼎新镇至芨芨乡21千米线路,在芨芨变电站未建成之前,先用部队的电力解决乡政府机关和沿路村组的用电问题。线路从11月20日开工,12月5日完工,仅用半月时间。之后,县政府又批准架设从芨芨村九组南面山岗上到乡政府10千伏线路1.71千米,低压线路0.34千米,安装30KVA变压器1台,总投资1.9万元,人工800多个。芨芨村各组动用公共积累资金3万元,改架、延伸、理顺了通向各组低压线路5条,长6.5千米,和乡政府合用1台变压器。五爱村筹资2万元购买20KVA变压器1台,架设高压线路1.1千米,理顺、改架低压线路2.3千米。从此,乡政府机关单位和芨芨、五爱2个村12个组372户的用电问题得到解决,这是芨芨乡通电的第一步。
  1989年9月27日,县委、县政府决定河西两村架电从河东五爱村高压分支末端接线,经大坝渠首下面过河,分别架设上下夹墩湾两村高压线路9千米。上夹墩湾村安装20KVA变压器2台,下夹墩湾村安装50KVA变压器1台,总投资15万元。资金由上下夹墩湾两村按年报人口,每人筹集30元,五爱村每人筹集10元,共37000元,其余由县上统一解决。并要求水电部门帮助,乡党委、乡政府负责,必须于10月下旬完成任务,不能影响冬灌。经过23天的奋战,至10月25日,一条从五爱村开始,连接上下夹墩湾村9千米长的10千伏高压线路和9条共长7千米的低压线路送到了两村和村民组居民点上。低压线路花费资金6万余元,人均投入资金(包括入户花费)110元,整个工程花费劳动工日6000多个。2个村10个组251户通上了电,从此结束了这两个村点煤油灯的历史,完成了芨芨乡通电的第二步。
  1990年2月12日,全县“形势教育”在农村全面展开。经过多方了解,广泛征求干群意见,提出了解决双树村架电初步方案。即“群众集一点,集体拿一点,争取县上投一点”,彻底解决全县唯一没有通电村的用电问题。县政府于3月8日召开了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正式决定给双树村架电。通过做劳力组织、线杆拉运及其他架电的准备工作后,4月5日准时开工。经过20天的紧张工作,一条直通双树村和大茨湾小学(一组)的19.167千米高压输电线路(包括通往三组的0.403千米、乡砖厂的0.863千米)及通往各组的8.7千米低压线路全部完工;整个线路共用劳动工日7000多个,资金40.4万元,其中县上投资20.4万元,群众自筹20万元,每户平均617元,人均146元。安装变压器5台,共210KVA,栽水泥电杆175根,低压木质电杆170余根,把电送到了家家户户。4月24日全线试通电一次成功,完成了芨芨乡通电的第三步。
  1990年5月1日,双树村通电剪彩仪式在双树村礼堂举行,干部群众男女老少围满了会场。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应邀参加双树村通电剪彩仪式。
  芨芨乡最终实现全乡通电,标志着金塔县全部通电,从此结束了没电的历史。经过几年努力,全乡已架设低压线路37.74千米,配套电泵72台(套),米面加工机械16台(套),总用电33.8万度(包括照明)。架电总投资约110万元,其中县上投资36万元。村组农户自筹74万元,分别占33%和67%。芨芨乡通电,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知识出处

金塔之最

《金塔之最》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人物、综合五个篇目,记述了金塔县在建制历史演变过程中,位居各项事业的首次发生的事件和堪称第一的事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世界之最、亚洲之最、中国之最、甘肃之最、金塔之最进行解读。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