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最早的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之最》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730
颗粒名称: 金塔县最早的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
分类号: S28
页数: 3
页码: 60-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农田基本建设的历程和取得的经验。从1966年开始,金塔县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过程中,金塔县总结了许多经验,如加强领导、全面规划、分期实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然而,由于受“左”倾思想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教训。
关键词: 金塔县 农田建设

内容

1966年秋,金塔县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以金塔、三合、鼎新为重点,“点”“面”同时开展。从县级领导到机关职工,均有平田整地任务,与社员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截止11月底,全县参加劳力达2.02万人,占总劳动力的59.5%。当年完成干、支、斗、农、毛渠811条,长455.8千米。其中,渠、路、田及各类附属建筑物全面配套的农田面积2.8万亩。平田整地3.89万亩,达到标准的条田2.56万亩。此后,金塔县每年制订生产计划时,首先对当年农田基本建设的任务、要求、投工投劳和具体措施做出明确安排,作为硬指标逐级落实到各公社、大队、小队和机关单位,从夏收、秋收后一直干到土地封冻。
  从1957年开始,金塔历届县委、县政府从未放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冬季利用农闲季节,充分发动全县干部群众投工投劳,平田整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农田基本建设布局随意零乱,无法形成条田规模。1964年5月,县委决定,成立由7人组成的金塔县农业长期规划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刘孟晋任组长,县委常委时思明任副组长,开展了以农田建设和农村居民点建设为重点的农业长期规划工作。1965年初,甘肃省委作出《关于集中力量进行河西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会战的决定》,要求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巩固提高、加强管理、积极配套、重点兴建、充分发挥现有工程效益,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的建设方针。金塔县委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农田水利建设配套问题,确定了“水利设施与农田基本建设同步发展”的思路,加快了农田基本建设的步伐,掀起了以平田整地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热潮。
  1965年底,县委组织公社、大队干部赴新疆参观学习,随后进行讨论分析,认真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确定以新疆模式为榜样,以“五好”为标准,对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全面规划。1966年3月,县委决定成立由县长时思明任组长,副县长何世斌任副组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159人(其中机关干部19人,技术人员7人,各公社积极分子133人)组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队,并邀请省水利厅规划组在金塔蹲点指导。整个规划以农田水利为中心,平田整地为重点,“五好”(好渠道、好条田、好林带、好道路、好居民点)为标准,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重新布局。县上总体规划完成后,将规划队员下放到各人民公社,组建人民公社规划队,制订公社具体规划。各公社党委书记亲自带领规划人员,逐队发动群众,讨论确定本公社的农田水利规划,三榜定案。彻底纠正了“干部一换,一切全变”的做法。公社规划人员既当规划员、又当施工员,使整个规划方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规划完成后,县委审定通过了《金塔县农田基本建设远景规划方案》。
  金塔县农业条件的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坎坷曲折和蓬勃发展的历程,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加强领导,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大中小并举,蓄引提灌配套,是农业基本建设的重要前提。二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国家、集体、个人多方筹集资金是农业基本建设的根本保证。三是尊重自然规律,履行建设程序,强化工程质量,突出经济效益是农业基本建设的有效措施。四是强化管理,建管并重,加强工程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素质是农业基本建设的有利条件。但是,这一时期由于受“左”倾思想影响,存在对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认识不足,不顾客观条件,主观随意,仓促开工的现象,致使建设工程有兴有废。开工项目多,战线长,急于求成,忽视质量,致使部分工程隐患严重。重投入、轻实用,重建设、轻管理,不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造成了财力、物力、人力的损失和浪费。

知识出处

金塔之最

《金塔之最》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人物、综合五个篇目,记述了金塔县在建制历史演变过程中,位居各项事业的首次发生的事件和堪称第一的事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世界之最、亚洲之最、中国之最、甘肃之最、金塔之最进行解读。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孟晋
相关人物
时思明
相关人物
何世斌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