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民国时期最早的自治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之最》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672
颗粒名称: 金塔县民国时期最早的自治活动
分类号: K294.2
页数: 2
页码: 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在民国时期推行自治的历程。通过创立自治模范学校、选送学员培养自治人才、组织地方自治协进会等方式,金塔县逐步实施自治,但受到民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饥荒等因素的阻碍。最终,在省政府的委派下,通过划分区域、合并村庄等措施,金塔县成功实现了乡级自治。
关键词: 金塔县 民国时期 自治历程

内容

据《修编金塔方志》记载:金塔地处西陲边塞,人民的思想禁锢蔽塞,文化落后,远比省城附近的各县都要逊色,以致地方自治无法推行。民国元年(1912年)冬,北平政府创立自治模范大学,招各省学识优良之士,培训他们推行自治。当时安肃道尹杨思为启发安肃七县属自治思想,筹集路费,保送省立第九师范学校教员崔崇桂(酒泉人)及郭长爽(高台人)应考,他们在被派往东南各省考察自治半年回来之后,协同安肃道署观察使王世相,在肃州城内设立短期自治模范学校,招考安肃七属学业深宏之士,期望培养推行自治的人才。
  民国十一年(1922年)春,金塔县长李士璋以自治为实施宪法之导线,先筹其津贴,选送刘怀基、白文蔚、谢鸿钧、王哲武应考被录,期满毕业。崔崇桂在酒泉提倡组织成立地方自治协进会,金塔任斯会会员者有八九人,成为安肃七属自治推行的开端。民国十五年(1926年),金塔县长齐溥从省城而来接篆任事,惊讶地说:“由省城至此沿途的各县城,地方自治很早就办完了。我们金塔至今还不知道自治是什么。”当即在毕业学员中,委任刘怀基为地方自治筹备委员,颁发印章一枚,督促他尽早实施自治。因民众受旧习惯的影响深刻,拘泥于古制不能开化,那几年的自治实施也是名不符实。这期间,县长仇准为国民革命之分子,热情鼓舞自治的思想潮流,严令催促刘怀基筹备委员推行自治。恰逢大旱,地方饥荒达到最高限度因而阻碍了自治制度推行的前进步伐。民国十八年(1929年)春,省政府委派自治委员王笃初,协同县长黄文中,召集全县绅士与有威望的老人举行了一次民众大会,划分区域。将全县分为四区:金东、金西、新两野等地为第一区,户口、梧桐两坝为第二区,三塘、威虏、天夹营等处为第三区,王子东坝、西坝为第四区。四区共设立了23个村。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秋八月间,村多户少与推行自治的意义不相符,于是呈请上级合区并村,上级批准。在县政府中山堂召集全县绅民开会议决,一区二区合并为第一区,三区、四区合并为第二区。以金东、金石、金双为一村命名为金东村,金西系金东村之联合村;天生村、官坝村合并命名为户口村,梧桐坝仍为一村命名为梧桐村,三塘坝两村合并命名为三塘村,天夹营仍为一村命名为夹营村,新两野两村合并一村命名为新山村。这次合并的七个村直属第一区管辖。威虏村与磨河村合并命名为大有村,王子东坝三村合并命名为三多村,王子西坝四村合并命名为四维村。这次合并的三个村直属第二区管辖,这是金塔规定区村的定制。闾邻间划分,依旧按照区村组织法规条例支配。两区每年缴纳的税粮平均,但各村照旧因其地势而划分。其户口多寡不一,额粮正供亦大不齐。稽其户口在乡间涣散而居,无镇可立。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夏,将村改为乡。每区设立区公所,区调解委员会。乡设立乡公所,又设立乡监察委员会、调解委员会,乡以下改编为闾,为二级制。

知识出处

金塔之最

《金塔之最》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人物、综合五个篇目,记述了金塔县在建制历史演变过程中,位居各项事业的首次发生的事件和堪称第一的事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世界之最、亚洲之最、中国之最、甘肃之最、金塔之最进行解读。

阅读

相关人物

尹杨思
相关人物
崔崇桂
相关人物
郭长爽
相关人物
王世相
相关人物
李士璋
相关人物
刘怀基
相关人物
白文蔚
相关人物
谢鸿钧
相关人物
王哲武
相关人物
王笃初
相关人物
黄文中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