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图书馆
金塔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金塔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黑河(金塔段)人文景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633
颗粒名称:
黑河(金塔段)人文景观
分类号:
F592.742
页数:
9
页码:
291-2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黑河(金塔段)人文景观的情况,包含了黑河中下游胡杨林带、黑河下游神树的传说等。
关键词:
金塔县
黑河
人文景观
内容
黑河中下游胡杨林带
黑河纵贯金塔县境东部。黑河中、下游胡杨林带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三大原始胡杨林带之一,总面积567万亩。胡杨是一种既古老又长寿的树种,它生长在荒漠逆境中,具有奇异的生物学特征。一是它的异叶性,胡杨在子叶、幼树或成年树基部及荫条上,叶呈披针形,狭长如柳,而成年树枝上的叶形,有广卵形、菱形、心脏形、三角形等,颇不一致,故胡杨的别名叫异叶杨。二是胡杨的花期、种子成熟期长,每年4月下旬至8月下旬,长达100多天里,都可以看到漫天飞舞的白色种絮,这在树种中是绝无仅有的。三是胡杨繁衍能力强。它的繁衍形式有根蘖、萌芽和落种,而以根蘖最为普遍。一般情况下,一株胡杨大树就可以根蘖一亩林,而且这种根蘖能力可延续100多年。这里的胡杨林,大部分是根蘖而成的。
在大漠人的眼里,胡杨是抗风沙的英雄。素有“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之传说。它有庞大的水平根系,在土层中延伸半径长达20~30米,它能经受8级大风而不被刮倒;若被沙埋后,主枝干上能生长出大量的根,继续繁衍生息。胡杨是耐盐碱的勇士,它全身都能贮存盐分,而以叶内贮存最高。据估算,一亩普通胡杨林地,每年将有7~15公斤盐分,由落叶返回地面。胡杨是战寒暑的冠军,在极端低温、极端高温的环境中,仍能正常生长。胡杨是不怕水淹的健将,在常年积水处,浸泡150天,竟长势良好。胡杨树皮磕破后,便源源不断流出汁液,好似人在流泪,因而胡杨被称作“会流泪的树”。胡杨的“眼泪”中含有大量碱性物质,晒干后可以成为钠盐结晶,是制皂业或脱酸制革业的原料。在医学上,“胡杨泪”是清热解毒、止痛的良药。
胡杨是一种特别耐旱、耐寒的沙生植物,它以那古老原始的遗种,龙盘虬曲的雄姿,变化无常的叶形,倨傲风沙盐碱的特性以及奇特的繁衍方式,勾勒出一幅只用金色覆盖、不用墨线渲染的大自然画卷。
初春时节,遍布于黑河畔的大批胡杨树长出鲜嫩的枝芽,给荒凉的沙漠戈壁添上了点点绿色。随着季节的变换,虽然它们巨大的身躯伤痕斑斑,龟裂的枝干给人一种狰狞的感觉,但它们的头顶却是翠绿如盖,油绿的叶片在太阳下面随风摆动,沙沙有声。人们漫步在阔大的胡杨林中,一些不知名的鸟儿在头顶飞来飞去,鸣声清脆。古老苍劲的胡杨如巨人、如吼狮、如卧佛、如老者……千奇百怪,神态万般,使人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粗壮的几个人难以合抱,挺拔的有七八丈之高,怪异的似苍龙腾越,虬蟠狂舞,令人叹为观止。密密匝匝的树叶,也是独具风采。幼小的胡杨,叶片狭长而细小,宛如少女妩媚的柳眉,人们常常把它误认为柳树;壮龄的胡杨,叶片又变成卵形、阔卵形或三角形,犹如兴安岭的白桦;进入老年期的胡杨,叶片才定型为椭圆形。更为甚者,在同一棵胡杨树冠的上下层次,还生长着几种不同形状的叶片,可谓奇妙绝伦。
经过春风的滋润,经过夏雨的洗礼,当大漠旷野吹过一丝清凉的秋风时,胡杨林便在不知不觉中由浓绿变为浅黄,继而变成杏黄了。
落日苍茫,晚霞一抹。胡杨林由金黄色变成金红,最后化为一片褐红,渐渐地融入朦胧的夜色之中,无边无际。
一夜霜降,胡杨林如香山枫叶一样火红,像在熊熊燃烧。而每一棵高大的胡杨树冠枝头,间或又有浅绿、淡黄的叶片在闪现,错落有致,色彩缤纷。秋风乍起,胡杨金黄的叶片,飘飘扬扬地落到地面。大地如铺金毯,辉煌而凝重。
黑河下游神树的传说
在黑河下游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大片的天然林中,生长着一棵被誉为“神树”的胡杨树。这棵“神树”位于达来呼布镇北25公里处,树高23米,主干直径2.07米,胸围6.5米,需6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据科学家测定,这棵胡杨树树龄已达880年。
《神奇的额济纳》记载:相传很久以前,土尔扈特人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草原,发现了这棵胡杨树。一日,王爷的夫人打算做一只奶桶,就命工匠锯下树南侧的一根枝干,奶桶做成了,夫人的左脚大拇指却溃烂了,任凭怎样用药,不论如何念经,伤口就是不愈,王爷和夫人很是忧愁。
后来,来了一个高僧,听到夫人的病情,就来到这棵树下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了胡杨神,就对夫人说:“你锯了神树的左脚指,神仙当然要怪罪了。现在只有大念经文,我佛慈悲,或许可以免灾吧。”于是高僧召集众僧侣,高声念经达七天七夜,说也怪,夫人的脚伤好了。人们都说:“这棵树真的有神呵。”从此,这棵胡杨树成了神树,年年受到祭祀。
备考
据《肃州新志校注》 (中华书局2006.嘉峪关市史志办公室校注.07)记载:《夏[书]·禹贡》云:黑水、西河为雍州,弱水既西,原隰(底)[■]绩,至于猪野。三危既宅,三苗丕叙。黑水、弱水说见《文艺》。〈按:猪野,《地志》谓:武威县东北有休屠泽,古今以为猪野,汉置休屠县。盖今之武威,乃汉之姑藏;汉之武威,实今之镇番。世多以镇番为姑藏,不知休屠泽即今柳林湖,本匈奴休屠王牧放之所。〉
黑河天堑(金塔段)景观桥涵
第一座铁路大桥 坐落在黑河金塔县段(金塔县鼎新镇上元火车站西侧),全长320米,1958年10月1日建成通车。
第一座公路大桥 在金塔县鼎新镇西边的黑河上,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大桥。这就是黑河天堑金塔段的第一座大桥——鼎新黑河大桥。它是目前甘肃省仅存的最大的钢筋混凝土空复式双曲拱公路桥。
黑河公路大桥坐落在黑河金塔县段营十公路(金塔县航天镇营盘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十号基地),是一座空复式钢筋混凝土双拱大桥,全长336.1米,桥面净宽7米。整个桥身设计精巧、造型美观,犹如一条彩虹横跨在黑河上。桥下16根钢筋混凝土桥墩矗立河中,稳托桥身。净跨20米的15孔空复式双曲拱形似十五轮弦月映空,在浪涛滚滚的黑河水映衬之下,经阳光照耀,光彩夺目。桥前面,块石浆砌的八字墙像勇士巍然屹立,保卫着大桥的安全。大桥两头,土坝延伸,土坝两侧,水草丛生,绿树成荫。当金黄色的沙枣花盛开之时,香味扑鼻,沁人肺腑。周围秀丽的景色把黑河大桥装扮得分外妖娆。
据《鼎新旧县志载》:“黑河天堑,水无完止。士民终岁病涉,商旅视为畏途”。这儿河面宽达四五里,故有“黄河没底,黑河没帮”之说。当山洪暴发时,河水猛涨,巨大的洪峰奔腾咆哮,一泻千里。岸边众多的房屋被冲毁,无数的良田被吞噬。人们过河,只得依靠大轱辘牛车泅渡,经常发生车被冲走、人畜淹死的悲剧。正如当地群众所说:“过河如登天,下水如进阎王殿”。真是“一人过河,全家揪心。”当地人们多么渴望黑河上有一座永久性的大桥啊!
1974年,国家拨专款修建黑河大桥。1975年5月25日一座空复式钢筋混凝土双拱大桥便凌空飞架!黑河大桥的建成,实现了黑河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有了这座大桥,可以北通内蒙古额济纳旗,南达酒泉等地,使黑河天堑成了畅通无阻的交通大道。20世纪90年代后期,营十公路鼎新黑河大桥年久失修,桥体老化,桥面、桥梁有不同程度破损,多处桥孔沉陷,部分拱肋和空腹拱圈断裂,成为危桥。2003年,甘肃省交通厅批准营十公路鼎新黑河大桥加固工程立项,由金塔县交通局组织施工。2004年5月开工建设,同年7月竣工。
酒航公路黑河大桥 坐落在黑河金塔县段,(营十公路黑河大桥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十号基地铁路大桥之间),全长366.54米,桥面宽12米,设计桥梁荷载等级:汽—20级,挂—100级。上部构造设计为18孔,每孔20米,以预应力空心板桥为主,下部构造是钻孔灌柱桩基础,柱式墩台。桥梁建设投资747万元,全为国债资金和甘肃省财政补助资金。由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所设计,酒航公路建设管理局组织建设,甘肃省定西公路总段工程处承建,甘肃恒科监理公司负责监理。2002年5月开工建设,2003年5月竣工。
酒航公路神舟友谊桥 神舟友谊桥,依据人文环境取名。大桥坐落在黑河金塔县段(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旁),由中国酒泉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援建,2006年5月31日开工,2007年8月1日建成通车。
神舟友谊桥全长148米,桥面宽18米。主桥为80米跨单塔无背索斜拉桥,主塔采用钢箱结构,外形呈半椭圆状,垂直高度42米,与桥面成58°夹角。
神舟友谊桥整体造型犹如一艘扬帆远征的航船,象征着我国航天事业乘风破浪,蓬勃发展。神舟友谊桥的建成,解决了黑河两岸的交通瓶颈问题,为东风航天城增添了一处靓丽景观。
黑河引水渡槽 坐落在黑河金塔县段,全长420米,26孔。1992年8月建成,引水渡槽顶面可通行轻便小型农用车辆。
大墩门引水枢纽
大墩门引水枢纽坐落在黑河金塔县段,是甘肃省“两西”建设专项投资重点项目。大墩门引水枢纽及鼎新总干渠竣工并投入使用,结束了金塔县鼎新地区农民世世代代下冰河滚坝拦水的历史。
大墩门引水工程起于金塔县境内黑河干流的大墩门峡谷,止于黑河灌区大坝渠首。工程分为引水枢纽和引水干渠两期实施,总投资2117.94万元。鼎新总干渠全长51.1公里,沿途有432米的黑河渡槽等建筑物34座。此项工程已被评为全省水利设施优质工程。
多少年来,由于缺少现代化的引水灌溉工程,每年秋末春初,金塔县鼎新地区群众得下水堵坝引水。数千名干部群众泡在冰冷的水中,用木桩、柴草、泥沙筑起临时堤坝,引黑河水入渠。年复一年,不知有多少人为堵水冻坏了身体,落下了残疾。
1984年,国家水利部组织青海、甘肃、内蒙古3省区水利工作者进行了现场勘查后,作出了兴建大墩门水利工程的决定。1987年4月1日,鼎新地区人民盼望已久的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破土动工了。由于工程地处戈壁沙漠,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春秋风大沙多,施工十分艰难。为保证工程质量,工:程技术人员日夜挥汗在建设工地。夜里,他们研究施工方案;东方吐白,他们又带着仪器走向工地。经过8个春秋的苦战,1993年10月,大墩门引水工程终于建成了。
大墩门引水枢纽的建成使用,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这里的灌溉条件,而且还为人们观光旅游,增加了一个靓丽的景点。
大墩门的彩虹
1993年国庆节这天,天气格外晴朗。鼎新、芨芨、双城、天仓四乡镇的一万多名男女老少聚集在大墩门引水枢纽渠首,企盼着祖祖辈辈美好夙愿得以实现。就在这一瞬间,一阵响亮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崭新的电闸顺利合靠后,4扇20吨重的提闭闸门缓缓起升,平日里狂荡不羁的黑河水,乖乖地顺着预制块衬砌的渠道流入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兴高采烈的人们跟着水流跑着、笑着、年近8旬的胡老大爷看着黑河水流过渡槽,注入农田,激动地说:“结束了,结束了,鼎新人民世世代代下冰河打水的历史终于结束了!”
一潭碧水洗愁颜 “一时洪来冲田园,数月无水苗枯荒。”千百年来,鼎新人民饱尝了黑河水的苦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鼎新人民兴修水利,整治河渠,先后在县境黑河灌区建成焦家大湖等11座中、小型水库,配套机井480眼,基本使鼎新片6万亩农田保灌两次水。但冬天在小库群蓄水仍少不了灌区群众下冰河堵坝引水,特别是每年秋末春初两次堵坝引水,需要大量劳力,有数千名干部群众泡在冰碴水中,用木桩、柴草,用泥沙,用身体挡住汹涌的河水,每次长达六七天,每天轮班作业达10多个小时。据统计,每年用去柴草60多万公斤,木桩2.5万根,用工5万多个,累计折合人民币42万元。年复一年,不知有多少人为了堵水冻坏了身体,落下了终身残疾。有的姑娘为了不再下冰河,抛弃“青梅竹马”,外嫁他乡。还有个别农户害怕下水堵坝,离开故土,迁居他乡。然而正是在这艰苦的环境里,鼎新2.3万人民经受了锻炼和考验,他们靠苦干、实干去改变这里的农作条件。
一腔热血写春秋 面对鼎新人民下冰河拦水劳动强度大、耗工耗料多、且不能保证灌溉的现实,国家水利部及省、地、县各有关部门领导多次深入黑河灌区进行实地勘察,研究解决办法。1984年,水利部组织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水利工作者进行了详细的现场勘查后,作出了兴建大墩门水利工程的决策。1986年9月,甘肃省水利厅批准了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的设计报告,省两西建设指挥部将该项工程定为“两西”专项投资重点项目。1986年10月,金塔县成立了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县水电局举才荐贤,启用能人,挑选20名自学成才又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施工队伍,让这些本地行家能人边学边干挑大梁,承担技术施工、质检等主要任务。
1987年4月1日,鼎新人民盼望已久的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破土动工了,鼎新、芨芨、双城、天仓4乡镇,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了施工队。开工的第一仗,就是在1987年黑河汛期到来之前,完成3.5万立方米的一起围堰工程,工期只有三十天,若不能按期完成,将造成整个工程延期一年或下马的后果。面对奔腾不息的黑河水,鼎新人民并没有畏缩,他们改变历史上黑河打坝脱衣下水、齐头并进、滚沙堵坝的原始做法,采用先埋压柴草,后以两边推进的施工措施,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缩短了工期。
由于工程地处戈壁沙漠,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春秋风沙多,正是在这艰苦的环境里,他们早出晚归,风餐露宿,一干就是8个春秋。
在这项建设工程中,机槽开挖、劈坡开渠、主体工程浇铸等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工程技术人员注重实际,多次召开诸葛亮会,向设计单位提出了修改原设计的建议,过河渡槽由原设计跨度550米改为432米后,节约了大量资金和劳力。渡槽槽深浇铸过程中,采用了一次成型的活动内支撑模板,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模板架设问题,而且每孔浇铸时间由14天缩短到7天。公路桥最后一孔的模型架设,按计划用5天时间,工程技术人员亲自架设,结果只用了一天半时间就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任务。折合工日52万个,需要花费两年多时间的干渠开挖工程,招标包给25家个体户采用机械开挖,只用了100天就按质量完成了任务,缩短工期20多个月。
一幅蓝图载史册 大墩门引水工程,起于金塔县境内黑河干流的大墩门峡谷,止于黑河灌区大坝渠道。全工程分为引水枢纽和引水干渠两期实施,总投资2117.94万元,总工程量201万立米。用工109.8万工日,耗用钢材1485吨,水泥16775吨,木料1792立方米,采筛开炸各种石料3.72万立方米。一期工程年引水量9000万立米,有效库容700万立米,经省地有关部门验收,单位工程13项,分部工程46项,分项工程115项全部合格。二期工程引水干渠全长51.5公里,其中总干渠29.5公里,东干渠3公里,西干渠16.85公里,高腰墩支渠1.8公里,各类建筑物34座,在使用过程中,质量优良。
大墩门水利工程的建成使用,结束了千百年来遗留下的下冰河拦水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灌区灌溉条件。西干渠与北河湾水库连通后,新建红沙墩水库,增加有效库容600万立方米,从根本上解决了天仓因地质条件不能打井、干旱缺水的问题。新建的渠首增加蓄水量700万立方米,可使全灌区6万亩耕地在原基础上增加一次灌水。从长远的观点看,新建的引水枢纽工程与11座星罗棋布的中、小水库连通后,只要水情好,在保证鼎新片8万亩灌溉面积(包括林草地)的基础上,可规划发展灌溉面积14万亩。
(本文摘自《甘肃经济报》桂发荣文·1993年12月8日)
大墩门引水工程碑铭
大墩门引水工程因从黑河流域的大墩门峡谷引水而得名,由枢纽和干渠组成,枢纽以引蓄为主,兼防洪。总库容750万立米,引水流量12秒立米,干渠上接大墩门引水枢纽,下连大坝渠首和北河湾水库,中部与库区相连全长51.15公里,其中:总干渠29.5公里,东干渠3公里,西干渠16.85公里,高腰墩支渠1.8公里,沿渠有渡槽等建筑物24座。工程由黑河灌区芨芨乡、鼎新镇、双城乡、天仓乡三乡一镇受益,现有灌溉面积8万亩,规划发展达到14万亩。
工程建于1986年10月至1993年7月,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省地县有关部门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一些专业生产厂家和个体机械经营者直接参与了施工,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和受益四乡镇广大干部群众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苦战七年零九个月,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施工任务,曾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
工程耗资2117.94万元,群众投劳109.8万工日,完成总工程量201.1万立米,耗用钢材1485吨,水泥16775吨,木料1792立米。
工程建成结束了黑河灌区人民历代下冰河滚坝引水的历史,节省了大量的劳力和财物,保障了人民健康,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和引灌保证率,为黑河灌区后备资源的成片开发利用输入了水利命脉,创造了良好条件。特立此碑,以表万世。
金塔县人民政府
一九九三年十月一日立
大墩(洞)门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位于黑河镇夷峡东北部,距村庄百米的地方,有个沟壑,据说它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这沟壑在古时候经风雨的冲刷,残留下了一个深潭。冬天眺望时,雾气袅袅升起,四旁拥有众多的树木,鸟语花香:夏天更是人们乘凉、游泳的好去处。不知何故,有一次,七条巨龙腾云驾雾来到这潭里,这七条龙挺有灵性,一有闪电,不到片刻就会乌云密布下起倾盆大雷雨。后来村里的一位妇女将洗衣污水倒入了潭中,七条巨龙中的六条腾飞而去,唯独有一条龙还睡着未醒而被倒入的污水毒瞎了眼睛不能腾云驾雾,之后就一直困眠在这潭里了。但这条巨龙仍能呼风唤雨,每次一有闪电,顿时天空乌云滚滚,随后就下起大雷雨。潭的左下方,有一个洞口,直通东海,在此潭游泳的人们,谁都不敢轻易往洞里钻,只是用绳子绑在身上后,方能游进洞里,但也不敢进去太远。据说,这里就是那条龙的藏身之处,惊动它就会下起大雷雨,为此,许多外地人,遇到天旱之年,他们就会到这里点香祈雨,求得丰雨人安,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个洞称之为“大洞门”。汉代,在修筑长城时,在“大洞门”修筑了居延塞防线最大的长城烽燧,由此人们又把这个地方称为“大墩门”。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金塔区域建制演变、县治府尹、区划演变、乡镇村闾、东风航天城、文物古遗址、自然地理、人文景观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