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长城遗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555
颗粒名称: 汉代长城遗迹
分类号: K878.3
页数: 4
页码: 185-188
摘要: 本文介绍汉初为了抗御匈奴骚扰,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加强边塞设防,汉武帝选派精兵良将,移民屯垦戍边,修筑长城。金塔县境内的两段汉长城,经文物工作者普查,现残留约26.6公里的墙体,与51座汉代烽燧和11座明代重修的烽燧相连。汉代烽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和梯形结构,大多就地取材,按其用料和筑法可将烽燧分为四种。东西走向的汉长城是汉代以黑河为天堑的居延塞防的一部分,沿线有城堡5座、烽燧17座。
关键词: 金塔县 文物古遗址 汉代长城遗迹

内容

汉初,为了抗御匈奴骚扰,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加强边塞设防,汉武帝选派精兵良将,移民屯垦戍边,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其中在当时的会水县(今金塔县境)东部、北部和腹地筑有两道长城。
  金塔县境内的这两段汉长城,经文物工作者普查,现残留约26.6公里的墙体,与连绵不绝的51座汉代烽燧和11座明代重修的烽燧相连。汉代烽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和梯形结构,大多就地取材,以当地的胡杨木、梭梭柴、红柳或芦苇、芨芨草为筋,按其用料和筑法可将烽燧分为四种:一是用土坯砌筑;二是用砾石筑成;三是用土坯包砌,内填夯土;四是用黄胶土夯筑。其夯层一般10厘米左右,最厚处22厘米,现在保存较为完好的汉烽燧残高有6米~10米,一般均为2米~3米,极残损的还不及1米。
  东西走向的汉长城 (亦称天仓——花海子段汉长城)金塔县境北部东西走向的长城,从今额济纳旗的居延古城起,到金塔县航天镇境内的东大湾城遗址,城堡烽燧,沿河林立,这是汉代以黑河为天堑的居延塞防的一部分;再从金塔县航天镇所辖天仓西大湾城遗址起,向西南延伸,经大庄子、东坝、古城、中东、西坝等乡镇和生地湾农场到玉门花海,再经安西、敦煌至玉门关。在其内侧(南侧)“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相间遥望,这是汉代古长城的一部分。这段东西走向的长城约筑于汉武帝元封二年至三年(公元前109年—公元前108年),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经过风沙剥蚀,其城垣多与地面齐平,部分地段尚可看到由红柳、芦苇和黄土夹层夯筑的残墙或当年挖掘的壕沟遗迹,沿线烽燧一般残高2~4米,惟有坐落在镇朔墩沙漠中的一座古城堡全被流沙埋没。据文物工作者考察,此段长城南侧是著名的“居延丝绸古道”,即当地人称的“北大路”。
  这条长城线内侧筑有城堡5座,从西向东依次为营盘坞障、北部都尉府驻地偃泉障、石营子坞障、将军营盘和西大湾城。除偃泉障和将军营盘遗迹无存外,其余3座城堡遗迹犹存。
  这段长城内侧有烽燧17座,从西向东依次为井子墩烽燧、二十里小墩烽燧、盆坑西烽燧、床窝烽燧、生地湾烽燧、石梯子烽燧、腰墩烽燧、红砂墩烽燧、花庄烽燧、红砂小墩烽燧、垒墩烽燧、长丰烽燧、五分烽燧、二截烽燧、沙门烽燧、黄毛土墩烽燧和沙河墩烽燧。这些烽燧的建筑材料和手法也不尽相同。其中二十里小墩烽燧、盆坑西烽燧、生地湾烽燧、花庄烽燧、红砂小墩烽燧、黄毛土墩烽燧和沙河烽燧等7座是用土坯夹植物的茎秆及荏木、草绳砌筑的四棱台体。
  南北走向的汉长城 (亦称镇夷东——狼心北山——哈密北山段汉长城)金塔县境东部南北走向的长城,既是防御线,又是控制线,此段长城为汉代“居延强弩都尉”路博德奉朝廷之命率部卒所筑。当时,路博德率领部将修筑了从高台县镇夷以东的合黎山起,沿毛目东山(今金塔县境)向北延伸,到狼心山以北再折向西行的汉代长城一段。路博德率部修筑长城时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因地制宜。“或板筑土垣,或垒砌石墙,或倚高山峡谷等自然险阻,稍作整治,或筑栅栏、篱笆,或于小河、溪流处构水闸,以防偷渡。”这段长城是居延塞防线的重要部分,又称“遮虏障”。
  本段长城沿线有关城4座,均位于黑河沿线。从北向南分别是:肩水金关、地湾城、东大湾城和茨湾营营城堡。
  本段长城沿线有烽燧27座,从北向南依次为金关北11-1号烽燧、地湾东梁烽燧、金关南1-10号烽燧、喇嘛湖烽燧、高腰烽燧、双树烽燧、大墩门南1-3号烽燧。这些烽燧的建筑材料和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用土坯夹红柳构筑,有的是用沙土或黄土夹砾石构筑,也有的用夯土夹红柳枝构筑。
  遮虏障 依据文物古遗址取名。遮虏障,指汉代所筑边塞(称汉长城)。在长城沿线,大致每隔四五里筑有烽燧,每百里左右筑有一座小城障。由郡都尉或侯官率兵驻守,管辖沿线城障烽燧,监视来犯之敌。金塔县境内天仓头墩、沙门子墩、火烧墩、石梯子墩、镇朔墩等古建筑就是当时长城沿线的墩台。
  汉武帝元封二年至三年(公元前109年-公元前108年),西汉王朝修筑了从会水县(今金塔县境东部)至玉门一段长城(西接敦煌段,延至玉门关和阳关)。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又修筑了从镇夷峡沿合黎山至狼心山北折向西行,达哈密北山一段长城(当时叫遮虏障)。并修筑了从天仓头墩至营盘、营盘至张掖、营盘至酒泉的烽燧。戍卒守卫在长城沿线,防御匈奴,安定西域,保卫丝绸北道畅通无阻。
  据《汉书》、《史记》记载,西汉曾大量从内地移民到酒泉、会水(今金塔县境西部)等地屯垦战守(垦田、守边),并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大发展。酒泉设郡后,西汉王朝实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屯田,从威远天仓、毛目、双树(今金塔县境东部)到白河(指讨赖河在今金塔县境西部段)两岸,田园禾丰,牛羊成群,尤以会水县城为中心的白亭海附近最富有。至今,民间还流传着“米山面岭,油泉醋井”的说法。
  东汉末年,河西地区一度曾为韩遂、马腾所割据。曹魏政权控制河西后,立即设立凉州刺史,并与西域各地建立联系。当时,酒泉郡属凉州,会水县由酒泉郡所辖。
  魏文帝时,曹魏政权曾控制会水县境内的肩水都尉(今金塔县境东部)、东部都尉(今金塔县境东部)和北部都尉(今金塔县境西部)。统辖今金塔境内各亭、障。按现今地域考证,肩水都尉驻今金塔县航天镇境内的大湾城、地湾城,防守孤红山、狼心山一线;东部都尉驻现高台境内的罗城和天城,防守合黎山一线;北部都尉驻今金塔县西坝乡西移村附近。
  偃前(泉)障 偃泉障(西汉北部都尉府驻地),依据人文环境取名,寓意为引泉筑坝以营障,故名“偃泉障”。碱泉为偃泉的转音。偃与堰同,顾名思义,若说“堰前障”,其北侧既有低矮的土丘又有长城,它就是这道堰前的城障。若说“堰泉障”,其东面不远是泉和泉水汇聚的北海子(古长城和土丘南侧),它就是堰泉相映的城障。
  偃泉障在金塔县城西北约50公里处,位于汉长城(金塔西段)重要烽燧——镇朔墩附近,是西汉北部都尉府驻地,是“居延丝绸古道”与汉长城的交汇点。它具有重要的文物考古研究价值,被金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金塔区域建制演变、县治府尹、区划演变、乡镇村闾、东风航天城、文物古遗址、自然地理、人文景观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