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烽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554
颗粒名称: 长城烽燧
分类号: K878
页数: 7
页码: 185-191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及金塔县境内的汉代长城遗迹和烽燧。金塔县境内的汉代长城遗迹和烽燧是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这些遗迹是汉代为了抗御匈奴骚扰,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加强边塞设防而修筑的。其中,汉代长城沿线有城堡、烽燧等防御设施,各设施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建筑材料和手法也因地制宜。金塔县境内的汉代长城遗迹和烽燧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 金塔县 文物古遗址 长城烽燧

内容

中国万里长城被列入世界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但以雄关存旧迹,只留形胜壮山河”,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长城早已从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变成了名胜古迹。古老的长城已经成为和平的象征,友谊的纽带。
  金塔在历史上是河西地区的北部屏障,出入居延的门户,历代王朝都在这里重兵设防,苦心经略。据文物工作者普查,金塔县境内有汉、明两代修筑的长城遗迹总长约306公里,长城沿线尚存城障7座,关堡14座。金塔境内有长城烽燧83座,不可移动文物点299处,这些文物景点纵横交错,星罗棋布,有长城沿线的,有边防直通张掖、酒泉的,也有乡间专供瞭望的。这些烽燧有修筑于汉代的,也有修筑于明、清及民国时期的。
  汉代长城遗迹
  汉初,为了抗御匈奴骚扰,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加强边塞设防,汉武帝选派精兵良将,移民屯垦戍边,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其中在当时的会水县(今金塔县境)东部、北部和腹地筑有两道长城。
  金塔县境内的这两段汉长城,经文物工作者普查,现残留约26.6公里的墙体,与连绵不绝的51座汉代烽燧和11座明代重修的烽燧相连。汉代烽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和梯形结构,大多就地取材,以当地的胡杨木、梭梭柴、红柳或芦苇、芨芨草为筋,按其用料和筑法可将烽燧分为四种:一是用土坯砌筑;二是用砾石筑成;三是用土坯包砌,内填夯土;四是用黄胶土夯筑。其夯层一般10厘米左右,最厚处22厘米,现在保存较为完好的汉烽燧残高有6米~10米,一般均为2米~3米,极残损的还不及1米。
  东西走向的汉长城 (亦称天仓——花海子段汉长城)金塔县境北部东西走向的长城,从今额济纳旗的居延古城起,到金塔县航天镇境内的东大湾城遗址,城堡烽燧,沿河林立,这是汉代以黑河为天堑的居延塞防的一部分;再从金塔县航天镇所辖天仓西大湾城遗址起,向西南延伸,经大庄子、东坝、古城、中东、西坝等乡镇和生地湾农场到玉门花海,再经安西、敦煌至玉门关。在其内侧(南侧)“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相间遥望,这是汉代古长城的一部分。这段东西走向的长城约筑于汉武帝元封二年至三年(公元前109年—公元前108年),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经过风沙剥蚀,其城垣多与地面齐平,部分地段尚可看到由红柳、芦苇和黄土夹层夯筑的残墙或当年挖掘的壕沟遗迹,沿线烽燧一般残高2~4米,惟有坐落在镇朔墩沙漠中的一座古城堡全被流沙埋没。据文物工作者考察,此段长城南侧是著名的“居延丝绸古道”,即当地人称的“北大路”。
  这条长城线内侧筑有城堡5座,从西向东依次为营盘坞障、北部都尉府驻地偃泉障、石营子坞障、将军营盘和西大湾城。除偃泉障和将军营盘遗迹无存外,其余3座城堡遗迹犹存。
  这段长城内侧有烽燧17座,从西向东依次为井子墩烽燧、二十里小墩烽燧、盆坑西烽燧、床窝烽燧、生地湾烽燧、石梯子烽燧、腰墩烽燧、红砂墩烽燧、花庄烽燧、红砂小墩烽燧、垒墩烽燧、长丰烽燧、五分烽燧、二截烽燧、沙门烽燧、黄毛土墩烽燧和沙河墩烽燧。这些烽燧的建筑材料和手法也不尽相同。其中二十里小墩烽燧、盆坑西烽燧、生地湾烽燧、花庄烽燧、红砂小墩烽燧、黄毛土墩烽燧和沙河烽燧等7座是用土坯夹植物的茎秆及荏木、草绳砌筑的四棱台体。
  南北走向的汉长城 (亦称镇夷东——狼心北山——哈密北山段汉长城)金塔县境东部南北走向的长城,既是防御线,又是控制线,此段长城为汉代“居延强弩都尉”路博德奉朝廷之命率部卒所筑。当时,路博德率领部将修筑了从高台县镇夷以东的合黎山起,沿毛目东山(今金塔县境)向北延伸,到狼心山以北再折向西行的汉代长城一段。路博德率部修筑长城时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因地制宜。“或板筑土垣,或垒砌石墙,或倚高山峡谷等自然险阻,稍作整治,或筑栅栏、篱笆,或于小河、溪流处构水闸,以防偷渡。”这段长城是居延塞防线的重要部分,又称“遮虏障”。
  本段长城沿线有关城4座,均位于黑河沿线。从北向南分别是:肩水金关、地湾城、东大湾城和茨湾营营城堡。
  本段长城沿线有烽燧27座,从北向南依次为金关北11-1号烽燧、地湾东梁烽燧、金关南1-10号烽燧、喇嘛湖烽燧、高腰烽燧、双树烽燧、大墩门南1-3号烽燧。这些烽燧的建筑材料和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用土坯夹红柳构筑,有的是用沙土或黄土夹砾石构筑,也有的用夯土夹红柳枝构筑。
  遮虏障 依据文物古遗址取名。遮虏障,指汉代所筑边塞(称汉长城)。在长城沿线,大致每隔四五里筑有烽燧,每百里左右筑有一座小城障。由郡都尉或侯官率兵驻守,管辖沿线城障烽燧,监视来犯之敌。金塔县境内天仓头墩、沙门子墩、火烧墩、石梯子墩、镇朔墩等古建筑就是当时长城沿线的墩台。
  汉武帝元封二年至三年(公元前109年-公元前108年),西汉王朝修筑了从会水县(今金塔县境东部)至玉门一段长城(西接敦煌段,延至玉门关和阳关)。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又修筑了从镇夷峡沿合黎山至狼心山北折向西行,达哈密北山一段长城(当时叫遮虏障)。并修筑了从天仓头墩至营盘、营盘至张掖、营盘至酒泉的烽燧。戍卒守卫在长城沿线,防御匈奴,安定西域,保卫丝绸北道畅通无阻。
  据《汉书》、《史记》记载,西汉曾大量从内地移民到酒泉、会水(今金塔县境西部)等地屯垦战守(垦田、守边),并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大发展。酒泉设郡后,西汉王朝实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屯田,从威远天仓、毛目、双树(今金塔县境东部)到白河(指讨赖河在今金塔县境西部段)两岸,田园禾丰,牛羊成群,尤以会水县城为中心的白亭海附近最富有。至今,民间还流传着“米山面岭,油泉醋井”的说法。
  东汉末年,河西地区一度曾为韩遂、马腾所割据。曹魏政权控制河西后,立即设立凉州刺史,并与西域各地建立联系。当时,酒泉郡属凉州,会水县由酒泉郡所辖。
  魏文帝时,曹魏政权曾控制会水县境内的肩水都尉(今金塔县境东部)、东部都尉(今金塔县境东部)和北部都尉(今金塔县境西部)。统辖今金塔境内各亭、障。按现今地域考证,肩水都尉驻今金塔县航天镇境内的大湾城、地湾城,防守孤红山、狼心山一线;东部都尉驻现高台境内的罗城和天城,防守合黎山一线;北部都尉驻今金塔县西坝乡西移村附近。
  偃前(泉)障 偃泉障(西汉北部都尉府驻地),依据人文环境取名,寓意为引泉筑坝以营障,故名“偃泉障”。碱泉为偃泉的转音。偃与堰同,顾名思义,若说“堰前障”,其北侧既有低矮的土丘又有长城,它就是这道堰前的城障。若说“堰泉障”,其东面不远是泉和泉水汇聚的北海子(古长城和土丘南侧),它就是堰泉相映的城障。
  偃泉障在金塔县城西北约50公里处,位于汉长城(金塔西段)重要烽燧——镇朔墩附近,是西汉北部都尉府驻地,是“居延丝绸古道”与汉长城的交汇点。它具有重要的文物考古研究价值,被金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长城遗迹
  明代为了防御被推翻的元朝残余势力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扰乱边庭,先后用100多年的时间,修筑了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的万里长城。金塔县和高台县、肃州区交界处的边墙和边壕就是万里长城西端的一部分。
  明代长城遗迹 边墙、边壕和暗门,是当地人对长城遗迹的一种口语化的称谓。明代筑长城,在中国北方设置九边,甘肃是最西端的一边,所以设有甘肃镇。在肃州镇置镇台(总兵官),专管边防治安等事宜,所以长城又称边墙或边塞。边墙在重要交通路口,往往筑有防守通道,大者称为关,小者称为门。所以肃州西六十里筑有嘉峪关,设守备或游击防守,是明代国土的西大门;肃州城北三十里要道两山口以北筑有暗门,叫“两山口”,以防北面来犯之敌。又在肃州东北的临水堡以北十里处,通往金塔和额济纳要路口的边墙上也筑有暗门,以防有天仓一带来犯之敌。为什么叫做暗门?这是边防军事术语,即所修之门,外小内大。由边墙里面看,此门高而且大,便于人马出入通行。但由边墙外面看,门却很矮,甚至站在远处看不见门。这是由于在边墙外掘地为壕,门从壕内而出。这种远看无门,近看则有的门,叫做“暗门”。至今边墙虽已断毁,而“暗门”之名犹存,现已称之为闇门村。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西征,首筑嘉峪关城。洪武十一年(1378年),兵备道李涵督修南起讨赖河、北至石关儿的长城15.7公里。此后,经过几次新筑、重修和补修,至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共建成嘉峪关至高台镇夷间的长城约105公里,全用黄土夯筑。从金塔县鸳鸯池水库起,经双井堡、盐池堡到镇夷堡的长城约50公里,其中壕堑14.1公里。烽火台约5公里一座,自西向东依次是:杨家井烽火台、半节红烽火台、沙桥烽火台、梧桐烽火台、红口子一号烽火台、红口子二号烽火台6座。本段长城以北与其平行的金塔夹山,西起野麻湾,东至镇夷峡,主要山口设有崖栅,山头高处筑有鸳鸯池烽火台、大口子山烽火台、南夹山1-4号烽火台6座墩台,是这段长城的外围防线。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兵备霍鹏、参将姜河,议呈巡抚田乐,奏:设守备兵马,展筑大堡”。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在金塔堡四周筑起塔院大墩、塔院腰墩、新营儿墩、黑沙窝腰墩、北闇门墩等13座墩台。“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离堡八里周围筑边墙一道。”其沿线墩台相望,城堡相连,登高俯视,景色十分壮观。
  冯胜率部筑长城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封宋国公冯胜为征西将军,追剿元朝残余势力。冯胜接诏后,克凉州、破甘州、取肃州,元兵大败,余部绕道北逃。冯胜在肃州休整后,决定北征扩廓铁木耳残部。他们到达王子庄(今金塔县境西部)北边的长城脚下,却被边墙挡住了去路。那里仅有一墩,墩门低而狭窄,大军一时难以通过,去关口又得多绕100多里。为不失战机,冯胜命兵将垒石为梯,越墙而过,追杀元兵。后来,为保边地要冲安全,冯胜率部筑遮虏障(即长城)。据考证,金塔境内天仓头墩、沙门子墩、火烧墩、石梯子墩、镇朔墩等,就是当时冯胜所筑的长城烽燧。
  长城烽燧
  大墩门烽火台 修筑长城时依据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位于金塔县鼎新镇大茨湾村南7公里的黑河西岸。烽火台呈圆丘状,底径19.5米,高约11米,用0.18米×0.30米×0.07米的土坯砌筑。烽火台保存完整,东侧有上下攀登的痕迹。周围散见黑釉瓷片、白瓷片等物。是金塔境内汉代、明代长城的外围防线,是甘肃境内长城线上第一大墩。
  鸳鸯池烽火台 修筑长城时依据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位于金塔县鸳鸯池水库西北2公里处,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年)修筑,残高8米,基长、宽均为10.7米,顶宽6米,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台体用当地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5米。台体东南角有一段残长2.8米的坞墙。是金塔县境内保存完好,具有代表性的明代长城烽火台。
  镇朔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位于金塔县城西北45公里处。镇朔墩是汉长城(金塔西段南侧)的重要烽燧;是“居延丝绸古道”向西行分南北两条道的重要标记;也是西域沿“居延丝绸古道”东行的重要关口。镇朔墩是金塔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周围的“镇朔墩雅丹地貌”是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
  镇朔墩东北约3公里处的山上原有一座小城,当地群众称之为石营子城,是当时的关卡。金塔城到镇朔墩有一条大道,从石营子城脚下的峡谷经过后,分作二支,一支向西,通向玉门和安西;一支向北延伸,穿越孤红山,过了南泉、沙坡泉或红柳泉,通往今新疆北境或蒙古人民共和国境。经文物工作者考证,汉代时,这条古道是阿尔泰山及伊犁河一带的少数民族进出河西的捷径。明、清时的镇朔墩是这一烽燧线上的据点,驻有重兵。“此为交通之路,由此往西,由此往北,俱经道于斯”,其北有镇北墩,以防“孤红山来者”,并在孤红山的南泉等处设卡,并派士兵沿途巡逻。再由镇朔墩向南,白雁墩、王子庄墩……墩墩直抵酒泉城。民国期间,镇朔墩一带也有驻军防守。
  镇朔墩烽燧为夯筑四棱台体,底边东西长14米,南北宽11.4米,残高5.6米,夯层厚0.13~0.15米。镇朔墩下有一眼泉,后改为水井,向东约2.5公里处是北海子。镇朔墩的西北约4公里处有一古城遗址,是汉代北部都尉驻地偃(前)[泉]障遗址。正北2公里处有一东西走向、长约15公里的低矮土丘(现已蚀化为零星残丘),再北去2公里便是汉长城。
  张义潮遣使过镇朔墩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吐蕃贵族乘机侵占河西各州,“丝绸之路”及阳关受阻,西域与长安的联系被切断。朝廷在西域设置的北庭节度使便于北方回鹘路(居延西古道)经居延,然后沿北大路(今金塔县境内)到达长安。
  唐懿宗大中年间,沙州人张义潮乘吐蕃内乱,动员群众,组织力量,发动沙州起义,一举成功。张义潮遂派高进达率众从沙州出发,进入东北戈壁,经花海到镇朔墩(今金塔县西坝乡境内),然后沿汉长城北上,经臭水墩(今金塔县大庄子乡境内)、红沙墩(今金塔县航天镇境内),过肩水金关,向北迂道过居延,达天德(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大中四年(850年)岁末抵达长安,受到唐懿宗热情接待,并派遣使者携带诏书和赏赐品随高进达从原道前往敦煌进行慰问。
  西窑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在金塔县芨芨大墩西面,(金塔县城东北方向),有一座古烽台,因位置在芨芨大墩的西面,故称西窑墩。又因此墩中间细,亦叫“细腰墩”,它的附近有被风沙掩埋的村落遗址,传说是西窑村遗址。
  西窑墩的锁阳救康熙 相传,康熙皇帝微服私访,从王子庄启程,要到毛目(今金塔县鼎新镇)。于是康熙皇帝骑着马,沿着北山边的牛车道,迤逦前行。正值饥荒年,几十里路程,已经是人困马乏了,他忍着饥渴,巴望有个村子,好歇息歇息,讨口水喝。康熙帝走了几家,没有讨到半口水,更不要说是吃的了。他只好骑着马,继续向前走,走了一阵,康熙下马歇息,手下触摸到了一个毛茸茸的东西,细细端详,一个水紫水紫的纺锤形的东西埋在沙里,他就发狠用手刨起来,越往下,颜色越黑。无心刨了,就顺手掰了下来,可里面却白嫩似豆腐,不由得让他口水直流,索性咬了一口,嗬!甜滋滋,凉森森,半截下肚后,他才觉得口里有点涩味,原来这东西是根甜,越到梢越涩。他就在别的白刺旁边又寻找开了,刨一个,吃一个,口里还念叨说:“这东西要横匍着长,根再粗些,才好哩!”
  不一会儿,康熙皇帝充了饥,也消了渴,他把剩下的几个装在褡裢里就上路了,骑马走了老远,他还回头望着那几丛红柳。后来,他把那东西拿给路人看,才知道那东西叫锁阳,并知道那村子叫西窑村,他感叹地说:“西窑的锁阳真甜,能解渴,又能充饥,能救人呐!”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金塔区域建制演变、县治府尹、区划演变、乡镇村闾、东风航天城、文物古遗址、自然地理、人文景观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