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553
颗粒名称: 文物古遗址
分类号: K878
页数: 44
页码: 183-226
摘要: 本文介绍金塔县多个文物古遗址,包括汉代长城遗迹、明代长城遗迹、长城烽燧、居延遗址、大湾城、地湾城、肩水金关、火烧沟文化遗存、缸缸洼、火石梁、榆树井、古代墓群、城池墩堡、寺庙道观和民间古建筑等。这些遗址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人类活动,对于研究历史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塔县 文物 古遗址

内容

长城烽燧
  中国万里长城被列入世界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但以雄关存旧迹,只留形胜壮山河”,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长城早已从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变成了名胜古迹。古老的长城已经成为和平的象征,友谊的纽带。
  金塔在历史上是河西地区的北部屏障,出入居延的门户,历代王朝都在这里重兵设防,苦心经略。据文物工作者普查,金塔县境内有汉、明两代修筑的长城遗迹总长约306公里,长城沿线尚存城障7座,关堡14座。金塔境内有长城烽燧83座,不可移动文物点299处,这些文物景点纵横交错,星罗棋布,有长城沿线的,有边防直通张掖、酒泉的,也有乡间专供瞭望的。这些烽燧有修筑于汉代的,也有修筑于明、清及民国时期的。
  汉代长城遗迹
  汉初,为了抗御匈奴骚扰,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加强边塞设防,汉武帝选派精兵良将,移民屯垦戍边,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其中在当时的会水县(今金塔县境)东部、北部和腹地筑有两道长城。
  金塔县境内的这两段汉长城,经文物工作者普查,现残留约26.6公里的墙体,与连绵不绝的51座汉代烽燧和11座明代重修的烽燧相连。汉代烽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和梯形结构,大多就地取材,以当地的胡杨木、梭梭柴、红柳或芦苇、芨芨草为筋,按其用料和筑法可将烽燧分为四种:一是用土坯砌筑;二是用砾石筑成;三是用土坯包砌,内填夯土;四是用黄胶土夯筑。其夯层一般10厘米左右,最厚处22厘米,现在保存较为完好的汉烽燧残高有6米~10米,一般均为2米~3米,极残损的还不及1米。
  东西走向的汉长城 (亦称天仓——花海子段汉长城)金塔县境北部东西走向的长城,从今额济纳旗的居延古城起,到金塔县航天镇境内的东大湾城遗址,城堡烽燧,沿河林立,这是汉代以黑河为天堑的居延塞防的一部分;再从金塔县航天镇所辖天仓西大湾城遗址起,向西南延伸,经大庄子、东坝、古城、中东、西坝等乡镇和生地湾农场到玉门花海,再经安西、敦煌至玉门关。在其内侧(南侧)“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相间遥望,这是汉代古长城的一部分。这段东西走向的长城约筑于汉武帝元封二年至三年(公元前109年—公元前108年),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经过风沙剥蚀,其城垣多与地面齐平,部分地段尚可看到由红柳、芦苇和黄土夹层夯筑的残墙或当年挖掘的壕沟遗迹,沿线烽燧一般残高2~4米,惟有坐落在镇朔墩沙漠中的一座古城堡全被流沙埋没。据文物工作者考察,此段长城南侧是著名的“居延丝绸古道”,即当地人称的“北大路”。
  这条长城线内侧筑有城堡5座,从西向东依次为营盘坞障、北部都尉府驻地偃泉障、石营子坞障、将军营盘和西大湾城。除偃泉障和将军营盘遗迹无存外,其余3座城堡遗迹犹存。
  这段长城内侧有烽燧17座,从西向东依次为井子墩烽燧、二十里小墩烽燧、盆坑西烽燧、床窝烽燧、生地湾烽燧、石梯子烽燧、腰墩烽燧、红砂墩烽燧、花庄烽燧、红砂小墩烽燧、垒墩烽燧、长丰烽燧、五分烽燧、二截烽燧、沙门烽燧、黄毛土墩烽燧和沙河墩烽燧。这些烽燧的建筑材料和手法也不尽相同。其中二十里小墩烽燧、盆坑西烽燧、生地湾烽燧、花庄烽燧、红砂小墩烽燧、黄毛土墩烽燧和沙河烽燧等7座是用土坯夹植物的茎秆及荏木、草绳砌筑的四棱台体。
  南北走向的汉长城 (亦称镇夷东——狼心北山——哈密北山段汉长城)金塔县境东部南北走向的长城,既是防御线,又是控制线,此段长城为汉代“居延强弩都尉”路博德奉朝廷之命率部卒所筑。当时,路博德率领部将修筑了从高台县镇夷以东的合黎山起,沿毛目东山(今金塔县境)向北延伸,到狼心山以北再折向西行的汉代长城一段。路博德率部修筑长城时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因地制宜。“或板筑土垣,或垒砌石墙,或倚高山峡谷等自然险阻,稍作整治,或筑栅栏、篱笆,或于小河、溪流处构水闸,以防偷渡。”这段长城是居延塞防线的重要部分,又称“遮虏障”。
  本段长城沿线有关城4座,均位于黑河沿线。从北向南分别是:肩水金关、地湾城、东大湾城和茨湾营营城堡。
  本段长城沿线有烽燧27座,从北向南依次为金关北11-1号烽燧、地湾东梁烽燧、金关南1-10号烽燧、喇嘛湖烽燧、高腰烽燧、双树烽燧、大墩门南1-3号烽燧。这些烽燧的建筑材料和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用土坯夹红柳构筑,有的是用沙土或黄土夹砾石构筑,也有的用夯土夹红柳枝构筑。
  遮虏障 依据文物古遗址取名。遮虏障,指汉代所筑边塞(称汉长城)。在长城沿线,大致每隔四五里筑有烽燧,每百里左右筑有一座小城障。由郡都尉或侯官率兵驻守,管辖沿线城障烽燧,监视来犯之敌。金塔县境内天仓头墩、沙门子墩、火烧墩、石梯子墩、镇朔墩等古建筑就是当时长城沿线的墩台。
  汉武帝元封二年至三年(公元前109年-公元前108年),西汉王朝修筑了从会水县(今金塔县境东部)至玉门一段长城(西接敦煌段,延至玉门关和阳关)。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又修筑了从镇夷峡沿合黎山至狼心山北折向西行,达哈密北山一段长城(当时叫遮虏障)。并修筑了从天仓头墩至营盘、营盘至张掖、营盘至酒泉的烽燧。戍卒守卫在长城沿线,防御匈奴,安定西域,保卫丝绸北道畅通无阻。
  据《汉书》、《史记》记载,西汉曾大量从内地移民到酒泉、会水(今金塔县境西部)等地屯垦战守(垦田、守边),并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大发展。酒泉设郡后,西汉王朝实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屯田,从威远天仓、毛目、双树(今金塔县境东部)到白河(指讨赖河在今金塔县境西部段)两岸,田园禾丰,牛羊成群,尤以会水县城为中心的白亭海附近最富有。至今,民间还流传着“米山面岭,油泉醋井”的说法。
  东汉末年,河西地区一度曾为韩遂、马腾所割据。曹魏政权控制河西后,立即设立凉州刺史,并与西域各地建立联系。当时,酒泉郡属凉州,会水县由酒泉郡所辖。
  魏文帝时,曹魏政权曾控制会水县境内的肩水都尉(今金塔县境东部)、东部都尉(今金塔县境东部)和北部都尉(今金塔县境西部)。统辖今金塔境内各亭、障。按现今地域考证,肩水都尉驻今金塔县航天镇境内的大湾城、地湾城,防守孤红山、狼心山一线;东部都尉驻现高台境内的罗城和天城,防守合黎山一线;北部都尉驻今金塔县西坝乡西移村附近。
  偃前(泉)障 偃泉障(西汉北部都尉府驻地),依据人文环境取名,寓意为引泉筑坝以营障,故名“偃泉障”。碱泉为偃泉的转音。偃与堰同,顾名思义,若说“堰前障”,其北侧既有低矮的土丘又有长城,它就是这道堰前的城障。若说“堰泉障”,其东面不远是泉和泉水汇聚的北海子(古长城和土丘南侧),它就是堰泉相映的城障。
  偃泉障在金塔县城西北约50公里处,位于汉长城(金塔西段)重要烽燧——镇朔墩附近,是西汉北部都尉府驻地,是“居延丝绸古道”与汉长城的交汇点。它具有重要的文物考古研究价值,被金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长城遗迹
  明代为了防御被推翻的元朝残余势力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扰乱边庭,先后用100多年的时间,修筑了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的万里长城。金塔县和高台县、肃州区交界处的边墙和边壕就是万里长城西端的一部分。
  明代长城遗迹 边墙、边壕和暗门,是当地人对长城遗迹的一种口语化的称谓。明代筑长城,在中国北方设置九边,甘肃是最西端的一边,所以设有甘肃镇。在肃州镇置镇台(总兵官),专管边防治安等事宜,所以长城又称边墙或边塞。边墙在重要交通路口,往往筑有防守通道,大者称为关,小者称为门。所以肃州西六十里筑有嘉峪关,设守备或游击防守,是明代国土的西大门;肃州城北三十里要道两山口以北筑有暗门,叫“两山口”,以防北面来犯之敌。又在肃州东北的临水堡以北十里处,通往金塔和额济纳要路口的边墙上也筑有暗门,以防有天仓一带来犯之敌。为什么叫做暗门?这是边防军事术语,即所修之门,外小内大。由边墙里面看,此门高而且大,便于人马出入通行。但由边墙外面看,门却很矮,甚至站在远处看不见门。这是由于在边墙外掘地为壕,门从壕内而出。这种远看无门,近看则有的门,叫做“暗门”。至今边墙虽已断毁,而“暗门”之名犹存,现已称之为闇门村。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西征,首筑嘉峪关城。洪武十一年(1378年),兵备道李涵督修南起讨赖河、北至石关儿的长城15.7公里。此后,经过几次新筑、重修和补修,至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共建成嘉峪关至高台镇夷间的长城约105公里,全用黄土夯筑。从金塔县鸳鸯池水库起,经双井堡、盐池堡到镇夷堡的长城约50公里,其中壕堑14.1公里。烽火台约5公里一座,自西向东依次是:杨家井烽火台、半节红烽火台、沙桥烽火台、梧桐烽火台、红口子一号烽火台、红口子二号烽火台6座。本段长城以北与其平行的金塔夹山,西起野麻湾,东至镇夷峡,主要山口设有崖栅,山头高处筑有鸳鸯池烽火台、大口子山烽火台、南夹山1-4号烽火台6座墩台,是这段长城的外围防线。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兵备霍鹏、参将姜河,议呈巡抚田乐,奏:设守备兵马,展筑大堡”。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在金塔堡四周筑起塔院大墩、塔院腰墩、新营儿墩、黑沙窝腰墩、北闇门墩等13座墩台。“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离堡八里周围筑边墙一道。”其沿线墩台相望,城堡相连,登高俯视,景色十分壮观。
  冯胜率部筑长城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封宋国公冯胜为征西将军,追剿元朝残余势力。冯胜接诏后,克凉州、破甘州、取肃州,元兵大败,余部绕道北逃。冯胜在肃州休整后,决定北征扩廓铁木耳残部。他们到达王子庄(今金塔县境西部)北边的长城脚下,却被边墙挡住了去路。那里仅有一墩,墩门低而狭窄,大军一时难以通过,去关口又得多绕100多里。为不失战机,冯胜命兵将垒石为梯,越墙而过,追杀元兵。后来,为保边地要冲安全,冯胜率部筑遮虏障(即长城)。据考证,金塔境内天仓头墩、沙门子墩、火烧墩、石梯子墩、镇朔墩等,就是当时冯胜所筑的长城烽燧。
  长城烽燧
  大墩门烽火台 修筑长城时依据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位于金塔县鼎新镇大茨湾村南7公里的黑河西岸。烽火台呈圆丘状,底径19.5米,高约11米,用0.18米×0.30米×0.07米的土坯砌筑。烽火台保存完整,东侧有上下攀登的痕迹。周围散见黑釉瓷片、白瓷片等物。是金塔境内汉代、明代长城的外围防线,是甘肃境内长城线上第一大墩。
  鸳鸯池烽火台 修筑长城时依据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位于金塔县鸳鸯池水库西北2公里处,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年)修筑,残高8米,基长、宽均为10.7米,顶宽6米,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台体用当地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5米。台体东南角有一段残长2.8米的坞墙。是金塔县境内保存完好,具有代表性的明代长城烽火台。
  镇朔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位于金塔县城西北45公里处。镇朔墩是汉长城(金塔西段南侧)的重要烽燧;是“居延丝绸古道”向西行分南北两条道的重要标记;也是西域沿“居延丝绸古道”东行的重要关口。镇朔墩是金塔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周围的“镇朔墩雅丹地貌”是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
  镇朔墩东北约3公里处的山上原有一座小城,当地群众称之为石营子城,是当时的关卡。金塔城到镇朔墩有一条大道,从石营子城脚下的峡谷经过后,分作二支,一支向西,通向玉门和安西;一支向北延伸,穿越孤红山,过了南泉、沙坡泉或红柳泉,通往今新疆北境或蒙古人民共和国境。经文物工作者考证,汉代时,这条古道是阿尔泰山及伊犁河一带的少数民族进出河西的捷径。明、清时的镇朔墩是这一烽燧线上的据点,驻有重兵。“此为交通之路,由此往西,由此往北,俱经道于斯”,其北有镇北墩,以防“孤红山来者”,并在孤红山的南泉等处设卡,并派士兵沿途巡逻。再由镇朔墩向南,白雁墩、王子庄墩……墩墩直抵酒泉城。民国期间,镇朔墩一带也有驻军防守。
  镇朔墩烽燧为夯筑四棱台体,底边东西长14米,南北宽11.4米,残高5.6米,夯层厚0.13~0.15米。镇朔墩下有一眼泉,后改为水井,向东约2.5公里处是北海子。镇朔墩的西北约4公里处有一古城遗址,是汉代北部都尉驻地偃(前)[泉]障遗址。正北2公里处有一东西走向、长约15公里的低矮土丘(现已蚀化为零星残丘),再北去2公里便是汉长城。
  张义潮遣使过镇朔墩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吐蕃贵族乘机侵占河西各州,“丝绸之路”及阳关受阻,西域与长安的联系被切断。朝廷在西域设置的北庭节度使便于北方回鹘路(居延西古道)经居延,然后沿北大路(今金塔县境内)到达长安。
  唐懿宗大中年间,沙州人张义潮乘吐蕃内乱,动员群众,组织力量,发动沙州起义,一举成功。张义潮遂派高进达率众从沙州出发,进入东北戈壁,经花海到镇朔墩(今金塔县西坝乡境内),然后沿汉长城北上,经臭水墩(今金塔县大庄子乡境内)、红沙墩(今金塔县航天镇境内),过肩水金关,向北迂道过居延,达天德(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大中四年(850年)岁末抵达长安,受到唐懿宗热情接待,并派遣使者携带诏书和赏赐品随高进达从原道前往敦煌进行慰问。
  西窑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在金塔县芨芨大墩西面,(金塔县城东北方向),有一座古烽台,因位置在芨芨大墩的西面,故称西窑墩。又因此墩中间细,亦叫“细腰墩”,它的附近有被风沙掩埋的村落遗址,传说是西窑村遗址。
  西窑墩的锁阳救康熙 相传,康熙皇帝微服私访,从王子庄启程,要到毛目(今金塔县鼎新镇)。于是康熙皇帝骑着马,沿着北山边的牛车道,迤逦前行。正值饥荒年,几十里路程,已经是人困马乏了,他忍着饥渴,巴望有个村子,好歇息歇息,讨口水喝。康熙帝走了几家,没有讨到半口水,更不要说是吃的了。他只好骑着马,继续向前走,走了一阵,康熙下马歇息,手下触摸到了一个毛茸茸的东西,细细端详,一个水紫水紫的纺锤形的东西埋在沙里,他就发狠用手刨起来,越往下,颜色越黑。无心刨了,就顺手掰了下来,可里面却白嫩似豆腐,不由得让他口水直流,索性咬了一口,嗬!甜滋滋,凉森森,半截下肚后,他才觉得口里有点涩味,原来这东西是根甜,越到梢越涩。他就在别的白刺旁边又寻找开了,刨一个,吃一个,口里还念叨说:“这东西要横匍着长,根再粗些,才好哩!”
  不一会儿,康熙皇帝充了饥,也消了渴,他把剩下的几个装在褡裢里就上路了,骑马走了老远,他还回头望着那几丛红柳。后来,他把那东西拿给路人看,才知道那东西叫锁阳,并知道那村子叫西窑村,他感叹地说:“西窑的锁阳真甜,能解渴,又能充饥,能救人呐!”
  居延遗址
  按照国家文物保护区划,居延遗址现划分为甘肃、内蒙古两部分。甘肃部分现今主要包含大湾城(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肩水金关及现存的92公里的长城段、长城沿线59座烽燧。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至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为了防御匈奴族进犯,西汉王朝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为进一步巩固边防,经营西域,在边地大规模修筑关城、烽、堡等设施,并驻守戍兵,置官开渠,移民屯垦。大湾城、地湾城、肩水金关故址就建于这一时期。
  大湾城、地湾城、肩水金关1981年9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8月,金塔县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划定大湾城、地湾城、肩水金关保护范围:分别以三个关城遗址为基准,向四周扩延500米。甘肃省人民政府又于1999年3月公布了同样的保护范围。
  汉代都尉府——大湾城
  大湾城,汉代修筑长城时依据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大湾城故址属居延遗址的一部分,为汉代肩水都尉府所在地。
  大湾城故址分东大湾城和西大湾城(东岸为东大湾城,西岸为西大湾城)两部分,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45公里处的黑河两岸,东经99°75′,北纬40°38′。
  东大湾城遗址范围350米×250米,由内城、外城和障三部分组成,内城、外城现仅存几段残高1米左右的城墙和两座残高7米的烽台。障面积90米×70米,障墙残高8.5米,基宽4米~6米,墙系夯土板筑,夯层厚0.2米,夹棍直径0.1米~0.2米不等,棍距4米,行距1.7米。城门在东墙,由两座10米×8米门橹构成,门宽5.2米,进深17.5米,有坡道可上门顶,顶上建筑已毁。障内有宋、元时期所筑土坯房三间,障四周有两道平行的土墙,现存东面一段,它们与障之间有一道7米宽的壕沟。
  西大湾城距东大湾城2公里,两城隔河相望,面积180米×210米,墙系夯土板筑,其筑法与东大湾城完全相同,墙基现宽8米,顶宽3.4米,残高8米,门在北墙,已毁,宽9米,斜坡道进出,城内有两处后代所修土坯房。
  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发掘出汉简1500余枚,以及西夏文的印版文书和西夏文的丝绸各一件,其中,所出简中的西汉“田卒簿籍”较为重要。1972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在此发掘出数百枚汉简和部分珍贵文物。
  东大湾城现存城址保存较为完好,而西大湾城由于地处戈壁沙漠之腹,紧靠黑河河岸边缘,随着河床的自然扩宽,近年来故址南墙、东墙分别被河水冲毁150米、125米,且有继续扩延之势。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一故址进行保护,1998年4月,金塔县在多次组织有关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金塔县大湾城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8年10月、1999年3月又委托酒泉地区水电处勘测设计队编制了《工程设计报告》,正式向甘肃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呈报和请示,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防洪工程于1998年10月正式开工。该工程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堤坝布置在西大湾城东侧黑河西岸边,全长792米。该项工程于1999年10月23日竣工,经省、地验收,被评为优质工程。2008-2009年,金塔县先后分两期共投资200万元完成了肩水金关、地湾城和东大湾城的加固维修。主要工程:遗址表面PS喷洒渗透防风化加固,裂隙PS注浆加固、墙体悬空面或坍塌区加固,顶面冲沟加固和设置防护围栏。2011年又实施了三期工程,总投资110万元,对西大湾城进行了除险加固维修。
  大湾城防洪工程碑文
  居延简库风水地,古今盛名映苍穹。
  苍山巨变时景迁,弱水冲城一角陷。
  戊寅筑坝定经纬,庚辰大堤连阡陌。惠及桑梓古城安,考古研究史为先。
  斗移星转,时换境迁,城垣颓陷、大有倾倒之势。加之弱水溢道冲毁古城西南一角,为保古城无虞,国宝文物无恙,地方政府多次以工代赈进行修护,并备文详呈上级,恳请资助。
  公元一九九八年十月,国家文物局核准立项,并拨支专款一百万元,地方政府倾囊相助,以工代赈,组织劳务建勤配套达六十六万元。工程建设者情系大湾城,挥汗戈壁滩,茧手胼足,风餐露宿八百余天,修筑大堤七百九十二米,划定保护范围十八平方公里,飨保大湾城古址安然无恙。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利在当今,功载史册。党和政府,制定方略;庶民百姓,一体昭泽;专家学者,献计献策;能工巧匠,流尽汗血。今留墨迹,诚怕湮没,史库永存,古城放歌,企盼后生,耀我中华。
  金塔县人民政府
  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三日
  汉代侯官所在地——地湾城
  地湾城,汉代修筑长城时依据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地湾城故址属居延遗址的一部分,为汉代侯官所在地。
  地湾城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51公里处,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东经99°86’,北纬40°42’。
  地湾城故址由三坞和一障组成,遗址范围100米见方,是汉代肩水侯官所在地。现仅存一障。障面积22.5米见方,城墙基部厚5米,高8.4米,系夯土板筑,夯层0.2米,夹棍间距4米,行距1.7米,在北墙离地4米和东南墙角离地2米处,有成排木棍洞。通过观察和仪器测量发现,地湾城、大湾城和肩水金关城池都是正南正北,但是,此处的黑河走向却不是这样,这说明汉代的将士工匠修建地湾城、大湾城和肩水金关城池时已经使用指南针定位。
  地湾城故址范围内曾出土汉简3000余枚,铜、铁、陶、木器若干。特别是此处出土的汉简中有历简、历谱、医简、算简等,它们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汉代关城遗址——肩水金关
  肩水金关,汉代修筑长城时依据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故址属居延遗址的一部分,为汉代烽塞关城,是当时进出河西、南北通行的咽喉,取名金关,含有“固若金汤”之意。
  肩水金关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城东北152公里处,距东大湾城7公里的黑河东岸,东经99°94′,北纬40°50′。
  肩水金关遗址主要建筑有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组成。楼橹长6.5米,宽5米,西侧残存有通到楼橹顶上的3层土坯台阶,西楼橹间的门道宽5米,其上部原有门楼类建筑物。关门内外埋有虎落尖桩和木转射,门两侧连接夯土塞墙。坞在关门内西南侧,北墙长36.5米,南墙长35.5米,东墙残长24米,东南角有一豁口,可能为坞门。坞墙夯筑,厚0.7~0.8米,残高0.7米。坞内发现房屋和马厩等共11间,西南角残存有障和燧址。亭墙用土夯筑,厚1.2~1.3米,长13米,宽12.5米,门窄小;亭内有住室、灶屋和仓库。亭西北部紧接烽台,台基方形,长7.8米,宽7.7米,经修缮过的夯土台基外部用土坯包砌。肩水金关故址现仅有一烽台,台长宽均8米。
  肩水金关故址虽然保存不完整,但出土文物极为丰富。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掘出汉简850枚。1973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掘出汉简11577枚,其他实物1311件,出土汉简占居延汉简的三分之一多。更为可贵的是其中包括完整的和比较完整的簿册70多个,这为简牍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准确性。这70多个册子,有的出土时就连缀成册,有的编绳虽朽但保持册形,有的散落近处可合为一册,这些汉简多数有纪年,内容连贯。如简册《塞上烽火品约》共17枚,该册是研究汉代的烽燧制度以及边塞防御系统十分重要的资料。该简册中,对匈奴人入侵的不同部位、人数、时间、意图、动向以及天气变化异常等情况下,各塞燧燔举烽火的类别、数量、方式、如何传递应和、发生失误又如何纠正等都作了具体规定。这些简牍大部分遗存完好,字迹清晰,文物研究价值极高。世人称为“肩水金关汉文库”。
  火烧沟文化遗存
  火石梁、缸缸洼、榆树井等遗址均属青铜时代的火烧沟文化类型,该类型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的西、中部,于1976年在甘肃省玉门市清泉乡火烧沟发现,故被称为“火烧沟文化遗存”。清理墓葬312座,出土大批彩陶、铜器和金银器物。铜器以模铸为主,陶器受马厂文化、齐家文化影响明显,以四耳带盖彩陶和粗陶罐为多,其时代大致在夏、商之际。以后此类遗址在甘肃省山丹、民乐、酒泉、安西、敦煌等地不断发现。曾出土大量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这反映出河西先民们对绿洲土地利用、当时社会分工、商品交换和私有制出现等情况。
  缸缸洼
  缸缸洼,依据文物古遗址取名。缸缸洼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烧制缸缸等皿器的窑址,又因此窑址在东沙窝低洼地带,当地人称“缸缸洼”。
  缸缸洼遗址位于金塔县大庄子乡永丰村东南7公里处,距县城30公里。缸缸洼遗址是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缸缸洼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其东边沙梁上残存烧制陶器的窑址四座。一号窑长、宽各1米。二号窑残底呈圆形,直径1.4米。三号窑长2米,宽1.5米,炉门南开,门口宽0.3米。四号窑仅存灰层,范围模糊,窑址灰层中有木炭残块。遗址西面是墓葬区,多为竖穴土坑墓。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和征集的文物有双耳彩陶罐、双耳盆、石刀、石斧、石纺轮等69件。陶罐壁薄而硬,造型美观,带有“人”字形或菱形黑色陶纹。石器通体磨光、多穿孔。窑址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石器。从窑址和陶片看,这是一处陶器作坊遗址。
  缸缸洼陶器的出现,是四坝文化的标志,是新石器和青铜器时期中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不可忽略的环节。
  火石梁
  火石梁,依据文物古遗址取名。遗址地表残留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泥制红陶器。远眺火石梁遗址如烈火通红,故而得名火石梁。
  火石梁遗址位于金塔县大庄子乡头墩村九组东北14公里处,距金塔县城40公里。火石梁遗址是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火石梁遗址面积约9.5万平方米,文化层达0.3~2.2米,遗址内东北部直径约30米的灰堆中有大量的炭结块、孔雀石和碎铜片。1987年文物普查时,火石梁遗址发现和采集的有石刀、石勺等文物。石器通体磨光,制作精细,陶器有精细的花纹,属新石器时期的青铜冶炼场遗址。
  关于火石梁有这样一则传说,据传:当年讨赖河水浇灭了北山的大火之后,却在山南的一个小山梁上,保留了永久的火种。于是,每天远远近近的人们都跑去取火,用来冬季取暖,夏季做饭,白昼烤肉,夜晚点灯,人们管这里叫火石梁。此事被这一带一个凶狠的妖怪知道了,派众小妖包围了火石梁,并张贴告示,要取火种者,交上火种钱。种地的交粮油,放牧的交牛羊,打猎的交猎物。有一天,百姓们趁着妖怪不备,骗过众小妖,偷来火种。家家户户又透出了缕缕火光,又飘出了袅袅炊烟,又响起了阵阵笑声。这无疑断了妖怪的“财路”,再也没人给他交粮油、牛羊和猎物了。恼羞成怒的妖怪,强行收回各家各户的火种,不交的就要遭受严刑拷打,并且逼出了人命。百姓们忍无可忍,用火烧死了妖怪,家家户户又可以到火石梁引燃火种,生火做饭,煨炕取暖。
  再后来,人们用这里的火种炼过铜,制过陶,烧过砖,铸过鼎。于是,在金塔一带留下了许多与火有关的地名与传说。火石梁不远处,有两个古老的村庄,一个叫牛头湾,一个叫火烧沟。
  榆树井
  榆树井,依据文物古遗址取名。因此地有一株硕大的郁郁葱葱的榆树,被当地群众视为“神树”,榆树井因此而得名。
  榆树井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烧制陶器的窑址。因烧制作坊位于榆树井旁,取名榆树井遗址。
  榆树井遗址位于东沙窝中部偏西,今羊井子湾乡境内。榆树井遗址是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榆树井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0.05~0.6米,表面残留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骨珠等物,曾出土侈口彩陶罐等。
  古代墓群
  据文物普查,金塔县境内共有古墓群30余处,大多坐落在荒漠戈壁深处,周围没有现代生活气息,因而便于考古研究。古人曰“墓葬非藏枯骨也,乃藏人心也”,通过古墓葬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墓主人所处的时代、身份,还可以通过墓葬方式和随葬物品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包括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水平、民情风俗、文化面貌等。此外,还可了解到民族关系、劳动方式、生产工具、房屋建筑、服装式样、音乐舞蹈、文化体育、传统道德等多方面的信息。可以说古墓葬就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金塔县古墓葬中汉墓葬保存尤为完好。其墓葬形式大多是门前带有斜坡墓道的长方形洞室墓,因建筑材料不同,分为砖券墓、砖土结合墓和少量的土洞墓,此外还有砖造圹穴小墓和翁棺葬五种。古墓葬以东西向者多,南北向者少。汉墓葬以其形式、结构和建筑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长方形砖券单室墓,砖土结合单室(有砖券墓门,分土洞砖室和土洞单室两种类型),前后双室墓和砖券拱顶的砖砌圹穴的小孩墓。
  金塔汉墓器物组合形式及陈列位置也极其特殊。有比较简单的器物组合型,墓内只有陶瓮和陶罐;有较复杂的器物组合型,除陶罐和瓮继续沿用外,还有陶壶3件、陶盒3件、陶仓3件,这已成定律;有实用器物逐渐消失,反映生活方面的陶质模型器物大大增加的墓葬器物组合型;有具有一定延续和发展的器物组合型,例如墓中常有缺仓、少壶的现象;有的还出现了陶车、陶牛、俑人,鸡、猪、狗等家畜与家禽,这一变化应是自汉武帝以来庄园经济日益发展的写照,是中国古墓葬在随葬方面的一次大变革。墓葬中众多的铜镜,不仅可以印证其时代,而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一般而言铜镜为日光镜者,它的时代应是西汉晚期;有支规矩镜、四神规矩镜和四乳四神镜者,它的时代应在王莽时期至东汉晚期;有四神规矩镜、尚方规矩镜、简化规矩镜者,其时代当在东汉早期至中叶。
  金塔汉代墓葬器物组合形式的一般演变次序为:西汉晚期是瓮和罐,有时加上3件陶壶,王莽时期是3壶、3盒、3仓和灶、梯等炊具的组合形式,东汉早期至中叶是在3壶、3盒、3仓基础上又增加了案、盘、樽、碟、耳环、勺等墓中致祭的陈设器物组合,东汉晚期是案、盘等祭奠器物继续存在外,又有少量陶件、俑人、鸡、猪、羊、狗等动物偶像。
  城池墩堡
  “城池不守,支体分裂”。历代封建统治者皆依城池来保护自己,并以“城郭沟池以为固”,以资防守。自汉代修筑长城以来,至清代和民国期间还在修补城墙,开挖城壕(护城河)。所以,就形成了千百年来的“城池”之称。
  会水城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与会水县取名同宗。《汉书·地理志》载:“汉代酒泉郡领九县。”据《西域考古录》、《元和郡县图志》、《读史方舆纪要》、《重修肃州新志》等史书记载,会水县在众羌水会张掖河的地方。会水县自公元前111年置县,到东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改酒泉郡为酒泉军,隶属于敦煌镇。至此,会水县遂废,以其地归酒泉军。
  金塔县东沙窝(今金塔镇和羊井子湾乡辖境)有两座古城,据文物工作者多次深入实地考证,考证此地就是汉代会水县的位置。《重修肃州新志》、《金塔县志》等史籍亦有此记载。根据李并成先生调查考证,位于今金塔县现代绿洲东部,北大河下游,条湖(唐白亭海,已涸)以南,已沙漠化的沙丘中汉唐古城遗址中的西古城,即为西汉至北魏的酒泉郡会水县城。众羌水:发源于祁连山羌人居住地,西北流经张掖、酒泉,汇聚于会水县诸条河的统称,如黑河、摆浪河、洪水河、讨赖河等。
  据考证,汉代会水县的境域范围:东南沿羌谷水至罗城,与表氏县接壤;正南与安弥县(今高台双井、盐池以南)为邻;西南与福禄县接连;西与延寿县遥相连接;北面以古汉长城与匈奴相隔。县境东西总长360里,南北宽约240里,是酒泉郡所领九县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县。
  西古城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0公里处,东距金塔镇五星村委会驻地4公里,此址风蚀严重,甚破,仅存残迹,地面散布有汉晋陶片,当属魏晋时期之遗存。据晋人所作《汉书·地志详释》云:“今和韶屯(按指东晋之世),在呼蚕、羌谷二水之间,去会水口西南九十里。”据考证,西古城东北至两河会口四十五公里,正合于九十里之说,证明西古城是魏晋时期会水县属之和韶屯遗址无疑,并非会水县城。据《魏收志》载,后凉吕光曾于酒泉郡北部置凉宁郡,领贡泽、园池二县。考古认为其贡泽,约即汉时之白亭海,后凉凉宁郡治贡泽县,其县城或者就是西古城旧址,其城址为东西两座城并连,南北80米,东西总长200米,附近有古代屯田遗迹。
  东古城位于金塔县城东北23公里的沙漠中,与《肃州旧志》所载:“在卫东北一百四十里”大致吻合。其城东西89米,南北89米,残高2~3米,似开南门,四角有角墩,城为风沙侵蚀,地面散布有汉晋陶片、残砖、五铢钱等遗物。城外四周数十里内稠密分布有古文化遗址、古墓群、古窑址等,地下埋藏十分丰富,尤以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占有重要地位。据考证,双古城一带,在秦汉以前,就是西部土著民族集居生活的地带,而东古城为汉代会水县城,当无误,方位里距,都与典籍所载吻合。所谓“城北有白亭,古曰白亭海”,今虽干涸变为沙漠,但从地势之高低,生物之状态,仍然能发现它的海域位置之所在。白疙瘩,东南靠海滨,在古代,地多盐碱,终年呈现一片白色,故以白色冠地名。按此地为汉代酒泉郡通往北部障,以至居延海的边塞交通要道,沿线往往起亭、筑障。这个亭不属农村行政建置,是军事性的站口,是通往酒泉北部障或居延肩水金关的一个驿站,是过往人员食宿之处,备有“传舍”(即今国营旅社、客店之类)、烽燧、凉亭等,故称“白亭”,其海亦名“白亭海”。
  居延故城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与居延县取名同宗。居延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以东30公里处的荒漠中,因其东北方向有居延泽而得名,为汉代张掖郡辖属十县之一的居延县治所。居延城大致呈南北方向,四墙长度略有不同,南墙长127米,北墙长126米,东墙长131米,西墙长122米。城墙残高仅为1.7米,墙基厚4米,城墙主要以夯土板筑,间或有土坯砌筑,城门在南墙中部,四边墙角各有凸出的墩台,城内房屋遗址多被流沙所掩埋。
  据《括地志》记载,居延城“在张掖东北一千五百三十里,汉置。”《武帝纪》记载:“元狩二年,霍去病出北地二千余里,过居延。太初三年,路博德筑居延泽上。天汉二年,李陵出居延,至浚稽山。”《地理志》记载:“居延县属张掖郡,为都尉治。”《郡国志》记载:“张掖,居延属国,故郡都尉。安帝时,别领居延一县。建安末,立为西海郡。”《新唐志》记载:“张掖河,西出合黎山硖口,旁河东堧,屈曲东北行千里,有宁寇军,军东北有居延海。”《元志》记载:“有亦集乃路,在甘州北一千五百里。城东北有大泽,西北俱接沙碛,乃汉西海郡居延城。夏国尝立威福军,太祖二十一年内附,至元二十三年立总管府。”明洪武初,冯胜拔肃州,进至扫林山亦集乃路,即此。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西汉王朝为了保障中原通往西域道路的畅通,“于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二城)以卫酒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武帝又起用前伏波将军路博德大规模修筑居延地区的军事防御线及府、县设施,任用侯官、县吏等。由此,居延城的规模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其职能机构更为健全完善,后在此置“张掖居延属国”。汉安帝时期,仅居延属国就有居民4000余人。到汉献帝建安末年(196年),改立西海郡,辖居延一县,郡、县治所同为一处。
  居延城作为居延丝绸古道上的名城重镇,不但是居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自然条件较好的主要农垦屯田区。两汉时期为了大力发展垦屯田业,以保障居延地区戍边队伍的给养,当局推行移民实边政策。据史载,当时作为汉代社会基层行政组织的“里”,在居延县就有35个。
  居延县城的商业也曾是百兴不凋,繁荣一时。有简文记载,居延地区的商品多来自中原,而居延地区的特产也源源不断地运往内地。
  马庄子城故址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位于金塔县西大湾城址西南4公里处的砾石戈壁滩上,汉代古城遗址。基底呈正方形,截面呈梯形,基底边长21米,顶部边长17.7米,残高9米,整体夯土板筑,夯层厚0.08米,墙体基底厚5.6米,顶部厚2.6米。墙体四壁有不同程度的坍塌,外壁四角均整体坍塌。
  将军营盘(又叫芮公营)。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将军营盘位于金塔县航天镇营盘村,居黑河西岸。黑河通道由此分岔,一路伸向张掖,一路伸向酒泉。它巍峨矗立,是当时阻止匈奴进犯河西的屏障,是汉将李陵的驻军营地,俗称“将军营盘”,
  据《汉书·武帝本纪》载:“天汉二年,诏陵以九月发,出遮虏障,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据文物工作者实地考证,当时的会水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之北部咽喉。境内有沿黑河通向南北的必经之道,东有合黎山为天然屏障,北有狼心山和孤红山自成锁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汉时,为了保证河西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武帝在居延境内大搞军事设施,派遣重兵把守。李陵驻守酒泉时,其大本营就在今金塔县航天镇营盘村,当时人们称之为“将军营盘”,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据唐《元和郡县志》载:“遮虏障,在酒泉北二百四十里,李陵与单于战处,隋镇将杨元,于其地得铜弩牙、箭镞。”宋《太平寰宇记》载:“酒泉有古长城,在县北,《汉书》谓之遮虏障。”清《重修肃州新志》载:“遮虏障,在州北。”民国《鼎新县志》载:“将军营盘在城西十里,黑河右岸,是汉代李陵将军的营盘,当地农民曾在营地拾得残刀片、铜弩牙、箭镞等物。明代,明代曾设兵防守,又遣内监驻此。游击芮钊御贼于此。又叫芮公营。”曾经在此处发掘箭镞、刀刃等文物。
  白城子故址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二十里,在黑河西岸。《元志》又,瓜州亦有白城子。今北虏亦云肃州有白城子,疑即今之金塔北二十里之双古城。
  西三角城故址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位于金塔县羊井子湾乡羊井子村东北1公里处,周围为戈壁砾石地带。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25万平方米。遗址中心有45米×40米的小城一座,城墙遗迹尚存,残高2~3米,基宽2.7米,夯层厚0.1~0.23米,南面开门。遗址内地表有大量绳纹灰陶片及石器残片。周围分布着多处古窑址、古墓葬,其中城东65米处有窑址一座,平面呈椭圆型,长2.5米,宽1.9米,残高0.2米,窑壁烧结层厚0.05米,为汉代烧制陶器的作坊。1993年3月确定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双城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双城,即平朔城。由于城中间有东西向隔墙一道,将城分为南北两半,因此叫“双城”。
  西夏时修筑的双城,是居延塞防线上的重要关城,位于金塔县航天镇(原双城乡)境内。经文物工作者考证,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赵元昊(党项族)打败回鹘,正式称帝,号大夏,史称西夏。西夏政权在最强盛时辖二十二州,在甘肃河西设西凉(武威)、宣化(张掖)二府和镇夷(张掖)、番禾(酒泉)二郡,居延属镇夷郡,统归黑水镇燕军司管理,其中黑水镇燕军司驻今金塔县航天镇境内。双城原名平朔城,现故址修筑于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重修肃州新志》载:“平朔城,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北约七十里,镇夷城北二百二十里,周围二里,门外有教军场。平朔,元时守御,明初为二所,属威远卫。”城垣遗址至今尚存,呈正方形,边长250米,周长1000米,残高2米,基宽11米,城内外已辟为农田,城外平坦的教场形迹依然可辨。
  双城南城城门开于南墙,北城城门开于北墙。当时在此共同守御的有元朝政府嫡系蒙古军和旁系汉军,蒙古军驻北城,汉军驻南城,民间俗称“蒙汉城”。明初,置平朔所,属威远卫,千户所属驻城内,主要防线是毛目东山北段,治理范围为今金塔县航天镇一带。清代,曾有清朝政府嫡系满族部队八旗军和旁系汉族部队绿营军在此设防驻扎,八旗军驻北城,绿营军驻南城,民间又称之为“满汉城”。
  天仓故城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与天仓乡取名同宗,在额济纳河(俗名黑河)之北。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筑。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重筑,以处番夷。在天仓城西四十里处有夜目故城。
  威虏城 (即威虏卫故址)。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位于金塔县古城乡政府东南200米处。城平面呈方形,边长400米,面积16万平方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6~0.18米,墙残高4.5米,墙基宽12.8米,顶宽4米,四面开门,有瓮城,进深10米,城墙遗址犹存。北凉时为王子沮渠牧犍放牧之所,稍西有王子庄。今故址尚存,与王子庄近。明初置卫,寻废。嘉靖七年,番夷牙木兰等内附。巡抚唐泽议:于肃州迤北境外,威虏旧城及天仓墩、毛目城、白城子等地散处其众。二十八年,监生李时旸上言:边外属夷,旧为吐鲁番所迫,今环肃城杂居不便。巡抚杨博檄副使王仪等,修葺威虏并金塔寺古城,添设白烟墩等城堡凡七,墩台十有二,安置番帐七百余所,于是,肃城数十年番害顿平。
  据《肃镇志》记载:“威虏城,在肃州东北一百三十里,即威虏卫。闻说先年本卫军戍获功,斩虏首级,勘官御史赵春以为杀降,欲致获功官军于死地,因以致民叛乱,后招抚迁于肃州。今中右、中中所,即此卫人也。余亦有徙于河西各卫者,乃首叛也。后,嘉靖二十七年,重修此城,安插西番住牧。雍正四年,吐鲁番回目伯克拖马忒木等率众归附,因安插此城,并为开渠授田,给籽种农具以自业。”
  威远城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威远城故城址在今金塔县天仓乡东北部,肩水都尉遗址附近,唐代在此处设置威远守捉。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肃州有酒泉、威远二守捉城。”《肃镇志》记载:“威远城在卫东北三百八十里,城筑于唐代,沿革宋代、元代之,明初设立威远卫治所。后因失误秋表,该部查究,风闻有诛徙之说,军民大惧,相率逃入西域回夷之地。本官恐民去地空,乃立招抚旗七杆于山上,而民竟远去,不复返。因名其山为旗杆山。今尚有三杆峙立焉。”又,《西域记》云:“威远汉人,今在鲁迷地方(也作芦眉国,在今土耳其),穿衣戴帽与夷不同,衣制仍中国,穿则置襟于背后,网巾同汉人,戴则悬圈于额前,言语、饮食、养犬豕与夷不同俗。”
  茨湾营营城堡故址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位于鼎新镇(原芨芨乡)芨芨村南21公里处的沙漠中,据考证初建于汉代,明代重修,城坐南向北,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17.5米,南北宽16.2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5~0.18米,墙基宽6.2米,残高8.8米,门北开,门墩残高7.8米,宽3.8米,门道进深5.7米。
  毛目城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因本地东临合黎山,西沿黑河,如若登高远瞩,黑河东岸狭长地带呈毛目状,犹如额前之眉毛,磅礴的黑河流水汹涌澎湃,好比眉下之眼目,人们按地形若毛目状,故曰“毛目”。
  毛目城,明代修筑,治所在威远城。唐于此置威远守捉。今金塔县鼎新镇一带,故址尚存。《清一统志·肃州》:毛目城“在高台县镇夷城北一百六十里。乾隆元年设县丞驻防,并设把总……(城)周一里。相传皆元时守御,属威远卫。”志言元至正十五年(1353年)筑,可为一说。
  据《肃州新志》记载:“毛目城,地在镇夷口外一百六十里,双树墩之北八十里,与天仓、威远,皆昔人屯耕战守之处。雍正十一年开。其渠道远迎黑河之水。有大常丰渠一道,自龙口起,至尾止,计长六十八里九分;小常丰渠一道,自口至尾,计长二十七里三分;开常丰渠一道,自口至尾,计长一十七里二分。内编列“天、地(元)[玄]、黄”等三十号,每号五、六、七百余亩不等,共地一万八千零二十五亩。十二年,下麦、稞、糜、粟四种一千四百三石五斗四升五合。除种,官、民各分三千七百五十七石二斗八升八合零。十三年暨乾隆元年,下夏、秋籽种一千六百七十一石七斗五升。经理之员始系原任山东布政司孙兰芬,嗣有原任江苏布政司赵向奎接管,外有效用镇夷千、把总田进录、刘勇等”。
  镇夷营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与镇夷峡取名同宗,含“震慑夷人”之意。在金塔县城东南。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都指挥马溥,于黑河之北筑堡,为哨马营。三十年(1397年),就马营展筑,设镇夷千户所。永乐初,总兵宋晟复奏置。后为黑河冲决。
  王子庄州同署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与王子庄取名同宗。王子庄旧址在威虏旧城之西(今中东镇政府驻地附近)。相传北凉沮渠蒙逊王子牧犍住此。
  据《重修肃州新志》载:“在威虏城内之哥里哥失处设王子庄州同署。乾隆二十七年移驻金塔城,借寓民房。历任数官,仍属草创。乾隆五十五年,州同谭乃熊见衙署逼仄,大门至头门仅五丈,借养廉银三百两买杨、张、李五家地基扩修盖造。自前至后,共成照壁、辕门、头门、二门、大堂、二堂、书房、内宅、班厅、衙役房、群房、寅宾馆、土地祠,马号八十余间,围墙一道,泉井一口,规制始备。百余年来,渐就倾颓,后因军务繁重,未遑修理。光绪四年,署州同郝遇龙见栋柱朽败,墙壁坍塌,先将头门、仪门、照墙、甬道设法重修。所需木、瓦、砖、石、灰料,工匠各费,官自给发,不动公帑,不扰民财,次第完整,又拟将大堂、二堂、内宅、花厅一并兴修,而力尚未逮。”
  金塔分州城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与金塔县取名同宗。据《重修肃州新志》载:“曾设在王子庄威虏堡,即威虏卫旧城。雍正七年将威虏卫改设为州同。乾隆二十七年移驻金塔城。其城始于汉朝北部都尉,设在边外夹山以北平川,筑以土城,周围二百四十丈,高一丈八尺,厚七尺,池阔一丈,深八尺,南北东三门,规模狭隘。嘉靖二十八年,巡抚杨博檄副使王仪等,(将)[修葺]金塔威虏各旧城。乾隆五十一年,州同彭以懋兴工增筑城门楼堞如式,又于城外西南筑堤百丈,以捍水患,有碑志。同时修葺,终嫌卑薄。咸丰年间,山水猛发,冲塌西南隅六十余丈,至今仅存一百九十丈。同治五年,知州李元嘉、州同刘秀挹,因肃回既变,恐城头太卑,不足守御,乃培厚四尺,加高六尺,连老城共高二丈四尺,于是东南两门俱塞,仅启北门。同治十二年秋九月,州同郝遇龙以肃逆荡平,始(厂)[敞]南门,以便往来。既见墙多崩挫,门无城楼,乃于光绪元年增修南北城楼二座。门瓮甃以砖石,又筑北城外月城一道,高与城等。”
  创建金塔厅衙门碑记
  南岳 谭乃熊
  雍正八年,设立州同官。其旧署原在噶里戈什,乾隆二十七年移驻金塔,借居民房。三十年,前任姚详请建修,请银二千一百两已准,未行。三十九年,前任瑚在州借银七百五十两,作八年流摊,不过略为(粘)[贴]补。五十五年,予莅兹任,见衙署窄小,从宅门至头门仅五丈,因详准上宪借得养廉三百两。于是以银一百余两买添杨、张、李等五家地基,鸠工庀材,修盖头门、仪门、大堂、二堂、书房、内宅、衙役房、群房、迎宾馆、土地祠共八十余间,历百七十余日而工竣,共费一千八百余金。旋奉部驳,估变噶里戈什旧署砖瓦木料,饬解银二百一十二两零。二项并解费共用银二百六十余两。夫噶里戈什寸砖片木俱无,旧基尽属沙土,早年为营中所有,童叟均知。今日新署柱梁皆属大木,椽檐皆构松株,房上脊梁则用兽头筒瓦花砖,壁则灰饰丹粉,地则墁砖镶石,外周垣墉,内启门窗,照壁前峙,辕栅旁列,掘井栽树,安挂匾联,予之力几疲矣!因述之以志其事。
  乾隆五十七年,岁次壬子无射月立。
  天仓头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天仓头墩在肃州城东北三百五十里处,为诸墩之首。东去威远地方八十里。
  永宁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永宁墩在天仓墩东南一里处,墩旁有泉。昔墩军下墩取水,尝被贼害,自筑天仓墩瞭哨,军始获安。
  夜摸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夜摸墩在天仓、永宁二墩西南,离肃州城三百四十里处,接传天仓墩烽火。明初自为一所,属威远卫,后废为墩。
  夜魔(摸)墩的传说 据说,黑河下游有个十来户人家的村子,当时这个村庄土地贫瘠,人们生活贫困,村民们一年早出晚归,收入微薄,难以维持生计。
  尽管这样,这里却时常出现闹鬼的传闻。天一黑,全村家家户户大门关紧,不敢外出,害怕恶鬼出现。当时,本村有个叫“夜摸爷”的人,他想,反正我们一家也只有老夫老妻,没有孩子,无所牵挂,为了全村人的安康,夫妻俩商议了片刻,一致决定,非要除掉这恶鬼不可,为民除害,就是死也死得其所。这天晚上,夜摸爷全套武装,一切准备完毕。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就在当晚深夜,恶鬼果真又出现了。夜摸爷手提钢刀,冲到村庄路口,恶鬼一见夜摸爷就气势汹汹地扑过来,夜摸爷闪过就是一钢刀,迎头劈去。而这恶鬼很狡猾,摇身一变,一左一右,速度极快,动作敏捷,很难对付,夜摸爷竭尽全力打斗,被恶鬼抓得遍体鳞伤。但夜摸爷除鬼心切,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就这样,你来我往一直拼杀了三个时辰。由于夜摸爷年近花甲,力不从心,就在马上要倒下的时候,夜摸奶奶赶到了现场。老夫妻相互照应跟恶鬼斗了大约半个时辰后,突然,夜摸奶奶不幸被恶鬼折颈致死。夜摸爷见到自己的老伴倒下动弹不得,顿时火冒三丈,拼着老命,一钢刀,将恶鬼杀死了。待天亮时,在亭坪处人们见到夜摸爷夫妻倒在血泊中,为民除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了纪念这两位老人,村民们自发地把夜摸爷夫妻分别用红胶泥塑了像,并在塑像的周围建造了一个高高的大墩,村民们称为“夜魔(摸)墩”。
  时光流逝,夜摸爷夫妻塑像已经不复存在,但在村子西头的夜摸墩仍然屹立在高高的山岭上,现在村民将夜摸爷夫妻当做神来供奉。
  岔口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岔口墩在肃州城三百三十里处。瞭夜摸墩烽火,以达红沙墩。
  红沙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红沙墩在肃州城二百九十余里处,界于红沙、半截二墩之中。因二墩相去二十余里,中有沙沟一道,南有芦草大湖,林木稠密,沙窝险峻,墩军瞭哨不见,乃于此添筑墩台一座,贼遂不能藏形。
  半截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半截墩在肃州城北二百七十里处,旧瞭红沙墩,今瞭李见嘴。
  细腰儿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细腰儿墩在肃州城二百五十里处,联半截墩烽火,以传火烧墩及上石梯墩。
  火烧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火烧墩在肃州城二百三十里,离细腰儿墩十里处,瞭细腰儿墩烽火。
  昌平头敦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昌平头墩在肃州城二百二十里处,接火烧墩烽火。
  昌平二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昌平二墩在肃州城一百九十里处,接头墩烽火。
  昌平三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昌平三墩在肃州城一百九十里处,接二墩烽火。
  昌平四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昌平四墩今改名新四墩,在肃州城一百七十里处。
  威虏后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威虏后墩在肃州城一百六十里处,瞭昌平四墩烽火。
  威虏城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威虏城墩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三十里处,瞭后墩烽火。明初有西番居住,后徙去。
  东八里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东八里墩距威虏城东八里,在肃州城北一百三十里处,传后墩烽火,以达威虏城墩。
  王子庄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王子庄墩在肃州城一百里处,瞭东八里、北八里并镇朔三墩烽火。
  上半截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上半截墩在肃州城八十余里处,接王子庄墩烽火。凡寇警由钵和寺地方来者至此,由天仓墩者,不能至此。
  沙山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沙山墩在肃州城北六十七里处,接半截烽火。由西来者至此,由孤红山来者不能至。
  红烟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红烟墩在肃州城西北七十里处,瞭西路寇警。
  酸枣林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酸枣林墩在肃州城西北六十里处,瞭红烟墩烽火。
  新添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新添墩在肃州城西北四十五里处,瞭酸枣林墩烽火。
  威虏旧四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此下又分一路,乃极北沿边之墩,威虏旧四墩在肃州城一百七十余里处。
  永安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即威虏北八里墩,永安墩在肃州城一百六十里处,瞭旧四墩烽火。嘉靖二十七年,参将刘勋筑威虏城,并筑此墩。
  镇北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镇北墩在肃州城一百五十里处,北瞭永安墩之烽火,以达哥力哥失及镇朔二墩。
  镇朔二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镇朔墩在肃州城一百四十里处。此为交通之路,由北往西,由西往北,俱经道于斯。
  白烟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白烟墩在肃州城北一百三十里处,冲要同前,接镇朔二墩烽火。
  镇朔三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镇朔三墩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一十里处,即王子庄西八里墩也。凡寇由西潜至者有之。先年,西番朵尔只等在此耕牧。有营堡遇警传火,由王子庄以达城,此又一路也。
  哥力哥失营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哥力哥失营墩在肃州城一百二十里处。因先年安插西番族,故名。瞭望镇北墩烽火。西北虏寇俱可交至,亦冲要之边寨。
  察黑包营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察黑包营墩在肃州城东北有哥力哥失,又二路也。在肃州城一百二十里处。先年,有西番住牧,故名。不接各处烽火,惟有由天仓等处来者,此处举火,而金塔寺接之,以达肃州城。
  上石梯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上石梯墩在肃州城东北二百三十里处,接细腰儿墩烽火。
  下石梯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下石梯墩在肃州城东北二百一十里处,接上石梯墩烽火。
  照壁山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照壁山墩在肃州城东北六十五里处。
  河口腰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河口腰墩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九十里处。万历三十九年,兵备泽州王显忠添筑,应下石梯墩烽火。
  陈千户古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陈千户古墩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七十里处。万历二十五年,兵备井陉霍鹏添筑,应河口腰墩烽火。
  流沙坡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流沙坡墩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五十里墩,传陈千户墩烽火。
  以上二墩兼瞭镇夷以来双树子、桶箍湾一路贼警。
  大柳林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大柳林墩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三十里处,应流沙坡墩烽火。
  大沙窝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大沙窝墩在肃州城一百三十里处,传大柳林墩烽火。
  双古城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双古城墩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一十五里处,传大沙窝墩烽火。
  金塔寺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金塔寺墩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二十里处,有营堡。先时,凡有北由镇夷地方自双树儿过河,经桶箍湾、顺天仓河潜至此地者,西番日羔剌部属,适当其烽。出大口子,而古城、临水等处,俱有备。万历二十四年,兵备井陉霍鹏、参将宁夏姜河议呈巡抚田乐,奏设守备、兵马,展筑大堡,四角添墩,惟西北角墩瞭察黑包烽火。万历三十五年,离堡八里周围筑边墙一道,添筑流沙墩、陈千户古墩。近如天仓等处有警,则烽火接流沙墩,而金塔以东北角墩接应,通肃州城。
  新营儿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新营儿墩在肃州城东北九十里处。
  塔院大墩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塔院大墩在肃州城东北九十五里处。
  塔院腰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塔院腰墩在肃州城东北一百里处。
  沙山大墩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沙山大墩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二里处。
  沙山腰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沙山腰墩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五里处。
  黑沙窝大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黑沙窝大墩位于临水东北,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三里处。
  黑沙窝腰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黑沙窝腰墩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五里处。
  北暗门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北暗门墩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五里处。
  北暗门腰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北暗门腰墩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五里处。
  察黑坝大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察黑坝大墩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三里处。
  察黑坝腰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察黑坝腰墩在肃州城东北一百里处。
  西俺头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西俺头顿在肃州城东北九十七里处。
  乾河腰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乾河腰墩在肃州城东北九十五里处。
  南暗门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南暗门墩在肃州城东北九十二里处。
  以上十四墩皆系万历二十五年,兵备井陉霍鹏议呈巡抚田乐奏筑,俱系金塔周围边墙之墩。
  清流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清流墩在肃州城北七十里处,接金塔诸墩烽火以达大口子。若由大口子出者,亦至此处。
  大口子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大口子墩在肃州城北六十里处,乃虏往来出没之处,接清流墩烽火。
  石板墩 修筑长城时,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石板墩在肃州城北六十里处,接镇夷、红口子烽火。
  金塔寺堡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与金塔县取名同宗。据《重修肃州新志》载:距州城东北一百里。在边外夹山以北平川之地,开创于汉时。北部都尉堡南五里,有金塔寺,故名。土城周围一百九十丈,东至镇夷所属之桶箍湾,即双树湾一百四十里,东南至肃、高交界之双井堡七十里,南至鸳鸯池交肃州界三十里,西南至两山口六十五里,又至新城七十里,又至野麻湾八十五里,正西至下古城境外王子庄四十五里,北至天仓墩二百一十里。外有西狼心山,离堡六百一十里;孤红山,离堡三百五十里;羊头泉,离堡一百二十里;俱系走歇要路。先年本堡与所属之威虏堡,俱系汉民居种。后因威虏归并肃州,民皆远徙,遗有房舍基址、碾磨之类。因西番日羔剌等内附,安插于此,使之住牧。雍正八年设肃州直隶州。州同一员,驻扎威虏堡,专司水利,并弹压安插回民。后因金塔寺改设副将,遂移驻一处,文武同城。土多膏腴,户口殷饶。本堡军民平时不下二千余家,今仅存三之一。
  据民国《金塔县志》记载:金塔寺堡(建筑年月待考),后称金塔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巡抚杨博檄副使王仪修葺此堡。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王子庄州同治所由威虏堡移至金塔堡。乾隆五十年(1785年),州同彭以懋整修扩充,改为金塔城。其时墙高2丈5尺,厚2丈8尺,围430丈有零,锥堞(垛口)780数。光绪元年(1875年),州同郝遇龙重建城垣与北门翁城门及城楼。宣统二年(1910年)州同寇炳寅谕饬赵积寿、刘怀基督修东门城楼,兼葺南北二门城楼。悬挂匾额三:南门楼“祁连绩懋”、北门楼“华夷锁钥”、东门楼“建康重镇”。民国2年(1913年),改肃州直隶州王子庄为金塔县后,金塔县治金塔寺堡。人们形象地称金塔寺堡为“卧牛城”,是因南门似牛头,西城墙似牛背,北门似牛尾,东门似牛脐而言,“卧牛城”象征金塔人民像老黄牛一样善于勤劳耕耘。
  金塔寺堡即明代金塔寺城。地踞边外,筑以土城。嘉靖五年,巡抚陈九畴言,哈密内徙金塔等处,宜将肃州北境弃地及威虏旧址修筑安插之。向来设兵防御,今置副将。东北有红口子,距堡六十里,为肃、镇交界之所,系镇夷汛地。先年两汛游击、哨探,未有墩塘,不能瞭望烽火。嘉靖三十五年,兵备陈其学添设墩塘,拨肃、镇二处巡兵探望,道路乃静。又有威虏城,在堡东六十里,为西额力劾窟窿住牧。又有天仓墩,距堡东北二百六十里,其墩西十里有夜摸墩,皆历来(戎)戍守处。天仓东七十里有狼心山,又东三百余里有孤红山,又天仓西七十里有羊头泉,俱系夷人走歇要路。其东北五百里为坤都仑湖,系西夷罕顿台吉住牧,今归旧土尔扈特贝勒王所属。
  金塔寺改设副将议
  岳钟琪
  总理事务王大臣谨奏,为遵旨议奏事。据陕西总督刘奏,金塔寺营改设副将、添设官兵等因一折,查金塔寺营地方,外通昆都仑,直达阿济,为肃州镇北面之藩篱,最系紧要。该营原设游击等官,马、步兵四百七十三名。前于雍正十年五月内,经刘奏请,改设副将,添设兵丁。臣鄂等议,将甘提标新募兵三千内,拨五百名,移驻金塔寺防守。俟大兵凯旋之后,该督等再将边防事宜,统行悉心筹画,酌议具奏,等因在案。今刘以现今大兵撤回,军务告竣,金塔寺营设在塞外,应请改设副将,添设兵丁。并请于金塔寺营所属之威鲁堡,添设兵丁,即于甘提标现驻金塔寺新兵内,照数拨补。刘身在地方,酌议添设官兵之处,似属妥协。但事关更正营制事宜,应请敕交该部详议具奏。
  乾隆元年冬,部议应设,奉旨允行在案。
  注:这是岳钟琪代鄂尔泰写的奏折。由总理事务王大臣转奏。鄂尔泰于雍正十年(1732年),以少保大学士督巡陕甘,经略西边一应军务,至肃州。雍正死后,受遗命辅政。乾隆初与张廷玉等为总领事务大臣。此奏议涉雍正十年(1732年)至乾隆元年(1736年)冬五年间事。
  金塔凌虚①
  李士璋
  不省何年缔构功②,一峰突兀白云中③。高临北极天光迥,低压南山地势雄。风送铃声来碧落④,雨收虹影入晴空。何当平地丹梯上⑤,尽日徘徊兴莫穷⑥。
  ①金塔:在酒泉北境边外地,约建于元、明之际。民国二年(1913年)分置金塔县。民国六年,四川人李士璋作《金塔八景》,列此为首景。此诗咏酒泉东北九十里外之佛寺金塔。诗描写金塔突兀矗立于云霄之中,势压祁连的雄姿。晴明之日,清风送来塔顶铎铃回响之声,像似来自高远的天空;月圆之夜,清辉万里,月光投下高际的塔影;雨后晴空,金塔在彩虹映照下铅炉子烽火台遗址显得分外挺拔焕彩。
  ②省(xǐng):犹“察”。明白。缔构:营造,建筑。
  ③突兀:高耸貌。
  ④碧落:天空。也即上天(道家所称的天界)。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⑤丹梯:红色的台阶,登天的梯子。此指登塔的阶梯。亦喻仕进之路。
  ⑥徘徊:往返回旋的样子。此指往来游玩。
  王子庄墩堡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与王子庄取名同宗。据《重修肃州新志》载:城北一百里。先,番族头目察黑包子满个虎力耕牧,因互相攻杀,遗众流散,其地遂虚。本朝康熙、雍正间,节经肃州卫守备曹锡钺、监收通判毛凤仪招徕户民,垦辟土田。雍正七年,因设肃州州同一员,驻扎此堡,专司水利,并弹压威虏堡安插回民。
  杨博,字惟约,山西蒲州人,明嘉靖进士。官户部郎中,随大学士翟銮巡九边,尽记其形势利害。吉囊、俺答岁盗边,尚书张瓒一切倚办博。帝或中夜降手诏,博随事条答,皆称旨。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以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利用农闲季节,修筑肃州、榆树泉、甘州和平川境外大芦泉等地的墩台边墙,开凿龙首等地的水渠,修筑金塔、白城等七座屯堡,安置内徙关西四卫部落,使肃州境内秩序井然。累迁蓟辽总督、总督宣府、大同军务,累却盗寇。后召还,帝眷倚若左右手。其于开屯田,通水利,添墩堡,谨圻堠,经理西陲,功绩甚著。进吏部尚书,管理兵部事,加太子太保。杨博临事安闲有识量,出入中外四十余年,始终以兵事著。其奏边备事务,名言硕画,确凿可行,指陈利害,机宜洞中。万历二年(1574)病故,赠太傅,谥襄毅。传有《本兵疏议》。
  双树墩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与双树村取名同宗。地处镇夷口外八十里。旧渠土埂,故迹犹存。雍正十一年开。其渠道迎取黑河之水。自渠口清流益墩起,至风窝山止,计长二千七百丈,一十五里。后查丈,实一十六里六分。内分“大有年”三字号,每号各五百二十亩零,共地一千五百六十二亩五分。十一年,下糜、粟二种八十三石六斗一升。除种,官、民各分五百九十二石二斗九升五合。十二年,下麦、稞、糜、粟四种一百八十八石四斗七升九合,除种,官、民各分三百五十一石七斗九升七合四勺。十三年暨乾隆元年,下夏、秋籽种一百五十九石九斗八升五合二勺。经理之员,系县丞倪长庚,常往协助者,州判任邦怀,末后接管者,州判李如琎。
  相关联的事件:双树墩屯田。在今金塔县芨芨乡南一带。清代雍正年间,曾在这里进行过规模较大的屯垦。原属镇夷千户所管辖,雍正十二年(1734年),分设高台县和毛目县,双树墩屯田归毛目县管辖。
  镇夷堡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与镇夷峡取名同宗。明置。临边山湾冲地。土城周围四里三分,开南门。东至沙碗堡二十五里,西至石硖口三里,南至黑河五里,北至边外新墩十五里。边外贼来,由水头四处:哨马营,距肃州城三百五十里;狼心山,距肃州城五百里;兀鲁乃湖,离城八百里;亦集乃湖,离城一千里,俱系套虏行走、住歇要路。内设游击一员,千总一员,马步兵四百二十七名。雍正十年(1732年),添设僧会司一员,仓场一处。
  威虏堡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与威虏城取名同宗。在金塔寺北八十里。故明时安插瓜州总牙族于此。后为西夷额力刻窟隆住牧,今徙去。安插吐鲁番回民。
  相关联的词:威虏堡缠头,亦吐鲁番部落。雍正初,大学士、将军富宁安既撤兵,回族请内附,奏准安插于金塔寺西威虏堡。其头目则有伯克拖克、拖马毋特及参领品级伯克苦车克、佐领阿三、骁骑校马忒木尔等二十六人,其余男妇子女六百二十八名,共一百四十四户,男妇子女六百五十四口。其回目伯克拖克、拖麻木忒给肥田五百亩,每亩下籽种一斗,农具五副。所管部落回民一百四十三户,每户拨给肥田一顷,共地一百四十三顷,计一万四千三百亩。每亩下籽种一斗,各给农具一副。
  察黑包堡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取名。距肃州城一百一十里。察黑包,本西番头目之名,今满个虎力乃其子也。先,西番归附肃州时,筑此城以自居。又筑一城,真帖木尔加住牧。
  白烟墩南空堡 距肃州城一百一十里。先,西番朵尔只住牧。
  八里墩堡 距肃州城一百一十里。原安插头目可洛纵。先年,伊与兄哥力哥失同处居住。
  寺庙道观
  金塔寺 金塔寺即塔庵寺、塔院寺。位于县城东南隅。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置金塔寺营守备一员监管地方。万历年间(1573—1619年),金塔一带曾商贸流通活跃。金塔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堡有,金塔堡、威虏城、哥里哥失、察黑包子、东八里、西八里、白烟墩、毛目城等。其中金塔堡和毛目城已成为山西、内蒙古包头等地客商的交易中心。
  据民国《创修金塔县志》记载:“金塔城原名金塔堡,在平川边外建筑,建筑人暨年月无考。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巡抚杨博檄副使王仪修葺此堡。金塔堡明代为肃州卫金塔守备营驻地。”
  清圣祖康熙初,改设金塔寺营。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金塔寺营游击孙一贵分守其地,夜辄闻渔鼓梵唱音,乃谋于僧性贵重修金塔寺。刹宇粗就,其徒可法踵成之。
  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王子庄分州后,今金塔县境按水系和地域划分为金塔坝。
  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改金塔寺游击营为协镇营。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王子庄州同治所由威虏堡(今古城乡)迁驻金塔寺堡。乾隆五十年(1785年),王子庄州同彭以懋扩充金塔寺堡,改称金塔城。
  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年),王子庄州同郝遇龙修葺金塔城垣与北门瓮城门和敌楼。
  宣统二年(1910年),王子庄设劝学所。同年,州同冠炳寅安排赵积寿、刘怀基督修东门敌楼,同时修葺南、北二门敌楼。竣工后,悬挂三块匾额:南门楼曰‘祁连绩懋’,北门楼曰‘华夷锁钥’,东门楼曰‘建康重镇’。”清代《肃州新志·城郭》记载:“金塔城始于汉朝北部都尉,设在边外夹山以北平川……”城南有汉墓群一处。
  民国2年(1913年),王子庄州同改名为金塔县后,金塔寺堡历经维修扩建,一直为县政府驻地。
  青山寺 依据自然环境取名。位于金塔县夹山东段,鸳鸯池水库东岸的山顶上,位于县城西南隅,以四周青山环抱、风光秀丽而得名。这里峰峦起伏,重岩叠翠,是金塔南部之天然屏障,“青山叠嶂”系金塔古八景之一。
  经文物工作者考证,青山寺始建于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后经不断增修,前山建有王母宫,在山谷高低错落的峰顶和起伏不平的山峦之中,建有菩萨殿、全圣宫、圣母宫、三教殿、三皇宫、地藏殿、南天门、玉皇阁、文昌阁,后山西南坡建有九祖庵。
  相传最早修建的菩萨殿,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金塔仙姑庙(今金塔镇东星村)乡民俞生德(清茶会教徒)信佛发愿,募化布施,亲自督修建造的,人们习惯称之为“老庙”。进了庙门,院内两边是斋房,中间有前后二殿,前殿为菩萨殿,后殿是罗祖殿,在殿堂上方正中塑罗祖像,两边塑八大金刚像。从老庙往东是全圣宫,山门内前殿两侧塑四大天王像。院内有廊房、大殿,殿内上方正中塑太上老君像、原始天尊像和通天教主像,一字排列,分坐左右,威武雄壮。幽谷西端,奇峰突兀,巍峨险峻,沿着崎岖陡峭的石阶羊肠小道穿过山腰南天门,登上峭壁峰顶,便是风格别致、最为壮观的玉皇阁。还有坐落峰峦的三皇宫,宫内天皇、地皇、人皇彩塑和墙上惟妙惟肖的壁画,形象质朴,栩栩如生。另外,王母宫内的王母娘娘塑像,地藏殿内的地藏、十殿阎君,均奇特传神,塑工精妙。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在文昌阁之东又建了药王庙。这些殿宇都依山势而建,风姿古朴,造型各异,气势雄伟。
  1996年,金塔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青山寺。金塔民间和社会团体纷纷解囊相助,支持青山寺的旅游开发。
  九莲寺 九莲寺(今中东镇官营沟村四社和三湾沟村七社交界处),清雍正八年(1730年)创建。雍正十二年(1734年),僧普印募成,以寺为地名。寺早毁,但附近人们还习惯地称为九莲寺。据金塔民间传说:在这儿很早以前有一百多户人家,有一年秋天,村里忽然发生一种疾病,人人口腔糜烂,难以饮食。当时乏医缺药,诊疗困难,其病日益蔓延,死亡者颇多,全村恐惧,人人自危。正当大难临头之际,忽然来了个陌生姑娘,访明了病状后,她从很远的地方采来草药,熬成药油,捏了九个莲花灯,令患者用中指在九个灯内蘸油涂到患处,每个灯里蘸一次,当涂到第九个灯油时,病即结疤好了。等治好村里人后,姑娘也走了。村里人为报答姑娘救命之恩,清雍正八年(1730年),募捐修了一座庙。庙建成时,庙里长出九株葵花,人们习惯地称为九连墩,此庙故称九莲寺,并由王子庄州同(州官的副职)周道广为九莲寺立碑作记。
  石佛寺 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石佛寺在金塔县天仓莲花山东南,面向黑河崖壁。有石佛一尊,似大士像。座下有石洞,俯而入,约半里,渐宽敞,可昂首行七八里,冥暗莫知底止。乡人胆怯,未竟穷探。倚壁盖庙,号曰石佛寺。规模虽小,境亦甚奇。惜生于荒僻,遂致埋没。有匾序乾隆三十六年重修。其创建不知始于何人何时。
  土地庙 位于金塔县北部,沙枣园子向西50里处。
  据史料记载,金塔县沙枣园子西部有一座土地庙,庙宇规模不大,供奉土神一尊,一条车马道由此通过。过去,来往行人一般要在此庙借宿。后来,随着金塔、玉门两地佛事活动的日趋频繁而形成一种习俗,玉门过佛事,要请金塔佛事首领,金塔过佛事,要请玉门佛事首领,西去东来,双方都派人前往土地庙迎送。由此,土地庙便成了金塔、玉门两县(市)交界线上的重要标记和友谊的见证。古往今来,两县(市)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因农产品交易和亲朋好友来往活动等因素,金塔人向玉门方向行走者,途经西坝乡的红柳滩、青土槽子、盆底坑、沙枣园子、土地庙到玉门市的花海乡,年长日久,形成了一条车马道,并有人在道旁修建了车马店,供过往行人歇脚、食宿,这条道路便成了金塔、玉门之间的重要通道。
  据金塔民间老者讲述,自从金塔、玉门交界处有了土地庙,凡西去离土出境的都要祈求土神降祥保平安,返故回乡时都要谢土神报恩。天长日久,土地庙这个小站自然成了金塔、玉门两地民众出入境的吉祥祈祷之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社会动荡不安,在王子庄去玉门的道路上,常有土匪出没,劫盗事故时有发生,甚至还发生过人命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金塔、玉门两地官方认定,哪方发生案件,就由哪方当局负责查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庙又成为金塔与玉门处理案件的地域分界标志。
  城隍庙 明太祖洪武中始建。明世宗嘉靖间刘勋重修。旧庙在王子东坝之哥里哥失,后乃移于金塔,复被水冲。清宣宗道光十三年(1834年),州同滇南刘椿于城南门内买民地创修。前后三层,门前戏台一座,有碑志。
  仙姑庙 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仙姑庙在金塔县下坝。雍正十三年修。据《甘州志》记载:仙姑,汉时人,姓氏莫考。修道合黎山,见黑河多阻,誓愿修桥济众,以完功行。矢曰:“桥成,吾道即成。”屡修屡冲,以身投河,至下流,尸随片板浮出。题曰:“平天仙姑”。里人异之,竟赴修造桥,桥遂成。葬其骨于桥侧。在今抚彝北三十里,土人呼曰板桥。后霍骠骑率师伐匈奴追过桥北,遇伏退,甫过桥,虏追已至,桥忽倾,虏不得渡,全师还。后虏忿其助汉,焚其庙。虏众皆病,死者枕藉。意仙姑显神。复其庙,拜祷益谨。后又屡著灵应。西夏敕封“贤觉圣光菩萨”。故肃、甘各处多奉祠祀之。
  这则神话传说《甘州府志》亦有记载,但两者出入很大,语句亦不同。转抄如下,请读者自行比照:仙姑,未详姓氏,张掖河北人。修道合黎山,见黑河横溢,誓愿建桥一座,以济居民。言曰:“桥成,即我道成日也。”未几,身投水中,起坐片木,至今庙处泊焉。经数日,鸢鸟不侵,香闻数里,土人埋之,得铁片“平天仙姑”字,共为立庙。霍嫖姚西征,追于虏,抵黑水,遇浮桥径渡,追至者俱陷,见仙姑空中。后夷人焚庙,穹庐瘟疫,畜牧多灾,乃为重修以忏。迄今祈祷灵验,户皆尸祝。西夏主尊称“贤觉圣光菩萨”。乾祐七年,李仁孝敕云:“哀愍。此河年年暴涨,漂荡人畜,故以大慈悲兴建此桥。”即指仙姑灵迹也。
  三元道观 金塔县三元道观(古地名榆树井子)旅游开发区位于羊井子湾乡榆树井村。因村子里有棵大榆树,故名。这棵老榆树,可谓历经沧桑,它有许多神奇的传说和美妙动听的故事。今天的榆树井遗址,“绿树村边合,佳木秀繁荫,野芳发幽香,水草嫩且稠,小憩籍草坐,小鸟啼啁啁。”随着三元道观的建成,这里已成为一处大型的旅游和宗教圣地。
  1994年,金塔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羊井子湾乡榆树井三元道观。1998年始,民营企业家宋安学投资兴建主殿堂3座及附属设施。一期工程开发投资1250万元,建成山门、灵官殿、三官殿、钟鼓楼、三清殿、慈航殿等主体工程及餐饮、住宿配套设施。
  2002年9月9日,金塔县三元道观开光,开始接待游客。二期工程计划投资800万元,设计完成玉皇殿、玉皇行宫等主体工程和全部附属工程。景区以道教文化建设为主体,其建筑高廊宽敞,飞檐翘角,气势雄伟,巍峨壮观。2002年底,金塔县三元道观被甘肃省酒泉市旅游局确定为“AA”级旅游接待单位。
  2007年,金塔县羊井子湾乡投资510万元用于榆树观旅游景点工程开发。2008年,金塔县羊井子湾乡筹措资金272万元,用于榆树观旅游景点三期工程开发。
  三元道观设计宏大,建造工艺精湛,规模位居全国道观之三。门前的三个台阶,寓意祝游客步步高升。山门两侧云柱上的楹联,是宋安学先生编撰,著名书法家祁禄先生书刻的,上联:道贯三元紫气分行迹留西地泽众生,下联:德布乾坤天人合一恩洒九洲渡群迷。它的含义是:观内供奉的道祖天尊瑞祥之气普照西北大地,润养万物,保佑人民,天尊的恩德布满天地人间,四海九州,教化众人行善积德。
  进入三元道观,左右两边分别站立的是把门守道、除恶辟邪的青龙神和白虎神。
  三元道观从东门入内,第一座大殿是灵官殿。殿内供奉的灵官仪表威严。据史记载灵官姓王名善,是宋徵宗时人,永乐皇帝建天将庙奉祀后改天将庙为火德宫,封他为玉枢火府天将,执掌三界之火,纠察赏罚九天善恶。他脚踩风火轮,因此民间也称他为火车灵官,他面生三目,上观九天神灵,中察人间善恶,下视十王冥府,左手紧握降魔杵,右手高举打神锏,他铁面无私、执法公正、赏罚分明。殿前两边云柱上“纠察三界人神铁面无私临破膳,赏罚九天善恶赤心辅政对生寒”的楹联,生动形象地概括了他的职责内涵。
  第二座大殿是三官殿。殿内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尊神像,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在三官殿的左右是建筑造型相同,呈对称状钟楼、鼓楼。钟楼内悬挂的大钟高2.5米,口径1.8米,重2吨;鼓楼内大鼓直径2米,每逢初一、十五以及三清圣诞等重大节日,钟鼓齐鸣,响彻云霄,在当时大钟铸造过程中有许多善士纷纷捐款,将自己的姓名留于钟上,以传千古、流芳百世。殿前中央矗立的大鼎是镇观之宝——万年宝鼎,高9米,重4吨,是由永靖铸造厂按照道教法器规格铸造的。宝鼎由三头巨狮托起。相传,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狮私自下凡成妖作乱,后被老君降伏,带回天庭,为惩罚青狮,老君罚它驮鼎,宝鼎上有四层六角塔楼,代表春、夏、秋、冬四季,楼角上的二十四条小龙,代表着二十四节气,每层有六块牌匾,寓意六六大顺、国泰民安,据说谁能将硬币投入第四层有求必应牌匾下门中,谁就能心想事成,得到好运。
  第三座大殿是三清殿。它是三元道观中投资最大的主体建筑之一,也是道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大殿气势宏伟,四角有翘起的飞檐,檐下斗拱庞大疏朗,檐前置“三清大殿”横额,笔力遒劲,气度洒脱。大殿高19米,总建筑面积1199平方米,大殿顶端是二龙戏珠,龙属东方,东方也代表了中华民族,龙也代表着真龙天子。三颗宝珠,代表了日、月、星三宝。顶檐下悬挂书有“神光普照”、“护国佑民”的牌匾,喻示着三清神光保护着家园,保佑着人民。大殿中门横梁上的画,是“河图洛书,龟驮八卦”的神话故事。正面墙上的巨画是民间传说的八仙图。殿内供奉的是道教始祖太清、玉清、上清三位天尊,也是天道、地道、人道之宗。大殿顶部九龙盘绕,绚丽多姿,九龙代表着华夏九州。正面的三尊神像,中间是玉清原始天尊,右面是上清灵宝天尊,左边是太清道德天尊。三尊神像塑造工艺高超,形象逼真,好像在向人们讲经说道。道德天尊也称之为太上老君。大殿两边排列着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十二尊大罗金仙,他们道行深厚,法力无边,是太上老君的弟子。从西排北边起第一尊是广成子;第二尊是赤精子;第三尊是黄龙真人;第四尊是惧留孙——后入释成佛;第五尊是文殊广法天尊——后入释成文殊菩萨;第六尊是普贤真人——后入释成普贤菩萨。正殿前墙七幅五彩缤纷的壁画,是老子八十一化身图,分别是:“垂经教”、“居崆峒”、“渡关尹”、“会青羊”、“欢犹龙”、“解道德”、“授大炯”,主要讲述的是黄帝问道于崆峒山、孔子问德、老子授经传道的典故。
  慈航大殿也称三观音殿,是道教全真派中道、佛、儒相融的典型表现。据佛经记载,观音以大悲心故,倒驾慈航,于十方世界普度众生。殿内供奉一大二小三尊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像,温柔秀丽,头戴天冠,表示能降伏外道魔障。慈航殿的建筑面积比三清大殿略小,但它比三清大殿的地基又高四个台阶,共九个台阶,九是奇数最大的数字,寓意着天长地久,九九归一,也象征着步步高升,前后两殿台阶,又暗合着九五之尊之意,代表了神权至高无上。大殿上方悬挂着书有“风调雨顺”,“恩泽万民”的牌匾,它祈盼着国泰民安,祝福着人寿年丰。殿门上方的七幅巨画,画的是历代忠臣圣贤,仁义君子,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典故,分别是(仁)商汤网开一面;(义)关羽千里送嫂;(礼)廉颇负荆请罪;(智)诸葛亮草船借箭;(信)雪中送炭;(孝)丁兰刻木;(忠)南宋岳飞精忠报国七个人物。殿内供奉的神像是:慈航普度圆通自在天尊,分列两边的是他的化身,在佛教和道教中只有那些修炼到很高境界的神和佛才有化身,化身观音怀抱玉净瓶,手拿杨柳枝,向人间洒下甘露圣水,滋润万物,恩泽人民。脚踩龙脊鱼背,当舟渡海,寓意着救苦救难,普度众生。大殿东西两厢的二层阁楼是藏经阁,它是存放经书、观内史料和法器的地方,东西两壁各排挂16幅精美画卷,是由青城山92岁的丹青大师,花费2年时间精心描绘的。主要描述的是慈航天尊教化人们,修行积德,信教爱教,保佑和普度与道有缘之人的因果报应图,画卷人物众多,表情逼真,刻画细腻,内容丰富,因果相连,报应分明。画中有人积德行善,天尊保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做官享受;也有人作恶多端,不思悔过向善,坠入孽海,受尽刑罚,祸及后世,无人搭救。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雨露虽广不润无根之木,道门大开难度无缘之人,昊昊青天不可欺,抬头三尺有人知。教化人们多行善事,广种福田,德及子孙。
  三元道观南侧有棵枝繁叶茂、挺拔苍劲的大榆树。相传,西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抗凶住肃,巡营会水,路过此地,突见芦中一泉,泉水清澈甘甜,便领军歇息,饮水解渴,将军顺手将榆枝马鞭插入泉边,捧水净面而去之后,榆鞭发芽便生长出这一棵榆树,在羊井子湾乡开发之前的千百年里,这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这棵榆树傲立苍穹,搏风击雨,历尽沧桑,每当三月榆钱开放,一枝枝绽放的榆钱犹如一串串黄灿灿的金币铜钱,蔚为壮观。当地老百姓称它为霍去病神灵千年老榆树。民间百姓信奉尊拜,每逢初一、十五善男信女,老翁稚童纷至沓来,为神树披红挂彩,祈祷“神树”保佑赐福。据民间传说:男士围绕“神树”左转三圈,能保佑身体安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运气亨通、大吉大利、升官发财!女士围绕“神树”右转三圈,能保佑家庭平安、夫妻和睦、白头偕老、子女无灾无难、学业有成、飞黄腾达、光宗耀祖、名利双收、消灾避难、岁岁平安!面对“神树”拜三拜,能保佑全家老少福、禄、寿三星年年高照。面对神树拜上一拜,福星保佑万事如意、财源滚滚、福如东海!面对神树拜上两拜,禄星保佑青云直上、官运亨通、步步高升!面对神树拜上三拜,寿星保佑无灾无难、增福添寿、全家安康!树身离地一米多高之处有一节,民间称之为发财节。摸摸余钱节,一生银钱多,心想事就成,贵人朋友多。
  陈牙机塔 陈牙机塔位于金塔县古城乡上东沟村五社北边的沙丘之中,原小岔庙旧址的西南角上,修筑年代无法考证。
  陈牙机塔为土坯覆钵式喇嘛塔,据传为一位得道高人陈牙机遗躯所建。陈牙机塔高约10米,土坯砌筑,外抹白灰。5米以上呈珠形塔式,上顶有水坛覆盖,高1.8米,四面各辟一龛,高0.25米,宽0.15米,深0.51米,顶端挂有四个风铃,底部为圆形,直径6米。陈牙机塔上面有一块残缺不全的砖上写道:“仙翁长来,字通真执。皇清遇恩师全城真人之仙迁。陕西省同州府学门徒王连城。”从碑文可见陈牙机是他的道号,他原籍可能是陕西同州人。
  陈牙机塔四周沙丘环绕。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由于大风吹动,沙丘前移,陈牙机塔被沙漠埋压,长达半个多世纪。近些年来,由于沙丘移动,陈牙机塔才慢慢露出头角。它虽处荒漠地带,但每当正月十五、四月初八等民间节日,参观游玩、焚香祷告者络绎不绝。还有一些佛家弟子,做做道场,诵念经文,以祈求平安。
  据本地老者传说,陈牙机是个得道高人。他白发小辫缠头,无论春夏秋冬赤脚行走,爱和平民百姓聊天,并同放牧的孩童玩耍。据传说,他用手巾编一个小兔子就会变成真的,让小牧童追赶嬉戏。他平时吃着酒泉九眼泉的水,和朋友相聚时,稍坐片刻,陈牙机就能把九眼泉的水和酒泉城内热腾腾的包子拿来让大家品尝。
  民间古建筑
  根据《肃州新志》、《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在今金塔县境内有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修筑的许多民间古建筑,也为取地名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如金塔坝所属的金东上截囤庄、金东下截囤庄、金石边沟囤庄、黑沙窝囤庄、金西下截囤庄、小岔囤庄、金双中截囤庄、金西小河口囤庄、鸳鸯池苗家囤庄等。户口坝所属的官坝囤庄、天生场囤庄、下新坝囤庄等。梧桐坝所属的梧厨囤庄、小梧桐坝囤庄、大坝囤庄、大庄囤庄、上八分囤庄、二截囤庄等。三塘坝所属的岔河坝村庄、察黑包、上[三]小村庄、柴门村庄、下三塘囤庄等。威虏坝所属的威上头号囤庄、四号囤庄、七号囤庄、磨河湾磨四囤庄,俗名灰[圪垯]等。王子东坝所属周家囤庄、板地囤庄、石家囤庄、旧寺墩囤庄等。王子西坝所属的西四囤庄、西三囤庄、西头囤庄、西红屯庄等。天夹营所属的夹墩湾囤庄、营盘囤庄、天仓头分囤庄、二分囤庄等。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金塔区域建制演变、县治府尹、区划演变、乡镇村闾、东风航天城、文物古遗址、自然地理、人文景观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