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属吐蕃领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478
颗粒名称: 唐代属吐蕃领地
分类号: K294.2
页数: 9
页码: 066-074
摘要: 本文介绍了唐朝时期河西地区的政治、军事和地理情况。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河西地区归属于唐朝,改郡为州。后来,唐朝发生内战,无暇西顾,瓜州刺史贺拔叛乱,敦煌复归于唐。唐朝先后在河西地区设立了都督府和安西都护府,并派遣重兵驻守。九姓突厥和吐蕃也曾经入侵河西地区,但都被唐朝击溃。吐蕃占领河西地区后,废除了唐代原有的州、县、乡、里制度,代之以部落制。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张义潮收复沙州,驱逐吐蕃守将,并以瓜州、沙州为根据地,逐渐收复其他州县。最终,唐朝在沙州设立归义军,任命张义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兼11州营田。
关键词: 金塔县 唐代 吐蕃领地

内容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率兵进军陇右,打败李轨,河西地区归属唐朝。唐朝改郡为州,复置沙州、肃州。肃州领酒泉(含王子庄)、福禄(含高台、毛目)、玉门三县,隶凉州总管府。
  武德三年(620年)十二月,瓜州刺史贺拔,趁唐王朝忙于对付东突厥的侵扰,无暇西顾之机,逮捕驻守瓜州的唐朝骠骑将军达奚高,自称“敦煌王”,举旗反唐。贺拔在瓜州横征暴敛,从河西各地征调能工巧匠,大兴土木,为自己兴建豪华的贺拔堂宫殿,激起当地人民的强烈反对。武德五年(622年)五月,敦煌豪族王干在当地人民的配合下,推翻贺拔的割据统治,敦煌复归于唐。贺拔被消灭不久,敦煌人张护、李通又在沙州举兵反唐,沙州总管贺若怀广率领州吏亲随数百人顽强抵抗。凉州总管杨恭仁急派兵救援,都被张护、李通打败,贺若怀广被杀。张护、李通控制沙州,并率兵东进,攻取瓜州。瓜州长史赵孝伦拼死抵御。张护、李通出师不利,退守沙州。张护推举沙州别驾窦伏明为城主,再图东进,后因孤军无援,投降唐朝。同年,沙州改置西沙州。武德七年(624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武德八年(625年)分置肃州都督府(领肃州、瓜州、沙州)。
  唐贞观年间,突厥、吐谷浑等割据势力严重地威胁西部边疆,阻碍中西交通。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肃州属陇右道,节度使驻鄯州(今青海乐都)。贞观七年(633年),西沙州改为沙州,领敦煌、寿昌二县。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派李靖统兵降服吐谷浑。贞观十四年(640年)五月,派吏部尚书侯君集等人进攻高昌王麯文泰,沙州刺史刘德敏率沙州军民协同作战,出兵不到一年,大败麯文泰,在高昌设西州。贞观十八年(644年),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吐鲁番市以西10公里),派重兵驻守。贞观二十年(646年),西突厥与龟兹国的反唐势力互相勾结攻城略地。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朝军队打败西突厥和龟兹的联军,将安西都护府移驻龟兹(今新疆库车县),以郭孝恪为都护。同时,在龟兹、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史称“安西四镇”。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九姓突厥10万人来犯河西,被薛仁贵击溃,突厥衰落。武则天时期,在天山以北设置北庭都护府,以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为治所,既巩固了边防,又保证了丝绸之路畅通。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年),吐蕃侵扰龟兹,安西四镇相继叛唐,敦煌与西域的交通复断。朝廷命武威道总管王孝杰带兵出敦煌,一举平叛,四镇复归于唐。此后,安西四镇时叛时附,反复无常,朝廷有人主张废弃安西四镇,武则天不许。唐王朝数次派敦煌人张孝嵩以及安西都护郭元振等,领兵争夺安西四镇,每次用兵都以敦煌为基地。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调青海、甘肃和西域的守塞兵将去平叛,西部边塞防务空虚。曾与唐朝在西域长期争雄的吐蕃统治者看到有机可乘,向唐朝发起进攻。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到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先后攻占了青海大部分、甘肃东部和陕西西部,接着继续向河西进攻。广德二年(764年),吐蕃攻陷凉州(甘肃武威)。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攻陷甘州和肃州,大历十一年(776年),攻陷瓜州。沙州军民在与内地隔绝无援的情况下,坚守孤城十一年后同吐蕃谈判,以沙州军民“无徙他境”为条件,于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投降吐蕃。吐蕃占领河西地区后,强迫汉人吐蕃化,平时不准汉族百姓穿汉服,只准每年春节穿唐衣拜祭祖先。汉人每逢此时来临,皆向东号哭,盼望唐朝来收复。吐蕃统治时期,废唐代原有的州、县、乡、里制度,代之以部落制。州设节儿,节儿之下设僧尼、行人、丝棉、獠笼、中元、纥骨萨、悉董萨、悉宁宗部落、上部落、下部落和道门亲表部落等。吐蕃部落单位有千户,千户之下是小千户(即五百户组织),再其下是百户,百户长称“勒曲勘”。另设小百户,称“格尔”;最后是十户,十户长称“勒勘”。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吐蕃内乱,势力减弱。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张义潮率领沙州汉人,与居住在沙州的各民族结成联盟,一举驱逐吐蕃守将,收复沙州,并乘胜东进,攻克瓜州。张义潮以瓜州、沙州为根据地,治兵修甲,扩大队伍。从大中四年(850年)开始,张义潮率军向吐蕃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相继攻克伊州(今新疆哈密)、肃州(今甘肃酒泉)、甘州(今甘肃张掖)、兰州、鄯州(今青海乐都)、廓州(今青海贵德)、河州(今甘肃临夏)、岷州(今甘肃岷县)。大中五年(851年)八月,张义潮派遣他的哥哥张仪谭带着天宝年间河西、陇右11州地图、簿籍献给唐朝。同年十一月,唐王朝在沙州设立归义军,任命张义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兼11州营田处置观察使,全权负责河西地区的军事、行政。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张义潮率兵7000人攻克凉州。咸通七年(866年)冬,张义潮攻克西州(今新疆吐鲁番),接着挥师东进,与吐蕃大战于邠(陕西彬县)宁(甘肃宁县),吐蕃大将论恐热兵败被杀,吐蕃被迫退出甘肃。至此,张义潮“西进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六郡山河,宛然而归”(敦煌遗书伯6161《张淮深碑》),断绝百年的丝绸之路得以恢复。
  张义潮收复瓜州、沙州、肃州等州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政治局面,发展经济。
  张义潮统治前期,废除吐蕃时期的部落制,恢复唐朝旧有的州县乡里制度。辖瓜州、沙州、肃州、甘州、伊州、凉州。沙州领敦煌、寿昌二县;瓜州领有晋昌、常乐二县;肃州领酒泉(含王子庄)、福禄(含高台、毛目)、玉门三县。县下设乡,乡下设里。与州县乡制并从的是军镇制。唐初,沙州设豆卢军,后改为归义军;瓜州设墨离军。在军之下,归义军还在瓜州、沙州及肃州西部地区设悬泉、紫亭、雍归、寿昌、新城、玉门、会稽、新乡等八个镇,军置军使,镇设镇遏使。
  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张义潮入朝,官拜河西十一州节度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西万户侯、右神武统军,南阳郡廾国公。赐给宅田,食邑两千户。咸通十三年(872年),张义潮卒于长安,享年74岁。张义潮入朝之日,归义军的军政大权一律交其侄张淮深。
  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张淮深被杀。其弟张淮鼎继任归义军节度使。张淮鼎在位时间不长即托孤索勋而死。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索勋见张淮鼎子张承奉年幼,便向唐朝请求封节度使。同年秋,索勋获授归义军节度使之职,独揽归义军大权,引起与张家联姻的李氏家族不满。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张、李家族推翻索勋统治,立张承奉为节度使。乾宁二年(895年)底,李氏家族势力达到极盛,并排挤张承奉而独揽归义军大权。乾宁三年(896年)初,李氏统治被沙州大族推翻,张承奉重新执政(荣新江《晚唐归义军李氏家族执政史探微》)。
  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张承奉在沙州自立为“圣文神武皇帝”。天祐三年(906年),张承奉在敦煌建立西汉金山国,自称白衣天子,脱离唐王朝控制。西汉金山国,名义上拥有瓜州、沙州、肃州、鄯州、河州、兰州、岷州、廓州之地,实际上从乾宁元年(894年)起,西汉金山国就被先后兴起于甘州和西州的两大回鹘政权钳制在瓜州、沙州一隅。天祐二年(905年)秋,张承奉遭到甘州回鹘进攻。张承奉军队与甘州回鹘军大战于金河东岸(酒泉北大河以东),大败回鹘兵,金山国政权得以稳定。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年),甘州回鹘可汗狄银率大军进攻沙州,张承奉战败。甘州回鹘可汗与金山国订立“城下之盟”,结为“父子之国”。不久,金山国被迫降为“敦煌国”,白衣天子也降为“敦煌王”。后梁末帝乾化二年(914年)十月,张承奉去世,敦煌国灭亡。
  张承奉去世后,沙州长史曹议金取代张氏掌握瓜州、沙州实权。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曹议金遣使进贡于后唐。五月,后唐庄宗册封曹议金为归义军节度使、沙州刺史、检校司空。曹氏政权得到中原王朝的正式承认,统治进一步合法化。曹议金掌握沙州、瓜州军政权力后,实力逐渐强大。曹氏政权采取“西合于阗、东结回鹘”策略,瓜州、沙洲地区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后唐末帝清泰三年(936年),曹议金去世。长子元德、次子元深、三子元忠均为归义军节度使,相继掌权。曹元忠在位30年,统治时间最长,是曹氏政权的鼎盛时期。曹氏家族主管归义军节度使时,辖“二州六镇”。二州即沙州和瓜州,六镇后来增至八镇。归义军的“镇”,实为军政一体的县级建制单位,设镇使、副使,也称遏使,其下有长史、都头等。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曹元忠被北宋封为“推诚奉国保塞功臣,归义军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西平王”。开宝七年(974年),曹元忠去世,诏赠“敦煌郡王”。礼遇之隆,超过其父兄。曹元忠卒后,其侄曹延恭、其子曹延禄相继任归义军节度使之职。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曹氏内部发生政变,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和其弟瓜州防御史曹延瑞都被族侄曹宗寿所杀。曹宗寿夺权后,即派衙校阴会遣赴中原入贡表文,托称“且为叔,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及瓜州防御史曹延瑞将见害,臣先知觉,即投瓜州,盖以当道二州八镇军民,自前数有冤屈,备受艰辛,众意请臣统领兵马,不期内外合势,便围军府,延禄等知其力屈,寻自尽。臣为三军所逼,权知留后,兼差弟宗文,以权知瓜州,讫文表以求旌节……”(《宋会要辑稿》第197卷《蕃夷志》四《瓜州二条》)。宋王朝只好任命曹宗寿为归义军节度使,其弟曹宗文为瓜州知州,曹宗寿之子曹贤顺为衙内都指挥使,曹宗寿之妻汜氏封为济北郡夫人。曹宗寿统治时期,宋王朝日趋昏弱,无暇西顾,权将瓜州、沙州地区当做“羁縻”(是朝廷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一种统治方式,只给朝廷进贡,表示忠顺,具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利)州县看待。此时,辽国日益强大,逐渐向西扩张,曹宗寿为巩固其地位,除保持和宋朝的正常朝贡关系以外,还和辽国发生往来,以免受其攻击。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曹宗寿遣使向辽贡献大食马及美玉,辽也以衣、银器等物回赐,以示亲密。曹宗寿和好邻邦,兼事宋、辽的外交路线,使东西道路复通,瓜州、沙州地区又出现“道路清谥,行旅如流”的繁荣景象。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曹宗寿之子曹贤顺继任归义军节度使。北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李元昊攻取了瓜州、沙州、肃州三州之地,沙州曹氏政权被西夏灭亡。
  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甘州回鹘占据肃州一带。直到北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被西夏李元昊所攻占,历时146年。
  甘州回鹘是唐代河西地区存在较长的一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回鹘被突厥击败,部众西迁,其中一支迁入河西走廊,依附于吐蕃,后又属于归义军。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回鹘占领甘州,在英以可汗的领导下,其势力逐渐强大。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甘州回鹘占据肃州及河西的部分地区,在甘州设立牙帐,建立政权,史称“甘州回鹘”。甘州回鹘是游牧部落的封建军事联盟,善于经营畜牧业和商业。进入河西后,进入了半定居、半游牧状态,并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汉人的农业生产技术,开始了农业生产。甘州回鹘统治期间,与西域各国商业活动频繁,促进了河西经济发展。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先后接受唐、五代、北宋的册封,并遣使朝贡。
  吐蕃领地的取名
  吐蕃领地,依据人文取名法取名。管辖范围:今金塔县全境。
  吐蕃:中国古代藏族所建立的地方政权。在今西藏地区。系出西羌。唐初兼并诸羌,以西藏拉萨为建牙之所。关于藏族的始祖,系出西羌,就是说出西羌中的一支。《新唐书·吐蕃传》一方面说吐蕃本西羌属,一方面又说出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该志撰著者更以秃发利鹿孤之子樊尼为吐蕃始祖,可谓简单轻率。试想西羌有一百五十多个种族,散处河、湟、江、岷、高原雪域,有的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他们做吐蕃藏人的祖先远比秃发利鹿孤之子樊尼要合格得多。因为樊尼系鲜卑人,其九世祖匹孤率其部于三国时自塞北迁于河西。其伯父、父亲建南凉,其部落种族有了很大发展。南凉、北凉相继亡后,樊尼率其族众融于河、湟羌人之中。唐初吐蕃兴起后,河、湟、江、岷之羌人先后被吐蕃所兼并,是以他们为臣民,而不是以他们为祖先。所以说以鲜卑秃发樊尼为吐蕃之始祖是不妥当的。只能说唐初以后的藏人中可能融进了鲜卑秃发樊尼部族的血液。
  唐代,今金塔县地境属吐蕃领地。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改郡为州,复置肃州,领酒泉(含今金塔县境西部)、福禄(含今金塔县境东部)、玉门三县,初属陇右道、后属河西道(节度使驻凉州)。唐朝时,采取了设防备战、足兵足食以及屯田、屯牧等措施,肃州地区农桑繁盛、士民殷富。世居青藏高原的吐蕃多次进犯河西,都被唐军打败。吐蕃赞普派使求和进贡,唐蕃言归于好。河西地区出现了“汉人耕耘,吐蕃放牧”、“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太平景象。先进农具曲辕犁也在这里应用。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被迫将防御吐蕃的河西兵马调往内地参加平叛战争,吐蕃则乘虚而入,逐步蚕食河湟及陇右的广大地区,切断了河西与中原的联系,河西陷于孤立。在与吐蕃奴隶主进行了11年的斗争后,河西地区沦于吐蕃奴隶主的管辖。
  唐代宗广德二年至大历元年(764-766年),吐蕃先后占领凉州、甘州、肃州、瓜州四州。福禄县(含今金塔县境)被吐蕃奴隶主控制。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吐蕃攻陷沙州,河西地区被吐蕃奴隶主控制80多年。
  甘州回鹘的统治
  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居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回鹘西迁,一部分从北部草原沿黑河、过居延、经福禄县(含今金塔县境)进入河西,散居甘州、凉州、肃州等地,与原先迁入的回鹘人汇合一起,以放牧为生。
  唐僖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回鹘人占领甘州,并据肃州,史称“甘州回鹘”。回鹘人善于经营牧业和商业,利用河西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汉人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到张淮深晚年至张承奉时,回鹘势力逐渐强大,甘州、肃州一带成了回鹘人的势力范围。当时,肃州(辖今金塔县境)已处于沙州归义军和甘州回鹘的统治之下,但甘州回鹘在名义上还由归义军管辖。直至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回鹘首领遣使朝贡,被后唐册封为英义可汗,才正式脱离归义军成为独立政权。
  备考
  资料来源 据《肃州新志校注》(中华书局2006.嘉峪关市史志办公室校注)记载。
  原文 (武德二年)[天宝元年],复改肃州为酒泉郡。至德间,遂没于吐蕃。
  《唐书·吐蕃传》云:吐蕃在吐谷浑西南,不知其有国之由,[或云],即西羌(之)属。[或曰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北凉时,秃发利鹿孤长子曰樊尼,沮渠蒙逊以为临松郡丞。[蒙]逊为(西)[北]魏所灭,樊尼遂率兵西渡河,逾积石,抚有群羌,即(土)[吐](鲁)蕃之始祖也。其后日益强大。自天宝以前,已尝攻陷安西四镇及瓜州、玉门等城,为患于边。安史作逆,哥舒翰悉河、陇兵东守潼关,诸将(亦)各以所镇兵讨难,始号行营,边候空虚,吐蕃遂得乘隙暴掠。至德初,取嶲州及威武诸城,入屯石堡。明年,取廓、霸、岷等州及河源、莫门(二)军。宝应元年,陷临洮,取秦、成、渭等州。明年,破西山合水城。[明年],入大震关,取兰、河、鄯、洮等州,于是陇右(之)地尽亡。又入泾州,破邠州,入奉天,略武功,入长安。代宗幸陕。[吐蕃留京师十五日乃走],还屯原、会、成、渭之间。[是岁],南入松、维、(堡)[保]等州(破夕)[及]云山新(龙)[笼]城。[明年],西围凉州。河西节度使杨志烈不能守,跳保甘州,[而]凉州亡。贞元中,又寇灵武,陷盐、夏二州。西北庭沙陀别部(复)叛(附之),(遂)[吐蕃因是]陷北庭都护府,安西道绝。贞元三年,陷安西都护府。宪宗十四年,复攻沙洲,陷之。其肃、甘、瓜、伊、西州之陷,俱在广德以后。是时,地虽陷没而唐室遗民犹有存者。迨[武]宣(宗)时,吐蕃衰乱,强酋论恐热与尚婢婢相攻,大掠伊、西、瓜、甘、肃、兰、鄯、廓八州。民物涂炭,五千里间,赤地殆尽。尚婢婢者,吐蕃宰相。好读书,众心归附。论恐热凶暴,部下皆怨恨,多离散。(尚婢婢败走归唐。)其时,河西天大雷电,晦冥烈风,飞雪千里,人畜沿途死丧,至泾州,求为河渭节度使。天子不许,奔还廓州。[尚婢婢]因粮尽,引其众趋甘州之西境。留拓跋怀光居守,恐热麾下多归之。婢婢传檄各部曰:汝本唐人,吐蕃无主,宜相率归唐,毋为恐热所猎如狐兔也。恐热攻西州,为北庭首领仆固俊击斩之,传首京师。于是收复陇右之地。有高年千余人见阙下,天子御延喜楼,赐冠带,皆争解辫易服,雀跃舞蹈。大中五年,沙州首领张义潮遣其兄义泽奉表,以瓜、沙、伊、肃、甘十一州地图来献,遂置归义军于沙州,以义潮为节度使。略定旁州。咸通二年,复奉凉州来归。于是河西之地复归于唐。
  〈按:唐书云,长庆中,穆宗使大理寺刘元鼎至吐蕃就盟,踰成纪,抵广武,见故时河梁城郭未隳,兰州地皆秔稻,桃李榆柳岑蔚,户皆唐人,见使者麾盖,夹道观。至龙支城,耋老千人拜且泣,问天子安否,(自)言:“顷从军没于此,[今]子孙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来?”言已皆呜咽。问之,丰州人也。又《白乐天集》言:唐人之陷虏者,止许[正]旦(正)服唐衣冠一日,余皆番服。民痛哭而藏之。至论恐热乱后,靡有孑遗矣。又按:张义潮,沙州人。常愤沙、瓜、肃、甘为吐蕃所据,阴结豪英,谋归唐。一日,众(议)[擐]甲噪于州门,汉人皆助之,吐蕃守将惊走,遂摄沙州事。缮甲兵,务耕战,悉复河西。时朝廷音问久隔,乃以部校十辈皆持梃,纳表其中,东北走天德城,[防御使李丕]以闻。(诏)[帝嘉其忠,命使者赍诏收慰],擢义潮沙州防御使,俄进归义军节度使。是时,朝廷不能经理,惟存名有司羁縻而已。《文献通考》[云]:河西自大中收复,懿、僖而后,中原多故,未遑经略。凉州刺史并河西节度使等官,自相推置、承袭,或奉表入贡,因而授之,不由朝选,兼以是时所存汉人无几,蕃部世居久远,自推帅长概称土人。余虽通贡中朝,如羁縻州而已。爰及五代宋初,又为甘州回鹘所据。〉
  按甘州回鹘者,本非唐之可汗。当武宗会昌时,回鹘衰乱,部落离散,室韦七姓,分以为隶。(惟)黠戛斯怒,(有)[将]兵六万人,悉收回鹘还碛北。遗帐仅存名王、贵人三百余,转徙天德、振武间,或伏山林中狙盗诸(蕃)[番]以自给。李德裕议存恤之,终[以]不振。其酋长庞特勒间唐室之乱及吐蕃之衰,乘诸城空虚,入据甘[州],自称可汗,盗有碛西肃州诸城。帝遣使省之,其酋遣人随使来京,[乃]册拜[为]怀建可汗。自张义潮收复河西之后,世著恭顺,五代及宋屡遣使朝贡,仍唐制。世称中国为舅,中国答诏亦呼为甥。其酋有王仁美、狄银、阿咄欲、王仁裕、王景琼等名,皆庞特勒之后。咸平四年,可汗王禄胜遣使来贡,自言本国东至黄河,西至雪山,有小郡数百,甲马精习,愿朝廷遣使统领,得缚继迁以献,赐诏嘉奖。大中祥符三年,契丹将萧图玉攻回鹘,入甘州,复入肃州,大掠人民而去。四年,夜落纥复奉表云:“本部数与夏州接战,败赵德明,立功首领,请加恩赏。”诏给司戈、司阶、郎将诰敕十道,俾得承制补署。〈按:是时有两回鹘。此为甘州回鹘。又有西州回鹘。〉
  张义潮:唐沙州敦煌人。安史之乱后,河西陇右诸州为吐蕃所攻占。唐宣宗大中初,义潮乘吐蕃内乱,国势衰弱,率众逐守者自摄沙州事,告捷于朝廷。大中五年被授为沙州防御使,又发兵略定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州地,并献十一州图籍。唐于沙州置归义军,以义潮为节度使并十一州观察使。懿宗咸通年间自将番汉军克复凉州,肃清河陇。八年,入朝为右神武统军,赐第及田,命族子淮深守归义。十三年卒。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金塔区域建制演变、县治府尹、区划演变、乡镇村闾、东风航天城、文物古遗址、自然地理、人文景观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世民
相关人物
李轨
相关人物
贺拔
相关人物
杨恭仁
相关人物
贺若怀
相关人物
赵孝伦
相关人物
窦伏明
相关人物
李靖统
相关人物
侯君集
相关人物
刘德敏
相关人物
薛仁贵
相关人物
王孝杰
相关人物
张孝嵩
相关人物
郭元振
相关人物
张义潮
相关人物
张仪谭
相关人物
张淮深
相关人物
张淮鼎
相关人物
张承奉
相关人物
曹议金
相关人物
曹元忠
相关人物
曹延恭
相关人物
曹延禄
相关人物
史曹延
相关人物
曹宗寿
相关人物
曹贤顺
相关人物
李元昊
相关人物
沮渠蒙逊
相关人物
杨志烈
相关人物
拓跋怀光
相关人物
刘元鼎
相关人物
梁城郭
相关人物
李德裕
相关人物
庞特勒
相关人物
王仁美
相关人物
王仁裕
相关人物
王景琼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