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汉简是汉代档案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450
颗粒名称: 居延汉简是汉代档案库
分类号: K294.2
页数: 3
页码: 033-0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居延汉简的发现和研究,不仅对历史学、考古学和文化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了解汉代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居延汉简 汉代 历史研究

内容

汉简,系汉代木简和竹简的总称。人们习惯上把竹简称为“简”,把木简称为“牍”,把竹木简称为“简牍”。简牍,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还很少发现,是造纸技术发明前古人用以记事、著文载史的主要材料。简牍的内容广泛,涵盖了经史文集、诸子百家以及尺牍、版图等。历史上有名的简牍有孔壁藏书、居延汉简、云梦秦简、长沙马王堆汉简及走马楼吴简等。中国文字从上至下直行书写,从右向左依次排列即源于简牍。中国文字中不少词汇成语都与简牍有关,如籍、簿、杀青、学富五车、断简残篇等。由此可见,简牍在中国历史文化上影响之深远。
  西汉时期,我国虽然已经发明并使用纸张,但是,由于当时纸张的数量有限,质量低劣,因此,人们仍然把用竹子和木板制作成的竹片和木片作为文字书写主要工具。用作书写文字的竹片和木片,就叫竹简和木简。木简也叫木牍,把简用绳子穿连起来的叫“册”。
  简,始于殷,末于晋。《尚书·多士》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经史学家考证,此处的“册”与“典”,很可能就是竹简或木牍。
  竹木易朽,简在历史上发现甚少。据舒学《我国古代竹木简发现出土情况》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发现并见于报道的有七次;新中国成立后发掘出土并见于报道的,截止1975年,只有二十二次。近20多年来,在我国西北地区又相继发现了部分简牍。其中,就数量和质量而言,尤以汉简为最。全国先后总计出土简牍约4万余枚,而居延汉简就达3万余枚。
  居延汉简,首次发掘于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居延地区一次性发掘出土汉简一万余枚。这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世界,人们把殷墟甲骨文、故宫明清档案、敦煌遗书和居延汉简并称为20世纪初东方文明的四大发现。从1972年开始,我国考古界又在居延地区进行了为期四年的集中考察,并获得更为惊人的重大发现,共发掘出土汉简二万余枚,更为可贵的是其中包括完整的和比较完整的簿册七十多个。这是我国历来发现简牍最多的一次考古发掘,曾被誉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居延”也成为汉简的代名词。“居延汉简”这个耀眼的名字,在世界考古界和史学界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据史载,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置居延、休屠两县,派18万田卒在这里耕戍,并大规模修筑军事设施,进行戍守,这种活动一直延续了近200年,至今在居延地区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城障烽塞遗迹。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先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以黑城、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为代表的居延简牍,是我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惊人伟绩。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 地名史话卷》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金塔区域建制演变、县治府尹、区划演变、乡镇村闾、东风航天城、文物古遗址、自然地理、人文景观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居延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