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清”运动的提出和形成的原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第一—八辑合订本(三)》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305
颗粒名称: 一、“四清”运动的提出和形成的原因
分类号: D651.1
页数: 3
页码: 261-2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由于自然灾害和政治错误导致经济困难和粮食短缺。为了扭转局面,中共中央采取了修订政策、推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整顿党组织等措施。通过这些努力,中国逐渐走出困境,恢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
关键词: 金塔县 “四清”运动 甘肃省

内容

20世纪50年代末期,由于自然灾害和大跃进、浮夸风、瞎指挥等因素,使国民经济运转失调,出现了三年困难时期。这一时期粮食供应十分紧张,低标准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需求,部分地区出现了非正常死亡人的问题,工农业生产进展缓慢,其他生活物资的供应也十分紧缺,如棉布、副食品、香烟、火柴等,不得不实行最低标准配给制。1960年,每人全年发购布票2.5市尺,棉花1市斤,社员口粮每人每天降到4两,饼干、点心、糖果无法买到。
  为了扭转这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千人的干部大会,纠正了过去“左”的做法,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如重新修订《人民公社工作六十条》;放宽政策,下放实行以队为基础的分配体制;解散食堂,划给社员自留地、自留畜、自留树;允许社员利用农闲搞家庭副业;放开自由市场等,从分配体制和经济政策方面着手克服当前困难。在政治上,制定了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十条规定,以后又补充了十条,称《双十条》。从1963年上半年开始,在全国部分农村社队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以清经济(干部贪污盗窃、多吃多占)为主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主要是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
  早在1962年秋,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了全委扩大会议,毛泽东主席在会上提出了“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新观点。他指出,“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以阶级斗争为纲,纲举目张”。由于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使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升级为声势浩大的“四清”夺权斗争。
  “四清”运动,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当时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极“左”思想的指引下,中央认为全国的企业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领导权不在人民手里,必须夺回来。可是在开展运动的地方,却变成了上至地委、县委的领导,下至生产队长、会计,统统都审查,搞人人过关,交待问题。不单有行政、企业单位的领导过关,还有文化、教育等单位的领导也要过关。一句话,所有当权者都在审查之列,一个不漏,就连一般共产党员也要内查外调一番,最后重新登记。
  “四清”运动分五个阶段进行,但互有穿插。第一阶段为访贫问苦、学习文件、摸底排队、发动群众阶段;第二阶段为深入学习、提
  高认识、揭发“四不清”问题阶段;第三阶段为清退赃款赃物、斗争阶级敌人阶段;第四阶段为整顿党的组织、处理犯错误的干部、组建新的领导班子阶段;第五阶段为清理遗留问题、巩固社教成果阶段。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第一—八辑合订本(三)

《金塔文史资料第一—八辑合订本(三)》

本书记述了文物春秋、史地探究、口述回忆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俞兴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