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伏尔加河回归祖国的另一支土尔扈特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第一—八辑合订本(三)》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298
颗粒名称: 从伏尔加河回归祖国的另一支土尔扈特人
其他题名: 为下落不明的银印追踪
分类号: K294.2
页数: 3
页码: 236-2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目前有四颗土尔扈特银印下落不明。其中,新疆博物馆存有7颗,新疆吉木萨尔县文化馆存有2颗。至于下落不明的四颗银印目前没有确切的消息和线索。唯一现存的一颗银印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档案馆,是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清政府补发给阿拉布珠尔的继承人丹忠贝勒的。这些银印的来历与土尔扈特族回归祖国的历史有关。
关键词: 金塔县 土尔扈特人 伏尔加河

内容

2003年1月24日,《档案大观》102期刊载了南巧民同志《东归英雄传——土尔扈特银印的由来》一文,其中披露:“乾隆皇帝为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有功首领先后颁发银制虎纽大印(以下简称银印)13颗。”到现在,这13颗银印,新疆博物馆存7颗,新疆吉木萨尔县文化馆存2颗,还有4颗下落不明。这下落不明的银印现存何处?笔者为此追踪,开始发现了一点迹象,采访了内蒙古额济纳旗档案史志局局长徐青云同志,弄清了现存于额济纳旗档案馆一颗银印的来历;首先采访了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档案局局长张明泉同志,他为我提供史料证实: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清政府将这一支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人安置在此地放牧;接着采访了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档案局局长努尔木汗同志,他向我说明“色尔腾”这一古地名即是现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界处的一块草原。至此,这一颗银印来龙去脉初见端倪。
  2003年9月,我去内蒙古额济纳旗旅游,在一处摊点桌上购买了一本旅游宣传册——《神奇的额济纳》,作者是巴图朝鲁。回来细心一读,惊奇地发现了一点银印的记载:“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清政府在威远营正式建立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是年,颁发银质满蒙合璧扎萨克印鉴,直属理蕃院管辖,地方由陕甘总督节制。”清同治八年(1869年)回鹘人在这里发动战争,这一支土尔扈特部的首领达西车楞率部抵抗,作战阵亡,大部分将士血染黄沙,银印也在这次战乱中丢失。现存于额济纳旗档案馆的一颗银印是经过申请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清政府补发的。此印有两部分组成,上面的虎纽(实际上就是印把子)高5.5厘米,下面的印面呈正方形,边长为11厘米,印文为“管理旧土尔扈特特别旗扎萨克之印。”
  追溯这一颗银印的来历,却也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它既是我国清朝时期的重要文物,也是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反抗沙俄压迫、重返祖国的历史见证。持印人是土尔扈特部阿玉奇可汗的侄子——阿拉布珠尔之子——丹忠贝勒。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定居在伏尔加河畔的土尔扈特人遭到沙俄的重税盘剥;征发土尔扈特部的青壮年参加土耳其、高加索等地的欧洲战争,充当炮灰。不仅如此,沙俄还和土尔扈特部签订剥削的条约,强迫土尔扈特人原来信仰的喇嘛教改信希腊东正教等,致使土尔扈特部人口聚减、力量消弱,命运越来越变得岌岌可危。阿玉奇可汗的侄子阿拉布珠尔等人思念祖国,回归故土的计划逐步成熟。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阿拉布珠尔随他的母亲率本部500余人的队伍从伏尔加河下游出发,对外称要到西藏礼佛。当时,这一行动未引起沙俄政府注意,他们赶着牛羊、带着妻儿老小,告别了生活在那里的土尔扈特部众乡亲,一路爬冰卧雪、夜宿晓行,不远万里,风尘仆仆,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阿拉布珠尔及其母亲组织的这一次东归与渥巴锡在1770年率领的东归队伍相比有些不同:一是从时间上看,阿拉布珠尔名曰礼佛的东归,比渥巴锡的东归早72年。二是从过程上看,阿拉布珠尔的礼佛前无堵截,后无追兵,渥巴锡的东归则是步步拼杀,损失惨重。三是从落脚点上看,阿拉布珠尔的人马回归后被朝廷安置在甘肃敦煌西南,后内迁到额济纳旗;渥巴锡的人马则被安置在新疆准葛尔盆地。四是颁发银印的时间也不同。阿拉布珠尔回归后,清政府只安置给他们放牧的草场,并没有立即发给银印,一直到阿拉布珠尔去世后的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才将银印颁发给阿拉布珠尔的继承人丹忠贝勒。这就是说,从回归到授印相隔55年;而渥巴锡等首领的银印则是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颁发的。同属土尔扈特部,先后从伏尔加河归来,但经历不同,颁发银印的时间先后相隔22年。阿拉布珠尔一行到西藏礼佛完毕,就派人到朝廷请求归附,清廷准奏,将他们安置在甘肃敦煌党河、色尔腾一带。阿拉布珠尔在这里去世后,这一支土尔扈特部就由他的儿子丹忠率领。丹忠贝勒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请求朝廷准许内徙。清政府答应他们的请求,又将他们从甘肃最西端迁徙安置到金塔县境狼心山以北、黑河流域下游(即现在额济纳旗所在地域)放牧至今。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朝廷颁发银印,称旧土尔扈特特别旗,是因为这个旗既不在外57旗,又不在内49旗之列,也不属新疆乌恩苏吉格图盟,故授扎萨克(旗长)印,称特别旗,直属理蕃院管辖。
  从民国开始,这一旗人的管辖权更替频繁。1928年11月该旗属于宁夏省。1949年9月21日,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扎萨克郡王、防守司令部中将司令塔旺嘉布致电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宣布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该旗获和平解放。1949年10月由甘肃省酒泉专署代管。1951年1月改称额济纳旗自治区。同年2月复归宁夏省管辖。1954年11月,随宁夏省建制合并到甘肃省,额济纳旗自治区由甘肃省张掖专署代管,同年11月30日又改属酒泉专署。1955年3月,额济纳旗自治区改称额济纳自治旗。1956年6月1日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改称额济纳旗。1969年9月9日,复归甘肃省酒泉专署管辖。1979年7月1日,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至今。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八辑)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第一—八辑合订本(三)

《金塔文史资料第一—八辑合订本(三)》

本书记述了文物春秋、史地探究、口述回忆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郑志虎
责任者
徐青云
相关人物
张明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